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绘画和书法技艺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绘画和书法技艺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绘画和书法技艺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传统绘画和书法技艺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绘画和书法技艺。

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追求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与西方绘画注重形象的真实性和逼真感不同,中国古代绘画更注重意象的抒发和情感的凝聚。

在古代绘画中,山水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置,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宏景象。

同时,人物画、花鸟画等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对人物、花鸟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而中国古代书法,则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艺术,追求的是字体的韵律和线条的美感。

中国古代书法主要包括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等几种不同的字体。

楷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稳健、结构规整,被广泛应用于书写和印刷。

行书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笔画连续流畅,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草书则是书法中最具个性化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潇洒自如,富有变化和创意。

隶书则是古代官方文件和碑刻上常用的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严谨规整,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技艺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和谐的观念,在绘画和书法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绘画中,中国人追求的是画面的意境和情感的传递,而不仅仅是形象的再现。

这种追求在山水画中尤为明显,艺术家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墨色的运用,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令人陶醉的意境。

在书法中,中国人追求的是字体的韵律和线条的美感。

他们通过对字体的雕琢和笔画的运用,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文字的敬畏和崇拜。

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技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技艺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只有经过严格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才能达到高超的水平。

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

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

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它包括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下面将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分类介绍。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形式。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山水的气韵和意境。

人物画则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花鸟画则以描绘花卉、鸟类为主题,追求形神兼备的表现效果。

二、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书写汉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书法分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隶书是古代官方公文所使用的字体,楷书则是现代书法的基本字体,行书和草书则更加激进和自由。

书法追求形神兼备的表现效果,注重笔画的力度和流畅度。

三、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古代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形式。

古代音乐在古代宫廷中广泛使用,以宫廷乐队演奏为主,注重音乐的庄重和典雅。

民间音乐则是普通人民所创造的音乐形式,以民间乐器演奏为主,注重音乐的欢快和朴实。

四、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古代舞蹈、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

古代舞蹈在宫廷中广泛使用,以宫廷舞蹈为主,注重舞者的身姿和动作的优雅。

民间舞蹈则是普通人民所创造的舞蹈形式,以群众性舞蹈为主,注重舞者的热情和活力。

五、戏剧艺术戏剧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京剧、豫剧、越剧等多种形式。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以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为主,注重角色的塑造和表演技巧的独特性。

豫剧和越剧则是地方戏曲的代表,分别在河南和浙江地区广泛流传,注重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表现。

六、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陶瓷、玉器、丝绸等多种形式。

陶瓷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以瓷器为主,注重器型的精美和釉色的独特性。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传统及其特色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传统及其特色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传统及其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传统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艺术领域中也享有良好的声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特色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国书法与绘画传统的魅力所在。

一、历史背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刻画与绘画技艺来记录历史。

而对于书法和绘画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在唐朝时期达到高潮。

当时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充满文艺氛围的时期,不仅文化高度发达,更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出现。

从此,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为迅速与广泛地传播至世界各地。

二、发展过程中国书法与绘画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

就书法来讲,它在发展历程中分为了隶、楷、草、行、篆等五种字体,而每种字体又有其特定的形态、风格和意境。

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唐代楷书,就因其端庄优美的笔画而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而到了宋代,欧阳询、米芾等人又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草书等新的书法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

至于绘画,中国人善于借用天然物象及各种意象,以求达到彰显内心情感和审美意趣的目的。

如山水画、花鸟画等,就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流派。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画作不仅技艺精湛,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

日本著名的山水画家与著名的中国画家张大千也曾受到苏轼的影响。

三、特色特点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自古以来就秉承着“自由即艺术,约束延长寿命”这一传统,即在充分展示个性的同时,也强调对意境、规则与传统的尊重和遵循。

因此,中国书画艺术一直被誉为“自然而然的造型艺术”。

另外,创作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一般都会注重创作者的心境情感,通过笔墨的表现,在作品中表达出其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都是中国书画艺术与西方艺术形式明显不同之处。

