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改造和自动化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电网公司大多已经实现了对远程变电站/电网发电机组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即“四遥”功能。当前,各公司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开始对电力生产实现无人值守或者远程遥控操作。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五遥”是对“四遥”的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广泛地被电力用户应用到电力生产管理调度之中。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推广,变电站巡检制度的建立,在巡检中心、集控中心(集控站)等相关部门通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图像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前端的设备/处理机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IP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存储、管理。电力遥视警戒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可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可逐步实现电网的可视化监控和调度,使电网调控运行更为安全、可靠。

二、需求分析

变电站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控系统的综合应用需求:

1.变电站内各类设备(如:主控室控制屏显示、仪表读数、开关室设备、主变压器和

各主变风扇运行、电容器室等)运行情况;

2.实时监视变电站大门口和主要通道;

3.实时接收周界和室内红外报警信号;

4.实时监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油位和火灾报警;

5.实时监测电缆温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监视图像可作为对事故追忆的一种有效手段,帮助技术人员查看事故发生时变电站的状况,从而尽可能地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现场操作指示变电站的各种操作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但是各种操作也比较繁琐,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一般都采用系统的"五防"闭锁结合操作人员使用"五防"钥匙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视频监视技术出现后,可以利用远程实时监视功能,由调度中心的值班人员对远方变电站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如果发现不正确的操作,可以通过电话、手机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从而确保操作的万无一失。另外,也可以发现一些在施工现场不容易观察的遗留工作物品,这时可以利用高空摄像机来发现这些遗留物品,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防范这里说的安全防范是指防火、防盗。系统通过分布在变电站的各种传感器,如烟感传感器、红外微波探头、门禁传感器、玻璃破碎传感器等,接收并及时地将报警信号传送给调度中心,以做出相应处理。

三、现状问题

目前供电公司大部分的变电站都实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遥视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电网运行监控手段。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和二级机构的遥视系统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硬盘录像机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在无人值守变电站配置一台或多台硬盘录像机,通过硬盘录像机对监控点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后存储到本地硬盘录像机的硬盘中进行视频资料的保存。

视频图像查看需要通过硬盘录像机厂家提供的基于C/S模式的客户端软件连接到硬盘录像机上进行观看或者通过硬盘录像机内置的WEB Server用B/S模式监看(B/S模式只支持单路图像浏览)。不同硬盘录像机厂家提供的客户端软件虽然都能实现基本的实时浏览和录像查询等功能,但不同厂家的客户端软件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在不同的变电站之间进行监控切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客户端软件才能实现监看功能。

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承载网络上,一般为每个变电站提供一路E1通道进行业务数据和监控数据的混合传输,导致每个变电站只能并发观看1~2路视频图像,超过2路时就非常容易出现蓝屏、马赛克、拖影等现象。

从当前电力监控系统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遥视系统都是分散、孤立的,没有形成一个统一体,没有实现集中运行、集中调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1)两种编码方式不兼容

目前已经在网使用的硬盘录像机设备采用的编码方式有H.264和MPEG4两种,这两种编码所形成的流媒体文件无法兼容,不同的编码方式需要采用不同的解码控件才能实现正常解码。而目前硬盘录像机厂家提供的客户端软件还无法支持同时解码两种编码的功能。

(2)各厂家客户端软件不兼容

目前硬盘录像机厂家提供的客户端软件只能对本厂的产品进行解码,即使不同厂家的设备采用同样的H.264或MPEG4的编码方式,也无法实现不同厂家的客户端软件与不同厂家的硬盘录像机的互通,导致在监控中心的电脑上需要同时安装多套不同厂家的客户端软件才能实现最基本的监看功能。

(3)各厂家设备控制协议不兼容

虽然目前各厂家设备的远程管理协议都是采用SNMP协议,但是MIB库的定义却不尽

相同,这样就导致了无法通过某一个硬盘录像机厂家的管理平台对其他所有的硬盘录像机进行统一的远程管理。而且硬盘录像机的设备故障也不能及时地反馈到监控中心,无法实现对远端设备的主动管理。

四、设计原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现有变电站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完整的视频系统,视频信息统一管理、统一存储,远程监控,是提高变电站无人值守水平的必然的选择。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是在网络视频监控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除实现基本的视频监控的功能外,还要实现与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的智能化联动监控。

综合遥视系统的功能设计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多级网络架构,支持大系统平台联网,兼容主流监控厂家前端产品;

?提供与电力“四遥”的接口,实现系统级融合;

?中心平台管理软件实现对于系统设备的统一管理,支持GIS视频监控应用,报警联动多路视频,有效布控追踪;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系统可扩展性,可根据需要实现系统平滑扩容;

?支持分布式图像存储及中心IP SAN存储模式,并统一由中心管理平台统一进行权限分配及资源调度;

?监控中心采用大屏幕图文显示系统,实时显示、切换丰富的图文信息。

?系统提供开放接口,可根据电力应用需要做相应的定制性功能开发。

五、系统结构

基于DVR网络硬盘录像机的电力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对于纳入遥视监控范围的变电站的数量没有限制,主要视其应用环境的网络状况,因此基本上系统规模可根据电网区域范围大小和变电站数量自由组合定义。同时系统可按多级组网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监控网络。

根据电力行业的应用特点及管理模式,其电力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基本上分为主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和站端系统的三级网络结构方式。系统在各变电站站端装备一台或多台DVR网络硬盘录像机(具体数量视变电站内配置的监控摄像机数量),完成对视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及编码压缩处理,将其和报警等数据信息一起打包成IP数据包在IP网络上传输;各集控中心(包括巡检中心)设区域监控中心,利用中心与变电站之间的10/100Mb/s (10/100BASE)光/电接口通道或2Mb/s(G.703)电路通道,接收各变电站站端网络硬盘录像机上传的视音频、报警信息,同时通过“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进行远程实时监控;

