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仿真数据处理
接触网有限元总结资料

接触网有限元总结资料题目:高速铁路接触网建模及工况仿真一、题目背景随着高铁的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的服役状态在线监测检测技术成为高铁应用研究的热点。
接触网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无备用的特点,开展在线监测对于保证高铁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分析高铁接触网在不同工况下的参数值,根据接触网的工作状态得到接触网安全运行的参数、临界安全运行的参数以及危险状态。
本设计通过研究接触网结构特征及运行状态,研究接触网建模方法,应用ANASYS等建模并验证其可行性,通过仿真对接触网发生典型运行工况时如引起断线的棘轮位置、坠跎高度等相关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上运行参数及相互关系、影响安全状态参数的演化规律,提出评价的理论判据。
二、了解毕设需用到的软件AnANSYS是一个融结构、流体、电磁场、声场和耦合场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能够取得很好的计算效果。
利用的An的过程:①建立实体模型;②施加载荷计算;③确定分析选项并求解;④后处理。
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分析的速度。
自由网格划分映射网格划分拖拉、扫略网格划分混合网格划分利用自由度耦合和约束方程利用子区模型等其它手段三、接触线的分析接触线分析:接触线的材质类型主要有纯铜接触线、铜银合金接触线、铜镁合金接触线等,其两端的补偿张力约为10~25N。
在张力的作用下接触线便有可能被拉断而造成事故。
接触网是一个三维架空的机械系统,当接触线受到抬升力作用时,会产生相应的抬升量。
接触网是沿线路布置的架空的悬索结构,随着跨距的变化,其弹性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与接触网的参数设置以及吊弦的布置情况都有密切关系。
对于不同的跨距和接触网线材参数,应建立相应的模型,才能精确地计算出该情况下的接触网弹性变化情况接触线建模: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基于An对输电塔进行建模及分析的实例很多,接触网与输电塔具有很多相似处,所以在建模时可参考输电塔的建模以及仿真。
接触网的检测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0.35 0.3
京津 武广 郑西
弹性(mm/N)
0.25
0.2
0.15
0.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距离 (m)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接触网弹性
弹性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可找出施工精度不够的地方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接触线磨耗
接触线磨耗过大会导致接触线抗拉强度下降 接触线磨耗的测量一般测量接触线底面宽度,计算残存 高度,磨耗面积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燃弧
EN50367要求的最大速度下的燃弧率
——小于250km/h线路 燃弧率不超过0.1%
——大于等于250km/h线路 燃弧率不超过0.2%
考虑燃弧的最小持续时间 5ms
局限性 取流情况下才有电弧产生
弓网接触过紧的情况不能反映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定位点处的接触线抬升
在接触网支柱上安装固定的测量装置测量受电弓通过 时定位点处接触线的抬升,运用于以下情况
接触线空间几何位置参数
接触线不能离开弓头的工作范围 接触线在滑板上的往复运动范围应尽可能大 接触线坡度变化满足弓网动态性能要求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接触线空间几何位置参数
检测结果评价标准为设计值及其施工误差要求
郑西客专
接触线高度: 预弛度:
5300 m 无
允许误差 接触线高度 支持点之间高度差 结构高度
二、检测的内容及评价
燃弧
电弧是指通过滑板和接触线之间的电流流动,通常伴 有强光产生。
测量燃弧应记录的数值:
——每个电弧的持续时间
——测试期间的列车运行速度
接触网弹性仿真计算设计方案

接触网弹性仿真计算设计方案一、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在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中,接触网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接触网系统的投资比较大,并且无备用,其工作环境本身就比较恶劣,在高速运行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能保证电力机车正常取流,这就要求接触网系统在机械结构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弹性性能。
所以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要科学合理。
目前世界各国高铁的运行速度都是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列车运行的安全稳定,对接触网的弹性稳定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铁的大环境下,研究接触网的弹性影响对提高弓网之间的受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指导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的状况现代高速铁路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电力牵引方式,电力牵引的重要主体就是接触网,接触网的弹性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力机车弓网的受流质量,最后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速度和行车安全。
为了满足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对接触网的弹性问题进行研究计算并应用到实际中。
