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议论文如何展开分析论证
议论文常见论证分析方法(非常优秀)

例三: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
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
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wánqiáng)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 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
《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
功?是顽强的意志(yìzhì),不屈的奋斗精神。试想,如果贝多芬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例三 :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 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
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
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jiāndìng)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优点:观点明确,举例论证
缺点:堆砌材料。所举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说理 显得简单,不够深入、透彻。
分析抓不住实质,不会分析,不能紧扣中心展开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 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 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lìzú)的依据。这种“不讲 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 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
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参考示例】: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论点句)古今中外成才者, 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 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céngjīng)是个流浪儿;画 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 去打工……[材料句] 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归纳句]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 发育,不断地成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 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分 析句] 越是贫穷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结论 句]
怎么分析议论文的思路方法

怎么分析议论文的思路方法分析议论文的思路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明确论题:首先要明确要分析的议论文的论题,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 阅读理解:仔细阅读议论文,并确保对作者的论点、证据和结构有充分理解。
注意文中的论述方式、论证手法和论据是否合理及其说服力。
3. 结构剖析:拆解整个议论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论述脉络和逻辑关系。
掌握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功能,比如导言(引出论题,简要陈述主要观点)、正文(论证或展开具体议论)、结论(总结主要观点,概括论证结果)等。
4. 论点分析:识别主要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细节,理解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和清晰。
注意辨认作者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因果关系等,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5. 证据评估:评价作者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和有说服力。
检查论据的来源是否权威、数据是否准确、引用是否恰当等。
6. 论证策略:分析作者使用的论证手段和策略,如比较对比、例证、对立论证等。
探究这些策略对于增强作者说服力的作用,并分析其利弊。
7. 各自观点:分析作者的角度和立场,考虑作者可能的动机和利益关系。
同时,也要考虑对立观点,了解不同意见的根据和理由。
8. 文本解读: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细致分析,揭示作者意图和目的。
注意文本的修辞手法、概念性词语的解释、具体案例的引入等。
9. 总结评估:综合以上分析,对作者的论证成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作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给出个人观点和建议,或提出对话和对抗观点等。
以上的思路方法可以帮助你分析议论文,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论述内容。
最后,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总结,写出一篇超过1500字的议论文。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一、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一)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
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
例1:(2006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学有删改)资讯时代是为能运用资讯的人而预备的。
那些把一切资料的碎片都当做资讯的人不可能正确的运用资讯;那些把一切有用和无用的东西都往脑袋里塞的人也不可能成功运用资讯。
只有对你真正有意义的资料才称得上资讯,其他的都是垃圾,只会让你更加无知。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超载健忘症”,听完一场毫无意义的演讲,我们不仅没有记住一个字,反而连车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
问题:文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法。
举到了“超载健忘症“的例子。
其作用是:证明了滥取资讯的严重后果(危害)例2、(2006海南省课改试验区有删改)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
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
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
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问题: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法(例证法)。
作用是用该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引用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议论文如何展开论证

1.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 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 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 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 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 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 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 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 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正是海尔集团这种“大胆尝试,开拓进取”的 思想,使海尔集团在市场交锋中大获全胜,并 且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海尔总裁杨绵绵曾 说“我们的每一次革新,不论成功与否,都使 海尔获得了一次新生”。创新改革不仅是一个 公司的品质,更多的是人的品质。这种品质像 是黑暗中的夜明珠,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方法四:论据引申法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 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 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 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 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 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 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 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 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事实论据之后 如何展开论证(说理)
方法一:“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 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1.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 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 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 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 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 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 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 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 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 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 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 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 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方法:直接陈述原 因]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议论文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论证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议论文的四种基本论证方法议论文论证方法一、例证法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一些同学的写作过程中,要么自己分析到底,要么一味地罗列事例和名言,而缺少相应的论述,使文章显得单薄无力。
这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抓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阐述,让自己的论述有理有力。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例证法就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例如有一篇题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的考场(20xx年全国卷Ⅱ)写道:“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
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
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为论述“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列举了诸葛亮和李密两个人的事例,并且分析了两人的感恩之举,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借助事实论据说理,不等同于简单的事实罗列,要避开以事例代替论证,只有叙述没有分析的误区。
在概述事例之后,要尽力挖掘材料中包含的内容,将它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精品议论文论证结构及开篇推荐分析