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可在调度中心设立主控中心。

平台架构拓扑如下图所示:

六、系统功能

(1)监视和录像功能

利用安装在监视目标区域的摄像机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和录像,并将被监视目标的动态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将控制信号发送到设在变电站的监控主机,实现各种控制。

监控中心、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通过业务台或监控主机对变电站监控范围的目标区域中设备或现场进行监视,同时在业务台或监控主机上完成对变电站摄像机的控制(左右、上下、远近景、调焦等)、画面切换的控制和录像控制。

(2)报警功能

报警事件触发支持消防报警、防盗报警、动态检测等。

1.入侵探测

在主控室等重要地点安装红外双鉴/三鉴探测器,通过布防可有效发现外来非法入侵,探测器一般为标准开关量信号,接入到现场监控单元。前端数字监控主机、中心管理服务器均可设置联动策略,发现入侵报警时,联动变电站内灯光、警笛、摄像机预置位、录像,并

在监控客户端上推出报警画面,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提示值班员处理。

2.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为现场温湿度监测、烟雾报警、水浸报警。一般在主控室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接入到模拟量监测单元。通过RS-485总线和数字监控设备连接,监控中心管理服务器通过循环采样可得到温湿度数据,软件可设定温湿度上下限,发现越限时可联动报警。烟雾报警、水浸报警为开关量报警,出现报警时可联动摄像机预置位,并在监控客户端上推出报警画面,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提示值班员处理。

3.前端报警输出

前端设备支持开关量报警输出,主要包括声光电报警、门禁等。前端设备支持报警触发录像及图片抓拍。

4.平台报警联动

中心平台在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用户配置的报警联动表信息进行联动处理。主要操作包括触发报警录像及图片抓拍,发送报警短信给用户,向用户电话提供语音报警等。同时需要将报警信息传送到该客户正在进行监控操作的用户处,并且传送给指定的专用报警客户端处。

5.客户端联动

处于接警状态的客户端在收到报警信息时,能将画面切换到报警设备的联动画面,并放大显示,发出报警信息,直到用户做接警操作后方可返回正常状态。

另外,系统应支持专用接警客户端,随时等待接受报警信息,并可做出报警画面调出以及触发报警录像或者图片抓拍等联动动作。

(3)控制功能

1.权限控制

系统通过其中心服务器可以对系统中所有硬件设备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前端主控设备、设置/更改设备工作参数、配置/更改设备所属关系,添加/删除用户、设置/更改用户管理权限等。

管理员只需要将这些系统信息在中心服务器上加以注册,即可在整个系统内生效,大大简化了系统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被授权的网上任一操作人员能对任一摄像点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控制。

控制权限可设置为三种状态:争用模式、先来者占用模式、权高者占用模式。保证控制

唯一性,当某个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控制时,其它同级操作人员则不能控制。

2.门禁控制

可以采用智能门禁系统或安装门磁传感器。各门禁系统或门磁传感器应在变电站的各直接入口处和各级重要入口处安装。

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卡,具备遥控开门功能。

自动记录使用人的编号、开/关门的时间、使用地点等信息。

可以设置时间段,当发生非法入侵时能发出告警信息,同时可以进行联动录像。

七、系统特点

1.实施方便快捷:充分利用电力行业现有网络环境,易于日后系统扩展。

2.适合构建大型系统:系统支持三级/四级网络架构,支持大系统联网平台。

3.高度兼容性:系统可以支持多种系统兼容,支持PC式监控主机,支持嵌入式硬盘录像

机,支持矩阵级联,支持网络视频服务器解决方案。

4.平滑过渡,节省资金:系统既可以一次投资搭建统一平台,终身受益;也可以系统逐次

添加,节省资金。

5.安全性能高,性价比高:分布式存储同集中时存储相结合,图像资源分布式存储,集中

管理,提升存储的稳定可靠性,并降低存储造价,极高的性价比。

6.调度中心大屏幕图文显示系统(DLP无缝拼接大屏+监视器+LED),实时显示、切换丰

富的图文信息,适合指挥中心监控、指挥、调度。

7.功能丰富全面:强大的综合软件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控制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电

力行业客户现有的需求,强大的研发队伍可以保证针对电力行业的特殊要求及时定制相关功能模块。一套专用平台软件统一管理所有设备,电子地图双屏显示,报警联动多路视频,有效布控追踪。

8.优势特色显著:电力行业系统复杂,需要监控的点数量比较多,位置比较分散,而又要

实现统一的管理。电力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成功解决了分散监控,集中管理的难题。

通过网络将所有的监控点连成一个系统,在监控中心通过若干台中心服务器实现统一管理。

3G无线路由器F3434功能特点:

1.具有信号强度指示功能,实时显示3G网络信号强度,提升现场管理维护效率。

2.具有流量控制、流量记录,实时网络速度显示功能,它能够根据网络协议的类型,按照

预先定制的带宽分配模式进行管理,同时接多个设备时,能够尽可能保证网络内每个设备的无线传输不受影响,使多设备无线传输应用更智能更高效。

3.处理速度提升,内置FLASH从4M提升至8M,RAM从32M提升到64M,处理器主

频从133MHz 提升到380MHz,有效杜绝大流量数据丢包,大数据传输场合应用更高效,更稳定。

4.WIFI功能,采用内置一体化设计,有效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且WIFI传输速度从50 Mbps

提升至150 Mbps,WIFI 支持AP ,CLIENT ,中继,中继桥接等,系工业WIFI应用的顶级配置。3倍速提升,自如应对更复杂的无线传输需求。

5.内置RTC,支持定时上下线,更好地根据客户应用定制上下线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小功

