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研究进展与应用_廖劲松

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研究进展与应用_廖劲松

食 品 中 的 风 味 物 质 包 括 味 感 物 质/ 甜 、酸 、咸 、苦 、
鲜 、涩 、辣 、清 凉 味 、碱 味 、金 属 味 等 0 和 嗅 感 物 质 / 动 植
物 性 食 品 的 香 气 以 及 发 酵 、焙 烤 食 品 的 香 气 等0。风 味
物 质 一 般 具 有 以 下 特 点-#.:成 分 繁 多 而 含 量 甚 微 ,除
%&’ 直接萃取法(浸提法)()*+,-./,0.+1-.*234
根据风味物质的理化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和 萃 取 温 度 ,可 直 接 将 风 味 成 分 从 原 材 料 中 萃 取 出 来 。 目前直接萃取法的使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对虾香味 料 就 可 以 采 用 乙 醇 # 水 作 为 溶 剂 进 行 加 热 提 取 354。 对 虾的香味是在烹调新鲜对虾后产生的,对虾中的蛋 白 质 、氨 基 酸 (尤 其 是 含 硫 氨 基 酸 )、还 原 糖 、无 机 盐 、 脂肪等组成的香味前体物质经加热后,经过一系列 反应而产生了对虾特有的香气,其中具有鲜味的谷 氨 酸 、核 苷 酸 和 具 有 甜 味 的 甘 氨 酸 、丙 氨 酸 、丝 氨 酸 、 甜菜碱等的含量对对虾的香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 些 物 质 均 有 较 好 的 水 溶 性 。此 外 ,考 虑 到 对 虾 香 味 料若能带上虾黄素将更加完美,而虾黄素在加热后 可 以 与 蛋 白 质 分 离 ,并 易 溶 于 乙 醇 等 非 极 性 溶 剂 中 。 因 此 ,采 用 乙 醇 #水 混 合 溶 剂 加 热 回 流 浸 提 ,便 可 以 将 对 虾 中 的 呈 香 、呈 味 、呈 色 物 质 提 取 出 来 。
! 实际应用
!&% 香菇风味物质的分离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干燥过程中,食用菌内的水分被蒸发出去,这会导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损失。


究表明,在干燥过程中,食用菌中的醇类、酮类和醛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严重降低,而酯类、羰基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的含量有所增加。

不同的干燥方法会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热风干燥会
导致食用菌中醇类、酮类和醛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严重损失,其品质下降明显;而真空
冷冻干燥和离子风干燥则对食用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较小。

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可以
保持食用菌的形态、色泽、口感和香气,并且能够保留食用菌中的大部分活性成分。

在干燥之前,预处理对食用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也会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
预处理条件下,蘑菇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采用高温蒸
煮和低温冷藏两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蘑菇中的挥发性酸和芳香化合物含量,提高蘑菇的
风味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食用菌的干燥通常需要结合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研究表明,采用微波
预处理和高温真空干燥的方法,可将食用菌中醇类、酮类和醛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损失
减少到最小,同时还能够保持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

总之,干燥过程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干燥方
法和预处理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用菌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提高食用
菌的质量和品质。

食用菌风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食用菌风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维普资讯
《 江苏调味 副食 品》 06年 第 2 2o 3卷
中国分类号 :S0 . 22 1 P 文献标识码 : D 文章编号 :0 6—8 8 (0 6)5—0 3 O 10 4 1 20 0 0 4一 3
第 5期( 总第 1 1期) 0
食茵味研 进及用 用 风 的 究 展 应
食用菌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
而且还具有独特 的风味 , 深受 消费者的青睐。如
收 稿 日期 :0 6— 6— 9 20 0 2
作者简介 : 温泉 (9 2 , , 18 一)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 食用菌风味 的研究 。

3 ・ 4
维普资讯
食用菌中非挥发性的滋味活性物质是一类可 溶的 、 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的化合物 , 如一些游离氨 基酸 、 核苷酸及碳水化合物等。 研究发现 , 食用菌之所以味道鲜美是 源于其 含有许多鲜味活性成分 。游离氨基酸就是其 中一 类重 要的活 性成分 , 用菌 中所 含的氨 基酸有 食 2% ~ 5 5 3%处于游离状态 , 国内常见 的 8 种食用 菌中: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和丙氨酸等氨基酸 的含量极为丰富 , 尤其是在香菇 、 金针菇及双孢蘑 菇中 , 含量 占氨基酸 总量 的 4 %以上 , 0 因而 口味
p iain i o n u t s c ss a k fo l t n f d i d s y, u h a n c o d,sa o i g fo c o o r e s nn d,e i l n u e ea e n d b ef n se t c t. o d b e f g sb v r g ,a d e il u g xr t c u u a e Ke o d e i l u g s l v r p l ai n y W r s: d be f n u ;f o ;a p i t a c o

