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指标(终审稿)

合集下载

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

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

广电集团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04年9月目录1. 引言2. 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2.2 监控对象2.3 系统功能2.4 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2.5 结构要求2.6 设备环境条件要求2.7 设备先进性和可靠性要求2.8 软件要求2.9 抗干扰措施及施工技术要求2.10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 供货清单4. 工程管理4.1 双方工作界面4.2 设计联络与培训4.3 资料和图纸4.4 工程设计4.5 电缆敷设4.6 设备安装调试4.7 现场试验验收(SAT)4.8 售后服务要求1.引言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智能图像监控系统订货招标。

2.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QB/001-123.01-2002 《广电集团电力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标准》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2887-8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13850-1998 《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电力系统实时数具通信应用协议》ITU/T H.200系列标准ITU/T H.120系列标准ITU/T H.323标准2.2 监控对象(1)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

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远程配置设计与实现

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远程配置设计与实现

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远程配置设计与实现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高电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转变为适用于低电压配电系统的电能。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远程实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变得尤为重要。

集中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和特定的传感器监测变电站的各个参数,并及时反馈给运维人员。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远程配置的设计与实现。

设备选型在设计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远程配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型合适的设备。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我们选择以下设备:1.摄像头:摄像头是监控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的图像和声音。

我们选择具有高清晰度和宽视角的摄像头,以确保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控。

2.传感器:传感器用来监测变电站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以及监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们选择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传感器。

3.视频监控服务器:视频监控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摄像头传输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本地或云端。

我们选择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的视频监控服务器。

4.远程配置设备:远程配置设备用于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远程配置,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参数设置等。

我们选择具有远程访问和管理功能的远程配置设备。

设备连接与布局在变电站集中视频监控系统中,各个设备需要进行相互连接和布局,以确保数据的流畅传输和监控的全面性。

以下是设备连接和布局的设计要点:1.摄像头的布局: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监控需求,将摄像头安装在关键位置,包括变电设备的进出口、设备运行状态较为重要的位置等。

摄像头应该覆盖到变电站的各个角落,并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覆盖范围。

2.传感器的布局:传感器应该布局在变电站的关键位置,以监测变电站的各个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

传感器的数据应该及时传输给视频监控服务器,并与视频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3.视频监控服务器的连接: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数据应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视频监控服务器。

变电所视频监控方案

变电所视频监控方案

变电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二○一八年七月设计人员名单目录1 总论 (2)1.1 概述 (2)1.2 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1.3 设计原则 (3)2 改造内容及改造方案 (4)2.1 改造内容 (4)2.2 改造方案 (4)2.3主要设备或备件、材料清单 (8)3 改造效果 (12)4 验收标准 (12)5 能源介质供应 (13)6 安全 (13)7 环保 (13)8 消防 (13)9 投资估算 (14)10 进度安排 (15)10.1 进度说明 (15)10.2 进度计划表 (15)11 需说明的问题 (15)1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发生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发生单位:1.1.2 设计依据(1)此设计方案根据电气室无人监控优化改进的具体需求,软件开发人员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以及用户提供的相关资料为设计依据;1.2 现状及改造必要性宝钢股份厂区受钢铁产能过剩和宏观经济影响,近些年,宝钢生产协力承包范围逐年扩大,而协力费用每年大幅度缩减,随着人工成本逐年攀升,给水电工程项目部成本造成了较大压力。

为了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号召,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水电工程项目部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水电工程项目部承揽的《能环部大临供电供水生产协力项目》业务,目前,有5座变电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每个变电站8人,采取四班三运转值班模式。

近几年,随着部分人员流失,水电工程项目部已不再另行招聘人员,通过内部调级消化保状态。

目前,该项目通过遥信、遥测、遥控智能化改造,从有人值班到无人值班管理模式转换,达到减员增效的目标。

此项目涉及2座变电所监控系统的改造,分别是六号桥变电所和基5变电所。

1.3 设计原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设计主要遵循标准与规定:《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85,《低压电器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96,《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2002);(2)符合用户生产线设备的现场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3)保证原有功能,保护原有投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适用,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将先进技术与现有成熟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同时也考虑到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4)充分考虑对原有应用软件的反向兼容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适当留有余地,以便软硬件功能扩充;(5)兼顾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可用性、安全性;(6)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备件来源容易;(7)项目过程中必须考虑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