在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常常融合了哲学等领域的元素,从而呈现出比较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书法和篆刻
1.中国书法的书体 我国书法的书体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
书、草书、行书五种。 (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总称,广义的篆书还包括甲骨
文、金文、石鼓文等。早在6000多年前,陶器刻画的符号 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形。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 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 (2)隶书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化而成的一种字体,隶书变 篆书圆转的线条为方折,比篆书的笔画大为减少,几乎摆脱 了图案化笔画,变成符号化的线条。隶书形体扁平方折,工 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蚕头燕尾”,便于书写,艺 术欣赏的价值也大大提高。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下层办 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书法和篆刻
(4)草书 草书自草篆而来,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 称为“隶草”;东汉时盛行,称为“章草”。草书是按一定规 律将字的点画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 的乱写,它的艺术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 草两种。章草是隶书简易急就快写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 笔画带有隶书的笔意。东汉史游的《急就章》是著名的代表 作品。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字之间笔画 痕迹往往牵连相通。今草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晋代王羲之的 《十七帖》、唐代孙过庭的《书谱》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 两人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飞腾奔宕,数字相连,笔势连绵 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夸张浪漫、难以辨认,成为“狂 草”(亦称“连绵书”),变成了纯书法的艺术品。狂草的代 表作品是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等。
2.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到五代、
北宋时,山水画已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传统节日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

传统节日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

传统节日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代表着人们的情感、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传统绘画与书法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出节日的庄重、喜悦和美好。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中的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绘画在传统节日中的角色传统绘画在传统节日中拥有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人们对节日的独特理解和感受的展示。

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中,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技法和寓意,成为庆祝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人民欢庆新年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使用传统绘画来装饰家庭和庆祝场所。

传统绘画中常见的元素包括鲤鱼、寿桃、福字等,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幸福。

通过使用传统绘画,人们表达出对新年的祝福和期待,彰显出节日的喜庆和吉祥氛围。

二、传统书法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们对节日的崇敬和礼赞的表达。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书法是以毛笔和墨汁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达方式,通过独特的笔画和布局,展现出节日的庄重和美感。

例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激秋天丰收的时刻。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常常使用传统书法作品来表达他们对丰收和团圆的喜悦之情。

通过书法作品中的各种字体、字形和笔画,人们传递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同时,书法作品通常与月亮和家庭团聚相关,表达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三、传统绘画和书法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传统绘画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节日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首先,传统绘画和书法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绘画和书法作品,人们表达了对节日和生活的热爱、祝福和感激之情。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多个方面,这些艺术形式既反映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绘画与书法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是表现中国艺术魅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艺术瑰宝中的瑰宝。

绘画是利用形象表现来展示作者思想与情感的艺术手段,而书法则是以汉字书写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绘画与书法共同追求意境的高远与笔墨的浓淡传神,注重意象的表现和形式的雅致。

从古代壁画、山水画到花鸟画,再到现代的油画、版画等,中国绘画既传承了古老的技法和创作风格,又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同时,中国的书法更是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通过墨笔和纸张的运用,以及对字形的精心构思,展示了中国文字之美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音乐历史悠久,以古乐、雅乐、宫廷音乐和民族音乐等形式独树一帜。

古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大雅》、《颂》等乐曲既是享乐宫廷和寺庙场合的常见曲目,也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而雅乐则是指《周礼》中规定的宫廷乐舞,它以庄重肃穆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传统仪式和礼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不同的乐器和音调,将民族情感与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舞蹈形式主要有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

宫廷舞蹈以其独特的动作和造型,展现了皇室贵族的风采与品味。

而民间舞蹈则以其活泼欢快的节奏和独特的动作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民族舞蹈则融入了多种民族文化的特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

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

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情感表达。

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意境表达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而书法则起源于甲骨文。

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古代绘画与书法逐渐得到成熟和完善。

在古代绘画方面,最早的绘画形式在陶器上,以图案、图腾和图像为主。

到了商代和西周时期,绘画开始出现在织物和编钟上,呈现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效果。

随着青铜器的兴起,绘画艺术逐渐摆脱了器物的束缚,开始出现独立的画卷。

从此,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古代书法的发展也有着相似的历程。

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金文和篆文。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汉字的正规化,书法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隋唐时期,书法逐渐形成了行、楷、草、隶的四种基本字体。

这些字体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进步。

二、艺术风格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绘画方面,中国古代绘画追求的是“意境”的表达。