香菇多糖_精品文档

香菇多糖_精品文档

香菇多糖摘要:香菇多糖是一种从香菇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物质。

香菇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香菇多糖不仅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还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本文将介绍香菇多糖的来源、营养成分以及其在食品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香菇多糖的来源香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由真菌门真菌纲真菌目白蘑菇目真菌科白蘑菇科白蘑菇属真菌所形成的食用菌。

香菇是世界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物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二、香菇多糖的营养成分香菇多糖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多糖是香菇多糖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作用。

三、香菇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香菇多糖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由于香菇多糖具有增加食品的黏性和稠度的特点,可以用于调制各种食品,如调味品、饮料、果酱等。

此外,香菇多糖还可以用作食品的保鲜剂和防腐剂,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和品质。

四、香菇多糖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香菇多糖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香菇多糖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香菇多糖还可以用于研发新药和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五、香菇多糖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香菇多糖作为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目前,香菇多糖已经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有很多研究和开发的空间。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香菇多糖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药物成分,对于推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干燥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作者:王婷婷严明邓雅元杨璐敏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33期摘; ;要:干燥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加工业,可延长货架期,降低储运成本。

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

但食用菌在干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含量均会发生变化,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对食用菌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干燥食用菌的方式(如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等)以及不同干燥方式对食用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开发高品质食用菌风味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燥; 食用菌; 挥发性风味物质; 影响中图分类号:TS219;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c)-0094-04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drying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modern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o extend shelf life and reduc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Edible Fungi is rich in protein, which has lower lipid. It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s and tastes well. The type and content of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 would change while drying. Flavor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n evaluating the qualities of edible fungi and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Domestic drying methods on edible fungi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hot air drying, vacuum freeze drying,microwave vacuum drying, etc)were reviewed, which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new mushroom products.Key Words: Drying; Edible fungi;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 Infulence干燥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加工业,能够降低物料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产品内部微生物无法生存,阻碍以水为介质的化学反应发生,抑制部分酶的活性,延长货架期,降低储运成本。

香菇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香菇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质 量 较大 , 甜味 和 还 原性 , 分 能溶 于水 , 水 中 的溶 解 无 部 在
度 随 分子 质 量 增大 而 降低 , 溶 液为 中性 , 水 不溶 于 甲醇 、 乙 醇 、 酮 等 有机 溶 剂 。 丙 香菇 中有 6种 以 上多 糖 组成 , 中 4 其 种 杂 多糖 , 它们 是 酸 性 多糖 [ 主要 由葡萄 糖 、 4 1 , 葡萄 糖 醛 酸 、 甘 露 糖 、 糖 、 乳 糖 和 鼠 李糖 组 成 。 木 半 2种 葡 聚 糖 , 线性 p 一 (— 3 一 一 聚 糖和 带 (— 6 糖 苷 链 接 的 支链 B D一 聚 1 )D 葡 1 ) — 葡 糖 , 子 量 约为 lO 14这 2种葡 聚 糖 均 是对 人 体 有 着很 分 O x 0o 大作 用 的糖 类 , C iaa等 首次从 香菇 中分 离 出具 有抗肿 如 hh r 瘤 活性 的多糖 线性 B (— 3 一 一 一 1 ) D 葡聚 糖和 带 (— 6 糖 苷链 1 ) 接的 支链 B D 葡聚 糖 。 后大 量研 究证 明香 菇 中的 多糖能 —一 此 够 增 强腹 腔 巨噬细 胞 的吞噬 能 力 , 高机 体 抗肿瘤 功 能 , 提 是 理 想 的免 疫促 进剂 , 来越 受 到人们 的重视 , 越 因此香 菇 多糖 也成 为人类 研究较 多 的糖 类。
园艺 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伍 玉明 高红 东 刘存芳
( 两理 工 学 院 化 学 与环 境 科 学 学 院 , 西 汉 中 7 3 0 ) 陕 陕 2 0 0
摘要
香 菇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食 药 兼 用 的 真 菌 , 人 类理 想 的 绿 色保 健 食 品 。 香 菇 中 主 要 的 营 养 成 分 氨 基 酸 、 水 化 合 物 、 质 元 素 、 是 对 碳 矿 维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香菇多糖的制备香菇俗名香菌香蕈平庄菇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香菇多糖的制备香菇俗名香菌香蕈平庄菇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香菇多糖的制备香菇俗名香菌、香蕈、平庄菇(广东)、椎茸(日本),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

