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江西
花石潭 千里赣江上的文化景象

花石潭:千里赣江上的文化景象赣江是江西母亲河,是一部流动的历史,从远古走来,先民们逐水而居。
赣江也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她一路倾泻的大珠小珠,在两岸遗留,凝结成五光十色的文化瑰宝。
千里赣江过泰和县下行30多里,有千年江畔古村,村庄东临赣江,浩瀚的江水从南边天际而来,奔流向北,碰撞在河岸的崖壁上,激起层层旋涡,形成深水的花石潭。
泰和县志记载:“花石潭在县东北三十里,潭侧有大小石,日出则五色灿烂如花,故名。
”花石潭是古代赣江上的一个著名驿站,设有巡检司和便民仓。
《明英宗实录》记载:“花石潭舟船停泊,多被盗贼劫掠,不可无巡检防捕,故命设之。
”明代御史泰和人曾于拱记:“花石潭巡检司,明永乐初建,便民仓在花石潭巡司内,东西廊为仓。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儒士俊彦,在江面上穿行,过往花石潭,有的下船驻足,探奇访古,流连忘返,留下了灿若繁星、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诗文,为千里赣江的文化意象增添浓墨重彩。
清初学者潘耒游历岭南,水路途经花石潭,留下描写花石潭乡野田园的诗句,把花石潭风景比作武陵桃花源:《花石潭》一道清溪四面山,桑麻鸡犬昼闲闲。
武陵只在人世间,逢着桃花莫便还。
明代兵部尚书泰和人尹直回乡探亲,多次来到花石潭巡检司视察,对江畔旖旎风光留下了美好印象,只见盐白细沙逐浪堆成美丽的沙洲,清澈的河浪拍打着五花石;层层碧波随风荡漾,阳光照耀下,犹如金鳞在河面跳跃;皎洁的月光下,流星飞驰,飞鸟追月,小舟疾走;身处此良辰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赋诗轻唱……《江畔花石潭》去县东逾舍,巡司扼两河。
盐沙堆白渚,花石蘸清波。
风动金鳞跃,星驰采鷁过。
几回经宿处,击节和渔歌。
四十多岁的明代官员无锡人邵宝,是来避风雨。
弘治年间他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有一次,他舟行赣江,突然疾风骤雨,赶紧到花石潭避雨歇脚,回想漂泊在外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禁又思念起江东的老家,思乡而作:《花石潭阻雨》南方多雨北多风,风雨多时各恼公。
二十年来南北路,几回风雨忆江东。
清初政治家文学家安徽宣城人施闰章,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六年(1667年),任江西布政司参议,他逆流而上,舟行花石潭,忽遇狂风大作,赶紧停泊避风。
介绍赣州的地域特色水文化的作文

介绍赣州的地域特色水文化的作文赣州,这个位于江西省南部的小城,有着丰富的地域特色水文化。
这里的水,既有清澈见底的河流,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更有那蜿蜒曲折的小溪。
这些水域,孕育了赣州人民独特的水文化,也成为了赣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说说赣州的河流。
赣州有一条名叫赣江的大河,它从南向北流经赣州市区,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
赣江的水,清澈透明,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蓝天白云和两岸的风景。
每当夜幕降临,赣江两岸的灯光倒映在水中,如同繁星点点,美不胜收。
赣江的水,也是赣州人民的母亲河,她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也见证了赣州的发展变迁。
再说说赣州的湖泊。
赣州有一个著名的湖区——龙虎山风景区。
这里有一个叫龙虎山的湖泊,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树成荫。
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湖畔的桃花如云似霞,美得令人陶醉。
夏天,湖面上荷花争艳,清风徐来,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凉爽。
秋天,湖边的枫叶红了,落叶漂浮在湖面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冬天,湖面结冰,白雪皑皑,给龙虎山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再来说说赣州的小溪。
赣州有很多小溪流过,它们蜿蜒曲折,穿梭于山谷之间。
这些小溪的水,清澈见底,石头上的青苔和水草清晰可见。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水中游弋,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仿佛在欢快地歌唱。
而那些生活在小溪边的村民们,也常常沿着小溪去挑水、洗衣、捕鱼,他们的生活与这条小溪紧密相连。
赣州的水文化,不仅仅是关于水的美景和生活,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赣州人民崇尚水的精神,他们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也成为他们处事的智慧和人生的哲学。
赣州人民还非常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地,让这些美丽的水域得以延续。
