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_张洪江_试卷4
肥料施用与土壤侵蚀防治考核试卷

13. AB
14. ABC
15. AB
16. ABC
17. A
18. ABCD
19. ABC
20. AB
三、填空题
1.叶色和生长速度
2.风力侵蚀
3.植被恢复
4.根系
5.土壤肥力
6.有机肥料
7.适量适时
8.滴灌施肥
9.果实和种子
10.轮作和休闲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7.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8.在多雨的地区,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
9.钾肥对植物的作用仅限于提高作物的口感和品质。()
10.任何情况下,增加施肥量都会提高作物产量。()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肥料施用过量对土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三种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方法。
A.增施有机肥料
B.转变耕作方式
C.种植豆科作物
D.大量使用化学肥料
1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侵蚀的形式?()
A.土壤的类型
B.降雨的强度
C.地形坡度
D.植被的种类
13.下列哪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氮肥和钾肥?()
A.水稻
B.玉米
C.油菜
D.糖料作物
1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促进肥料的有效利用?()
A.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
B.过度放牧
C.不合理耕作
D.梯田建设
5.下列哪些作物需要较多的氮肥供应?()
A.蔬菜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6.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防治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原理试题习题.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分)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2、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容许土壤侵蚀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
4、雨滴中数粒径(D50)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
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粒径,用D50表示。
5、沙漠化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于原生植被的破坏,风蚀使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出现斑状、片状流沙,使原来非沙漠景观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沙漠向周围地区的扩展过程。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常态侵蚀: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
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3)泥沙沉速:当泥沙在水中的重力与水流阻力相等时,泥沙以等速下沉,这个速度称为泥沙沉速。
(4)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
(5)水力坡度:径流开始具有冲刷作用的最小坡度。
土壤侵蚀: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2、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也称土壤侵蚀速率,量纲是T/KM2a3、容许土壤流失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土壤的最大侵蚀速率,即与岩石的化学分化成土率相平衡的土壤侵蚀速率。
容许流失量是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之,可件称为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最大侵蚀速率4、分力侵蚀:指在风的影响下,地表土壤物质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的现象及气流中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
玉米种植土壤侵蚀防治技术考核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B
6. D
7. B
8. A
9. A
10. D
11. A
12. C
13. A
14. C
15. A
16. A
17. B
18. D
19. D
20. A
二、多选题
1. AB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6. ABC
7. ABCD
D.玉米品种
20.下列哪种措施能有效降低土壤侵蚀风险?()
A.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B.提高化肥施用量
C.减少灌溉次数
D.乱砍滥伐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来防治玉米种植土壤侵蚀?()
A.植被覆盖
B.梯田建设
4.__________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
5.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___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
6.在防治土壤侵蚀的生物措施中,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7.__________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的有效手段。
8.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应合理控制__________的施用量。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
19. ABCD
20. ABC
农大专升本土壤侵蚀原理考试题库

农大专升本土壤侵蚀原理考试题库1、“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关联词选用:路一直是宽整的,()探出身子的时候,()指导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
[单选题] *只有才(正确答案)不仅还不但而且不管都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选出对下列加引号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正确答案)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笑靥厌烦梦魇恹恹B、惊诧岔路刹那差劲(正确答案)C、元宵云霄销赃肖像D、蕴涵熨斗氤氲头晕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遗憾浓酣B、色调协调C、娇柔骄傲(正确答案)D、意境景色6、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 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8、61.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欲穷其林。
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考核试卷

10.生态保护工作应当依靠全体公民的参与和支持。()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生态保护在土壤侵蚀防治中的作用。
2.描述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它们在防治土壤侵蚀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C.壤土
D.灌淤土
12.下列哪种生物措施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
A.种植单一作物
B.间作套种
C.轮作休耕
D.大量施肥
13.下列哪项是生态保护的基本任务?()
A.提高GDP
B.改善生态环境
C.增加耕地面积
D.提高城市化水平
14.下列哪种措施属于预防土壤侵蚀?()
A.植被恢复
B.土地整理
C.梯田建设
D.河道疏浚
D.河道整治
18.下列哪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A.沙棘
B.桉树
C.水稻
D.小麦
19.下列哪项措施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
A.增加坡度
B.减少植被覆盖
C.提高土壤肥力
D.植被恢复
20.下列哪种说法关于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的关系是正确的?()
A.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无关
B.生态保护是土壤侵蚀防治的唯一途径
C.不合理耕作
D.增加植被覆盖
18.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A.增加有机肥料
B.轮作休耕
C.改善土壤结构
D.提高化肥使用比例
19.以下哪些是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的关联?()
A.生态保护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
B.土壤侵蚀防治是生态保护的一部分
森林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考核试卷