在分类中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

干燥的香菇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8-60%)、蛋白质(20-23%)、纤维素(9-10%)、脂肪(3-4%)和灰分(4-5%)。

香菇是著名的食用兼药用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其味甘,性平,有“植物皇后”美誉。

多糖的提取:香菇多糖存在于香菇子实体细胞壁中,香菇的细胞壁包含两种重要的高分子物质,几丁质和β-葡聚糖。

这两种分子中的单链通过氢桥连接形成共价键。

多糖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其结构和水溶性的不同而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条件下从外层到内层破坏细胞壁。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见的方法,用酸或碱溶液提取可提高提取率,但酸性或碱性较强可能引起糖苷键的断裂。

为了提高多糖的得率,可增加一些物理或生物的辅助手段,如酶解、超声、微波、超高压、高压脉冲电场等多种方法。

多糖的分离:多糖提取液中含有许多杂质,主要是色素、无机盐、低分子量有机物,高分子量的蛋白质等,需逐一除去。

低分子量的物质可用透析法除去。

多糖的纯化: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分级沉淀法、色谱分离法、膜分离法等。

色谱分离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两种,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是离子交换和吸附与解吸附,可以分离各种酸性、中性多糖。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多糖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分离的方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萄糖凝胶、琼脂糖凝胶等,洗脱剂是不同浓度的盐和缓冲液。

香菇多糖的结构多糖的结构在其一级结构基础上,其主链间以氢键结合的形式形成二级结构,各种聚合体又在二级结构基础上,糖单位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有序而粗大的构象,形成多糖的三、四级结构因此多糖的结构分析较其他物质更加复杂。

多糖在水溶液中会表现出无规则卷曲、单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三螺旋结构、聚集和球形构象等,这些构象的形成与多糖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有关。

食用菌类的香味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

食用菌类的香味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

食用菌类的香味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食用菌类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香味的食品,其香味成分的分析和应用研究对于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开发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香味成分的分析方法、常见的食用菌香味成分以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香味成分的分析方法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香味成分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食用菌样品挥发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质谱仪的数据获取香味成分的质谱图,并通过比对数据库中已知的物质质谱图来识别未知香味成分。

2.气相色谱-嗅觉法气相色谱-嗅觉法结合了分离分析和感官评价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将香味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由专业的嗅觉评价员进行感官评价,确定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强度。

二、常见的食用菌香味成分1.脂肪酸类食用菌中的脂肪酸类物质是其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己醇酸、棕榈酸等。

这些物质常常呈芳香、清香或奶油香味,为食用菌赋予特殊的香气。

2.芳香化合物食用菌中的香味成分中,芳香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它们具有浓郁的香气,如苯乙醇、苯甲醛等。

这些芳香化合物不仅能让食用菌散发出独特的香味,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3.硫化物食用菌中的硫化物是造成其特殊香味的重要组分,如二甲硫、呋喃并噻吩等。

这些硫化物在食用菌的烹调过程中容易挥发出来,为食品增添独特的香气。

三、食用菌香味成分的应用1.食品调味品食用菌香味成分可以被提取用于制作食品调味品,如酱油、酱料等。

它们能够增加食品的风味和口感,提升食品的口感品质。

2.食品添加剂食用菌香味成分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香和提味。

例如,在面包、饼干等烘焙产品中添加食用菌香味成分可以使其更加具有诱人的香气。

3.药物研发食用菌中的香味成分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衰老、抗炎等作用。

因此,将这些成分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可以开发出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新药物。

