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省小学语文特岗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专业基础知识(满分10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恫吓(hè)沆瀣(xiè)拗不过(niù)B. 句读(dòu)剽悍(biāo)入场券(quàn)C. 锃亮(zèng)鲫鱼(jǐ)舶来品(bó)D. 应届(yìng)妊娠(shēn) 便利店(b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坐落松弛协奏曲融会贯通B. 扫描恢谐天然气振耳欲聋C. 脉膊巨擘殊不知毋庸置疑D. 竞标临摹吓马威门庭若市3.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这次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
5.下面不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踩、露、纤B. 闷、衷、盲C. 梅、花、炮D. 晴、彤、遐6.下列诗句与作者不符合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B.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7.中国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和()A.《十五从军征》B. 《长歌行》C. 《敕勒川》D. 《木兰诗》8.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写作的长篇小说是()A.《虹》B.《蚀》C.《腐蚀》D.《春蚕》9.下列主人公与书名相对应的是()A.《高老头》——于连B.《巴黎圣母院》——爱斯美拉达B.C.《基督山伯爵》——希斯克里夫 D.《雪国》——薰子二、名词术语解释题11、乡土文学12、“诗史”三、简答题13、.简述《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特点14、.简述卡夫卡作品《变形记》的主题思想15、谈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三、论述题16.简析《阿Q 正传》的艺术特色五、案例评析题(10 分)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落叶》的教学片段: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云南特岗教师小学语文历年真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历年真题2015年云南特岗教师小学文真题试卷《2015年云南特岗教师小学语文特岗真题试卷》《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13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3教育学、心理学强化训练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1、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培根2、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
主张“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
A、洛克B、杜威C、赫尔巴特D、苏格拉底3、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生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4、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A、不起决定作用B、起导向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5、[2011年真题]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6、(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方法7、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家庭课程B.校外课程C.省级课程D.学校课程8、教科书编制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可读性B.启发性C.内容的基础性D.趣味性E.科学性9、[2010年真题]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10、学生认识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接性B.目的性C.交往性D.教育性E.简捷性11、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12、[2010年真题]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关键。
2014年昆明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及解析3

3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干燥,海棉,吮吸,甘霖B 教诲,狡猾,挠头,英俊C眷恋,峻工,骏马,郊游D阻绕,严峻,绞刑,饶恕(阻挠)答案:B解析:A中的海棉应为海绵,C项中的峻工应为竣工,D项阻绕应为阻挠。
故正确答案为B项。
37下列句子中“高”用的是本义的一项是?(A)A这栋新房造得比前面的高B联欢会上,大家的情绪都很高C学校风气好,教学质量就高D上大班课,老师的声音要高一些答案:A38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B)A保持---维持B搁浅---肤浅C普遍---广泛D显现---体现答案:B39不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A炎热—冬天B建设---破坏C重视---轻视D寂静---热闹答案:A40不属于歇后语的是?(D)A百年老松,十年芭蕉,粗枝大叶B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C纸糊的琵琶,弹不得D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答案:D41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是?(B)A欢天喜地,大公无私,流芳百世B声东击西,舍近求远,弄巧成拙贬义词C承上启下,落花流水,珠联璧合D至理名言,本末倒置,明哲保身答案:B42、下列成语按意义归类不属于同一类的是(B)A 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接踵B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数见不鲜C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光怪陆离D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独出心裁答案:B43、填词恰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D)①当你汹涌起来无法__________时,,大量船只就会覆灭②一个人茫然地__________,还因为那个愿望而苦恼心伤!③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__________A控制,迟疑,相思B抑制,徘徊,相思C抑制,迟疑,乡思D控制,徘徊,乡思答案:D44、加点虚词使用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C)A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B我错过很多,却毕竟把握最美好的C如果你的办法多好,也必须切合实际D鹧鸪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答案C45、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____________________(C)A作威作福B为非作歹C始作俑者D上行下效答案:C4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_______D_____A人们对春语的衬托,如雷贯耳B王新晨钟暮鼓地辛勤耕作,终于出版了《李商隐诗选浅释》C小威廉姆斯又一次夺冠,也不是余勇可贾,使尽了力气D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举办世博的热烈愿望答案:D50、修辞手法不同____________C________A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B巴掌大的监狱,他照样端丽(夸张)C大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拟人)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答案:C53、属于变式句的是?A你怎么了B我们昨天下午举行庆澳门回归会议C他急匆匆走进来D这果子吃不了答案:D60不属于叙述方式的是?DA顺叙B倒叙C平叙D记叙答案:D解析:叙述方式(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答案吉林教师考试热点:关注吉林教师考试微博一、语文基础知识1.D 【解析】A中玷污(diàn);B中怏怏不乐(yàng);C中剽悍(piāo),妄自菲薄(fěi);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2.A 【解析】B中名信片→明信片;C中幅射→辐射;D中世外桃园→世外桃源;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3.C 【解析】略。
4.A 【解析】B中“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C中“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用以形容急于求成。
D中“难以释怀”:无法放弃,无法割舍。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5.C 【解析】A项定语语序不当。
“180多家”的位置应放在“单位”前面。
B项词语赘余和语序不当。
应为: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6.D 【解析】略。
7.C 【解析】略。
8.C 【解析】C项中的“戌戊变法”应为“戊戌变法”。
9.C 【解析】略。
10.D 【解析】A.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使用对象有误。
B.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D.粗枝大叶:(1)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2)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