中国铁路接触网的悬挂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种,简单链型悬挂和弹性链型悬挂,复链型悬挂使用的较少,但是其动态品质最为优越,也是比较适合高速铁路,但是因为结构比较复杂,施工维修都不容易而使用较少。
简单链型悬挂和弹性链型悬挂都可以满足高速弓网的受流要求,简单链型的静态不均匀度较大,其动态接触力比弹性链型悬挂方式要大,弹性链型悬挂方式的接触线动态态抬升量,容易产生疲劳,技术的关键在于弹性吊索的安装,施工抢修也比较麻烦。
经过多年的铁路运营表示,在相同的接触网系统参数下,并且在相同的列车行驶速度下,弹性链型悬挂方式比简性链型悬挂方式要运行的更加平稳,其原因在于弹性链型悬挂增加了弹性吊索,减小了其弹性不均匀度和接触线弛度。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由新大阪开往东京的新干线,列车速度达到270km/h。
他们是60年代孤独的先行者。
当时采用的是复链式悬挂。
其弹性非常大,其跨中的弹性甚至能达到定位点弹性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运维与数据分析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运维与数据分析随着现代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铁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选项。
高速铁路的接触网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智能运维和数据分析已成为提高接触网零部件性能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智能运维以及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首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智能运维可以通过利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接触网零部件的实时监测。
传感器网络可以收集接触网零部件的振动、温度、电流和线路状态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或云平台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这种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接触网零部件的异常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采取维修措施,确保高速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运维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维修计划和资源调度。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接触网零部件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潜在的性能瓶颈和故障模式,为维修计划的制定和资源的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接触网零部件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找出接触网零部件的异常行为和故障预警信号,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避免故障发生和影响列车运行。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运维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维修策略和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可以建立接触网零部件的性能模型和故障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接触网零部件的运行条件和历史数据,预测出零部件的剩余寿命和最优维修时机。
通过及时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高速铁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此外,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运维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来改善接触网的设计和运行。
通过对接触网零部件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接触网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为接触网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同时,对接触网运行数据的分析还可以优化接触网的能效,减少能耗和运营成本。
编制接触网概预算数据处理方式的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F 5 3 2 .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8 9 0( 2 0 1 3 ) 0 3— 0 0 1 1 — 0 3
Re s e a r c h o n Da t a Pr o c e s s i ng Me t ho ds o f Co mp i l i ng Ca t e n a r y Bud g e t
c o pi e d i nt o t he b u d g e t c o mp i l e d s o f t wa r e,a nd t he n we c a n c o mp l e t e s i ng l e bu d g e t c o mp i l i ng .
优点 :
的主要 组成 部分 , 所用线材 、 零 部 件 等 种类 繁 多 , 统 计 工 作量很 大 , 如 采用 新 技 术 、 新 材 料 的零 部件 , 还
要编 制补充 定 额 , 给接 触 网工 程设 计 人 员 编 制 概 预
算带来很大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 、 软件技术和信 息技术的发展 , 给各种数据的统计 、 处理和计算带来 根 本性 的变 革 , 可 以将 设 计 人 员 从 费 时 费力 的手 工