2.水土保持技术中的生物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植树造林
B.种植草本植物
C.构建梯田
D.恢复植被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土保持?()
A.筑堤拦沙
B.改良土壤
C.河道疏浚
D.水土保持林建设
4.森林土壤侵蚀对河流的影响有哪些?()
A.增加河水含沙量
B.改变河床形态
C.减少生物多样性
D.提高水质
4.水土资源
5.梯田建设、沟道整治、土地改良
6.丘陵
7.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8.轮作制度、改良耕作方法
9.夏季
10.政策法规支持、科技创新、社会参与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森林土壤侵蚀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导致土壤失去保护层,易受水流冲刷。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等。
B.水资源减少
C.地质灾害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18.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土流失的监测?()
A.遥感技术
B.地面观测
C.模型模拟
D.人工巡查
19.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源自D.提供木材2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水土保持?()
A.政策法规支持
B.科技创新
A.提高作物产量
B.降低土地肥力
C.减少农业灾害
D.增加农业产值
15.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森林土壤侵蚀?()
A.过度放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4.04.04
•【文号】教高厅函[2014]12号
•【施行日期】2014.04.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
知
(教高厅函[2014]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经有关高校建设和申报、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共有121门课程于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陆续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等3个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按照有关规定,我部决定将这121门课程作为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公布(名单见附件)。
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充分认识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上网课程推介力度,积极推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附件: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4月4日附件。
土壤 侵蚀原理习题 参考答案

森林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适用专业: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森林土壤学教研组二OO三年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退化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3、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但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4、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5、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
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土壤圈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具有的作用包括(AB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原理_张洪江_试卷4
水保04级B卷
北京林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试卷名称:土壤侵蚀原理B卷课程所在院系: 水土保持学院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试卷说明:
1.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2页,共六大部分,请勿漏答;
2.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 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4. 第一大题可直接在试题纸上答题;从第二大题开始可直接在试卷上写题号后答题
5. 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6. 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
一、简释下列名词(2分/个×10个=20分)。
1.土壤侵蚀:
在水力、风力、温度作用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2.冻融侵蚀:
3.侵蚀沟:
坡面径流冲刷土壤或土体,并切割陆地表面形成沟道的过程,也称为线状侵蚀或沟状侵蚀。
4.侵蚀模数:
2单位面积上一定时间内被侵蚀带走的泥沙量,以t/km?a 表示。
5.土壤侵蚀程度:
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6.风力侵蚀:
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7.沟壑密度:
2沟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侵蚀沟道的总长度,常以 km/km表示。
8.开析度:
2开析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总长度,常以 km/km表示。
9.允许土壤流失量
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10. 重力侵蚀:
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
二、试述重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因素(20分)。
重力侵蚀的发生机理主要为,由于在下渗水分影响下,土体、岩体等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运动产生位移(10分)。
当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其抗滑阻力小于下滑力时,则发生重力侵蚀(8分)。
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降雨、下渗水分、地形、地质、地震动等(2分)。
三、试述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依据及其大致范围(15分)。
土壤侵蚀类型一级区的划分依据是外营力种类,将全国划分为水力侵蚀类型区,其大致范围为内蒙的阴山以南、青藏高原的东缘线以东地区;风力侵蚀类型
区,其大致范围为内蒙的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北部的东缘以东地区;洞融侵蚀类型区,主要指青藏高原(8分)。
土壤侵蚀类型的二级区划分依据主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土壤侵蚀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当地的植被特征等。
目前二级区的划分主要针对水力侵蚀类型区内。
可分为六个水力侵蚀二级类型区:东北丘陵漫岗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地区、南方丘陵山地区、四川盆地丘陵区和西南云贵高原高山峡谷区(7分)。
四、试述土壤侵蚀调查的主要目的及调查内容(15分)。
1.通为防治措施规划设计提供依据:过土壤侵蚀调查,掌握调查地区的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形式、每种形式的强度及程度、各土壤侵蚀形式的平面分布,通过土壤侵蚀调查,还要查明调查范围内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分)
2.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在进行土壤侵蚀调查的同时,还要查明
调查区域内水土资源现状(包括利用状况)、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水土资源不合理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等,为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供依据。
(3分)
3.查明调查范围内土壤侵蚀形式、各种形式的面积、平面分布、发生程度和其发展强度及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9分)
五、阐述混合侵蚀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因素(20分)。
混合侵蚀的主要形式为石洪、泥流和泥石流。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质、动力(降雨、融雪水和融冰水等)、植被和人为活动等。
六、试述沙丘移动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10分)。
沙漠中各种类型的沙丘都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而是运动和变化的。
沙丘的移动是通过沙粒在迎风坡风蚀、背风坡堆积而实现的。
(2分)
沙丘移动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化,它可分为,种方式,其一为前进式,即在单一的风向作用下终年保持向某一方向移动;其二为往复前进式,即在两个风向相反而风力大小不等的情况下往复向前移动;其三为往复式,即它是风力大小相等而风向相反的情况下产生的往复移动。
(5分)
沙丘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风速和沙丘本身的高度,如果沙丘在移动过程中,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则迎风坡吹蚀的沙量应该等于背风坡堆积的沙量。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