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考试题简答题

合集下载

传感器试题

传感器试题

传感器试题(一)一、选择题1. 正常人的心电图信号是(C)A 数字信号B 随机信号C 模拟信号D 离散信号2. 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是(B)A 传感元件B 弹性元件C 测量转换电路D 辅助件3.某温度仪的相对误差是1%,测量800℃炉温时,绝对误差是(D)A. 0.08℃;B. 8%;C. 0.8℃;D. 8℃4.以下不属于我国电工仪表中常用的模拟仪表精度等级的是(D)A.0.1B.0.2C.5D.25. 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A.幅频特性B.阻尼比C.相频特性D.灵敏度6.下列指标中,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A.灵敏度B.线性度C.过载能力D.时间常数7.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是(A)A.重复性B.稳定性C.线性度D.灵敏度8.表示传感器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的量为(B)A.线性度B.灵敏度C.重复性D.稳定性9.传感器的分辨力越高,表示传感器(D)A 迟滞越小B 重复性越好C 线性度越好D 能检测到的输入量越小10.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愈宽,表明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且传感器的(A)A.工作量程愈大B.工作量程愈小C.精确度愈高D.精确度愈低11.线性度是表示校准曲线(B)的程度。

A.接近真值? B偏离拟合直线?C.正反行程不重合D.重复性12.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D)越高。

A.线性度好B.迟滞小C.重复性好D.分辨率高13.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以下传感器属于能量控制型的是(D)A 压电式传感器 B 光电式传感器 C 热电式传感器 D 电阻式传感器14. 属于能量转换型的传感器是(D)A.电阻应变式B.电感式C.电容式D.热电偶15. 属于物性型的传感器是(D)A.电阻应变式B.电感式C.电容式D.压电式16. 属于结构型的传感器是(B)A.光敏电阻B.电感式C.半导体传感器D.压电式二、判断题1.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越高,系统就越容易受外界干扰,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SCB. SPC. SAD. SD答案:A2.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处理C. 数据转换D. 数据传输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存储器答案:D4. 传感器的灵敏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信号与输入量的比例关系答案:D5. 传感器的线性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与输入的线性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6. 传感器通常由____、转换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

答案:敏感元件7.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的是传感器在____变化时的性能。

答案:时间8.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常用____来描述。

答案:输入输出关系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____条件下的性能保持不变。

答案:长时间工作10. 传感器的精度等级通常用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答案: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

传感器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精确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的基础。

12. 什么是传感器的分辨率,它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答案: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高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测量结果,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分辨率的传感器可能无法检测到微小的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四、论述题13. 论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

例如,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水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土壤传感器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污染水平。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放大信号B. 转换信号C. 过滤信号D. 存储信号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功率传感器答案:D3.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的稳定性B.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C.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D. 传感器的精度答案:C二、填空题1. 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2. 传感器的_________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输出信号随输入量变化而变化的能力。

答案:线性度3. 传感器的_________是指在相同输入量下,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答案:重复性三、简答题1. 简述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答案: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 传感器的精度和分辨率有什么区别?答案:精度是指传感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量变化。

四、计算题1. 假设有一个线性传感器,其输出信号与输入量成线性关系,比例系数为2V/单位。

如果输入量为5单位,求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答案: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 2V/单位 * 5单位 = 10V2. 如果一个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01V/度,输入温度变化为10度,求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

答案: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 = 0.01V/度 * 10度 = 0.1V五、论述题1. 论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用于检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状况等环境参数。

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对于预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感器简答题

传感器简答题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达方式?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值的真值。

测量误差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1)绝对误差:当被测量大小相同时,常用绝对误差来评定准确度。

(2)实际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常用来表示和比较测量的准确度。

(3)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

(4)基本误差(5)附加误差: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常用于仪表和传感器中。

1-6 什么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可以分为哪几类?系统误差有哪些检验方法?如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已确定的系统误差称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绝对值和符号变化的系统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又可分为线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和复杂规律系统误差等。

检验方法:实验对比法;残余误差观察法;准则检查法系统误差的消除:1. 从产生误差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2.用修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3. 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4.可用实时反馈修正的办法,来消除复杂的变化系统误差。

1-8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监测数据中存在的粗大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的预期的误差成为粗大误差,粗大误差又称为疏忽误差。

判断粗大误差的原则是看测量值是否满足正态分布,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必要的检验。

通常用来判断粗大误差的准则有:3准则(莱以特准则);肖维勒准则;格拉布斯准则。

2-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答:传感器是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份;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份。