i mp r o v e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s,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c o mp u t a t i o n o f c a t e n a r y d a t a a n d f a c i l i t a t e t h e c o mpi l i n g o f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是保障高铁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其零部件的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概述入手,介绍其重要零部件,并探讨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在这些零部件中的运用。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指供给高速列车牵引电能的装置,主要由接触线、切断器、接触网支柱、悬挂装置等多个零部件组成。
其中,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故障检测与诊断、实时监测与维护、能效优化与节能减排。
首先,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面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接触线的电流和电压等信息,一旦发生异常,智能控制系统将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故障诊断,识别故障位置并显示在监控中心。
这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维修,避免了因故障引发的不必要的列车停运和事故发生。
其次,在实时监测与维护方面,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也大有裨益。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运行状态需要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控。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接触网支柱和悬挂装置的实时监测。
系统可以测量支柱的倾斜度、腐蚀程度和结构强度等,并通过与预设标准相比较,得出评估结果,提供维护建议。
此外,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还能够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能效优化与节能减排。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监控电能消耗和能量利用率,优化供电策略,减少能量的浪费。
例如,在列车通过某一区间时,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速度和负载情况,调整电压和电流的输出,使得供电更加精准,减少电能的浪费。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需要通过仿真技术进行验证。
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加强对接触网故障与运行状况的模拟和分析。
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仿真模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接触网仿真系统简介

湖南高铁时代接触网仿真系统简介一、接触网仿真系统设计依据1、根据实际教学大纲、知识点以及教学要求。
2、结合现场操作的实际出发。
3、根据学生的实际感观,相关单位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要求。
4、相关知识由浅到深,全面了解直至掌握的学习模式。
5、结合相关教学、施工方面的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
二、接触网仿真系统开发意义1、打破传统多媒体教学课件枯燥、乏味、内容片面、形式粗狂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娱乐与学习融为一体,2、实现了真正的互动教学可以手动操作,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接触网仿真系统操作手册1、安装后,双击执行文件进入系统。
2、如果进入系统操作双击进入三维场景。
3、单击键盘“M”键,弹出,操作区域提示。
操作区域提示框可以随意拖动,根据操作的需要可以放到合适的位置,也可以关闭。
4、场景操作键盘“W”或者为前进,键盘“S”或者为后退,键盘“A”键盘“D”或者左跟右。
5、鼠标右键为镜头旋转方向。
鼠标左键为操作键,鼠标中键为放大、缩小键。
6、根据操作区域提示,走至相应的区段,鼠标左键点击相应的设备弹出操作界面,根据界面上的提示,完成相关操作,操作完后退出系统、返回场景。
四、接触网仿真系统特点本系统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模拟接触网日常操作,画面美观、操作方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具有无可比拟的教学实际意义。
学生可在本系统内了解接触网相关设备及安装位置,以及相关的故障处理。
接触网仿真系统主界面接触网硬横跨接触网软横跨接触网锚柱、坠砣接触网分相绝缘器五、接触网仿真系统内容本系统包括接触网线路上相关设备,日常巡视,常见故障处理。
1、接触网设备:隔离开关、避雷器、定位器、支柱、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绝缘子、接触线、承力索、电连接器线、定位线夹、警示牌、吊玄等等。
2、日常巡视:上行跟下行两条线路进行巡视、根据支柱号记录相关区段的故障。
3、常见故障处理:除锈作业、清洗绝缘子作业、验电接地操作、隔离开关检修作业、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接触线检修作业、承力索检修作业等操作。
接触网仿真数据处理

接触网仿真数据处理摘要:针对目前国内主流使用的弓网动态仿真计算软件人机交互繁琐的情况,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仿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jclink。
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过程,该程序能创建基于弓网参数的仿真模型,并自动的创建仿真软件需要的参数文件,并分析仿真计算结果,生成指导性的数据图表和仿真方案报告等。