耗。

6.支持更多的VPN链接方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了对PPTP服务器,L2TP服务器,OpenVPN

服务器,OpenVPN客户端的支持,网络安全应用部署方案选择更丰富、更灵活。

7.延续四信一贯的丰富接口配置,F3X34系列产品支持RS232、RS485等多种工业接口,

可以接入各种服务器和工控机,帮助用户实时传输现场数据。突出的性能,丰富的工控机接口帮助工业自动化企业甩开网线的束缚,轻松实现3G实时信息传输的梦想。

8. 支持多种WAN连接方式,包括静态IP,DHCP,L2TP ,PPTP,PPPOE,3G/HSPA/4G。

9. 支持远程管理,SYSLOG、SNMP、TELNET、SSHD,HTTPS等功能。

10. 支持本地和远程在线升级,导入导出配置文件。

11. 支持NTP,内置RTC。

12. 支持国内外多种DDNS。

13. 支持VLAN,MAC地址克隆,PPPoE服务器。

14. WIFI支持802.11b/g/n,支持WIFI AP、AP Client,中继器,中继桥接和WDS等

多种工作模式(可选)

15. WIFI支持WEP,WPA,WPA2等多种加密方式,支持RADIUS认证,MAC地址过滤

等功能。

16. 支持多路DHCP server及DHCP client,DHCP捆绑MAC地址,DDNS,防火墙,NAT,

DMZ主机,QoS,流量统计,实时显示数据传输速率等功能

17. 支持SPI防火墙,VPN穿越,访问控制,URL过滤,等功能。

18. 定时重启等功能。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结构阐述 1 系统拓扑图 2 监控点的布置 根据项目实际监控需求,摄像机采用均采用540线高清晰模拟摄像机,其中半球型摄像机3台,安装在一楼前台(1台)和二楼通道(2台);其余为红外枪型摄像机25台,可在夜间清晰看到图像。 在文控中心放置两台16路硬盘录像机NSUV-6816CS,负责接入办公室、车间及保安室的摄像机,对前端摄像机的图像进行存储;在宿舍区保安室安装一台4路硬盘录像机NSUV-6104E,对前端摄像机的图像进行存储,并通过光纤连接到文控中心。 3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布置如下:

中心放置一台管理服务器装NSUV-VMS-E平台软件,对所有的监控点进行管理、录像,以及对远程访问用户进行转发,监控中心不对图像进行存储。 并在管理服务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以访问前端的任意一台摄像机,每台显示器也就可以任意以多画面显示所有的监控点。 备注:平台软件可以安装在原工控机上,也可另外购买PC。 4 视频存储 根据此项目实际需求,采用前端存储的模式,即将前端视频码流存储在硬盘录像机内,由前端设备直接进行录像资料存储。 宿舍保安室: 需要配置486G的有效容量,硬盘录像机中安装1块500G的SATA可以满足需求。 办公室、保安室、厂区: 需要配置4050G的有效容量,每台硬盘录像机中安装2块1TB的SATA可以满足需求。 二、业务功能 1 图像浏览与控制 系统视频编码采用先进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提供网络远程实时视频图像浏览和控制,并可通过客户端PC对视频编码速率、清晰度、关键帧间隔等参数进行设置,以实现良好的图像效果。 最大支持16路画面显示; 支持1、4、9、16类型的等分画面显示;

村级视频监控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米各庄) 设 计 方 案 2014-11-29

第一章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之中央提出“和谐社会”与“平安城市”的建设目标,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客观要求采用高新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手段来确保地方治安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村建设监控系统,对于维护村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遏制重大犯罪案件发生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项目需求 在村范围内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置监控点进行全天候监控,能够动态实时掌握整个村镇的社会治安情况和交通情况,以便应付紧急情况发生,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为全面提高农村的治安防控水平,我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光纤网络的资源优势,与村合作建设“安全监控系统”项目。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完成二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一是完成监控网络物理线路搭建,二是完成监控设备建设。 第三章技术方案

3.1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突出应用、稳定可靠、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为原则。 3.2设计方案 3.2.1 前端系统的组成 每个前端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前端探头 采用网络高清红外枪式固定探头,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重要路口或情况比较复杂的监控点采用多台摄像机同时监控的方式。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不能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 。实际安装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探头现场调试步骤如下: 连接电源到探头电源插头,探头上电。需要半分钟的启动时间,用网线连接探头网络接口,另外一头连接上网本网络接口。查看上网本本地连接是否连接正常。在连接正常后,打开本地连接,设置上网本IP地址,该IP地址需要根据摄像头默认IP地址来设置。例如摄像头默认IP地址192.168.0.64,子网掩码255.255.255.0。配置好上网本IP后,通过浏览器中输入探头IP地址来访问探头,进行对探头的配置和管理。探头默认用户名:admin 密码:12345 ?选址 摄像头原则上布置在村主要出入口,交叉路口,重点区域和场所。视频探头安装点的选址由我公司配合村委会来实施,实施过程中,可以征求当地公安派出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doc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1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事故,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逐步变成了可能,并已成为电业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已实现了将生产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状态传送到远方的调度中心,同时调度中心也可对远程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这就是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作为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如只具备四遥是不够的,因为调度中心无法了解现场情况致使一些安全防范如“防火、防盗”等无法实现,因此变电站仍需要有人昼夜守护。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将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四遥基础上增加第五遥-遥视,并且实现防盗、防火及出入口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为了加强对重变电站及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安全生产、防盗保安、火警监控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创一流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考虑建设集中式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它可以对各变电站的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将变电站的各被监视点,如主控制室,高压室、设备情况、断电器、隔离刀闸、室外场地等现场图像通过通讯网实时地传输到集控站或地方调度中心;同时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数字录象,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事后调用。对重要变电站,局领导及调度人员可分别通过企业计算机网络,利用桌面微机,实时地对变电站进行视频监控或调用数字录象。 近年来,电力公司在全省范围内逐渐建设计算机信息广域网,变电站的远

