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发展趋势初探
2023年工程塑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工程塑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工程塑料是一种特殊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就工程塑料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工程塑料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等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多,需求量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程塑料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
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工程塑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次,工程塑料行业中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目前,国内工程塑料市场上有许多企业参与竞争,主要包括国内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
大型企业拥有较强的生产和销售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而外资企业则凭借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工程塑料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工程塑料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工程塑料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工程塑料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目前,国内工程塑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生产出了一批高品质的工程塑料产品。
这些企业不仅为我国工程塑料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进口工程塑料的依赖。
第四,工程塑料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虽然工程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内工程塑料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价格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一些产品仍然有赖于进口,国内工程塑料企业需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研发能力。
此外,环保问题也是工程塑料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工程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仍然存在困难。
综上所述,工程塑料行业市场现状总体上呈现出市场规模扩大、竞争格局形成、技术水平提高的特点。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工程塑料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环保问题等。
工程塑料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概况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
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塑料工业的年增长速度均达到10%以上,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
塑料制品工业遍布全国,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
在一些城市中,塑料产业成为了支柱性产业。
二、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工程塑料主要是指可用作结构材料的塑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BT)、聚酰胺(PA)、聚碳酸脂(PC)、聚甲醛(POM)、聚苯醚(PPO),等等。
工程塑料具有很多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工程塑料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酸、碱、有机溶剂的腐蚀。
随着工程塑料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工程塑料的发展速度也在逐年提高。
我国塑料产品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有较好的相关性。
随着我国工程塑料产量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建筑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2019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为590万吨,同比增长5.5%。
工程塑料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工程塑料主要用作保险杠、燃油箱、仪表板、车身板、车门、车灯罩、燃油管、散热器以及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等;在通用机械制造领域,工程塑料可用作轴承、齿轮、丝杠螺母、密封件等机械零件和壳体、盖板、手轮、手柄、紧固件及管接头等机械结构件上;在电子电器领域,工程塑料可用作电线电缆包覆、印刷线路板、绝缘薄膜等绝缘材料和电器设备结构件,以及医疗用品方面;在家用电器上,工程塑料可用作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电风扇、吸尘器、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组合音响设备与照明器具上。
《2021-2027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138.5亿元,同比增长9.6%。
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工程塑料是指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目前,工程塑料
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全球工程塑料产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吨。
工程塑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
天等诸多领域。
其中,汽车领域是工程塑料的最大消费市场。
随着汽
车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工程塑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工程塑料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可持续:工程塑料在环保性能上还有待提高,未来将会
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
2、高性能化:随着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对工
程塑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工程塑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
趋势。
3、智能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塑料的应用场
景提出了新的需求,未来工程塑料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应用。
4、可加工性:未来工程塑料将更加注重材料的可加工性,尤其
是高温、高强、高硬度、高导电等工程塑料的加工难度会更大,如何
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将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趋势及展望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趋势及展望作者:正略钧策管理咨询行业研究院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2年第8期文/正略钧策管理咨询行业研究院工程塑料为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的材料,主要包括聚碳酸酯( P C )、聚酰胺(尼龙,P A )、聚甲醛( P OM)、热塑性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 B 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类﹞等。
目前,世界主要工程塑料生产商有拜尔公司、巴斯夫公司、杜邦公司、GE塑料公司和泰科纳(T i c o n a)公司等。
工程塑料产业格局为行业巨头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以最具代表性的尼龙为例,世界前4位尼龙生产商分别是陶氏化学公司(占全球份额的24.4%)、巴斯夫公司(占13.8%)、通用电气公司(原G E /霍尼韦尔公司已被收购)(占12.5%)、罗地亚公司(占9.1%),其他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总计40.2%。
并且上述公司均仍在追加投资以满足工程塑料市场未来增长的需求。
2012年2月,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预测,2015年亚洲工程塑料需求还将增长32%,达到145万t,2015年中国工程塑料消费量将达80.3万t。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工程塑料市场的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
