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地质地貌条件
怀柔区工程勘察方案

怀柔区工程勘察方案一、说明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
而工程勘察方案的编制则是整个工程勘察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质结构繁杂,工程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本方案旨在对怀柔区的各项工程勘察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确保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勘察范围本次工程勘察的范围主要包括怀柔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情况、水文地质状况、道路交通情况、土壤特性等方面的勘察。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地质地貌勘察:对怀柔区内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
2. 水文地质勘察:对怀柔区内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包括河流、湖泊、水文地貌特征和地下水情况等。
3. 道路交通勘察:对怀柔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进行勘察,包括道路的等级、路况、交通流量及交通安全情况。
4. 土壤特性勘察:对怀柔区内的土壤类型、土层分布、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等进行详细勘察。
5. 自然地理环境勘察:对怀柔区内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全面勘察,包括气候、植被、水域、地貌等情况。
三、勘察目的1. 有关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的基础资料,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数据。
2. 确定工程项目所处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规划依据。
3. 确保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预防和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
四、勘察内容1. 地质地貌勘察内容:(1)对怀柔区内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断裂带、地质裂隙带、地震活动痕迹等情况。
(2)对怀柔区内的地层分布进行详细勘察,包括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地层的岩性、厚度、倾角等情况。
(3)对怀柔区内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包括水文地质勘察、水资源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等。
怀柔区工程勘察方案设计

怀柔区工程勘察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的16个市辖区之一。
怀柔区地处京津综合发展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怀柔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有必要对怀柔区的工程勘察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以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目的本次工程勘察方案的设计旨在全面了解怀柔区的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为该区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勘察数据,从而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三、勘察内容本次工程勘察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土地资源调查:对怀柔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类型、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
2.地质地貌勘察:对怀柔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地形地貌等。
3.水文水资源调查:对怀柔区的水文水资源进行调查,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水文气候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
4.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对怀柔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野生动植物种类及生境状况、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
5.基础设施勘察:对怀柔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勘察,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等。
四、勘察方法本次工程勘察方案将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踏勘:通过实地踏勘的方式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物理观察和记录,获取勘察区域的真实数据。
2.采样分析:对勘察区域的土壤、岩石、地下水、地表水等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3.遥感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对勘察区域进行高分辨率、全覆盖的调查,获取大范围的勘察数据。
4.数据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勘察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
五、勘察设备本次工程勘察将使用以下设备:1.地质钻机:用于对地下岩石和土层进行钻探和取样。
2.水文测量仪器:用于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水文测量和采样。
怀柔区简介

截至2013年,全区常住人口38.2万,在户籍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6.2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8.6%。
下辖地区
2个街道、3个地区、9个镇、2个乡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田一农对此次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真正做到联系群众;二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进一步抓住“四风”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四是要认真研究解决群众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镇乡、街道要全力做好社会面维稳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宣传部门要加强与市级单位的协调沟通,正确把握舆论方向。
常卫在讲话中指出,各部门要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及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筹备APEC会议为契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区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政府效能,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的依法高效运行和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使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他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倡俭治奢,着力促进政风好转;要加强监督检查,廉洁高效推进重点工作;要突出主业主责,切实加强监督执纪;要规范权力运行,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要严肃行政纪律,切实保障政令畅通;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他强调,各部门要各尽其责、高度重视、齐心协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我区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习近平强调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既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
针对下一步工作,齐静指出,各有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规划,结合流动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及低端业态经营形式等继续全面深入摸清底数,梳理好重点工作及领域,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手段、措施,有节奏、有章法的进行落实。针对工作任务要做好长远规划,使我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抓出成效,不断规范我区的城市管理。
重庆怪坡原理

重庆怪坡原理什么是怪坡?怪坡是指特殊的地质地貌现象,表现为地面呈现出不符合重力规律的坡度,人们在上面行走时会出现错觉,感觉自己在坡上是向上斜行,但实际上是向下斜行。
怪坡的原理1. 光学错觉原理怪坡的形成与光学错觉有很大关系。
在怪坡的周围,通常会有一些视觉干扰物,如斜树、斜房屋等。
这些斜物体会给人一种倾斜的感觉,进而影响人的视觉判断能力。
当人们站在怪坡上时,由于视觉的干扰,很难正确判断地面的实际倾斜程度,导致产生错觉。
2. 重力错觉原理怪坡的形成也与人体感知重力的机制有关。
人体感知重力的主要依靠内耳中的前庭系统,它可以感知重力的方向。
然而,当人站在怪坡上时,由于地面的倾斜,重力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导致内耳接收到的重力信号与平常不同。
这使得人对地面的倾斜感知产生了混乱,从而导致了人们在怪坡上感觉自己向上斜行的错觉。
3. 心理因素原理心理因素也对人们在怪坡上产生错觉起到一定作用。
人们在站在怪坡上时,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种被倾斜拉扯的感觉。
为了保持平衡,人们会不自觉地倾斜身体,以恢复平衡。
然而,这种倾斜身体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强化人对坡度的误判,从而导致错觉的产生。
怀柔怪坡的例子怀柔怪坡是中国著名的怪坡景点,位于北京市怀柔区。
它是一个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怪坡地貌。
1. 地理位置怀柔怪坡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距离市中心约130公里。
它位于怀北镇境内,毗邻十三陵风景名胜区。
2. 地质特征怀柔怪坡呈螺旋状,长约200米,宽约50米。
它的坡度约为20度,但人们在上面行走时会出现上升的错觉。
3. 参观体验游客们可以在怀柔怪坡上进行观测和实践,体验怪坡的奇妙。
站在怪坡上,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往上走的错觉,但实际上是在下坡行走。
这种错觉令游客们颇感神奇,成为了怀柔怪坡的魅力所在。
怪坡探索的意义怪坡现象的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探究未知的好奇心,更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1. 深化对人类感知的理解怪坡现象挑战了人类对重力的直觉。
通过研究怪坡的原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感知重力和平衡的机制。
怀柔区山区绿色生态富民五年规划