电力系统变电站视频监控技术方案、技术协议

电力系统变电站视频监控技术方案、技术协议
在联合反事故演习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全面、实时了解各级调度中心现场情况,观察各级调度员对于电网事故应变处理能力。
2.
本系统设计依据为: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3.2
根据变电站联网监控的具体情况,建立以省监控中心为一级总监控中心;各市级供电公司分别建立二级分监控中心,各市级供电公司可通过二级分监控中心平台完成对下辖数十个变电站站端的视频监控及管理;平行于各市二级分控中心设立一个集控中心,可以调看各市下辖变电站的监控视频。系统分为二级联网,分别是:
1).总中心:省一级总监控中心
4.
4.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总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整个系统的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图像的调度、管理、分发和互通功能;可以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VM8000完成所有视频图像的接入、认证、权限分配,具体部署如下:
4.1.1
在总部指挥中心部署VM8000视频,并配置双机热备功能组件,VM8000视频管理系统可以完成整个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认证、注册以及控制信令的下发功能;同时也可实现对所有图像的管理、授权、控制功能;同时VM8000视频及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分级分域部署,通过总部指挥中心的VM8000设备的部署完成各个市供电公司二级监控系统中设备的管理、认证以及权限分配功能。
3).通过配置QuidView网管软件对全网网络设备和网络存储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4).实时监控所有允许权限的前端监控点声音图像。
5).可检索允许权限的IPSAN或站端存储图像。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2012年11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3)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和建设目标 (5)第三章系统性能要求 (8)3.1主站系统 (8)3.2站端系统 (9)3.3系统设备环境条件要求 (10)3.4系统设备可靠性要求 (11)3.5系统软件要求 (11)3.6视音频编解码标准 (11)3.7系统抗干扰措施要求 (11)3.8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12)3.9供电电源要求 (12)第四章系统设计 (13)4.1系统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 (13)4.2数字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15)4.3数字IP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优势 (22)4.4系统功能 (23)第五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6)5.1经济效益分析 (26)5.2社会效益分析 (26)第六章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27)6.1网络高速球机 (27)6.2网络智能中速球 (29)6.3网络固定摄像机 (32)6.4网络高清摄像机 (34)6.5 SVR存储器 (37)6.6视频管理监控软件 (38)第七章参考配置清单 (41)第一章项目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事故,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逐步变成了可能,并已成为电业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已实现了将生产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状态传送到远方的调度中心,同时调度中心也可对远程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这就是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

作为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如只具备四遥是不够的,因为调度中心无法了解现场情况致使一些安全防范如“防火、防盗”等无法实现,因此变电站仍需要有人昼夜守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将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四遥基础上增加第五遥-遥视,并且实现防盗、防火及出入口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参数要求精选全文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参数要求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参数要求一、前端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一)高清红外球型摄像机图像:不低于200万像素,分辨率及帧率不低于1920×1080@25fps;最小照度:不低于彩色:0.05Lux @ (F1.6,AGC ON);黑白:0.01Lux @(F1.6,AGC ON) ;0 Lux with IR;红外:不低于180米红外照射距离;镜头:焦距不窄于5.2-98mm, 光学变倍不低于20倍,最大光圈不低于F1.6;支持自动聚焦及自动光圈;编码格式:H.265/H.264/MJPEG;存储: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不低于128GB)本地存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TVS 4000V 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符合GB/T17626.5 四级标准;网络支持:支持4G移动无线网络传输(移动、联通,电信);其他要求:具有360度无限位旋转、180度自动翻转、历时录像回看、支持自动扫描、自动巡航、自动守望、Smart 报警等功能。

工作温度:-30℃-65℃。

(二)高清红外筒型摄像机图像:不低于200万像素,分辨率及帧率不低于1920×1080@25fps;最小照度:不低于 0.01Lux @(F1.2,AGC ON) ,0 Lux with IR;0.014 Lux @(F1.4,AGC ON), 0 Lux with IR;红外:不低于30米红外照射距离;网络支持:支持4G移动无线网络传输(移动、联通,电信);存储功能: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不低于128GB)本地存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TVS 4000V 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符合GB/T17626.5 四级标准;工作温度:-30℃-65℃。

二、网络传输要求优先采用4G通信网络(移动、联通、电信)传输,每个监控点的传输带宽不小于2M。

施工现场开通商务光纤且带宽在20M以上的,可选择光纤宽带网络进行传输。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随着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变电站承担着电力输配电、能量转换、调节电压、保护设备以及监测电力质量等重要职责。

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方案设计1.视频监控系统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变电站区域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对变电站内外的人员、车辆、设备及设施的安全进行监管和保障。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变电站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方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变电站异常情况。

在系统设计方面,应针对变电站实际需求,进行细致的方案设计。

首先,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场地特点来确定监控节点数量、监控视角以及监控细节。

