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优质课件

C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
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
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
3.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 劳动热情,带来农村 生产力的大解放,农 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 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 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发展,农村乡镇企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 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一 三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等奖优秀课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家庭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 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 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
结合课本39页相关史事,说说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 农村存在什么嘛问题?(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 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 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3 0
GDP总值当时只有3500多亿元,2017年总 值达 827122亿元,在全球占比超过15%,是第 三四五名的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
阅读39页相关史事。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承包给
生产 自主权 家庭(农户)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0000 100000 14000 120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作用: 10000 80000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8000 2.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60000 6000 3.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时间: 1978年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方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发展: 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家庭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 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 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
结合课本39页相关史事,说说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 农村存在什么嘛问题?(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 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 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3 0
GDP总值当时只有3500多亿元,2017年总 值达 827122亿元,在全球占比超过15%,是第 三四五名的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
阅读39页相关史事。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承包给
生产 自主权 家庭(农户)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0000 100000 14000 120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作用: 10000 80000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8000 2.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60000 6000 3.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时间: 1978年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方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发展: 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C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共29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试点:安徽:凤阳---1980年四川--1982年全面推广 特点:包产到户(形式),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国家、集 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意义: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 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积极性不高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 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 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展开:
2.我国城市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
①所有制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 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是如何推进 的? • • ①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在城市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和分配 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 ③1993年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 “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主要与 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D ) A. 加强民主建设 B. 农村经济改革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试点:安徽:凤阳---1980年四川--1982年全面推广 特点:包产到户(形式),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国家、集 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意义: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 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积极性不高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 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 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展开:
2.我国城市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
①所有制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 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是如何推进 的? • • ①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在城市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和分配 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 ③1993年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 “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主要与 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D ) A. 加强民主建设 B. 农村经济改革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0张PPT)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
几点研究》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 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
元。实在行当家时庭,联对产这承群“包叫责花任子制”后来,说农,民这无积疑极是性一提座高光了芒,四农 民射从的“金大山锅。饭”里—解—马放立了诚、,凌富志军余著劳作《动交力锋》越来越多,怎么办?
(3)、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大包干后,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 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早上工,天不明;晚
①收激工发,了黑蒙农蒙民。的早劳晚动两热头情见,星带星,来一农天村当生成产几力天的用大”。解放; ②材农料业二生:产小和岗村农1民97收9年入卖均给有国很家大粮食提1高2497公斤,超过政府
生死契约, 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 各自的名字. 并按上鲜红的手印, 几天后全村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 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分下去了。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 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1977年6月万里上任安徽省委第
一书记,调查发现:安徽全省28万个生 产队中,只有10%能维持温饱;67%的 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30元以下的队 约占25%。这意味着安徽4000万农村人 口中有3500万以上吃不饱肚子!”
几点研究》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 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
元。实在行当家时庭,联对产这承群“包叫责花任子制”后来,说农,民这无积疑极是性一提座高光了芒,四农 民射从的“金大山锅。饭”里—解—马放立了诚、,凌富志军余著劳作《动交力锋》越来越多,怎么办?
(3)、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大包干后,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 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早上工,天不明;晚
①收激工发,了黑蒙农蒙民。的早劳晚动两热头情见,星带星,来一农天村当生成产几力天的用大”。解放; ②材农料业二生:产小和岗村农1民97收9年入卖均给有国很家大粮食提1高2497公斤,超过政府
生死契约, 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 各自的名字. 并按上鲜红的手印, 几天后全村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 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分下去了。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 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1977年6月万里上任安徽省委第
一书记,调查发现:安徽全省28万个生 产队中,只有10%能维持温饱;67%的 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30元以下的队 约占25%。这意味着安徽4000万农村人 口中有3500万以上吃不饱肚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4张PPT)

大锅饭 为主
政企 政企分开,扩大 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不分 企业自主权。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改革前,海尔集团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第 三次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D
当堂训练检测 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 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 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D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了经济特区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试行和推广,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 行的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自主阅读课本P38~39页第一目内容,师友完成: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小组交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 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 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活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中心环节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中心环节 2.自主阅读课本P39~40页第二目内容,师友完成:城市 单一 以公有制为基础, 增强企业活力
政企 政企分开,扩大 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不分 企业自主权。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改革前,海尔集团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第 三次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D
当堂训练检测 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 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 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D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了经济特区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试行和推广,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 行的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自主阅读课本P38~39页第一目内容,师友完成: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小组交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 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 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活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中心环节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中心环节 2.自主阅读课本P39~40页第二目内容,师友完成:城市 单一 以公有制为基础, 增强企业活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配“大 锅饭”
分配制度
调动了企业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和职工的积
分配方式并存
极性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国 家
管给的企太业多松 太绑死
没 扩有 大生 自产 主 自 权主 经权 营缺 责 乏 任活 制企力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 实施 过 (2)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 程 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 遍实行。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在土 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的土地按照合同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 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形象地说:“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
材料三: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行了官全)
行业的公有所制有,所制有形制式形式单比一较单一,甚至
连小商品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础:改,革改在革农的村浪取潮得从成农功村,涌为向继城续市深化改革打下了基
②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施业比即政较使简采企单取不, 这分主样要的,是措企风施业扇也、没没鼓有有风主自机动,权主但,权是要企经
分配制度
调动了企业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和职工的积
分配方式并存
极性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国 家
管给的企太业多松 太绑死