怀柔区山区绿色生态富民五年规划(2003—2007年)为保障首都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促进北京山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环北京生态绿色屏障的建设进程,为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特制定怀柔区边远山区绿色生态富民发展规划。
怀柔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一、自然情况怀柔位于北京市的最北端,属华北经燕山山脉向蒙古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
北面与河北省的赤城、丰宁、滦平县接壤。
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46公里,最窄10公里。
全区总面积21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8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9%。
怀柔处于中纬度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湿润,春秋季节短,为过渡性季节。
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3小时;年平均气温6°C—12°C;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70—850毫米。
怀柔山区均为石质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南低北高,中部隆起,最高海拔1776米,最低海拔102米。
山区大部分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土壤主要是褐土和中山区棕色土,土壤PH值为5—7.5,大部分呈微酸性。
怀柔区全区的林木覆盖率为69.71%,林业用地面积233.03万亩,其中林地176.41万亩,宜林荒山25.02万亩,农业用地22.6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9.32万亩。
植物种类有200多属300余种。
现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为主。
怀柔山区河流分布较多,有四级以上的17条,主要河流为白河、汤河、琉璃河、怀九河、怀沙河、雁栖河。
山区有山泉774眼,大小水库22座,年均水资源总量6.67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5.6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情况怀柔全区共有14个乡镇,287个行政村,总人口26.7万人,其中,边远山区乡镇9个,共有183个行政村,3.6万户,9.9万人,有耕地10.6203万亩,其中水浇地6.0217万亩。
冲洪积平原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雁栖镇,装备学院西侧新征地。
整个项目分为陈列馆和会展中心两部分,装备陈列馆有地下室,基础埋深约9米,紧邻会展中心无地下室,至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2.1,由于地基处理要求,基槽开挖至第(3)层卵石层。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为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整个场区孔口高程48.06~49.44米。
岩土工程勘察揭露基坑影响范围内地层描述如下:
第(1)层填土:稍湿~湿,稍密,黄褐色,以粘质粉土为主,含少量砖渣、碎石和植物根等。
局部夹①1层杂填土:杂色,稍湿,稍密,杂填土以卵碎石或路基垫层填料。
第(2)层新近沉积粉土:褐黄~黄褐,密实,稍湿~湿,砂质粉土、粘质粉土交互分布:结构性差,土质不均;含有云母、砂砾或砾石等,整个场区普遍分布。
局部夹(2-1)粉质粘土和(2-2)粉细砂薄层。
第(3)层新近沉积卵石:湿,密实,粒径一般为20~40mm,最大约140mm,中粗砂、砾砂充填,含量约占40~45%,。
卵石呈亚圆形,级配好,该层分布较稳定,局部夹有(3-1)中砂层。
第(2)层粉土及其亚层综合厚度有西向东逐渐增大。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13.80~14.1米,高程34.39~34.58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含水层为第(5层)卵石及其亚层,本次基坑支护设计可不考虑本层地下水的影响。
北京巿怀柔区概况 简介