赣州的地域特色水文化丰富多彩,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小溪,都承载着赣州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这些水域不仅给赣州带来了美丽的风景,也成为了赣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我们都能够珍惜这些美丽的水域,让赣州的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说明文】赣江

【说明文】赣江
赣江,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赣州市的母亲河,全长888公里,并有诸多支流汇入。
赣江是江西省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赣江水流湍急,河床崎岖不平,沿岸峡谷深邃,景色秀美。
赣江水源丰富,全年有丰沛的水量供应,是江西省的重要水资源。
赣江水清澈,携带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供人们饮用和生活用水。
赣江还是江西省的重要的水运通道,为沿岸的城市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赣江流经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森林资源。
沿江地区的农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是江西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赣江流域还有大量的花木资源,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赣江河岸的地势陡峭,形成了许多峡谷和峭壁。
这些峡谷和峭壁壮观而险峻,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赣江河岸还散布着许多的溶洞和瀑布,风景独特。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聚集在赣江的沿岸,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赣江也是江西省的重要旅游资源。
沿江地区有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群,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以赣州的瑞金、宁都和上犹等地最为著名。
瑞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宁都是赣江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上犹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斗地。
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赣江是中国的一条美丽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它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们要保护好赣江的生态环境,让它的美丽永久流传下去。
赣江之滨水城南昌的地域文化特色

水与火兼容之城——南昌说南昌是水城是因为其水域众多,遍及全市。
南昌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俺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南昌市拥有大大小小有五十多个湖泊,如青山湖、瑶湖、象湖、艾溪湖、军山湖等。
从这里,可以说南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水边的城市多半娇美。
俗云:“娇不娇,看吊桥。
美不美,看秀水。
”近水之人,往往更有爱美之心;滨水之城,往往更加风姿绰约。
南昌这座滨水之城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一)绰约多姿的建筑城市的绰约多姿有很大程度上与其建筑有关,而这些极具特色的建筑往往临水而建。
都说亭台楼阁是用来赏江河湖海的。
而在南昌赏江河湖海的阁楼就要首推濒临赣江的滕王阁了。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
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
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
“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
”(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
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
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
“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国内游之江西 鄱湖渔觞之旅攻略路线

国内游之江西鄱湖渔觞之旅攻略路线一、线路简介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