没 扩有 大生 自产 主 自 权主 经权 营缺 责 乏 任活 制企力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 实施 过 (2)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 程 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 遍实行。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在土 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的土地按照合同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 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形象地说:“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
材料三: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行了官全)
行业的公有所制有,所制有形制式形式单比一较单一,甚至
连小商品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础:改,革改在革农的村浪取潮得从成农功村,涌为向继城续市深化改革打下了基
②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施业比即政较使简采企单取不, 这分主样要的,是措企风施业扇也、没没鼓有有风主自机动,权主但,权是要企经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企业
没扩有大生自产主自权 主经权营缺责乏任活制 力
工人
吃大锅按饭劳, 没极有性劳分动配积
知识拓展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2原01貌6年年营业额2016亿元,是全球大型家电第 一品牌。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 榜,海尔集团连续十三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品 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 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 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 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 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 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 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
集体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1958 党的领导人急 — 于求成,忽视 1978 客观规律。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
化程度。强调“一 积极性,使农业生产
大二公”
遭到严重破坏
强调规模、 公有化程度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人民公社体制 1978 的弊端(农民
年 缺乏生产自主 至今 权,生产积极
性不高)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 础上,集体所有的 热情,带来农村生产 土地包给农民使 力的大解放,农业生 用。(分田包干到 产和农民收入有很 户,自负盈亏) 大提高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为农民致 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 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 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 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 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 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 修理等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下列对这一“契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8. 1979—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累计生产3
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
随堂练习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随堂练习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意义:企业经营权的扩大,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 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的活力。
改革前
国家:管的太多、太死啊
国 有 企 业
企业:缺乏活力 没有生产自主权
工人: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改革后
国家:给企业松绑, 政企分开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B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堂练习
5. 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
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D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弊端
材料一: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B )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变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堂练习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C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目的
中心环节
农
城
开 始
村 改
政策
推 进
市 改
主要内容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革
革
作用
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 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史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认识城市改革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重大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认同改革 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10. 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企业上缴 利润每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就可相应增长0.3—0.7%。
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 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 有 企 业
企业:扩大自主权 经营责任制
工人: 按劳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琳琅满目的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 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 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农村到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随堂练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财产统一分配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0731亿公斤
要盖仓库。”
7.15亿公斤
6.70亿公斤
材料二:改革5.后02亿一公斤年,小岗村第30一477亿次公斤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78年 1984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4.意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 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 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国家 所有权
土地等生 产资料
农 户
使用权
定额
国家 集体
作物收成
剩下部分
农户 所有
包产 到户,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 在 土 地 公 有 的 基 础 上 , 把 土 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情景导入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迈出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说一说: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大胆的尝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 养活到18岁。”
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以下关于“大包干”
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 农村土地不再是集体所有 B. 农民不再向国家承担义务 C. 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 中国重新退回到过去的自然经济状态
随堂练习
7.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契
2.开始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3.实施:(1)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 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 实行。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安徽粮凤,阳粮烧食产陈量草,个全人国富粮食,产集量 体富,国家还
注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制未变)
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集体经营
个体经营
政策的支持: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 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人 民 公 社 体 制 严 重 挫 伤 了 农 民 生产积极性。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 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 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1.背景:(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 乏活力(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8. 1979—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累计生产3
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
随堂练习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随堂练习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意义:企业经营权的扩大,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 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的活力。
改革前
国家:管的太多、太死啊
国 有 企 业
企业:缺乏活力 没有生产自主权
工人: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改革后
国家:给企业松绑, 政企分开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B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堂练习
5. 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
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D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弊端
材料一: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B )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变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堂练习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C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目的
中心环节
农
城
开 始
村 改
政策
推 进
市 改
主要内容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革
革
作用
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 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史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认识城市改革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重大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认同改革 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10. 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企业上缴 利润每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就可相应增长0.3—0.7%。
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 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 有 企 业
企业:扩大自主权 经营责任制
工人: 按劳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琳琅满目的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 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 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农村到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随堂练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财产统一分配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0731亿公斤
要盖仓库。”
7.15亿公斤
6.70亿公斤
材料二:改革5.后02亿一公斤年,小岗村第30一477亿次公斤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78年 1984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4.意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 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 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国家 所有权
土地等生 产资料
农 户
使用权
定额
国家 集体
作物收成
剩下部分
农户 所有
包产 到户,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 在 土 地 公 有 的 基 础 上 , 把 土 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情景导入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迈出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说一说: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大胆的尝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 养活到18岁。”
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以下关于“大包干”
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 农村土地不再是集体所有 B. 农民不再向国家承担义务 C. 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 中国重新退回到过去的自然经济状态
随堂练习
7.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契
2.开始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3.实施:(1)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 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 实行。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安徽粮凤,阳粮烧食产陈量草,个全人国富粮食,产集量 体富,国家还
注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制未变)
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集体经营
个体经营
政策的支持: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 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人 民 公 社 体 制 严 重 挫 伤 了 农 民 生产积极性。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 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 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1.背景:(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 乏活力(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