在此句中其意思为第一种解释。
11.A 【解析】略。
12.C 【解析】A.《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B.《死魂灵》作者为果戈里。
D.《水浒传》作者应为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应为罗贯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9题13.D 【解析】D项错在不是“气味分子”而是指气味分子经过复杂作用转变成的“电信号”。
2014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2014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B.估量训诂故旧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偶尔寓所遭遇向隅而泣藕断丝连D.洒脱哂笑牺牲风吹日晒两栖动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委屈求全无疑暴露无疑B.停止停滞不前传颂传诵诗文C.行迹形迹可疑法治健全法制D.抚养抚养小孩涣然焕然一新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发表(表达,登载) 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发端(开始,开端) 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服对手)B.信史(确实的历史) 信马由缰(相信马能识途,紧随其后)信访(来信,来访) 通风报信(暗中透露消息)C.征文(征集稿件) 旁征博引(广泛地引用材料)征途(远途,行程)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D.背约(违背约定) 力透纸背(形容文章深刻有力)背离(离开,违背) 离乡背井(离开故乡去外地生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B.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C.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D.陈水扁近日信口雌黄,抛出了与“两国论”如出一辙的“一边一国”论,结果一时舆论大哗,谴责声四起。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私使某些人变得鼠目寸光,看不到国家利益。
②围绕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诸多疑团,多年来困扰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
③由于忽略了保护环境,类似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的灾祸不断发生。
A.从而一直所以B.进而一贯因此C.从而一贯所以D.进而一直因此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是一种比色情和电视暴力更具危害的社会问题,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身及他人的伤害,它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反社会人格。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昆明、曲靖、玉溪)上岗考试《语文》科目专业知识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角色/角逐砥砺/抵消载歌载舞/载誉归来B.贝壳/地壳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C.和谐/调和屡次/步履称心如意/拍手称快D.模块/楷模誊写/家眷呱呱坠地/沽名钓誉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韩国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2014年昆明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三

五、现代文阅读题。
(共20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4~28题(第24、25、26题各2分,第27、28题各4分,共14分)在爱的站台上送别(邓康延)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负载得最重时,也许就是亲友离别的一刻了。
时间和空间在那一瞬、那一站里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
我常想,倘若那站台、机坪、码头有知有觉,能承负起那么多的离绪别恨、远思长情吗?母与子、夫与妻、姐与妹、朋友同事、知己同学、恋人情侣,目光拥抱着。
——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拂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
许多人一别再难相逢,这里便成为一个灰蒙蒙的背景,衬托起斑驳记忆;许多人又会久别重逢,于是这里便凝聚起双倍的柔情。
每当我看到那些含泪又微笑,挥手再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
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
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
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一张10元钱争来扯去。
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
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
两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不,才相识几天。
”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之交。
”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
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四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
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
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
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
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于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
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
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答案@吉林教师考试信息【网校活动】:“双蛋”优惠活动|【面试图书】:面试备考图书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D【解析】A悄声qiǎo,B泠然líng,C大笔如椽chuán。
2.A【解析】A中“集掖成裘”应改为“集腋成裘”。
3.A【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4.D【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掺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
B清规戒律:“清规”指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指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中性词语,现较多作贬义。
C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指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指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
(1)形容衣服破烂;(2)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A【解析】B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D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6.C【解析】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7.B【解析】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而非清代。
8.A【解析】按总分结构排序。
9.B【解析】略。
10.D【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知”通“智”;C项“生”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C。
表现为不同心理发展速度不同,也表现为同一心理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
3、【育萃专家解析】B。
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安全。
4、【育萃专家解析】D。
动作具有轻快感。
5、【育萃专家解析】(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6、【育萃专家解析】A。
习俗。
绝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人处在习俗水平。
7、【育萃专家解析】B。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差异。
3、【育萃专家解析】个体成败的经验。
4、【育萃专家解析】(物质与)物质化。
5、【育萃专家解析】元认知。
6、【育萃专家解析】责任感。
7、【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动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三、简单题
1、【育萃专家解析】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这是一道简答题,只要对相应要点表述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