自古以来赣鄱百姓依湖而居、依湖而作,形成了“饭稻羹鱼”的生活习俗。
生活在鄱阳湖区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故事。
二、行程路线南昌市南昌县(凤凰沟农耕文化实践营地)→上饶市万年县(神农源景区)→上饶市鄱阳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博物馆)三、最佳旅游时间6月—8月四、主要乡村旅游点(项目)介绍1.凤凰沟农耕文化实践营地:该营地地处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境内,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分为农耕文化体验区、手工艺展示体验区、观赏植物展示区、高效茶业展示区、高效果业展示区、户外拓展区等,是集研学教育、生态农业、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青少年户外素质教育综合体。
营地在挖掘蚕桑丝绸、茶叶、农耕、自然植物等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凤凰沟农业天地、植物王国、非遗传承和时代教育四大研学活动版块,配置自然类、历史类、参观类、体验类、人文类等多门课程,让市民游客感受现代科技为农业带来的便利。
凤凰沟农耕文化实践营地2.神农源景区:神农源景区位于上饶市万年县东北部黄天峰下,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两处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是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华夏原始农耕文化——稻作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神农源神农洞3.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东岸,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
公园以自然的鄱阳湖、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鄱阳湖4.鄱阳湖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全面展现鄱阳湖区自然、历史、文化、生态与未来的主题馆,展陈设计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生命大湖、文明长歌”为主题,包括1个序厅、4个鄱阳湖展厅和1个鄱阳县历史人文展厅。
鄱阳湖博物馆五、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推荐特色美食:南昌拌粉、瓦罐汤、肉圆果、湖云懒豆腐、神农蒸土鸡、鄱湖蒸藕丸、湖城三色鱼、春不佬黄丫头、卤水鳜鱼等。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江西ppt课件

容 保护动物如中华鲟、
金钱豹
第二部分
民俗风情
贰
请
插
入
您
的
标
题
内 容
历史
民俗与宗族
艺术特产、 建筑与饮食
01.一万年以前
02.汉高帝初年设豫
章郡,郡治南昌
贰 请
03.291年,该设江 州
04.宋代改道为路 05.元朝确立江西行
插 入
省,辖区远远大于
您
今天的江西省区
的 标
06.明朝江西地域基
题
本等同于今天的江
人
壹口
请与
插 入
民
族 您
的 标
题
内
容
1.常住人口为 4622.1万人 2.汉族人口最 多,占总人口 的99% 3.少数民族中 以回族和畲族 为主
矿产资源丰富
1。“七朵金花”美
壹
称
2.中亚热带的“植
自 请
插
物王国”,有江西
然 入
您 的
特有的江西杜鹃、 井岗杜鹃、红花杜
资 标
题
鹃等
源 内 3.有多种国家一级
傩(nuo)舞
贰
请
插 入
兴国山歌
您
的
标
题 内 容
赣剧
文化艺术 采茶戏 白鹿洞书院
叁
请 樟树四特酒
插
入
您
的 标
遂川狗牯脑茶
题
内
容
庐山石鸡
饮食
萍乡烟熏肉 南昌瓦罐汤 赣南艾米果
第三部分
旅游资源
叁
南昌
请
插
入
您 的
赣州
标
题
内
赣江

赣江2007年,赣江南昌水文站水位为14.12米,为80年来有记载的历史最低水平,但赣江的相应流量仍比历 史最小流量大2倍左右。此前,赣江外洲水文站最低水位纪录为14.54米,南昌水文站最低水位纪录为14.44米, 均出现在2007年2月16日8时。南昌市水文部门初步分析,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成因是前期流域降雨偏少。
赣江(吉安段) 赣州至新干为中游。赣州至万安段,由于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万安水 电站建成后,险滩多已消失;万安以下,河流进入吉泰盆地,河面渐宽,水势和缓;吉水到新干段,切穿武功山 余脉,形成一较长的峡谷带。
干流 新干至吴城为下游,长208公里,江阔多沙洲,两岸筑有江堤。
水文特征
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角度看,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文学、 艺术、哲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治理开发
治理
开发