程图象监控是构筑在计算机信息广域网的重要应用功能之一。 电力系统内各种生产设备类型复杂,数目巨大,地域分布广,人工维护困难。同时,为适应减员增效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现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易用性及易维护性,尤其对远程监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建设质量和速度在各专网系统中是名列前茅的,这为基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业局/电厂综合监控系统、现场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确保监控场所内设备的可靠运行及人员的安全。 二、网络拓扑图: 三、系统组成 系统设备 1、监控前端主要由前网络视音频服务器、摄象机(防护罩、摄象机、镜头、支架)、云台、解码器等主要设备组成。网络视音频服务器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处理工作,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影像压缩、监控数据处理、报警信号的采集、网络的传输等功能。它可将前端的模拟信号同时处理成高清晰的实时数字图像发布到网络中,可实现多用户同时监控相同或者不同的现场图像,真正做到视频共享 2、后端监控有数台装有专用监控软件的电脑组成,软件功能参考第五节。 网络条件大部分变电站内都有自己的E1线路,监控图像可以使用E1线路来传输到集控中心。E1的带宽为2Mbps,因此可以同时最多可传输8路实时图像。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前言 (2) 2系统的组成 (3) 2.1前端设备 (3) 2.2图像的传输。 (3) 2.3控制中心 (4) 2.3.1图像的控制。 (4) 2.3.2图像的显示设备。 (4) 2.3.3图像的记录设备。 (4) 2.4系统结构图 (5) 3系统功能介绍 (6) 4系统配置 (10) 5费用说明 (11)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1前言 当今视频是一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社会安全生产问题也是日益复杂、多种多样,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也要求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和指导。现在的建筑工地开工面积大、地域分布广,对监管巡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对生产安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对目前的工作难点和经后工作的长远发展,特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管。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一门被人们日益重视的新兴专业,就目前发展看,应用普及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几乎所有高新科技都可促进其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更为该专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不间断,全方位的对施工工地进行远程监控和记录,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监控。可让施工工地长期有效的得到监督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监管工作的影响。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国防、公安、消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对各领域的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监管工作的高效、创新起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采用此技术是一个新的创举,也是发展的必然。

2系统的组成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图像的传输、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2.1前端设备 这部分是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布置在被监控场所的某一位置上,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控场所。当被监控场所面积较大时,为了节省摄像机的数量、简化传输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在摄像机上加装电动的(可遥控的)可变焦距(变倍)镜头,使摄像机能观察的距离更远、观察得更清楚;有时还把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台的控制,可以使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使摄像机能覆盖的角度更广、面积更大。总之,摄像机就像整个系统的眼睛一样,它把监控的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摄像装置主要包含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箱、报警探头、紧急按钮等。 2.2图像的传输。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一般来说,传输部分指的是传输图像信号。但是,由于某些系统除要求传输图像外,还要求传输声音信号,同时。由于需要在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所以这里所讲的传输部分,通常是指由所有要传输的信号形成的传输系统的总和。传输部分的传输介质主要包括视频电缆、控制信号传输电缆、光缆等。如果采用数字摄像机,则需要利用互联网来传送信号,传输线路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双绞线。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视频可以应用在很多行业,比如说餐饮、养殖行业、各大商场、办公大楼等地,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有什么。 一、监控系统前端。 (1)普通枪机。 这种摄象机是最普遍的监控摄象机,也就是说它是按照监控摄象机的基本组成结构来制作的。这里要强调的是镜头的区别。在枪机上可以安装普通、长距离和广角镜头。按镜头的标准来说以6.0mm镜头为分界线,比其小的一般为广角镜头,角度一般大于30度。比其大的一般为长距离镜头,距离一般要大于30米。 (2)半球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除了外壳和普通枪机不同以外,其他的标准都差不多。 (3)红外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就是在普通摄象机的基础上配合红外灯来增强夜视效果的摄象机。有的普通摄象机的CCD就有感红外线功能,对于这种摄象机来说,直接加

装红外灯就可以了。有的摄象机本身不含感红外线功能,这就需要对镜头加以要求,必须是可以感红外的镜头加红外灯才能满足要求。 (4)一体化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它是一种将变焦镜头(分为手动和自动)和摄象机的基本组成元件一起集成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监控摄象机。 2、控制云台。 (1)云台。 云台是承载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转动的装置,内置两个交流电机,负责水平和垂直的运动;水平转动的角度一般为350度,垂直转动的角度一般为75度,而且,水平和垂直转动的角度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开关进行调整。 (2)云台解码器。 云台解码器,是为带有云台、变焦镜头等可控设备提供驱动电源并与控制设备如矩阵进行通讯的前端设备。通常,解码器可以控制云台的上、下、左、右旋转,变焦镜头的变焦、聚焦、光圈以及对防护罩雨刷器、摄像机电源、灯光等设备的控制,还可以提供若干个辅助功能开关,以满足不同能够用户的实际需要。 3、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主要负责监控网络的数据信息管理和网络客户授权等。视频服务器是由一个或多个模拟视频输入口、图像数字处理器、压缩芯片和一个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视频数字处理器所构成。视频服务器将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的模式传送至网络上,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目的。