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
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
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
值,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
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
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
永远忘不了六十多年前的那幕惨剧:天空中飘洒的是人的骨灰, 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味,炮火味。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这些罪 过只能让希特勒等发动三战的战犯去承担。但是,二战失败后的 六十多年来,德国人重新开始,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德国 人不停地反省,不停地纪念,建立起由2700根方柱组成的纳粹大 屠杀受害者纪念碑,修建集中营纪念馆,表示对无庸人民的沉痛 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还有那天德国总 理在纪念碑下的惊世一跪,给了世界多少震憾!德国人民向世界 展示了理性的心量,也赢得了尊重!
主体部分的结构:
1、并列式 2、对比式 3、层进式
一、并列式①:
模式1:
引论(提出论点) (正面) 论据① +分析论证
本论 ( 正面) 论据② +分析论证 (反面) 论据③ +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并列
《高尚不需要理由 》
高尚不需 要理由
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 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
对策
•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掌握几种基本
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
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
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 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共3篇)

篇一: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
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
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惜你的脸面》片段)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
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一、概念解析。
作点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从比较异同思索,或从侧面与全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
二、常用方法一般情况下,对议论中心进行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学观点的运用: ( 一)、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
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例如下面这篇文章:世界一天一个样近日,一位心烦的母亲上门“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已初三了,成绩依旧在四五十分之间徘徊。
谈话中,她用得最多的话就是:“他还有什么前途?”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同情,为她伤心;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难过,为她的孩子竟连母亲的信任都得不到;而当第三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的已是一种反感情绪了。
明天就一定和今天一样吗?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说他看俩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着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是这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作文。
从这一点上,这位母亲和巴尔扎克的错误是一样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科学发展史表明,地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社会发展史表明,社会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经过了多少万年的发展才进入奴隶社会,此后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
发展和变化是永无止境的。
人不也是如此吗?身体的发育,思维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更改,知识体系的深化,在这之中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变得怎么样?昨日种种,那不过是今天的起点;明日种种,还要看今日的汗水几何。
狭隘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一种腐蚀剂,消磨了意志,消磨了自信,也就消磨了前进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如何展开分析论证
高考议论文病症:观点+材料=?
模式: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结论: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
病例诊治
病例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原稿:“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
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诊断: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
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
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对文章进行
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改稿:“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
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
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
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病症:议论通病——不懂或不会分析论证
诊治方法:议论文不论不证,难以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存联系,难以显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
分析论述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而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
要使
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人看。
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
诊治方法:
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展开分析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因果分析法”
病文:
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
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
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诊断:
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
论点。
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
阅读语段,我们还会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
治疗: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以“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也就是采取“因果分析法”:,即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
改文: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
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
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
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
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
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诊治延展:
1、直接陈述原因:
示例一:填空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_①_。
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_②_。
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③_。
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
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①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②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③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
投降。
2、自问自答:
示例二:
论点:人贵有自知之明
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
被假象迷惑。
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
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示例三:人生中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屡屡失意而心灰意懒的年青人邂逅一位山寺老僧。
老僧用名贵龙井招待之。
但老僧冲泡的第一杯绿茶,年轻人饮后觉无一丝香味;待第二次冲泡后,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荡漾开来;待冲
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
年轻人满载而归。
从此奋发向上。
分析:上述语段中年轻人的“喝茶”行为与其最后“满载而归,奋发向上”的结果,语
意上有较大的跳跃。
年轻人“喝的是茶”,但为什么会“满载而归,奋发向上”?这中间年轻
人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而这心理活动我们如果能填补解说出来,不但文气贯通了,而且年轻人
从消沉到发奋的原因也揭示出来了。
这样,“理”就透了,读者也就“信服”了。
改文如下:
……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
【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轻人心灵
澄澈起来了:原来,茶香是来自于沸水的一次次“冲泡”;茶越香香醇,“冲泡”次数就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点滤出。
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一次次的“冲泡”才能
陡现吗?要想曙光越璀璨,“冲泡”的次数不也就须越多吗?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原来,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冲泡的历练啊!于是年轻人的郁积的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脸上,从此奋发向上。
(二)“假设分析法”:
示例一: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
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
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示例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
即
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
画出更好的画。
”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分析: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
但说理是可否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
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
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创作
出来的。
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
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分析:这一改文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
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
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