画家通过用笔的轻重、灵动和布局的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意境和情感。

中国的古代绘画通常采用水墨画这一传统绘画媒介,注重笔墨的变化和深浅的运用。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空灵、虚实相生的美感。

而中国的书法追求的则是“形神兼备”。

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注重字体的造型美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中国的古代书法以汉字为基础,通过墨迹的浓淡、笔划的形状和布局的安排,展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意境表达中国的古代绘画与书法注重意境的表达,以此传递文化内涵和情感。

在古代绘画中,意境往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构图的安排来表达。

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山水画,它通常以山水为题材,通过色调、线条和构图等手法,表达出画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宇宙秩序的思考。

此外,花鸟画、人物画等也通过对细节的处理和造型的表现,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重阳节的传统绘与书法

重阳节的传统绘与书法

重阳节的传统绘与书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和书法一直是重要的艺术形式,而在重阳节这一特殊的节日里,人们更加热衷于借助绘画和书法来表达节日的祝福和情感。

本文将从传统绘画和书法两个方面,探讨重阳节的传统绘与书法。

一、传统绘画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多以登高迎秋为庆祝重阳节的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会选择远足登高,寻找高山秋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魅力。

因此,绘画中常常出现秋天的景色,如红叶、金黄的稻田、白云朵朵等。

同时,重阳节还被视为敬老尊贤的节日。

绘画中,老人常常被描绘得慈祥和睦,寓意着对老年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画家们常用墨、水墨、水彩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来描绘老人的形象。

他们通常画老人看字、写字、弹琴、下棋等活动,展现老年人智慧和儿女情长。

此外,重阳节在中国也有驱邪祛病的传统习俗。

据信登高能祛除疾病和灾难,因此,人们在重阳节也喜欢描绘一些神奇的仙山神仙、花草树木,象征四季如春、如意吉祥。

二、传统书法重阳节也是书法家们展现书法艺术的重要时刻。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而在重阳节,书法家们常常以表达美好祝福和情感为主题,写下各式各样的对联、诗句以及祝福语。

书法作品中,传统的龙飞凤舞的楷书体常常被用来写重阳节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草书、行书、隶书等不同的字体来展示书法的多样性和独特风格。

在书法艺术中,纸张和墨汁等艺术素材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传统上,书法家们常常使用宣纸、毛笔和墨汁来书写作品。

宣纸的质感和墨的深浅都对作品的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总结: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绘画和书法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在这一节日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绘画和书法,人们借助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节日的祝福和情感。

绘画中常常出现秋天的景色和老人的形象,与重阳节的主题相契合;而书法家们则通过写对联、诗句等方式,表达他们对重阳节的美好祝福和情感。

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在重阳节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 续
返 回
三 线描执笔和运笔的方法
· 执笔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指实掌虚
1、执笔处与笔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
2、运笔
运笔的方向:顺手式、逆手式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其它工具
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 杯中飞漂。
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 起稿的炭条、 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的印泥、印章等 皆可酌情备置。
工笔人物
写意花鸟鱼虫
一、中国画的形式美
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
图 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 需 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 的 美感。
二 、
中 国 画 形 式 美 因 素
1、形象之美
2、笔墨之美
3、色彩之美
4、章法之美
一、形象之美
思考与讨论:形象指什么?中国画中的形象大致分为几大类? 形象对于画面有什么意义?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的分类
• 画面内容:山水、花鸟、人物 • 表现形式:工笔、写意 • 从设色上分:水墨(五墨六彩)、 青绿(石青、石绿为主)、金碧 (加上泥金,金碧辉煌)、浅绛 等
浅绛山水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王希孟作, 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 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 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 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 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 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 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以广东出产的端砚, 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容易下墨 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浓;如太粗研墨虽快, 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 用砚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 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朱砂: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 朱砂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朱膘:(朱标)是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 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 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 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 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 历久不变色。