村级视频监控方案

村级视频监控平台 设计方案 2013-11-14

第一章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之中央提出“和谐社会”与“平安城市”的建设目标,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客观要求采用高新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手段来确保地方治安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村建设监控系统,对于维护村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遏制重大犯罪案件发生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项目需求 在村范围内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置监控点进行全天候监控,能够动态实时掌握整个村镇的社会治安情况和交通情况,以便应付紧急情况发生,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为全面提高农村的治安防控水平,中广有线绍兴县分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有线电视光纤网络的资源优势,与村合作建设“安全监控系统” 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完成二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一是完成监控网络物理线路搭建,二是完成监控设备建设。 第三章技术方案 3.1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突出应用、稳定可靠、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为原则。 3.2设计方案 3.2.1 前端系统的组成 每个前端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前端探头 采用海康威视高清红外枪式固定探头,设备详细介绍见第七章。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重要路口或情况比较复杂的监控点采用多台摄像机同时监控的方式。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不能低于 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 3.5m 。实际安装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探头现场调试步骤如下: 连接电源到探头电源插头,探头上电。需要半分钟的启动时间,用网线连接探头网络接口,另外一头连接上网本网络接口。查看上网本本地连接是否连接正常。在连接正常后,打开本地连接,设置上网本IP地址,该IP地址需要根据摄像头默认IP地址来设置。摄像头默认IP地址192.168.0.64,子网掩码255.255.255.0。配置好上网本IP后,通过浏览器中输入探头IP地址来访问探头,进行对探头的配置和管理。探头默认用户名:admin 密码:12345 ?选址 探头原则上布置在村主要出入口,交叉路口,重点区域和场所。视频探头安装点的选址由乡镇广电站配合村委会来实施,实施过程中,可以征求当地公安派出所的建议。选址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一,网络是否接入是否方便。 二,周围是否有电线杆或墙体可以固定支架。 三,探头附近夜间是否有灯光,主要考虑夜间补光。 四,不能安装于背光的环境下,那样会造成图像发白,不清晰。 五,.避免安装于潮湿的环境中,会缩短监控摄像头的寿命。 六,.避免安装高温、有蒸汽的地方,这样会造成监控摄像头镜面起雾,成像不良。 七,不可靠近强干扰源,会干扰监视画面画质。 ?横杆 在本项目中,绝大部分探头是室外安装,所以在安装时我们考虑用横杆来支撑探头及EOC设备。横杆均应采用钢管和钢板加工、焊接、热镀锌制成。目前只有2种规格。横杆长度0.7米和1.2米,横杆上设置有EOC设备固定位,探头固定位。横杆具体长度使用根据现场点位需求。公司默认使用0.7米杆。如图(1)。

IP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IP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最近几年崛起的新产品,网络视频服务器已经成为第三代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产品并日益被工程商和用户所熟知。但是,在基于宽带ADSL网 络的应用中,如何低成本地实现在动态 IP地址环境下监控中心对监控前端的实时访问,仍是困扰诸多工程商和系统集成商的难题之一。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完 整的解决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的普及以及宽带使用成本的日趋低廉,利用网络作为传输媒介的远程视频监控也得到日益普及的应用。 目前,利用网络作为传输媒介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产品可分为数字硬盘录像机和网络视频服务器两大类。数字硬盘录像机通常被行内人士称为第二代准数字化监控系统产品,主要以在本地局域网监控应用为主。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应用领域,以数字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监控系统由于无法实现多路全实时监控、集成性差等缺陷,正逐步被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第三代全数字化监控系统所取代。 网络视频服务器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对远程视频监控方面的需求,在技术性能 上体现了目前视频监控领域中数字化和网络化两大趋势,具有高可靠性、高集成 度的鲜明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对电力无人驻守变电站、电信机房、银行、道路交通、学校、海关、连锁营业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以及本地局域网络方式下的监控。原则上,在任何网络通达的地方(包括企业专网和以ADSL接入为代表的 INTERNE公网),通过网络视频服务器均可以实现远程同步的视频监控应用。 除了诸如电力、电信、银行等大企业的远程视频监控应用会考虑利用其自身的专线网络媒介外,中小规模企业多会采用 ADSL宽带网络作为传输媒介,尤其是那些视频数据采集网点较多而且较分散的应用环境情况。 、基于INTERNET公网的远程监控基本原理 以通过ADSL接入INTERNET公网为例。各监控前端网络视频服务器读取相连的

监控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监控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第1 前端部分 前端完成模拟视频的拍摄,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产生,云台、防护罩的控制,报警输出等功能。主要包括摄像头、电动变焦镜头、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双监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云台、防护罩、解码器、警灯、警笛等设备(设备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置)。摄像头通过内置CCD及辅助电路将现场情况拍摄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电动变焦镜头将拍摄场景拉近、推远,并实现光圈、调焦等光学调整。温、湿度传感器可探测环境内温度、湿度,从而保证内部良好的物理环境。 第2 传输部分 这里介绍的传输部分主要由同轴电缆组成。传输部分要求在前端摄像机摄录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同时要求传输具有损耗小,可靠的传输质量,图像在录像控制中心能够清晰还原显示。 第3 控制部分 该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MPEG-1压缩、监控数据记录和检索、硬盘录像等功能。它的核心单元是采集、压缩单元,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控制部分是实现报警和录像记录进行联动的关键部分。 第4 电视墙显示部分 该部分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回放及检索。系统支持多画面回放,所有通道同时录像,系统报警屏幕、声音提示等功能。它既兼容了传统电视监视墙一览无余的监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防卫的可靠性。终端显示部分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控制。这种控制包括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报警通知,自动、手动设防,防盗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户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统桌面点击鼠标操作即可。 第五、防盗报警部分 在内围的在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安装主动式红外探头,进行布防,在监控中心值班室(监控室)安装报警主机,一旦某处有人越入,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提示值班人员处理,大大加强了保安力度。 第6 系统供电部分 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

村级视频监控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米各庄) 设 计 方 案 2014-11-29