关键词:jclink;接触网;仿真abstract:mainstreamdynamicsimulationsoftwareofpantographo fdomesticishardtointeractive,inviewofthissituation,thispa perfocusesonresearchanddesignofdataprocessingprogramjclin kforsimulationsoftware.throughsimplehuman-computerinterac tionprocess,thisprogramcancreatesimulationmodelbasedonpan tographandcatenaryparameters,generateparameterfilesthesim ulationsoftwareneeded,getandanalyzesimulationandcalculati onresult,andgenerateprescriptivedatasheetsandsimulationre portsautomatically.keywords:jclink;ocs;simulation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概述目前国内主流使用的弓网动态仿真计算软件,可以评估接触线和受电弓之间的接触压力或受电弓弹簧和滑板之间的作用力、描述受电弓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仿真指定检测点在弓网作用下的动态情况以及仿真吊弦的摆动情况等,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生成统计数据和图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仿真数据处理摘要:针对目前国内主流使用的弓网动态仿真计算软件人机交互繁琐的情况,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仿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jclink。
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过程,该程序能创建基于弓网参数的仿真模型,并自动的创建仿真软件需要的参数文件,并分析仿真计算结果,生成指导性的数据图表和仿真方案报告等。
关键词:jclink;接触网;仿真abstract:mainstreamdynamicsimulationsoftwareofpantographo fdomesticishardtointeractive,inviewofthissituation,thispa perfocusesonresearchanddesignofdataprocessingprogramjclin kforsimulationsoftware.throughsimplehuman-computerinterac tionprocess,thisprogramcancreatesimulationmodelbasedonpan tographandcatenaryparameters,generateparameterfilesthesim ulationsoftwareneeded,getandanalyzesimulationandcalculati onresult,andgenerateprescriptivedatasheetsandsimulationre portsautomatically.keywords:jclink;ocs;simulation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概述目前国内主流使用的弓网动态仿真计算软件,可以评估接触线和受电弓之间的接触压力或受电弓弹簧和滑板之间的作用力、描述受电弓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仿真指定检测点在弓网作用下的动态情况以及仿真吊弦的摆动情况等,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生成统计数据和图表。
但该软件基于dos版的内核,全英文版,数据脚本完全靠人工以命令行的方式录入,易出错,难排查。
同时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机车受电弓模型库。
我们和上海锦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接触网仿真数据处理软件 jclink 系统。
仿真软件指令和数据分析输入数据基本要求在向仿真中的指令和参数文件输入指令和数据时,输入格式必须严格满足规定的要求:指令和数据行必须是连续的字符或空格,不能包含制表符;各条指令的各个数据文本必须插入在指定的列范围;指令的编号内容必须使用整数,数字文本不以不能包含小数点符号“.”;指令的数值内容必须在小数位使用小数点符号“.”,如“10”必须输入为“10.”。
弓网数据弓网数据中包含了用于描述接触网系统的指令和参数,主要的指令和内容如下表:仿真中使用的每一个受电弓(对应于弓网数据中pant指令)使用一个数据文件,数据名称的格式为pan0_n.dat,其中n为受电弓编号(n=1,2,3,4,5,6)。
同时仿真将支持的受电弓分为2、3和5、4、6、7、8、9、10型,参数输入内容需要根据受电弓的类型来确定。
仿真使用的难点仿真软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仿真软件的输入文件均需要手工编辑输入,输入文件的格式要求严格,人工输入时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仿真参数中的吊弦上下线夹质量、定位管等效质量、定位器等效质量等参数均需要事先计算,虽然在仿真的软件包中包含了相关仿真参数的计算数据表,但是仍然增加了手工操作的步骤。
需求分析由于仿真仿真软件的输入参数十分繁杂,同时仿真软件的仿真计算和生成图表是靠独立的应用程序来完成的,增加了操作的步骤,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接口程序以简化仿真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的需求如下: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程序界面,完成模型数据输入、进行仿真计算、生成仿真数据和图表等工作,让用户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中完成整个仿真内容;能够实现一个仿真参数输入接口,避免直接输入仿真指令,而直接输入接触网和受电弓的安装或属性参数,由程序自动完成仿真参数的计算,并创建仿真输入文件;能够自动调用仿真程序,自动进行仿真计算,并能获取仿真的计算结果并创建图表。