中国工程塑料产业起步于2000年,正在持续发展中,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真正形成以国内企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工程塑料工业体系。
一、中国工程塑料行业现状及问题中国工程塑料工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一些种类尤其是中高档产品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需要进口原料,行业盈利能力令人堪忧,且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不足。
我国部分工程塑料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1.聚酰胺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仍以尼龙66(PA66)和尼龙6(PA6)为主,P A66和P A6约占聚酰胺纤维总产量的98%。
2023年超级工程塑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超级工程塑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超级工程塑料是指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随着工程塑料需求的不断增加,超级工程塑料行业也在持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超级工程塑料行业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超级工程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领域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超级工程塑料的需求量较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超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元,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超级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高温耐力要求增加。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温耐力和耐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超级工程塑料因其出色的热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能够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 轻量化需求不断上升。
在汽车行业,轻量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超级工程塑料因其相对较低的密度和高强度,逐渐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成为汽车零部件的首选材料。
相应地,超级工程塑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3. 环保意识提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超级工程塑料相比传统塑料材料,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和抗氧化性能,在环境保护方面具备优势,得到市场的青睐。
二、市场主要应用领域超级工程塑料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1. 汽车行业:超级工程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发动机配件、底盘和传动系统的零部件。
例如,使用超级工程塑料制造的发动机罩、前保险杠等零部件,能够有效降低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满足环保要求。
2. 电子电器行业:超级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使用超级工程塑料制造的手机壳、电视后盖等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能够保护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不受损坏。
3. 航空航天行业:超级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机身部件、发动机零部件等。
2024年工程塑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工程塑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工程塑料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2024年工程塑料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主要应用领域等。
市场规模工程塑料市场目前已成为塑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工程塑料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趋势工程塑料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 材料多样化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开发出来,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例如,高温耐性较强的聚酰亚胺、耐候性好的聚碳酸酯等,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工程塑料市场对环保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制造商在开发新材料时,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通过降解或回收利用来解决废弃塑料的问题。
3.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在工程塑料市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挑战技术的边界,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以满足高性能和高质量需求。
主要应用领域工程塑料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主要领域包括以下几个:1. 汽车制造工程塑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良好的强度、耐磨性、耐高温性等特性,使其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理想选择。
2. 电子电器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塑料外壳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优秀的绝缘性能。
3. 航空航天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由于其轻巧、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势,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
4. 医疗器械工程塑料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塑料材料的可塑性可以满足各种器械产品的复杂形状设计,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工程塑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工程塑料市场将继续发展,并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工程塑料的发展趋势

未来工程塑料的发展趋势绿色/无铅制程--环境要求(八大重金属、非卤素耐燃剂)工业界正在推广所谓的无铅制程,也称为”绿色(Green)”,电子产品正积极执行;时间回溯到199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制定,日本因为市场的冲击也积极的制定。
欧洲共同体(EC)预计在2006年的元月份开始执行,因此对于半导体封装必须改变。
在制定绿色制程,有两个重要的课题,对于产品及回收组件与零组件是否确切达到要求。
(一)首先铅(Pb)必须由封装材、主机板与锡球移除,对于芯片组的焊锡材质也需要吻合无铅要求。
(二)对于组成部分的原料与材质其阻燃剂需排除 PBB和PBDE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至于对于卤素阻燃剂的协同剂—三氧化二锑(Sb2O3)并未特别要求。
禁止物质部份表列重金属 Limit铅(Lead) Pb 90mg/kg汞(Mercury)Hg 60mg/kg镉(Cadmium) Cd 75mg/kg六价铬(Hexavalent Chromium)Cr+660mg/kg锑(Antimony) Sb 60mg/kg砷(Arsenic) As 25mg/kg钡(Barium) Ba 1000mg/kg硒(Selenium) Se 500mg/kg破坏环境的化学品多溴联苯(poly brominated bisphenyls) PBBPBDE多溴二苯醚(poly 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多氯三联苯(poly chlorinate Triphenyl) PCT 以上物质最大的容许量尚未完全了解。
目前有市场上以日本Sony公司的要求最严苛。
它对于塑料原料的要求为:不可含以下物质:镉和镉化物、PBB类和PBDE、氯化石爉、多氯联苯(PCB)类、多氯化萘类、有机锡化物(三丁基锡或三苯基锡类)、石棉、含氮化合物。
针对重金属的检测,国内通常委托SGS(台湾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检测的项目有:EN 71 part 3:1994—重金属(见上表)EN1122:2001—镉含量(强制分离)那么如果执行绿色制成对于塑料的要求为何?最大的问题有两个:1.原先电子产业的封装回焊的锡膏是63Sn-Pb(熔点183℃),为了吻合绿色制程,必须将铅剔除。
2024工程塑料改性的发展和机遇!