其次,应选用高清的摄像头设备,并应在采集视频流的时候支持多通道采集,以便监控多个区域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服务器配置,配置后台存储设备以及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监控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环境监控系统变电站环境监控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采集变电站环境参数信息,对变电站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环境监控系统管理范围包括水、气、温度、湿度、噪声等多个指标,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温度湿度监测、水质监测、声环境监测等。

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需要按照变电站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需要将监测的参数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优化调节变压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水质等因素,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率。

二、多重技术支持在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系统设计方案的需求,综合考虑以下多重技术支持:1. 网络通信技术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应采用配备高效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硬件设备,保证视频监控数据的快速传输。

视频监视系统技术指标

视频监视系统技术指标

视频监视系统技术指标:1、技术参数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应完全满足高可靠、高效率的要求,具有全固体化、高密度装配、采用插件结构特点,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CCTR建议472-3电视系统视频指标。

本工程以下技术指标均为最低要求,投标人须结合功能及自身产品性能向上配置。

系统软件平台推荐采用至少有一条地铁专用或公安数字视频监视系统成功开通应用经验的软件平台。

1)视频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图像制式及编码标准: PAL彩色制式;MPEG-2/MPEG-4(H.264)TS 流(2)实时动态图像传输:每秒不少于25帧;每路视频速率1~8Mb/s连续可调(3)系统清晰度:彩色图像不劣于480线;图像分辨率:D1(720×576),4CIF(704×576);(4)图像画面灰度:≥8级(5)视频输出: 1.0VP-P±3dB/75Ω(6)微分相位:<2度(7)微分增益:<2%(8)水平清晰度:>480线;(9)垂直清晰度:200线增益偏差<2%;(10)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随机信噪比:36dB单频干扰:37dB电源干扰:37dB脉冲干扰:31dB对于高速变化的图像,其画面质量清晰,不得发生边缘模糊等现象。

(11)扫描非线性失真:≤10~15%;(12)光栅几何畸变: <5%;(13)设备工作时间:连续(14)电源:单相220V +15∽-20%,50Hz±5Hz(15)图像主观评价图像等级:5级2)数字图像传输主要技术指标系统延时指标:≤300 ms(编、解码端到端)切换异常:<100 ms(图像切换期间的滞屏时间)无马塞克现象系统延时抖动:<10ms图像切换时延:<1s(控制命令从键盘发完起,至图像切换完成)。

3)摄像机摄像机推荐采用有成功开通两条地铁线正线专用通信或公安通信的业绩的知名品牌,且通过CE认证、UL标准认证,镜头推荐采用至少有成功开通两条地铁线正线专用通信或公安通信的业绩的知名品牌产品,小巧而坚固,防尘防潮,满足PAL制式,可采用AC220V供电,应采用标准的CS镜座,可以适配各种型号的镜头,具有自动白电平平衡、逆光补差等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指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沧州电业局陈屯 220kv变电站远程视频监视系统技术指标目录目录 (1)1. 项目概述 (2)2. 本次方案采用的设备指标 (2)2.1 摄像机(简称CCD) (2)2.2 全方位云台 (3)2.3 视频传输线 (3)2.4 监视器 (3)2.5 音频设备 (3)3. 现场控制端设备概述 (4)3.1 切换矩阵: (4)3.2 串行数据解码器: (5)3.3 图象分割器示意图 (7)4. 远程传输及控制系统. (7)T400简介 (7)技术性能 (8)设备描述 (9)4. 4 接口说明及设置 (11)典型连接 (18)5. 系统软件 (20)6. CON1—CON5接口定义 (21)7. 电源线颜色定义 (23)1.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沧州市电业局的实际需求,为满足变电站的远程监视和将来无人值守而设计的。

将工业监控、多媒体传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安全、方便为一体的远程监控及操作。

该项目共包含三个部分:一.工业监控部分,包括监控的理论设计及具体实施。

主要是前端设备的选用与安装,现场控制部分的设计与集成等。

二.远程传输部分,包括多媒体信息转换和网络传输。

主要是视频编解码器的选用与调试,远程传输的安装与调试等。

三.控制实施部分,包括现场控制和远程控制,主要是软件部分的编写和计算机系统的调试等。

本次项目实施范围:陈屯220KV变电站通信信道:光纤通道2M带宽在此技术条件下,项目实施应达到图象清晰可靠,不低于25桢/秒的图象显示,目视连续图象效果达到看电视的效果。