第一章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之中央提出“和谐社会”与“平安城市”的建设目标,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客观要求采用高新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手段来确保地方治安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村建设监控系统,对于维护村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遏制重大犯罪案件发生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项目需求 在村范围内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置监控点进行全天候监控,能够动态实时掌握整个村镇的社会治安情况和交通情况,以便应付紧急情况发生,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为全面提高农村的治安防控水平,我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光纤网络的资源优势,与村合作建设“安全监控系统”项目。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完成二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一是完成监控网络物理线路搭建,二是完成监控设备建设。 第三章技术方案 3.1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突出应用、稳定可靠、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为原则。 3.2设计方案 3.2.1 前端系统的组成 每个前端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前端探头

采用网络高清红外枪式固定探头,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重要路口或情况比较复杂的监控点采用多台摄像机同时监控的方式。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不能低于 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 3.5m 。实际安装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探头现场调试步骤如下: 连接电源到探头电源插头,探头上电。需要半分钟的启动时间,用网线连接探头网络接口,另外一头连接上网本网络接口。查看上网本本地连接是否连接正常。在连接正常后,打开本地连接,设置上网本IP地址,该IP地址需要根据摄像头默认IP地址来设置。例如摄像头默认IP地址192.168.0.64,子网掩码255.255.255.0。配置好上网本IP后,通过浏览器中输入探头IP地址来访问探头,进行对探头的配置和管理。探头默认用户名:admin 密码:12345 选址 摄像头原则上布置在村主要出入口,交叉路口,重点区域和场所。视频探头安装点的选址由我公司配合村委会来实施,实施过程中,可以征求当地公安派出所的建议。选址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一,网络是否接入是否方便。 二,周围是否有电线杆或墙体可以固定支架。 三,探头附近夜间是否有灯光,主要考虑夜间补光。 四,不能安装于背光的环境下,那样会造成图像发白,不清晰。 五,避免安装于潮湿的环境中,会缩短监控摄像头的寿命。 六,避免安装高温、有蒸汽的地方,这样会造成监控摄像头镜面起雾,成像不良。 七,不可靠近强干扰源,会干扰监视画面画质。

XXX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官林变等变电所视频监控维修项目 1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很多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对于变电站,除了常规的自动化系统之外,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各地供电公司的信息网络,在近两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变电站的视频监控成为电力系统探索这一新课题的出发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统一信息平台的集中管理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将在电力行业日常工作和生产管理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基于统一信息平台视频监控技术已日臻成熟,产品在功能、性能和价格上已经进入到普及应用阶段。2设计原则 为了本监控系统的要求,达到对监控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及对安防信息的及时反应,在一定范围内联动警示,通知有关人员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本安防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系统软件、 硬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提供开放的接口,可与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及软件 系统互联互通。 2.先进性:所有设备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的主处理芯片以及先进的压 缩技术,保证系统建成后整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另外本系 统还采用三项关键技术:超低码流视频压缩技术、专有的信道动态适配技 术、针对无线信道设计的可靠传输纠错技术;增加了双通道自动平衡协 调传输功能。

3.可靠性: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的硬件结构,性能稳定可靠, 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尤其适合在环境比较复杂、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 境中运行。 4.经济性:系统开发运行平台均采用当今最为通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和开发 工具,充分利用了我们在其他监控领域中成功应用的中间件和模块,大大 减少在系统平台方面的投入,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5.扩展性:系统软、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系统升级时,只需要增 加前端的服务器。整个系统具有进一步扩展功能的能力,可以很好的适 应现代智能管控的需求。保证用户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并为 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6.实用性:系统支持用户的网络监控需求,可多用户多画面实时监控、远程 控制、集中录像、可连接多种报警设备、报警可定时布防撤防等功能, 完全满足用户的监控要求。 3设计依据 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ISO/IEC11801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5.《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9.IEC364-4-41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

远程视频监控方案说明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书 XXX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方案概述 (4) 1.1设计原则 (5) 1.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7) 2.基本要求与配置 (7) 2.1基本要求 (7) 2.2设备配置 (8) 3.系统结构组成 (8) 3.1方案结构图 (9) 3.2工程描述 (9) 4.产品说明 (10) 4.1摄像产品介绍 (10)

4.1.1技术特点 (10) 4.1.2技术参数 (12) 4.2网络视频服务器(DS-96000N-H24) (13) 4.2.1主要特点 (14) 4.2.2技术指标: (15) 4.3 iVMS-8600智能综合管控平台 (18) 4.3.1运行环境要求 (19) 4.3.2各模块功能说明 (20) 4.3.3、客户端软件 (23) 5.系统网络要求 (26)

1方案概述 视频监控行业的快速发展源于用户对视频监控需求的不断变换。过去,视频监控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监控需求,譬如监视、控制、录像、回放、报警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监控需要满足联网监控一般需求,譬如远程监视、控制,远程录像、检索,远程报警、管理;如今,人们对视频监控又有了新需求,譬如更高清晰度、与用户业务的结合(非安防需求)、让视频创造价值等。远程监控是新安防时代视频监控建设的重点,本文主要解析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要素。 网络视频远程监控系统以综合管理软件为核心,并结合DVR、NVR、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架设公网(互联网)访问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现场监视、远程遥控摄像机以及录像、报警处理等,

水利水文4G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务局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系统设计单位: 设计人员:陈佳维

目录 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方案的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方案设计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网络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端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台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端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指挥调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视频监控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多网、多终端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报警联动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户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备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台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硬件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便携单兵手持终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车载硬盘录像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解码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所视频监控方案