2024工程塑料改性的发展和机遇!摘要现如今的工程塑料已经是改性过程中的一种核心技术,它正在改变传统的塑料材料,释放出强大的潜力和增值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2023年工程塑料改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机遇。
首先,将介绍工程塑料改性的技术发展,其次,我将介绍改性塑料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航天、建筑、家具等领域;然后,讨论2023年工程塑料改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再次,将概述驱动工程塑料改性的行业推动因素;最后,将分析改性塑料的机会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2023年工程塑料改性技术的发展将为市场带来很多机会,可以满足市场对多样性、质量、功能、性能和环保的需求,从而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品牌价值和改善企业利润上的空间。
IntroductionEngineering plastics have been a core technology in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and are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plastics to release the huge potential and added value opportunit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in 2023 and its opportunities will be introduced. Firstly,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modified plastics will be discussed, including automotive, aerospace, construction, furniture, etc. Thirdly,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market in 2023 will be discussed. Fourthly, the industry driving factorsthat drive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will be outlined. Finally, the opportunities of modified plastic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will be analyzed. 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in 2023 will bring many opportunities to the market, which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for diversity, quality, function,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us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products, enhancing brand value and improving the space of enterprise profits.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Modific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塑料发展趋势初探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工程塑料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促使由塑料大国向塑料强国转变是工程塑料发展始终不变的目标。
一、国内外水平,中国工程塑料工业起步较晚,10年前,中国工程塑料业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严重滞后,原料树脂85%以上依靠进口,一半以上的改性树脂材料使用国外产品。
而时至今日,我国工程塑料成果丰硕,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
我国的工程塑料聚合能力已经达到每年60万吨左右,改性树脂材料年产量也有200多万吨,就连过去国外对我国禁运的特种工程塑料树脂,现在国内几乎都有生产,并且能够少量出口。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工程塑料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目前,在工程塑料合成方面已有中蓝集团、云天化集团、神马集团、仪征化纤、德阳科技等上规模的企业。
由于工程塑料具有特别优异的性能,其技术发展水平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高新技术的重点选项。
在2009年科技部产业支撑计划中,有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等7个工程塑料项目被列入。
另外,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关,目前我国工程塑料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在改性材料与树脂合金方面,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一些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工艺技术已经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
尽管我国的工程塑料在合成和加工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说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工程塑料业仍存在生产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差、产品规格少、没有实现系列化、高性能产品不足、规模小、生产分散、缺乏大型领军企业等缺点。
此外,国家对工程塑料行业的支持仍有不足,使得部分产品研发缓慢,产品认可度仍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另外,倍受业内青睐的两个行业pa(尼龙)及pc(聚碳酸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国内企业也更加关注改性技术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借助于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顺应当前低碳经济的大潮流,把握住大飞机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提升科技水平,加快产品结构升级,促进我国工程塑料行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1、提高工程塑料的合成生产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我国工程塑料共混、改性企业众多,但是合成能力相对不足,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开发,实现了pa、pbt、pom、pps、pc等树脂的工业化生产,现已涌现出了如中蓝集团、云天化集团、神马集团、仪征化纤、德阳科技、巴陵石化等一批拥有大型合成装置的工程塑料树脂生产领航企业。