传感器技术考试试题

传感器技术考试试题

传感器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传感器常用于测量温度?()A 电容传感器B 电感传感器C 热电偶传感器D 压电传感器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 电阻应变效应B 压电效应C 热电效应D 磁电效应3、能够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不包括()A 光栅传感器B 霍尔传感器C 电感式传感器D 电容式传感器4、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频率响应D 重复性5、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A 光电效应B 电磁感应C 压电效应D 霍尔效应6、以下哪种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的压力变化?()A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B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C 电感式压力传感器D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7、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来工作的。

A 超声波的反射B 超声波的折射C 超声波的衍射D 超声波的干涉8、湿度传感器通常基于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变化来测量湿度?()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压9、智能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的主要区别在于()A 精度更高B 具备信号处理能力C 体积更小D 价格更低10、以下关于传感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传感器可以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B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标准的电信号C 传感器的精度越高越好D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越短越好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传感器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2、按照工作原理,传感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3、电容式传感器根据改变电容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4、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5、光电传感器按照接收光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类。

6、常用的压力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7、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_____传感器精度高,_____传感器测量范围大。

传感器简答题及答案

传感器简答题及答案

1.用频域描述分析设备故障有何突出优点? 答:频域描述反映了信号的频率组成及其幅值。

2.信号调理阶段的放大滤波、调制。

解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什么是采样定理?采样频率是不是越高越好?放大:提高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和电荷信号使其的幅值和功率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调制:将微弱的缓变信号加载到高频交流信号中去,然后利用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

解调:从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中提取放大的缓变信号。

滤波: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用过而极大地衰减其他频率成分。

3.在设备故障诊断时,为什么要对测试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法只要是对信号的频率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信号是由哪些成分所组成,以及这些频率成分幅值的大小。

通过对故障特征频率及故障特征频率幅值的分析,就可以准确地对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诊断。

4.什么是功率信号?什么是能量信号?什么是随机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功率信号:若信号在区间(-∞,+∞)的能量是无限的。

即dt t x )(2⎰+∞∞-,但它在有限区间(t t,2t )的平均功率是有限的,即dt t x t t t t )(121212⎰-这种信号称功率信号。

能量信号:当满足时,认为信号的能量是有限的,称为能量有限信号,简称能量信号。

随机信号:是一种不能准确预测且未来瞬时值,也无法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信号。

模拟信号:在所讨论的时间间隔内,对任意时间值,除第一类间断点外都可以给出确定的函数的信号。

数字信号:时间离散而幅值量化,称为数字信号(幅值和时间上都离散的信号)。

5. 试述信号的幅值谱与系统的幅频特性之间的区别。

信号的幅值谱表征信号的幅值随频率的分布情况,幅值特性指方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

前者描述信号各频率分量得幅度后者是系统对输入各频率分量得幅度怎么样变化。

6. 周期信号的频谱图有何特点?其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展开式与复指数函数展开式的频谱有何特点?(1)1.离散性2.谐波性3.收敛性。

(2)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展开式频率谱是位于频率右侧的离散谱,谱线间隔为整数个ω。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简答题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简答题

C传感器无失真检测的条件是什么?答:传感器无失真检测条件是:幅频特性应当是常数(即水平直线);相频特性应该是线性关系。

传感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功能?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种量。

转换元件接收敏感元件的输出并把输入转换成电路的参量。

转换电路把转换元件输出电路参数转换成电量输出。

测定频响函数的方法是什么?常用输入标准信号有哪几种?(测定频响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答:确定频响函数的方法是以标准信号输入,测出其输山信号,从而求得需要的特性。

输入的标准信号有正弦信号、脉冲信号和阶跃信号。

磁电式传感器有何优点?答:磁电式传感器直接从被测物体吸收机械能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且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它的工作不需要电源,调理电路简单,由于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一般不需要高增益放大器。

超声波的波型有几种?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答:超声波的波型有纵波、横波、表面波(亦称瑞利波)、兰姆波依据超声场中质点的振动与声能量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来分。

常用的超声波探伤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常用的超声波探伤法有共振法、穿透法、脉冲反射法等。

共振法的特点是:(1)可精确的测厚,特别适宜测量薄板及薄壁管;(2)工件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否则不能进行测量。

穿透法具有以下特点:(1)探测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小缺陷;(2)根据能量的变化即可判断有无缺陷,但不能定位;(3)适宜探测超声波衰减大的材料;(4)可避免盲区,适宜探测薄板;(5)指示简单,便于自动探伤;(6)对两探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要求较高。

脉冲反射法的特点是:(1)探测灵敏度高;(2)能准确地确定缺陷的位置和深度;(3)可用不同波型探测,应用范围广。

D电桥是传感器的常用变换电路,请画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的电路图,并列出各自的平衡条件。

