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及反思

《让我们选择坚强》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的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所用班级:济水七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程莉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知道坚强意志的作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磨砺坚强意志的信念,并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教学难点]意志品质的表现反思: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坚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坚强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掌握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做坚强之人。

本框题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的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本框主要分析了坚强的主要表现和坚强的作用,为下一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作了铺垫,也为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尝试做坚强的人作了铺垫。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导入:我先来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程莉玲,来自王屋二中,今天很高兴来到济水一中能与同学们度过愉快的四十分钟。

在今天讲新课之前,咱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活动——猜人物。

听叙述猜人物。

反思:本来我打算在课前与学生互动两分钟,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学生还没有完全坐好,上课铃声已经响起,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少,为了不耽误教学的时间,我就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自我介绍,进入课堂。

1、贝多芬师:他,被称为“乐圣”。

年轻时双耳失聪,却创造出了《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辉煌的作品。

生:贝多芬师:正确吗?生齐答:正确!2、林浩师:请继续猜。

第二个人物他是四川的一名小学生,5月12日地震发生时,9岁半的他与同学一起被压在了废墟下。

为了鼓励哭泣的女同学,他在废墟下给同学唱歌。

后来他艰难地爬出废墟,但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废墟,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两名同学,他被评为抗震救灾小英雄。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教学实录_模板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教学实录_模板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教学实录_模板点击浏览该文件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2.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4.了解主人公丰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精彩的外貌描写,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在19世纪阴霾重重的黄昏,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托尔斯泰,以自己犀利敏锐的目光,吸引并且抚慰了青年的灵魂。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那双智慧的饿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整体感知: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且默读全文,思考:1.全文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2.全文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请用课文原句回答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作者采用了怎样的饿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夸张手法)从外貌尤其眼睛刻画中解读托的高贵的精神世界。

教师小结:托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上第一流的作品,同学们课下可以阅读其文学名著,在作品中进一步感受作者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高贵品质。

作业:有计划阅读《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名著2.完成小论文: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课后记:课堂上学生求知欲望较强,讨论热烈,发言较精彩。

课型:讲读课时:2知识目标:1 、理清故事情节;2 、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能力目标: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新见解来。

教育目标:教学生正确对待金钱,体味人性的重要。

重点难点:1、理解人物性格。

2、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策略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160 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的烦恼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为生活中的确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那么以后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就可以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没事做,然后坐下来无所事事,一阵子的胡思乱想.想起自己对别人说错了的话,本来别人早就忘了,你却还一直放在心上,总以为得罪人了.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根本没有说你的意思,你却认为他和你过不去,怎么又得罪他了.然后又引出一大堆的坏问题.你不心烦才怪呢?
不足处是教学内容多,学生参与积极性却很高,45分钟时间明显不够,不少学生想说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机会,意犹未尽;如果用两节连堂课时间就比较充裕了。
学后
札记
(二)我想为你解忧愁
为你想帮助的人写一段话吧
今天大家倾诉了这么多的烦恼事,不过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才算畅快是吧?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智多星”,相信凭我们群策群力,会想出更有实效的金点子来解决烦恼的。比一比哪一小组哪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最多,出的点子最好。(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的或具有共性的问题,以便他们做出公正的评价。如小张面临中考升学压力,变得爱发脾气,容易烦躁不安甚至紧张兮兮;教师可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引导、疏通、升华: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倾诉法、大哭或放歌法、音乐疗法、体育调整法、阅读法、系统脱敏法、向心理辅导老师等寻求帮助……又如小王不明白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对他过分注意自己的打扮为什么总是看不惯;教师可从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注意自己对异性同学留下良好印象谈起,肯定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培养文明的行为,但是过多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妥的,给异性同学以美好的印象更应注重内在素质的。
(六)引吭高歌(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或《明天会更好》)
教师: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也了解了他人的烦恼,而且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是的,我们学会了体验生活,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学会了化解烦恼,相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成长的烦恼》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流畅地叙述一件或几件事,并做到详略得当,条理分明。

2、能力目标:以自主、合作的方式策划、组织、参与这次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会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自我和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详略得当、条理分明地叙述事情。