弓网仿真模型根据仿真软件的数据输入要求,接口程序对仿真过程中需要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弓网仿真模型。
仿真软件的输入数据包括弓网数据、受电弓数据等,根据其内容可以将仿真软件的输入数据分为三部分:接触网模型参数、受电弓模型参数和仿真配置参数。
接触网模型参数主要包括仿真区段的接触网线索参数、支柱布置情况、跨距内的吊弦吊索等布置情况、支柱装配参数等;受电弓模型参数包括仿真使用的每个受电弓的类型、位置和与参数;仿真配置参数则包括仿真的基础设置和需要生成的图表的参数等,整个模型的结构如图3所示。
仿真参数的计算如前文所诉,弓网数据中有部分指令是需要事先计算的“等效参数”,而这些参数不能从接触网的零件参数中简单获得,而且不容易理解,因此接口程序需要实现输入常规零件参数而计算成仿真计算需要的“等效参数”的功能。
根据仿真软件包的用户手册和提供的计算表格,需要间接计算的参数有:吊弦上下线夹质量、定位管等效质量、定位管等效重量和定位器等效质量、弧度量。
吊弦线夹质量根据仿真用户手册中关于heng指令的描述:由于吊弦的质量依赖与吊弦的长度,因此吊弦的长度需要在仿真计算过程中以迭代的方式修正吊弦的长度。
吊弦的长度输出在*.out文件中,因此接口程序需要从该文件中读取吊弦参数,并修正heng指令。
heng指令中上下线夹的质量必须包括承力索线夹或接触线线夹本体的质量和吊弦线归算至线夹上的质量。
等效质量定位管等效质量、定位管等效重量以及定位器等效质量均是由接触网支柱装配相关的几何参数和零件的质量或单位质量计算。
对于无定位安装和无定位管吊弦安装的支柱,通常只考虑定位器等效质量,而对于弹性链形悬挂中使用定位管吊弦的支柱装配方式,则还要考虑定位管的等效质量和等效重量。
计算这些等效质量的几何参数和零件质量包括:定位管根部至定位管吊线的距离、定位管根部至定位底座的距离、定位管全长、定位管单位长度质量、定位管吊线长度、定位管吊弦单位长度质量、定位器长度、定位器单位长度质量、定位线夹质量、吊弦钩质量、定位底座质量、定位钩质量等。
弧度量在圆曲线上,仿真中的弧度量可以通过相邻的跨距长度和曲线半径来计算,而在缓和曲线上的支柱,则需要相邻三根支柱每两根支柱的距离计算。
集中质量在仿真中有两种情况下需要使用集中质量参数。
(1)接触线和承力索上安装的线夹引起的线索某点的质量突然增大,在仿真中需要在该处添加一个集中质量参数。
中心锚结线夹中心锚结处的跨距,由于安装了中心锚结线夹,在输入该跨距参数时需要考虑线夹的质量。
在接口程序中可以通过指定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和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的质量,以及两线夹的相对位置来生成该跨的集中质量参数。
电连接线夹由于接触悬挂的个别跨距还需要安装横向电连接和锚段关节电连接,此处也需要考虑集中质量。
在接口程序中,可以通过指定电连接线夹的质量,及安装位置来确定集中质量参数的内容。
终端锚固在锚段的始末跨距,需要安装终端锚固线夹以及绝缘子,因此也要使用集中质量参数,处理方式与电连接线夹的相同。
跨距中的线夹处理流程如下:(2)在锚段关节处,同一跨距的两组悬挂中,吊弦的布置情况或线夹的安装情况不同,由于仿真在定义锚段关节的跨距时要求同一跨距的两组悬挂在同一安装位置处必须有吊弦-吊弦或吊弦-集中质量对应关系,如果不满足该关系,则需要添加一个较小的不影响接触网动态特性的辅助点,即集中质量参数。
锚段关节处使用集中质量进行对齐的处理流程如下:仿真数据处理程序组成仿真数据处理程序主要实现弓网模型参数输入数据、仿真计算接口和仿真结果数据处理。
弓网模型参数实现一个易用的输入数据处理,让用户能以更贴近于常规接触网设计工作的方式来创建仿真模型,通过输入接触网的常规结构参数,由接口程序来完成仿真指令和参数文件的创建;仿真计算接口自动调用仿真程序完成仿真计算,捕获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警告、错误等信息;仿真结果数据处理主要能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并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展现,结构如下图所示。
弓网模型参数输入数据弓网模型参数输入数据是整个数据处理程序的核心,实现弓网仿真模型的创建和编辑功能。
通过模型数据输入,用户无需直接创建仿真输入参数文件,而以更直观的方式编辑仿真需要的悬挂线索、支柱布置、跨距布置、受电弓等参数。
创建和编辑的模型数据的主要步骤如下:设置仿真模型使用的零件和线索参数,如接触线的单位长度质量、张力,吊弦线夹的质量等;布置支柱和划分锚段;编辑支柱属性参数,如定位管件的结构参数、线索的安装高度和拉出值等;编辑各跨距的吊弦布置,添加因中心锚结或附加线夹等引起的集中质量参数;编辑各受电弓的初始位置、类型和性能和结构参数;仿真基本设置,如列车的行驶速度;设置需要生成的图表的配置参数。
仿真计算接口仿真计算接口根据仿真模型的数据生成仿真输入指令参数并创建包含弓网数据、受电弓仿真参数等的数据文件,然后调用仿真仿真程序完成仿真计算。
整个仿真文件的创建过程均不需要用户进行控制,程序能根据模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仿真指令需要的仿真参数,同时能自动格式化输入参数文件以符合仿真的输入要求。
完成仿真计算后,仿真计算接口能输出仿真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提示或错误信息反馈给用户。
仿真结果数据处理和展示对仿真软件输出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体现。
输出仿真接触压力统计、标准接触压力统计、离线统计、吊弦数据、定位器数据、悬挂布置图、接触压力曲线和受电弓抬升曲线等信息。
接口程序的实现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平台,使用c#语言实现了数据处理程序。
接口程序的操作采用下拉菜单和对话框的模式进行人机交互。
主要界面介绍接口程序的主界面如图所示。
该界面包括三部分,首先最上面是程序的主菜单,可以进行项目管理、仿真计算、程序设置、获取帮助信息等操作;然后左侧是一个树状目录,可以显示当前打开的仿真项目的内容,如接触网模型的相关参数、仿真计算的图表信息;界面的右侧则是用来显示左侧树状目录选择的节点对应的内容。
接触网仿真模型输入的主界面如图所示。
界面的顶部是主菜单,通过菜单可以进行模型编辑的操作;界面主要的部分显示了当前仿真模型的示意图,包括悬挂的布置示意图(立面图)和拉出值布置示意图(平面图)。
仿真结果数据处理仿真数据处理程序对仿真结果自动进行分析,处理,统计。
在查看统计数据界面可以查看仿真接触压力统计、标准接触压力统计和离线统计等各类仿真统计信息。
在查看吊弦数据界面查看仿真范围的包含锚段编号,上下线架高度,吊弦长度,张力等吊弦计算数据。
在查看定位器数据界面可以查看支柱位置、定位器质量,张力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