答:(1)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R1R3=R2R4(2)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Z1Z3=Z2Z4,Z i=z i e jφi;也可表达为z1e jφ1z3e jφ3=z2e jφ2z4e jφ4;即Z1Z3=Z2Z4,φ1+φ3=φ2+φ4电容传感器分为变间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三种形式,比较这三种传感器侧位移时的量程、灵敏度和线性度。

传感器 简答题

传感器 简答题

1.简述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压电式力传感器在基本结构上的不同点。

答: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有一惯性质量块,并通过弹簧压在压电元件上,感受了被测振动的质量块产生的惯性力,使得压电元件受力变形。

压电式力传感器,被测力通过传力元件实现测量,不需要惯性质量块。

2.涡流式位移传感器的涡流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答:(1)线圈激励电源的频率与幅值。

(2)线圈的几何参数,如匝数、半径等。

(3)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磁导率、厚度等。

(4)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

3.图示为电感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图,图中p为被测压力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1)压力p作用时,膜片变形产生位移,且位移与压力成正比。

(2)膜片与铁芯的距离变化,导致线圈的电感发生变化,电感变化量与输入压力成正比。

4.简述金属热电阻的测温机理。

答:金属导体通过自由电子导电,而导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定向运动过程。

当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获得了更多的能量,因此使自由电子进行定向运动所需要的电能将增大,导电率减弱,电阻率增大。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导电率增强,电阻率减小。

5.人工视觉系统图像输出装置大致分为哪两类?(1)一类是软拷贝。

(2)另一类是硬拷贝。

6.试回答与干扰有关的下列问题(1)什么是噪声?(2)形成干扰的条件是什么?答:(1)噪声定义为:在一有用频带内任何不希望的干扰或任何不希望的信号。

(2)形成干扰的三个条件为:干扰源、干扰的耦合通道、干扰的接收通道。

7.用框图表示传感器的组成原理,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框图如下所示: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且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个物理量;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为电路参数及电流或电压信号;基本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8.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光路系统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有哪几种光路系统?答:光路系统应根据传感器中所采用的光栅的形式来选择。

光路系统有透射式光路和反射式光路。

9.说明人工视觉系统中图像处理部分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每题10分)30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共性及组成。

301答:①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岀信号的器件或装置;②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转换为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③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主要由敬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02、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302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它在稳态(静态或准静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一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岀关系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

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303、简述在什么条件下需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是什么?303答: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是幅频特性:AW)二|H(jco) | =A(常数)相频特性:6(3)二-3t(线性)°304、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04答:材料的电阻变化是由尺寸变化引起的,称为应变效应。

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形变,变换成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将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岀。

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

303、试简要说明使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并说明有哪儿种补偿方法。

看:温度误差产生原因包括两方面:305.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试件材料与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

温度补偿方法基本上分为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大类。

311.根据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311、答:根据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3种:变极板间距的变极距型、变极板覆盖面积的变面积型和变介质介电常数的变介质型。

变极板间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极板间距成反比,适合测量位移量。

变极板覆盖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面积改变量成正比,适合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利用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各不相同,通过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实现对被测量的检测,并通过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量的变化反映出来。

适合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的场合。

313.试说明什么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如何消除?313答:理想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均匀分布于两极板所围成的空间,这仅是简化电容量计算的一种假定。

当考虑电场的边缘效应时,情况要复杂得多,边缘效应的影响相当于传感器并联一个附加电容,引起了传感器的灵敬度下降和非线性增加。

为了克服边缘效应,首先应增大初始电容量C。

即增大极板面积, 。

减小极板间距。

此外,加装等位环是消除边缘效应的有效方法。

315.电涡流式传感器有何特点?313答:特点:涡流式传感器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強以及可以非接触测量等特点;316.何谓电涡流效应?怎样利用电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316、答::电涡流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通过导体的磁通将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在导体内产生电流,并形成闭合曲线,状似水中的涡流,通常称为电涡流。

线圈与被测物的尺磁导率、可使被测物的电阻率、利用电涡流效应测量位移时,寸因子、线圈中激磁电流的频率保持不变,而只改变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这样测岀的传感器线圈的阻抗变化,可以反应被测物位移的变化。

317、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317、答:(1)不同点:1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自感系数的变化;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

(2)相同点:两者都属于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以分为气隙型、气隙截面型和螺管型。

318、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318、答:电感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它将输入的物理量(如位移、振动、压力、流量、比重等)转换为线圈的自感系数L或互感系数M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L或M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从而将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变磁阻式(自感式)、变压器式和涡流式(互感式)等种类。