〖教学难点〗对自主、合作方式的探究。

〖教法〗自主、合作方式。

〖教学探究过程〗一、活动准备1、挑选主持人:形式:上交自我推荐材料,由老师考评。

要求: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比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2、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

由挑选出来的主持人和老师一起构思形成。

3、教师布置学生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项为重点活动内容。

⑴结合本单元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疏导学生去思索、品位人生的烦恼。

⑵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

⑶交流后,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叙述自己的烦恼和自己是怎样从他那里获得启示的。

⑷由小组或自己推荐较好的文章交主持人参与班级的交流会。

⑸主持人负责收集并确定交流会作品。

⑹制定评价方案,确定六名评委同学。

二、课堂活动开展由主持人全面负责活动的进行。

1、教师导入: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他人的成长过程,我想同学们生活中一定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吧?今天就让我们放飞心灵来畅谈自己成长中的烦恼。

2、同学主持作品交流。

让学生当主持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生共同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目的: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⑵学会评价、品味他人作品。

⑶明确交流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交流作品:烦恼与快乐的变奏,人生在世,谁不希望生活愉快?可是,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因为我们常常会碰到不称心的人,不如意的事。

尤其刚刚步入少年之旅的中学生,随着青春意识的一天天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烦恼共增,一旦受了委屈,忧郁的感伤就笼罩了我们的心头,生活也随之失去了光彩。

《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引言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烦恼,在学校的课堂上,这些烦恼也会体现出来。

本文是对于一堂中学生涯规划课的课堂实录,记录了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以及老师的引导和建议。

烦恼一:未来规划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让学生们思考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很多同学表示,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但是当他们听到身边的同学大谈未来时,自己却感觉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老师说道:“你们不必担心未来。

成长的过程中,你们会发现自己慢慢地对一些事情产生了兴趣,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所以,你们现在要做的是积极地尝试,去参加各种活动,实践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点。

”老师的这一番话让同学们豁然开朗。

烦恼二:择业困难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职业,并让同学们自己选择自己觉得最适合的职业。

然而,很多同学却表示非常困难,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

老师说道:“不要只看待工作本身,你们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如果你们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难做好。

反过来,如果你们做一份自己擅长又热爱的工作,你们会做得非常出色。

所以,选择一个工作,你们也需要考虑自己对于这个职业的喜欢程度和自身能力。

”烦恼三:压力与焦虑很多同学表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会觉得学习压力过大,生活不如意而感到焦虑。

老师说到:“日常的生活压力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但是你们也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和缓解这种压力。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

另外,学习中也应该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好规划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烦恼四:人际关系有些同学表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难跟别人相处。

在学校里,他们经常遭受欺凌和排挤,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

老师说到:“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

不论是同学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给予彼此尊重和理解。

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不足,不妨多参加社交活动,或者跟身边的朋友聊聊天,进一步了解自己和他人。

《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

《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

成长的烦恼一、活动背景本次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探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烦恼,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思考成长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启示。

二、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并讨论《成长的烦恼》,理解成长中可能遇到的烦恼。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成长的烦恼》阅读材料。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四、活动过程1. 导入 (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入活动主题“成长的烦恼”。

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烦恼?”或者“你们认为成长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阅读《成长的烦恼》 (20分钟)教师将《成长的烦恼》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10-15分钟的时间阅读。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可以在纸上做笔记,也可以在文中标注关键内容。

3. 小组讨论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表达小组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觉得文章中的烦恼你们是否有共鸣?”、“你们认为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这些烦恼?”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4. 全班分享 (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来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和结论。

全班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扩展讨论的范围,例如:“除了文章中提到的烦恼,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其他的烦恼?”或者“有没有其他的解决烦恼的方法?”等等。

5. 写作 (25分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写一篇关于成长烦恼的文章,可以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也可以是想象的情境。

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你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描述烦恼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等等。

6. 分享和反馈 (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文章,也可以选择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老师: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

(幻灯片打出题目)
老师:下面,请大家乘着歌声的翅膀,开始我们的心灵之旅、成长之旅。

(第二张幻灯片打出,音乐、歌词、提示语相继出现)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说出这首歌的名称?
学生:《小小少年》!
老师:请大家跟着音乐一起来唱,好吗?
合唱: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
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老师:是啊,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忧愁就尾随而来。