赣江治理赣江的治理包括洪水治理、航道治理、环境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治理重点在防洪,在取得重 大成效后的二十一世纪则是航道治理、环境治理并举。使赣江两岸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健康的迅速发展。
2007年,江西省第二条高等级航道赣江(樟树至南昌)航道整治工程日前全面开工建设。该项工程为三级航 道整治工程,总投资1.25亿元,为“十五”跨“十一五”省部合建项目。工程位于赣江下游上段,始于樟树公路 大桥,止于南昌市外洲水文站,全长94公里。整个工程将对9个滩群的18个浅滩进行治理,共布置新建丁坝50座, 加长老丁坝22座,布置护岸10段,疏浚挖槽17处,炸礁工程1处,布设航标162座。整治后的赣江(樟树-南昌) 94公里航道,航道等级将由整治前五级提升到三级,船舶通航能力由原来的500吨级提高到1000吨级,高等级航 道可由原来的赣江湖口至南昌延长至樟树,1000吨级船舶可从樟树直达湖口入鄱阳湖进长江。该项目的建成将使 江西省船舶进一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赣江沿岸已经形成的钢铁、发电、纺织、造纸、水泥、地矿业 等的工业带,提供一条具有运量大、运价低、污染小、安全平稳等诸多优势的水上运输通道。
南昌旅游攻略:赣江美景游览

每年在赣江沿岸举行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文化活动丰富
每年在赣江沿岸举办的文化和娱乐活 动超过100项,包括音乐会、艺术展 览、戏剧表演等。
03
赣江周边的美食与购物攻略
推荐赣江沿岸的特色小吃和餐馆
赣江美景 南昌赣江沿岸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特色小吃 南昌赣江沿岸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瓦罐鸡、米粉、糖油粑粑等,深受游客 喜爱。 餐馆推荐 南昌赣江沿岸的餐馆种类繁多,如赣江人家、赣江之星等,提供地道的江 西菜和地方特色美食。 游览指南 南昌赣江沿岸有详细的游览指南,包括景点介绍、交通指南、餐饮推荐等, 方便游客规划行程。
赣江
长江中下 游支流
南昌市
江西省 信丰县
766公 里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anjiang River
鄱阳湖
水路交通 要道
83500 平方公
里
了解赣江在南昌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赣江是南昌的母亲河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赣江在南昌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南昌的母亲河,为南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赣江的美景对南昌城市形象的影响 赣江的美景对南昌城市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南昌欣赏赣江的美景,这极大地提升了南昌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赣江的历史地位对南昌的文化传承 赣江在南昌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了南昌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在赣江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词,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南昌的文化内涵,也为赣江增添了独 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铅山地区,中秋之夜的求子习俗非常别致,除供月饼和其 他果品之外,另搬一只大冬瓜放在供桌上,然后众人拜礼月亮,并 以鼓弦之乐合之。中秋之后,月下供过的冬瓜,可送亲友中还未生 育男儿的人,据说未生育的夫妇吃了这只冬瓜后,即可得子。
❖ ·铅山பைடு நூலகம்谷泥砻·
铅山县的碾谷泥砻用老松树或杉树切成段,然后用蔑箍紧做 成。泥砻为上下两截,中间有一木轴,木轴高约3寸,泥砻上下截 每节高八九寸。然后在底盖上密密的凿成许多锯齿,并列排成圆形, 这样的木泥砻使用起来轻巧省力,如果牙齿磨平了,可以再凿,一 只泥砻可使用数年或10余年。
奇风异俗
❖ ·求雨· 据清同治《铅山县志》载:农家要是六月遭旱灾,铅山城内外居民 须头戴柳枝圈,手执大鼓,一同去石开庵、龙潭及观音岩等处求雨, 井在沿途凉亭,施茶于行人,一直过三伏天,凉亭内施茶之举便止。 求雨回至县衙门前,县令携家眷叩拜龙神。据叙传,通过此仪式, 两天后,天必降大雨,此俗现仍在农村有的地方沿袭。
二、赣东
❖ 上饶古称信州,因其在饶州 (今波阳县)之上游,便又得名为上饶。 ❖ 上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它的东面,三清山与怀玉山似一对孪生姐妹,
隽秀婀娜;在它的北面,是云兴霞蔚的彰公山。南面,武夷山绵亘闽赣两 省,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江西省第一高峰,素称为“华东屋脊”。 在它的西面,是浩瀚敛艳,风光旖旎的鄱阳湖,主湖面积有2523平方公里, 广纳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之水、吞吐长江。最深处达16米,是全国第 一大淡水湖。
民间传统工艺
❖ ·毛笔之乡——李渡· ❖ ·石鼻乡的糕点印模· ❖ 民间戏曲
毛笔之乡——李渡