变电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二○一八年七月

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1 总论 (2) 1.1 概述 (2) 1.2 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 1.3 设计原则 (3) 2 改造内容及改造方案 (4) 2.1 改造内容 (4) 2.2 改造方案 (4) 2.3主要设备或备件、材料清单 (8) 3 改造效果 (11) 4 验收标准 (11) 5 能源介质供应 (11) 6 安全 (12) 7 环保 (12) 8 消防 (12) 9 投资估算 (13) 10 进度安排 (13) 10.1 进度说明 (13) 10.2 进度计划表 (13) 11 需说明的问题 (14)

1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发生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发生单位: 1.1.2 设计依据 (1)此设计方案根据电气室无人监控优化改进的具体需求,软件开发人员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以及用户提供的相关资料为设计依据; 1.2 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宝钢股份厂区受钢铁产能过剩和宏观经济影响,近些年,宝钢生产协力承包范围逐年扩大,而协力费用每年大幅度缩减,随着人工成本逐年攀升,给水电工程项目部成本造成了较大压力。为了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号召,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水电工程项目部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水电工程项目部承揽的《能环部大临供电供水生产协力项目》业务,目前,有5座变电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每个变电站8人,采取四班三运转值班模式。近几年,随着部分人员流失,水电工程项目部已不再另行招聘人员,通过内部调级消化保状态。目前,该项目通过遥信、遥测、遥控智能化改造,从有人值班到无人值班管理模式转换,达到减员增效的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摄像机的CCD,将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 芯片上,CCD 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然后将这个视频信号通过线缆输出给电视机显示出来,就构成了一个视频监控系统。 CCD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它能够根据照射在其面上的光线产生相应的电荷信号,在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0”或“1”的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经过压缩和程序排列后,可由光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电子图像信号。(TTL工艺下的CCD成像质量要优于CMOS工艺下的CCD) 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矩阵、监视器、模拟录像机等组成,设备之间通过视频线、控制线缆等电缆连接在一起。由于系统为纯模拟方式传输,采用视频电缆(少数采用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能太远,所以系统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如大楼监控等,监控图像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 2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 2.1铜线接入 金属导体被用来传输电信号,通常由铜线制成,常见的有各类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含有线规较粗的单层实心导体。导体一般由铜或覆以铜的铝制 成。中间的导体外面覆以一层绝缘材料,这有助于把中间的导体和外面的金属箔屏蔽层隔开 来,这种绝缘材料有助于把传输数据的导体与屏蔽层隔离开来。外面通常会包一层金属网、 再包一层电缆护皮加以保护。中间粗粗的导体可支持高频信号,相比双绞线同轴电缆成本高安装也较困难。因此同轴电缆一般用于模拟视频传输线。 目前,常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类:50Ω和75Ω的同轴电缆。 75Ω同轴电缆常用于有线电视网,故称为CATV电缆,传输带宽可达1GHz,目前常用CATV电缆的传输带宽为750MHz。 50Ω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传输,传输带宽为1~2OMHz,总线型以太网就是使用50Ω同轴电缆,在以太网中,50Ω细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85米,粗同轴电缆可达1000米。 视频同轴电缆英文简称SYV,常有的有75-7,75-5,75-3,75-1等型号,特性阻抗都是75欧姆,以适应不同的传输距离。 2.2光纤接入 1966-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预言光纤将用于通信。凭借在光纤领域的卓著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2.1多模光纤

农村视频监控方案说明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为“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方关于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基本配置要求、投资要求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参照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我公司多年来从事该类项目所积累的经验,本着在满足建设方的需求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特制定本初步设计方案。如有不妥或需要调整的地方,请建设方根据实际提出调整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使建成的系统尽量达到建设方的预期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后端系统3部分组成。以下就这3个组成部分的系统设计、产品配置等方面的容做简要说明。 1.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由摄像机、电源、护罩及支架、视频信号传输设备(光纤收发器和网络交换机)和设备安装箱等组成。 摄像机:本系统根据建设方的需求,选用国知名品牌“海康威视”的200 万像素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以满足高清视频图像的采集和24小时监控的需求,红外距离30米,固定焦距镜头(可选)。 传输设备:由于本系统中的每个监控点位都只有1台摄像机,因此选用带1个网络接口的光纤收发器即可满足需求。如果监控点位的摄像机≥2台,就要通过交换机汇聚后,再接入光纤收发器进行传输,或者选用带多个网络接口的光纤收发设备。 设备箱:设备安装箱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规格尺寸:要确保所有设备能够安装在,并留有一定的空间。本系统中 的设备箱选用450x380x280mm的规格; ◆部设计:对箱体部按功能区进行划分,合理布局;

◆部设备工作时的散热问题:室外安装的设备箱,在的照射下,部温度非 常高,在高温的环境下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要考虑箱体的通风、 散热等问题; ◆箱体的防水问题:要满足室外安装环境的防水要求; ◆箱体的安装方式。 前端摄像机的安装,主要考虑墙壁安装方式。如果不具备墙壁安装方式的点位,优先考虑安装在电杆上的合适位置,最后考虑监控杆安装方式。 摄像机的供电问题:摄像机的供电有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种方式。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散供电(就地取电)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引接线的材质必须与公共电网引接点的材质一致。 2.传输系统 视频信号传输系统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有视频线、双绞线、光缆等几种,其中视频线、双绞线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光缆用于长距离传输。本系统采用光缆组建视频信号传输网,以满足在监控中心能够还原出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信号,达到高清监控的目的。 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光缆、光缆熔接盒(接续盒和终端盒)、光缆尾纤、光纤跳线等。 光缆纤芯按照4芯/点的标准配置,目前每个点使用1芯,另外3芯既可以作为当前的备份使用,也可以作为今后的扩展使用。 熔接盒采用12芯规格的即可满足当前的使用。光纤跳线的选用要考虑与信号传输设备的匹配,本系统采用FC/PC-FC/PC-3m规格的光纤跳线。 光缆吊线采用Φ4.0的细钢绳,吊线支架采用七字铁、拉盘等固定在墙体上。 3.后端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硬盘、网络交换机、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台等设备。其中网络硬盘录像机和网络交换机的选用主要考虑在满足当前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预留前端摄像机接入端口及后端主要设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能力。