北京巿怀柔区概况简介行政区划代码:110116地址:龙山街道府前街15号邮编:101400车牌:京A-H、J-N、P-Q、Y电话:010-怀柔区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地处全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6°17′-116°63′,北纬40°41′-41°04′之间。
城区距北京东直门50公里。
全区总面积2122.6平方公里。
怀柔区南邻北京市顺义区,西南为北京市昌平区,西是北京市延庆县,东邻北京市密云县,西北至东北部,分别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和滦平县接壤。
怀柔境内多山,明代弘治年间大学士谢迁曾说:"怀柔为邑,崇岗叠嶂,绵亘千里"。
全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9%。
境内绵延起伏的群山中,有名称的山峰500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24座。
京北著名的高山黑坨山,海拔1533.9米。
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南猴顶山,海拔1705米,为全区第一高峰。
这些莽莽苍苍、连绵不断的山地,是首都北京的绿色长城、天然屏障。
区内不仅山地广大,而且河泉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
全区有属于潮白河、北运河两个水系的白河、汤河、天河、琉璃河、怀沙河、怀九河、雁栖河、白浪河等4级以上河流17条。
有山泉774处,其中有珍珠泉、莲花泉、龙潭泉等涌量稳定的山泉261处。
【地形地貌】怀柔区除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的平原区外,其余均为山地。
地貌类型由于受山脉阻隔影响,使全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
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境内最高猴顶山主峰海拔1755.8米,中北部汤河口盆地海拔264米,南部平原梭草村最低海拔只有34米。
山区以石质山为显著特点。
由于区内地质形成年代久远,使山区岩性的实际分布非常复杂。
全区地处华北褐土带,主要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四大土类共12个亚类,27个土属,102个土种。
土壤随地势起伏变化而变化,由中山到平原随海拔高度降低而依次分布为棕壤、褐土、潮土和水稻土。
怀柔信息

怀柔信息怀柔是中国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山区。
作为北京市的一个郊区,怀柔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怀柔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旅游景点等方面的信息。
怀柔市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地处燕山山脉南麓。
总面积3460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17个镇。
怀柔是迄今仍保存完好的八达岭长城最后一处关口,也是北京市体育事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绝佳选择。
怀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在历史的长河中,怀柔曾是北方屏障,经由此地通往辽东的交通要道,因而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怀柔的文化遗产包括松山文化遗址、西山石坊、百花山石窟、慕田峪长城等,这些都见证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
怀柔市是北京市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
怀柔山水秀丽,风景如画。
境内有引人入胜的怀柔湖、红螺寺、滚石风景区、珍珠湖等著名景点。
怀柔湖是怀柔市的最大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环绕,景色相当优美。
红螺寺是怀柔市著名的佛教寺庙,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是吸引众多游客的热门景点之一。
怀柔还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度假区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慕田峪是中国长城上最著名的一段,这里的山势险峻,风景壮丽,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壶口瀑布是怀柔的又一著名景点,它位于崇礼县境内,是燕山山系的第一大瀑布,下水声如雷声,气势磅礴,给人以宏大的震撼。
此外,怀柔还有军都山、白草畔等著名景区,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怀柔的旅游业日益兴旺,旅游服务设施也日趋完善。
各类宾馆、餐厅、娱乐场所等应有尽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住宿、用餐和娱乐选择。
同时,怀柔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如怀柔国际滑草中心的滑草活动、红螺寺的佛事活动、怀柔农业园的采摘活动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怀柔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点,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柔区地质地貌条件
怀柔区除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的平原区外,其余均为山地。
地貌类型由于受山脉阻隔妨碍,使全区地貌类型多样,要紧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
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境内最高猴顶山主峰海拔1755.8米,中北部汤河口盆地海拔264米,南部平原梭草村最低海拔只有34米。
山区以石质山为显著特点。
由于区内地质形成年代久远,使山区岩性的实际分布特别复杂。
全区地处华北褐土带,要紧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四大土类共12个亚类,27个土属,102个土种。
土壤随地势起伏变化而变化,由中山到平原随海拔高度降低而依次分布为棕壤、褐土、潮土和水稻土。
棕壤面积42.5万亩,占13.4%;褐土面积247.7万亩,占78%;潮土面积6.9万亩,占2.2%;水稻土面积1.5万亩占0.5%。
土壤质地平原区为轻壤和沙壤质,山区多为壤质和沙壤质。
土壤pH值在5.9-8之间。
平原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
总面积24.73万亩。
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现代化水平较高,是全区粮、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要紧生产区域,也是全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政治文化中心区。
丘陵要紧分布在长城以南与平原之间。
总面积为22.07万亩,海拔100-250米,要紧由剥蚀残丘组成。
阶坡地和沟谷土层较厚,土质良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不仅是怀柔区干鲜果的主产区,也是冷水鱼养殖和重要的旅游观光区。
低山分布于长城以北的黑驼山两侧和汤河口盆地两侧,总面积132.82万亩,海拔为400-800米之间。
其特点是:土薄干旱,耕地少而零散,自然条件差。
是怀柔区实施山、水、林、田、路等综合生态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
中山要紧分布地黑驼山、云蒙山、猴顶山主峰线两侧,总面积为124.72万亩。
中山山体陡峭,气候冷凉,人为破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
是怀柔区天然次生林的要紧分布区。
盆地要紧分布在北部汤河、白河河谷两侧,总面积7.8万亩。
盆地河谷土层
较厚,地势开阔,水利条件较好,但受气候条件妨碍,目前耕作制度多为一种一熟制。
是全区籽种、杂粮、淡季蔬菜的主产区。
水域包括河流、水库、坑塘等。
总面积为7.19万亩。
其中怀柔水库面积12269亩,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之一。
目前,山前地区的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已成为怀柔区冷水鱼养殖、观光、垂钓、休闲娱乐的度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