烦恼随时间而来,智慧也随时间而来,这是一个人成。

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及反思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所用班级:沁园中学七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艾辉教学目标1、让学生倾诉自己成长路上的苦恼,并能相互提出解决这些苦恼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烦恼,并能习惯性的用文字来记录心路成长历程,从而锻炼自我的写作能力。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导入话题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很高兴能给咱们上课。

昨天夜里,老师正在备课,七岁的儿子走过来,对我说,爸爸,我真不想死呀。

我哈哈大笑,但心里头也是一惊。

这个话题,太不适合这个年龄吧。

就问他,为什么真不想死呀。

大家猜猜他是怎样回答的。

儿子竟然说,如果我死了,那不就吃不成糖葫芦了。

(学生哈哈大笑)我终于明白啦,儿子也有苦恼了。

那我们今天课堂谈论的话题,就是-----烦恼。

(板书)反思:以生活中常见的趣事、新闻、社会现象等,导入课堂正题,是我一贯做法。

这样能更贴近生活,也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应该是成功的。

二、倾诉烦恼1、谈论电视剧《家有儿女》师:同学们,说起烦恼,老师不知怎么想起了一部电视剧,讲的是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尤其是三个孩子的成长生活。

这是-----生:《家有儿女》。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人物呀?生1:我喜欢刘星,因为他长得帅。

生2:我也喜欢刘星,因为他很叛逆。

生3:我也喜欢刘星,因为他很快乐。

生4:我很喜欢小雪,因为她学习优秀,成绩好。

师:咱们都有喜欢的人物,那么剧中的刘星有过烦恼吗?生(思索片刻后):刘星的成绩不好,数学总是不及格(很多学生都在高兴地喊道)。

师:那么小雪呢?(很多学生都在思考)生:这个家庭因为是重新组合的,小雪刚开始是很有抵触情绪的,也非常苦恼的。

师:家庭重组,面对不同的家庭成员,小雪是很苦恼。

但我们也知道,小雪后来融入了这个家庭。

但新的烦恼产生了,小雪班里的一名男同学喜欢她,并影响到了小雪的学习生活。

生(都在附和着说):对!对!(都面带笑意)反思:实在是想从大家喜欢的电视剧入手,引导学生明白:成长的路上,烦恼人人都有;以此激发学生一吐为快的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课《成长的烦恼》所用班级:沁园中学七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艾辉教学目标1、让学生倾诉自己成长路上的苦恼,并能相互提出解决这些苦恼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烦恼,并能习惯性的用文字来记录心路成长历程,从而锻炼自我的写作能力。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导入话题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很高兴能给咱们上课。

昨天夜里,老师正在备课,七岁的儿子走过来,对我说,爸爸,我真不想死呀。

我哈哈大笑,但心里头也是一惊。

这个话题,太不适合这个年龄吧。

就问他,为什么真不想死呀。

大家猜猜他是怎样回答的。

儿子竟然说,如果我死了,那不就吃不成糖葫芦了。

(学生哈哈大笑)我终于明白啦,儿子也有苦恼了。

那我们今天课堂谈论的话题,就是-----烦恼。

(板书)反思:以生活中常见的趣事、新闻、社会现象等,导入课堂正题,是我一贯做法。

这样能更贴近生活,也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应该是成功的。

二、倾诉烦恼1、谈论电视剧《家有儿女》师:同学们,说起烦恼,老师不知怎么想起了一部电视剧,讲的是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尤其是三个孩子的成长生活。

这是-----生:《家有儿女》。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人物呀?生1:我喜欢刘星,因为他长得帅。