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改造和自动化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电网公司大多已经实现了对远程变电站/电网发电机组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即“四遥”功能。当前,各公司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开始对电力生产实现无人值守或者远程遥控操作。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五遥”是对“四遥”的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广泛地被电力用户应用到电力生产管理调度之中。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推广,变电站巡检制度的建立,在巡检中心、集控中心(集控站)等相关部门通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图像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前端的设备/处理机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IP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存储、管理。电力遥视警戒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可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可逐步实现电网的可视化监控和调度,使电网调控运行更为安全、可靠。 二、需求分析 变电站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控系统的综合应用需求: 1.变电站内各类设备(如:主控室控制屏显示、仪表读数、开关室设备、主变压器和 各主变风扇运行、电容器室等)运行情况; 2.实时监视变电站大门口和主要通道; 3.实时接收周界和室内红外报警信号; 4.实时监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油位和火灾报警; 5.实时监测电缆温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监视图像可作为对事故追忆的一种有效手段,帮助技术人员查看事故发生时变电站的状况,从而尽可能地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现场操作指示变电站的各种操作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但是各种操作也比较繁琐,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一般都采用系统的"五防"闭锁结合操作人员使用"五防"钥匙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视频监视技术出现后,可以利用远程实时监视功能,由调度中心的值班人员对远方变电站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如果发现不正确的操作,可以通过电话、手机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从而确保操作的万无一失。另外,也可以发现一些在施工现场不容易观察的遗留工作物品,这时可以利用高空摄像机来发现这些遗留物品,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目录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1前言 当今视频是一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社会安全生产问题也是日益复杂、多种多样,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也要求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和指导。现在的建筑工地开工面积大、地域分布广,对监管巡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对生产安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对目前的工作难点和经后工作的长远发展,特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管。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一门被人们日益重视的新兴专业,就目前发展看,应用普及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几乎所有高新科技都可促进其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更为该专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不间断,全方位的对施工工地进行远程监控和记录,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监控。可让施工工地长期有效的得到监督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监管工作的影响。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国防、公安、消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对各领域的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监管工作的高效、创新起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采用此技术是一个新的创举,也是发展的必然。 2系统的组成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图像的传输、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2.1前端设备 这部分是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布置在被监控场所的某一位置上,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控场所。当被监控场所面积较大时,为了节省摄像机的数量、简化传输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在摄像机上加装电动的(可遥控的)可变焦距(变倍)镜头,使摄像机能观察的距离更远、观察得更清楚;有时还把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台的控制,可以使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使摄像机能覆盖的角度更广、面积更大。总之,摄像机就像整个系统的眼睛一样,它把监控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摄像装置主要包含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箱、报警探头、紧急按钮等。 2.2图像的传输。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一般来说,传输部分指的是传输图像信号。但是,由于某些系统除要求传输图像外,还要求传输声音信号,同时。由于需要在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所以这里所讲的传输部分,通常是指由所有要传输的信号形成的传输系统的总和。传输部分的传输介质主要包

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及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原理 一、视频监控系统的定义 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视频监控系统有多画面的监控效果,也有特定的电视墙显示模式。 二、视频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对于视频监控系统,根据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不同,我们将整个视频监控系统划分为七层——表现层、控制层、处理层、传输层、执行层、支撑层、采集层。当然,由于设备集成化越来越高,对于部分系统而言,某些设备可能会同时以多个层的身份存在于系统中。

(一)表现层表现层是我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它展现了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品质。如监控电视墙、监视器、高音报警喇叭、报警自动驳接电话等等都属于这一层。 (二)控制层控制层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它是系统科技水平的最明确体现。通常我们的控制方式有两种——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模拟控制是早期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台通常由控制器或者模拟控制矩阵构成,适用于小型局部视频监控系统,这种控制方式成本较低,故障率较小。但对于中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而言,这种方式就显得操作复杂且无任何价格优势了,这时我们更为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数字控制。数字控制是将工控计算机作为监控系统的控制核心,它将复杂的模拟控制操作变为简单的鼠标点击操作,将巨大的模拟控制器堆叠缩小为一个工控计算机,将复杂而数量庞大的控制电缆变为一根串行电话线。它将中远程监控变为事实、为Internet远程监控提供可能。但数字控制也不是那么十全十美,控制主机的价格十分昂贵、模块浪费的情况、系统可能出现全线崩溃的危机、控制较为滞后等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处理层处理层或许该称为音视频处理层,它将有传输层送过来的音视频信号加以分配、放大、分割等等处理,有机的将表现层与控制层加以连接。音视频分配器、音视频放大器、视频分割器、音视频切换器等等设备都属于这一层。 (四)传输层传输层相当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血脉。在小型视频监控系统中,我们最常见的传输层设备是视频线、音频线,对于中远程监控系统而言,我们常使用的是射频线、微波,对于远程监控而言,我们通常使用Internet这一廉价载体。值得一提的是,新出现的传输层介质——网线/光纤。大多数人在数字安防监控上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控制层使用的数字控制的视频监控系统就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了,其实不然。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介质一定是网线或光纤。信号从采集层出来时,就已经调制成数字信号了,数字信号在目前已趋成熟的网络上跑,理论上是无衰减的,这就保证远程监控图像的无损失显示,这是模拟传输无法比拟的。当然,高性能的回报也需要高成本的投入,这是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无法普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