结语食用菌的香味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对于提升食用菌的品质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香 菇 风 味 物 质 的 主 要 成 分
香 菇 的风 味主 要 指 滋 味和 香 味 , 滋 味 指 品
次 之 。氨基 酸类 鲜 味物质 含量 在 阈值 以下时其 鲜
味 是潜 在性 的 , 只要添加少 量 5 有强 烈 的增鲜作 用 J 。
中氨基酸 和核 苷酸是 主要 的呈 鲜物 质 。香菇 中天
冬氨酸、 谷 氨酸 、 甘氨 酸 、 丙 氨 酸等含 量 丰富 , 其 中 天冬 氨酸 、 谷 氨 酸贡 献 较 大 。谷 氨 酸 在食 盐 存 在
的情 况下能 形成 L一谷氨 酸钠 , 呈昧 阈值 0 . 0 3 %, 是 味精 的主要成 分 , 能呈 现 出较 强 的鲜 味 , 因此 人
香菇 ( L e n t i n u s e d o d e s ) 又名香蕈 、 山珍 , 是 我 国食 用 量 最 大 的珍 贵 食 用 菌 , 味道鲜美 , 香 味浓 郁, 含有多糖 、 丰 富 的氨 基 酸 、 维生 素 及 微量 元 素
游离 氨 基 酸 、 核苷 酸 、 有 机 酸及 碳 水 化合 物 等 , 其
程中风味变化规律 、 形 成 机 制 的研 究 鲜 有 报 道 。
本文 对香 菇风 味物 质 的主要成 分和形 成途 径进 行
们在 烹 饪 食 用 菌 时 可加 少 许 盐 , 有 增 鲜 的 作
用 J 。丙氨 酸 是 甜 味 物 质 , 与谷氨 酸 、 鸟 苷 酸 等
鲜 味物 质 配合 能发 挥 鲜 味 相乘 作 用 , 还 可 引 出 肉
Co mp o u n d s i n Le n t i nu s e d o d e s
Wa n g We n l i a n g , S u n Q i n g ,C a o S h i n i n g ,G o n g Z h i q i n g ,S u n H u a , C h e n X i a n g y a n
等营养物质 ,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显著药理滋 补作 用 , 能 够 抵抗 疲 劳 、 提 高 机体 免 疫 机能 、 延 缓
衰老 , 被称 为 “ 山珍 之 王 ” 。随 着生 活水 平 和生 活
质量 的 提 高 , 香 菇 制 品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J 。我 国对香 菇 的研 究 起 步较 晚 , 对 风 味物 质 的研 究更 少 , 主要 集 中 在香 菇 加 工 制 品 的风 味 组 成上 , 而各 种成 分 对 整体 风 味 的 贡 献 以及 加 工 过
Abs t r a c t T he ma i n la f v o r c o mp o u n d s i n L e n t i n u s e d o d e s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Th e i r f o r ma t i o n me c ha n i s ms we r e s t ud i e d.T he y pr o v i d e d mo r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f o r de e p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Le n t i n u s e d o d e s . Ke y wo r ds L e n t i nu s e do d e s ;F l a v o r c o mp o u n ds ;F o r ma t i o n me c ha ni s m
香 菇 风味 物质 形 成机 理 研 究 进 展
王文亮 , 孙卿 , 曹世 宁, 弓志青 , 孙华, 陈相艳
( 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农 产品研 究所 , 山东 济南 摘 2 5 0 1 0 0 )
要: 本文概述 了香菇风味物质的 主要成分及呈味物 质形成机理 的研究进展 , 以期 为香菇 的精 深加工
类、 鱼类 、 果 实类 的鲜 昧成分 , 有 相互 助鲜 的特 点 。 核 酸分 解酶 催化底 物 核酸 生成 的核苷 酸 物质是 香 菇 中另一大 类鲜 昧物 质 , 其中 5 一鸟 苷 酸含 量 最 为丰富, 是 香菇 风 味的关 键 鲜味 成分 , 5 一腺苷 酸
概述 , 以期 为香 菇风 味物质 的理 论研 究提 供参 考 。
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香菇 ; 风味 物质 ; 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 : ¥ 5 6 7 . 3 9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4 9 4 2 ( 2 0 1 5 ) 0 6 — 0 1 4 5— 0 3
S t u d y o n Fo r ma t i o n Me c ha n i s m o f Fl a v o r
山东农 业科 学 2 0 1 5 , 4 7 ( 6 ) : 1 4 5~1 4 7
D O I : 1 0 . 1 4 0 8 3 / j . i s s n . 1 0 0 1— 4 9 4 2 . 2 0 1 5 . 0 6 . 0 3 4
S h a n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I n s t i t u t e o fA g r o —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0 厂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以 n 。 n 2 5 0 1 0 0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