生2:我也喜欢刘星,因为他很叛逆。

生3:我也喜欢刘星,因为他很快乐。

生4:我很喜欢小雪,因为她学习优秀,成绩好。

师:咱们都有喜欢的人物,那么剧中的刘星有过烦恼吗?生(思索片刻后):刘星的成绩不好,数学总是不及格(很多学生都在高兴地喊道)。

师:那么小雪呢?(很多学生都在思考)生:这个家庭因为是重新组合的,小雪刚开始是很有抵触情绪的,也非常苦恼的。

师:家庭重组,面对不同的家庭成员,小雪是很苦恼。

但我们也知道,小雪后来融入了这个家庭。

但新的烦恼产生了,小雪班里的一名男同学喜欢她,并影响到了小雪的学习生活。

生(都在附和着说):对!对!(都面带笑意)反思:实在是想从大家喜欢的电视剧入手,引导学生明白:成长的路上,烦恼人人都有;以此激发学生一吐为快的欲望。

但从整节课来看,并不理想。

师:看来,人生的苦恼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许会遇到斜风细雨,晚霞灿美,也许会遭遇暴风雨,但烦恼一定会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

那么,我们的烦恼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个倾诉的机会。

思考两分钟,可以先和同桌交流,然后老师再找人发言。

反思:此时提出的要求,非常不明确,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推诿心理。

应该确立四人或六人小组,明确谁是小组长,谁是发言代表。

2、倾诉烦恼学生开始思考,有同学开始和邻桌交流。

老师在学生思考期间,深入学生中间,切实调查学生心中的苦恼。

大约三分钟后师:还有同学正向同桌诉说呢。

我记得有人说过,能向别人倾诉,倾诉者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能倾听别人,倾听者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也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谁能主动说说?反思:此时,才发觉,教师说的话,远远超过了学生。

也许正因如此,学生的话被掩盖了生1:作为女孩子,我觉有点胖,这让我很苦恼。

尤其是在买衣服,特别难买。

我想减肥,但特别难。

师:大家说她胖不胖?生(很多):不胖!师:你其实并不胖。

要想减肥,确实不容易。

但老师希望你的身材能达到你的要求。

还有谁说呢?生2:期中考试快来了,害怕考不好,受老妈批评。

生3:我家距学校较远,来回很不方便,我有点苦恼。

生4:我学习不太好,成绩总提不上去。

生5:地理学科,课堂上总听不懂。

生6:我脸上不知怎么了,长了很多青春痘,很难看。

生7:有时给老师解释、提建议,老师总是不听。

师(微笑):有这么霸道的老师吗?是哪位?下课老师帮你说说吧。

生8:我打架,害怕老师批评。

师:是今天的事吗?千万不能打架呀!生9:老师,我没有烦恼。

师:没有烦恼,那你是一颗小草,从不寂寞。

(其他学生笑,课堂气氛很活跃)反思:课堂上教师适当的幽默,会舒缓课堂紧张的气氛。

但过度的话,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思维懒惰。

师:总的来说,男同学大多是学习上很苦恼,那么情感上呢?当然,情感包括----生(集体随着老师):亲情,友情,还有爱情。

师:面对爱情,我们好像还没有这方面的苦恼,(学生大笑)但老师很想听听咱们在友情、亲情方面的苦恼。

生10:星期天在家,我爱看电视,但老妈不让我看,非得让我学习,还说要把电视卖了。

(学生都深有同感,笑了)我心里很不痛快。

师:妈妈要把电视卖了,后果很严重呀。

(学生又笑)生11:我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互相不搭理,但又不想失去这个朋友,想道歉,但又怕没面子,所以心里很苦恼。

师:请问,那个好朋友是咱们班的吧?老师待会儿给你们重归于好的机会。

生(很顽皮):老师,这个保密。

(其他学生笑了)师:好了,咱们今天诉说了这么多苦恼(仍有同学在窃窃私语),那咱们怎样解决?我们都开动脑筋,针对以上所谈,用比较温和委婉的方式去解决一下吧。

反思:这一环节,学生说的也是相当多,但是不是就是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写作没时间呢?三、怎样解决老师要求四人小组讨论解决方式,必须针对上面所谈。

老师巡回,间或俯身询问讨论情况。

师:谁能发言?生1:针对和朋友闹别扭的烦恼,我想说点解决的方法。

可以和朋友敞开心扉,当面承认错误;也可以给朋友写一封信谈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QQ聊天方式。