323 .什么是正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什么是纵向压电效应?什么是横向压电效应?323答:正压电效应就是对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施以外力使其变形时,其内部将产生极化现象而使其出现电荷集聚的现象。

当在片状压电材料的两个电极面上加上交流电压,那么压电片将产生机械振动, 即压电片在电极方向上产生伸缩变形,压电材料的这种现象称为电致伸缩效应, 也称为逆压电效应。

沿石英晶体的x轴(电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

沿石英晶体的y轴(机械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

324.压电元件在使用时常采用n片串联或并联的结构形式。

试述在不同联接下输出电压.电荷、电容的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应用场合?324答:并联接法在外力作用下正负电极上的电荷量增加了 n倍,电容量也增加了n倍,输岀电压与单片时相同。

适宜测量慢变信号且以电荷作为输岀量的场合。

串联接法上、下极板的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总电容量为单片时的1/m输出电压增大了 n倍。

适宜以电压作输出信号且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场合。

325.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

325答: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但容易受电缆电容的影响。

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岀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的电荷成正比, 电缆电容的影响小。

328、试从材料特性、灵敏度、稳定性等角度比较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328答:石英晶体是单晶结构,且不同晶向具有各异的物理特性。

石英晶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压电材料,原始的压电陶瓷材料并不具有压电性, 必须在一定温度下做极化处理,才能使其呈现出压电性。

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比石英晶体大得多(即压电效应更明显),因此用它做成的压电式感器的灵敬度较高。

但其稳定性、机械强度等不如石英晶体。

329:如果地面下一均匀的自来水直管道某处0发生漏水,则在管道上A、B两点放两只压电传感器,应能检测到漏水处的位置。

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329答:如果地面下一均匀的自来水直管道某处0发生漏水,水漏引起的振动从 0点向管道两端传播,在管道上A、B两点放两只压电传感器,山从两个传感器接收到的山0点传来的t时刻发出的振动信号所用时间差可计算出L或L o阴两者时间差为A t= t —1= (L—L) /vzyL=L +L ,所以 u330.试说明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中所说的“密勒效应”是什么意思?“密勒效应”是说,将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中反馈电容与反馈电阻答:330・C、R等效到A的输入端时,电容C将增大(1+A)倍。

电导1/R也增大了( lrrcror +A)倍。

331、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其实用价值。

331答:1、中间导体定律;2、标准电极定律;3、连接导体定律与中间温度定律332.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常用的补偿方法有哪些?332答(1)因为热电偶的热电势只有当冷端的温度恒定时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而热电偶的标定时是在冷端温度特定的温度下进行的,为了使热电势能反映所测量的真实温度,所以要进行冷端补偿。

(2) A:补偿导线法B: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C:冰浴法D:补偿电桥法。

333、热电阻传感器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333答:(1)钳电阻传感器: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鼎。

主要作为标准电阻温度计使用,也常被用在工业测量中。

此外,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温度的基准、标准的传递,是目前测温复现性最好的一种。

(2)铜电阻传感器:价钱较铅金属便宜。

在测温范用比较小的情况下,有很好的稳定性。

温度系数比较大,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接近线性关系。

材料容易提纯,价格便宜。

不足之处是测量精度较铅电阻稍低、电阻率小。

336、要用热电偶来测量两点的平均温度,若分别用并联和串联的方式,请简述其原理,指出这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336答:在并联方式中,伏特表得到的电动势为2个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平均电动势,即它已经自动得到了2个热电动势的平均值,查表即可得到两点的平均温度。

该方法的优点:快速、高效、自动,误差小,精度高。

缺点:当其中有一个热电偶损坏后,不易立即发现,且测得的热电动势实际上只是某一个热电偶的。

在串联方式中,伏特表得到的电动势为环路中2个热电偶的总热电动势,还要经过算术运算求平均值,再查表得到两点的平均温度。

该方法的优点:当其中有一个热电偶损坏后,可以立即发现;可获得较大的热电动势并提高灵敬度。

缺点:过程较复杂,时效性低,在计算中,易引入误差,精度不高。

337、请简单阐述一下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异同。

337答:热电偶与热电阻均属于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精度及性能都与传感器材料特性有关。

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不热电阻是将温度变化转热电偶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动势的测温元件,相同。

. 换为电阻值变化的测温元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乂称为塞贝克效应。

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动势山两种电动势组成: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

温差电动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动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动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动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一定的电子扩散,当它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动势。

接触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它们接触点的温度。

另外, 热电偶的电信号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称为补偿导线。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其优点有很多:可以远传电信号,灵敬度高,稳定性强,互换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好。

但是其需要电源激励,不能够瞬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电偶便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