❖ 进贤县李渡镇,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毛笔之乡”,相传 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李渡毛笔,素以制作精湛、刚 柔相济、书写自如、经久耐用等特点驰名中外。
❖ 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王羲之,在任临川内史时, 他所用的毛笔就是李渡毛笔。据说,他特别赞赏李渡出 产的一种号称“纯净鼠须”的毛笔。
南昌采茶戏的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 南昌乡土气息。它常以巧合、夸张、误会等手法去渲染戏剧气 氛。特别是台词中那些歇后语、错扯语、反义语、婉曲语以及 乡间俗语的巧妙运用,使演出更为妙趣横生。
南昌采茶戏长于表现喜剧和歌舞。活泼生动的小丑和小旦, 特别受群众喜爱、采茶戏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须用真声, 其传统唱法特别强调“韵味”,其传统保留剧目有四记:“鸣 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南瓜记”,合称为“南
石鼻乡的糕点印模
❖ 别具一格的石鼻糕点印模,相传自唐初就有。 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木刻艺术的一 大流派,既是实用工艺品,又是艺术欣赏品。
石鼻印模采用油杂木、樟本和紫檀木为原 料,经民间艺人精心雕琢而成。印板经久耐用, 印型精巧美观,印模脱坯既快又净,印制的糕 点重量均等。印模虽经烘烤,油酥不会变形。 如今广州、武汉、京、沪等地,用安义县石鼻 乡印模制成的方形月饼和各种糕点,远销欧美 和东南亚各国。
上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玉山县的下镇乡,考古学家发掘 出有一亿五千万年的硅化木,被列为世界之最,万年县大源仙人洞,是新 石器早期文化的遗址……。著名画家阎立本,仕途失意之后来此隐居,学 者陆羽,在此依山开舍,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茶经》。婺源的理学家、 教育学家朱熹,讲学的足迹遍及全区各地,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就在铅山鹅湖寺举行……。 ❖ 奇风异俗 ❖ 三清山 ❖ 龙虎山 ❖ 瓷都景德镇 、才子之乡临川
赣江流域的民俗 与旅游
江西卷
框架
❖ 一、南昌
滕王阁、民间传统工艺
❖ 二、赣东
奇风异俗、三清山、龙虎山 景德镇;才子之乡临川;风物传说(僧尼峰) 南丰傩舞
❖ 三、赣南
井冈山
❖ 四、赣西
高安的龙舟赛
❖ 五、赣北
庐山
南昌
❖ “古豫章十景”
“西山积翠”、“洪崖丹井”、“铁柱仙踪”、 “滕阁秋风”、“南浦飞云”、“赣江晓渡”、 “龙沙夕照”、“徐亭烟树”、“东湖夜月”、
·有趣的水碓(dui)·
❖
上饶地区河溪如织,近城或各乡村的大小溪边都设有水碓用来舂米
(chong)。水碓有浇轮,还有顺水轮。浇轮安于碓尾,顺水轮安在重碓
旁边,其松紧程度要按水势的缓急而调。水轮中间有长轴相贯,轴上木齿
“苏圃春蔬”。
❖ 滕王阁 ❖ 民间传统工艺
滕阁秋风——膝王阁
❖ 此阁原由唐高宗的第22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 (唐永征四年,公元653年)所始建,经唐、 宋、元、明、清,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历代阁址均有变迁,但都在距原址百米之内所 修建。历代为江南的旅游胜地。
❖ 滕王阁的著名,与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密不 可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千百年来,为南昌平添了多少风流。
昌四大记”。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
南昌道情
❖ 流行于南昌地区乡间的南昌道情,起源于清代乾隆年 间(公元1744年),清末传入南昌城,是南昌酒馆、 茶楼常有的民间说唱艺术。
南昌道情由一个人演唱。演唱者一手持简板,一 手打渔鼓,边打边唱。后经民间艺人加工,加入一面 小钹,与简板、渔鼓构成“三响”,由“三响”构成 的南昌道情演唱时更为群众喜爱,它不仅丰富了演员 的情感表达,也使南昌道情更具民间风味。它保留的 传统曲目有“南瓜记”、“辜家记”、“贤德记”、 “花轿记”、“四十八寡妇闹江西”等。
❖ 李渡毛笔与王羲之可谓缘分不浅。因为王羲之除了写字 还有养鹅的癖好,所以流传着他替道士写经换走一笼白 鹅的轶事。为此,李渡毛笔工人曾经精心制作了《写经 换鹅》的优质名牌毛笔。到了唐代,杰出的才子王勃在 他美妙的“滕王阁序”中,曾以“光照临川之笔”的佳 句,盛赞临川才子敏捷的才思和精妙的书法。李渡毛笔 也因此增色生辉,更加声名赫赫了。
民间戏曲
❖ 南昌民间戏曲有着非常浓厚的群众基础,形式 多种多样,较有特色的是
南昌采茶戏 南昌道情
南昌采茶戏
❖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南昌民间的“茶灯”
和“十二月采茶调”组合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
蹈并与之相结合。大致经过“灯戏”、“三脚班”、“半班”
等发展阶段,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南昌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