只要敢于去做了,都能得到解决。

师(对着和朋友闹别扭的那名同学):你那位朋友是谁?现在你能不能和朋友当面重归于好呢?生(女生,脸红了):老师,这个保密。

师:她不好意思说,她的那位朋友有没有勇气站起来,主动和好呢?(此时,班里的多名女生推着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师:俩个当着大家的面,握个手,行吗?(两个女生红着脸,但点了头。

四只小手握在了一起。

有同学鼓起了掌。

)师:好朋友,说开了,还是好朋友。

还有谁想帮同学解决烦恼呢?生2:针对和妈妈有矛盾的苦恼。

看电视要有限度,要学会自我约束。

师:如果那位同学的妈妈就是不让看,你会对她怎么说?生:我会告诉她,学习完了,看会儿电视,这是劳逸结合,更能促进学习。

师:说得好,要劳逸结合。

生3:我想,星期天在家,应该先完成作业,不让妈妈操心。

然后陪妈妈看一会电视。

师:你很聪明。

学习完了,陪妈妈看电视,能享受家庭那份围看电视的其乐融融。

师:咱们对于烦恼的解决方式,都较好。

但老师发现,对于学习上的苦恼,却没有人主动谈谈。

师:谁能主动谈谈?帮大家支个招。

(此时,学生沉默)师:谁是学习班长?那我们让他说说吧。

生(学习班长):我觉得吧,首先应该有学习的兴趣,然后呢,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还要多向同学请教。

生4:我觉得,要和学习优秀的人交朋友,多请教,多交流,就会进步。

师:这个方法不错。

老师能深深的体会到学习不好的苦恼,因为老师小的时候就考过11分。

学不会,特别痛苦。

现在老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对我们学习提几点建议:首先,必须端正态度。

向我们现在的坐姿,能行吗?(学生听了,迅速挺起了腰板,抬头挺胸)其次,要刻苦勤奋,尤其是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第三,要有学会的决心和勇气。

慢一点,没关系,只要坚持,你也会达到终点。

第四,也是现在最重要的,那就是多练。

学习没有捷径,更没有祖传秘方。

笨办法就是练,但也最有效。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总觉得,有点思想政治课的味道。

还占用了大量时间。

四、诗意苦恼1、改变心态师:生活中我们能解决一部分苦恼,但还有的真没法解决,怎么办呢?老师想,我们要改变心态,不妨把烦恼寄托于文字中。

南唐后主李煜。

沦为阶下囚,满腹愁绪,挥笔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人诗句;李清照在国破家亡时,孤苦一人,流落南方,用笔写出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动人佳句;还有李白,也在愁苦时,执毫写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那我们何不在自己苦闷时,也拿起手中的笔,把苦恼化成文字,让它如汩汩清泉,流淌在自己心间,舒缓愁绪呢?2、写作练笔要求学生动笔,写一段话,以“烦恼”为内容,不限字数。

五、朗读收尾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作品并未能展示,希望课下把这当作一次练笔。

最后就让我们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声中结束这一堂课吧!学生齐读。

课后反思:上完课,拷贝完视频,迫不及待拿回家。

平日教学,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真的没有看过自己的课堂视频。

平常的课堂,也挺自信的,总能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看完课堂视频后,觉得有点可笑。

哑然失笑完,有点泄气,又有点自责。

很想索性搁置不理,但这毕竟是教研室提供的一次机会,实在应该珍惜。

看了数遍,有几个细节实在值得反思。

课堂开始,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尽管课堂上我想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这一点,基本做到),但整堂课上,部分学生那种闭口不言、若无其事的模样,还是火辣辣的灼痛了我的内心。

这表明自己还缺乏课堂掌控力,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堂上的那个“我”,尽管很自信,思路也很清晰,但却忘记了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应该是自己在那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把学生的话无一例外的重复了个遍。

曾经无数次告诫自己,课堂上自己要少说,要多倾听学生说。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大败笔。

要论综合性学习课,实在应该不同与课文教学。

本节课,学生诉说苦恼,应该是突破口;学生提出解决办法,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附属产物;学生尽情的写作,流畅的表达,才是最终落脚点。

反观自己的课堂,时间浪费了,本末倒置了。

学生的收获在哪,实在应该打个大大的问号。

总而言之,自己的课堂,最终败在“精”上,有点散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