2. 本次方案采用的设备指标2.1 摄像机(简称CCD)1.制式国内适用彩色PAL制(黑白CCIR制),标准625行,50场。

2.接口及开关镜头接口:应带可活动式接圈,使C式、CS式镜头均可安装。

支架安装座:CCD上下均可安装,1/4英寸螺纹。

电源输入口:DC 12V、 AC 24V或AC 220V视频输出口:BNC接头,75欧自动光圈驱动电路接口:D性能指标CCD芯片尺寸:1/2英寸、1/3英寸灵敏度:即最低照度(LUX),此数越小,说明CCD灵敏度越高。

分辨率:主要指水平分辨率(线),此数越大越好。

一般黑白CCD为 380—570线,彩色CCD为330—480线。

信噪比:一般大于47dB 。

2.2 全方位云台主要参数旋转角度:一般水平350°,垂直±30°。

速度:转过的角度/秒。

载重量:室内型4-10公斤,室外型15-30公斤。

输入控制电压:AC 24V或AC 220V。

2.3 视频传输线SYV-75同轴电缆,其芯线采用多根同线绞合。

SBYFV-75同轴电缆,其芯线采用单根铜线。

2.4 监视器中心分辨率:专用黑白监视器:800线专用彩色监视器:420线普通彩色电视机:320线2.5 音频设备1麦克风:指向性麦克风:只对特定方向上的音源发出的声音才能够拾取,对其他方向来的声音具有抑制作用,适用于现场环境噪音较嘈杂的场合。

非指向性麦克风:对从麦克风正面的半球面方向来的声音都能够拾取,适合现场较安静并配有云台的监视场合。

感音距离:以上两种麦克风对距离50米之内的声音都可以很好地接收。

频率响应:范围大于300-4000 Hz灵敏度:输出电平:50mV接口类型:或标准插孔传输距离:小于50米2扬声器:阻抗:8欧姆功率:小于5瓦控制指令由现场端的计算机RS232端口传来,进入切换矩阵后,并不进行切换工作,而是由切换矩阵内部的一个转换器转换为RS485信号,直接由切换矩阵的RS485端口输出给地址号相符的解码器,解码器将控制指令解码,转变为一系列的继电器开关动作,控制前端设备外加电源的闭合/断开,从而达到控制前端设备的目的。

3. 现场控制端设备概述现场控制端设备主要有交叉/切换矩阵、音频切换箱、串行数据解码器、图象分割器等。

现将本项目要求的设备选型概述如下:3.1 切换矩阵:是现场控制端的主要设备,主要完成在软件控制下对各种信息(控制指令、视频/音频信号、报警中断请求及其它传感信号等)的分配与传送。

现以本工程中使用的8*3系列交叉/切换矩阵。

主要功能:1 控制输入:Ctrl In 1端口为RS232接口,计算机对前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向解码器发送)由此输入;Ctrl In 2端口为并行接口,计算机对视频/音频的切换命令(由切换矩阵自身执行)由此输入。

切换矩阵示意图2:控制输出:Ctrl Out 1端口为RS485端口,用于向解码器发送控制命令;Ctrl Out 2端口为25针RS232端口,用于控制辅助的8路继电输出。

3:视频输入:8个视频输入端口可接收8路视频信号。

4:视频输出:3个视频输出端口可将8路输入按要求切换到3路输出上去。

5:警报联动接口:两个接口可由软件控制分别对8路报警信号产生反应。

一般可用于接录象机和警号。

6:8路继电输出:可由软件控制与视频切换形成联动,用于对辅助外设的实时控制。

7:分控设备:可增设若干个分控设备,用于现场分控。

正常状况下,可设置两个分控。

如需更多的分控,需要增加辅助设备。

3.2 串行数据解码器:亦称云台控制器,在软件控制下,对控制指令进行识别,并完成对前端各种设备的控制与操作。

基本类型有一入一出和一入多出两种。

一入一出的解码器虽整体成本较高,但因为各解码器独立操作,稳定性高,适用于本项目中的无人职守工作环境。

现以一入一出型为例说明。

主要功能:1:通过端子组DZ5对云台进行控制,六个端子分别为:DZ5—1:左旋;DZ5—2:右旋;DZ5—3:上仰;DZ5—4:下俯;DZ5—5:自动旋转;DZ5—6:公共端。

2:通过端子组DZ1对三可变摄象机进行控制,对4线控制摄象机,接线为DZ1—1:变倍;DZ1—3:聚焦;DZ1—5:光圈;DZ1—2、DZ1—4、DZ1—6连接在一起作公共端。