1:作国画的用纸 (1)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所 以现在多用熟宣纸代替绢。 (2)宣纸: 大约在元代以后逐渐选用宣纸作画。我国宣纸大约自 唐代就开始生产,因为以安徽省宣城制做的宣纸最有名, 所以称为宣纸。宣纸的吸水性很强,容易渗化,用水稍多 容易洇。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颜料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 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 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 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 的颜料两大类:矿物性颜料、植物性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 常用的有 : 石绿:通常呈粉未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 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 渐细渐淡。 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 二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 染几次才好。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植物性颜料,透明色薄,没有覆盖性能差,常用的植 物性颜料有: 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 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 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 口。 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 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目前多以 西洋红取代。
形象是画面所表现的物象,是中国画 的基础,讲究“以形写神”。借动物、 植物或人物形象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 感,表达一种意境。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 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
二 、 笔 墨 之 美
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 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它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思想,是中国 画造型的基础。
• 《竹石兰蕙图 》 清 •郑燮 ﹝1693~1765 ﹞ 纸本‧墨笔 186.5×96cm
• 《雪中送炭图》 清 •任颐 ﹝1839~1895 ﹞ 纸本‧设色 138.5×68.5cm

《墙根菊花可酤酒 》 清 •吴昌硕 ﹝1844 ~1927 ﹞ 设色‧纸本 136×46.5cm
• 《蛙声十里出山泉 》 齐白石 ﹝1864一1957﹞ 纸本‧设色 129 ×34 cm

1:笔的分类: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1) 硬笔: 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 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小红毛"、" 衣纹笔" "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 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笔"等。 (2) 软笔: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羽 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 (3) 兼毫笔: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 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 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 毫笔。
墨色浓重而有山石的质感, 与留有宣纸白色的山石形成对 比,山顶渲染了朱红色表现逆 光,既有动势又有层次。 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 感和阴面山的量感,使这如碑 之山顿生神采。 表现了画家对革命烈士们的缅怀,和对太行山的热爱之情。
这幅国画用色很少,多是 原本墨色的浓淡变化,借笔 墨表现画面。画面中画家遵 循了构图需要的形式要素, 即点、线、形、色。 画家借荷花与荷叶、水草的形,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 清露弥漫的气氛。传达了作者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

好的宣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定笔,就是画上去笔触之间留有笔痕; 二是发墨,就是笔行纸上不串,不会把浓淡关系串通 没有了,墨色不会发灰; 三是渗透力适中; 把宣纸用矾水加工,称矾纸或熟宣纸,它的特性就改 变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于工笔画逐层上色,或用水色 碰染。常用的熟宣纸有:"蝉翼宣"、"矾棉连"等。
三、色彩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中国画的色彩和笔墨的结合形成的 不同画法,分为哪些种类?
白描
水墨淡彩
重彩
没骨
勾 勒 填 彩
中国画的色彩很有特点,与笔墨 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 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 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 一。
四、章法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中国画的章法?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 相关的用具: 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 调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 较佳。 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 後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 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 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2:笔的使用方法 学画初学时用笔不必全部齐备,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 可以了。要从难要求,这对基本功的训练大有好处。待画 熟练了,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笔,选用好笔。 每次作完画,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笔清洗干净,防止宿 墨和余色滞留笔根,破坏笔的性能。洗笔不要用开水,因 为开水会使笔毛变硬、变脆。
·中锋(正锋)
·侧锋
·藏锋
·露锋
·顺锋
·逆锋
·聚锋
· 散锋
4、从用笔的技法上
·勾
·皴
·擦
·点
·转与折
·提与按
力度:轻与重 速度:快与慢
• 骨法用笔 ——南齐•谢赫《六法论》 • 生死刚正谓之骨 ——五代•荆浩《笔法记》 •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唐•张彦远《历代名 画记》 • 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 ——清•方薰 《山静居画论》
笔架: 毛笔使用后,用清水洗干净,挂在笔架上凉干,或包在竹 制笔簾中,置于笔筒中也可。 纸镇: 用来压纸。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笔墨基础及其表现
一、中国画笔墨的基本知识
• 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 ——黄宾虹
用笔的问题 用笔是指如何运用笔锋,表现出各种笔墨效果的问题, 用笔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却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 面: 从笔锋的运用上:正与侧,藏与露,顺与逆,聚与散 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与折提与按 从用笔的力度上:轻与重 从用笔的速度上: 快与慢
• 《溪山清远图》 宋•夏奎 纸本‧墨色 46.5 x 889.1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