国内科研院所也比较活跃,其中吉林大学研制出了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并成立长春吉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peek的产业化,成为全球第2家生产peek的企业;四川华拓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聚苯硫醚(pps)产业化;上海合成树脂所开发成功了聚酰亚胺(pi),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也以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的结构设
计和先进制备方法为突破口,采用新型催化剂助剂技术和聚合工艺,成功开发出成本低廉、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这都使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是产业化转化仍显不足。
十二五期间应该着重工程塑料生产技术的转移转化,真正实现产业化,提高我国工程塑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发展工程塑料的新型加工技术,满足应用需要混合与混炼、成型、后加工是聚合物加工的一般过程。
随着大飞机、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塑料应用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应该以应用为牵引,发展新型加工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辅助加工技术,包括:超临界发泡、挤出、合成、降解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发展新的环境友好材料加工技术,目前绿色环保的生物基、生物制材料是缓解石油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的国内加工设备无法满足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连续化生产,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进程,因此应重视新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轻量化是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关注重点,因此开发新的低成本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实现其应用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另外传统工程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随着工程塑料应用领域的拓展,势必产生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如何进行绿色回收,实现循环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应重视回收技术的开发,解决后顾之忧。
特种树脂依然是关注的重点。
3、开拓工程塑料在新兴产业的应用,汽车制造、工业品制造、电子电器和消费品包装行业是工程塑料目前最大的四个应用领域。
以汽车为例,工程塑料行业不再只是单纯迎合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是作为参与者要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轻量化、舒适化、节能化是汽车发展的最新趋势,这一趋势将加速汽车塑料化的进程。
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汽车塑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每辆轿车塑料用量平均为100kg,离150kg的国际水平尚有差距。
工程塑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是开发的重点。
如:新能源、先进制造、激光印刷等。
如:太阳能光伏元件(pv)的各种关键材料,目前杜邦公司的tedlarpvf(聚氟乙烯)薄膜已经是背材不可或缺的元件。
4、通用塑料的工程化与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及通用塑料工程化近几年一直是工程塑料的发展目标。
这也是工程塑料行业30多年发展的实践总结,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采用新单体合成塑料新品种难度高、周期长、投资大、收效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呈减少趋势,今后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多新品种面市;而由现有的聚合物和单体经过特种催化剂改变结构,通过合金化、共混、改性等技术制成新品种材料,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使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是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措施建议,近些年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研发投入不足,其次研发力量相对分散,另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其中还涉及到经费、转让等诸多需要各方协调的中间历程,因而进展缓慢,真正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比较少。
针对这种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加强产学研紧密程度,促进转移转化;2.集中力量,各个突破;3.
宏观政策引导;4.适当借助外来力量,加速产业化进程;
四、申报项目,1.超临界流体辅助加工技术,包括:超临界发泡、挤出、合成、降解等一系列相关技术;2.环境友好材料加工技术:以节能、省料和有利环保为前提,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结合设备改进开发新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3.经济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轻量化是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关注重点,因此开发新的低成本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实现其应用的一条可行的途径;4.工程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随着工程塑料应用领域的拓展,势必产生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如何进行绿色回收,实现循环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应重视回收技术的开发,解决后顾之忧。
5.新型氟树脂的开发:面向水处理、新能源等应用领域,开发具有功能性的新型含氟功能材料。
6.纳米材料实用化技术:纳米技术从出现以来一直未真正发挥其优势,今后关于纳米材料的研究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可能会给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7.工程塑料功能化和高性能化:通过合金化、共混、改性
等技术制成新品种材料,使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