对6线控制摄象机,接线为DZ1—1(+)DZ1—2(-):变倍; DZ1—3(+)DZ—4(-):聚焦; DZ1—5(+) DZ1—6(-):光圈。

3:提供一组可控继电器DZ4,对辅助设备进行控制,一般为:S1:摄象机电源开关; S2:雨刷器电源开关; S3:备用开关(可用于远红外灯的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1:控制线传输距离不得大于1200米,电力线传输距离不得大于300米。

2:由同一控制端控制的解码器必须编为不同的地址码,编码开关K1的1~6键代表6位二进制数。

3.3 图象分割器示意图主要功能:1:接入九路视频输入,经调整处理,以合成的一路视频信号输出。

2:有三种视频输出状态:1> 以九路输入中的一路作为输出;2> 将九路输入合成到一个画面中作为输出;3> 按一定时间间隔循环输出九路输入画面。

可在安装前调整好图象分割器的输出状态,也可在使用中由现场手动调节。

注意事项:该设备集成化较高,一般不需调制。

使用中注意防尘、防水。

现场手动调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去做,避免造成损害。

4.远程传输及控制系统.从现场端到中心端的距离较长,采用光纤传输,可利用的带宽为2M 的传输带宽。

选用本方案的T400A/B远程传输编解码器,通过T400A的E1()接口与光端机连接,在中心端, 光端机与T400B相连。

T400简介T400A / B视频传输编解码器是单机型视频、音频、数据传输设备。

T400 A / B可以在2Mbps PCM通讯线路上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

T400设备分为T400A视频发送端和T400B视频接收端。

T400A具有视频输入、音频输入输出和数据接口,它将输入的视频、音频和数据进行压缩混合,形成2M速率的PCM码流,通过接口送给传输设备进行远距离传输;T400B具有视频输出、音频输入输出和数据接口,它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还原处理。

T400A 可以配接各种工业监控摄像机和普通模拟摄像机,也可以配接监控矩阵或多画面视频分割器。

T400B 具有标准视频输出,可以用电视机或专业监视器显示图象。

用T400与监控设备连接构成远程监控系统是一件非常简单和容易的事情!T400主要功能:专门用于远程监控系统。

可以与任意监控设备配接。

单向传输1路实时彩色视频图象信号。

双向传输1路音频信号。

双向传输2路数据,可以传送现场报警信号和反向控制命令。

标准19英寸机箱,便于安装使用。

技术性能T400A / B 技术参数a. 视频(单向传送):T400A视频压缩标准:T400A / B 外视频输入: 1路标准模拟视频信号PAL制式75欧姆 BNC接口T400B视频解压缩标准:视频输出: 1路标准模拟视频信号PAL 制式75欧姆 BNC接口b.音频(双向传送):T400A / B压缩标准: A law音频输入: 1路线路电平或电容式麦克风电平输入 BNC接口音频输出: 1路线路电平或扬声器输出BNC接口频率响应: 300Hz -c.数据(双向传送):T400A / B数据接口 1: RS-485/RS-422串行通讯 1200bps-9600bps数据接口 2: RS-232串行通讯 1200bps-9600bpsd.通讯传输接口:T400A / B通讯速率:通讯接口 1:接口 75欧姆通讯接口 2:接口 120欧姆e.外形尺寸:T400A / B 19英寸宽,1U()高,25cm深f.工作温度:T400A / B 摄氏 0-50C设备描述设备外观①②①——前面板②——挂耳③——背板④——顶盖前面板①②③①——型号标记②—— LED指示灯③——电源开关电源开关这个电源开关直接控制交流220V的接通与断开。

“I ”——电源接通“O ”——电源断开LED指示灯前面板有3个LED指示灯,分别是Power、Codec和Alarm,含义如下:Power——绿色LED,表示电源是否接通。

Codec——绿色LED,表示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Alarm——红色LED,这个指示灯亮时表示T400A和T400B之间的E1线路连接不正常。

机箱内部器件布置③T400A/B内部俯视①——主电路板②——RS-485通讯附板③——LED电路板④——接口电路板⑤——电源背板②④⑥⑧⑩①——交流电源线插座②——风扇③——视频输入/输出接口④——音频输入接口⑤——音频输出接口⑥—— RS-485/RS-422数据接口⑦—— RS-232数据接口⑧—— SETUP接口⑨—— 75欧姆接口⑩—— 120欧姆接口4. 4 接口说明及设置视频接口T400A视频输入接口T400A有一个标准视频输入接口,接口类型为75欧姆BNC孔型接口。

请将要传输的彩色标准视频信号接至此处。

T400B视频输出接口T400B有一个标准视频输出接口,接口类型为75欧姆BNC孔型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