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 (5)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能力训练题库项目五全站仪测量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能力训练题库项目五全站仪测量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能力训练题库项目五全站仪测量一、选择题1.全站仪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

A.测角设备和测距仪B.电子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C.仪器和脚架D.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2.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设置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输入测量时的气温和()。

A.气压B.湿度C.海拔D.风力3.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要设置()。

A.乘常数B.湿度C.棱镜常数D.温度4.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5.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A.水准测量原理B.导线测量原理C.三角测量原理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6.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3+2³10-6²D)mm,则用此全站仪测量2km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A.±7mmB.±5mmC.±3mmD.±2mm7.全站仪有三种常规测量模式,下列选项不属于全站仪的常规测量模式的是()。

A.角度测量模式B.方位测量模式C.距离测量模式D.坐标测量模式8.下列关于全站仪使用时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站仪的物镜不可对着阳光或其他强光源B.全站仪的测线应远离变压器、高压线等C.全站仪应避免测线两侧及镜站后方有反光物体D.一天当中,上午日出后一个时至两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到半小时为最佳观测时间9.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最大测程B.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C.测距标称精度D.放大倍率E.测角精度10.全站仪在测站上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安置仪器、开机自检、()、选定模式、后视已知点、观测前视欲求点位及应用程序测量。

A.输入风速B.输入参数C.输入距离D.输入仪器名称11.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 (16页〜17页)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绝对高程: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

3、地形测量:就是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量问题,是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来解决测量问题的理论方法。

4、工程测量:就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直线比例尺:为了便于应用,通常在地形图的正下方绘制一图示比例尺。

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

图示比例尺上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6、水准面:水是均质流体,而地球表面的水受重力的作用,其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7、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地理坐标: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

按照基准面和基准线及求算坐标方法的不同,地理坐标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两种。

9、大地测量: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正在向空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方向发展和普及。

10、相对高程:在个别的局部测区,若远离已知国家高程控制点或为便于施工,也可以假设一个高程起算面(即假定水准面),这时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设计与定位:通过测量工作确定建筑物在地理位置上的精确坐标,以及确定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关系。

2. 地形测量:测量地面的高程、地形特征和地势条件,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对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形状和布局进行测量,包括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测量。

4. 建筑物立面测量:对建筑物的外墙、窗户、门等立面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几何形状和尺寸。

5. 建筑物结构测量:对建筑物的构造、框架和梁柱进行测量,包括测量其尺寸、位置和倾斜度等。

6. 水平测量:对建筑物水平面的测量,包括地面、屋面和地下室等部分的水平测量。

7. 垂直测量:对建筑物垂直面的测量,包括墙壁、楼梯和电梯井等部分的垂直测量。

8. 建筑物内部测量: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测量,包括房间的面积、体积以及房间之间的相对位置等。

9. 基坑与地基测量:对建筑物基坑和地基的测量,包括基坑的深度、宽度和地基的稳定性等方面的测量。

10. 建筑物施工期间的监测测量:对建筑物施工期间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形和变形速率等进行监测测量。

以上是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些测量工作可以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多个方
面的内容。

首先,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
方面:
1. 土地测量,在建筑工程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测量,以确定
地形、地貌、地势等情况,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
理信息。

2. 基础测量,建筑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和承重结构,因
此基础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力、地
下水位等的测量。

3. 结构测量,建筑物的结构测量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包
括墙体、柱子、梁等的尺寸、位置、高度等的测量。

4. 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建筑物的水平方向上的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平面尺寸、平面形状等的测量。

5. 建筑物的立面测量,立面测量是对建筑物垂直方向上的测量,
包括建筑物的高度、立面形状、立面结构等的测量。

6. 室内测量,室内测量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测量,包括房间的面积、高度、体积等的测量。

7.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的测量。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建筑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精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固、布局合理、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土地、建筑物和其它相关因素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包括:
1. 土地测量:在建筑项目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确定地界。

这包括测量土地的高度、坡度、水位和地貌等,以确定合适的基础设计和地形调整。

2. 建筑测量:建筑测量涉及到对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和形状进行测量和标记。

这将确保建筑物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可以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定位。

3.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空间位置准确性和一致性。

它包括测量建筑物与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对位置。

4. 监测测量:建筑工程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测量,以检查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纠正任何潜在的问题,并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

5. 结算测量:建筑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结算测量以核算工程量和费用。

这可以确保建筑项目按照预算和合同的要求进行,并帮助解决任何费用纠纷。

建筑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成功至关重要。

它为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合规性。

因此,在建筑项目
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进行测量任务,并且测量结果应始终得到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内容

实训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 DS3 水准仪的构造,认识水准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初步掌握水准仪的粗平、瞄准、精平与水准尺读数的方法;(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

二、仪器和工具DS3 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2 支,记录板 1 块,伞 1 把。

自备铅笔。

三、方法与步骤1.DS3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水准仪在测站上松开架腿的蝶形螺旋,按需要调整架腿的长度,将螺旋拧紧。

将三脚架张开,使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脚的脚尖踩入土中。

然后把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水准仪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水准仪按“左手拇指规则”,先用双手同时反向旋转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移至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通常需反复进行。

(4)瞄准水准尺瞄准水准尺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固定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分划清晰;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影像的一侧靠近于十字丝竖丝(便于检查水准尺是否竖直);眼睛略作上下移动,检查十字丝与水准尺分划像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视差);如果存在视差,则重新进行目镜与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5)精确整平水准仪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的像吻合。

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符合水准管左侧气泡移动方向的一致性。

(6)读数用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 4 位读数。

读数时,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一次读出。

2.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1)在地面上选择 A、B 两点;(2)在A、B 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水准仪到A、B 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并粗略整平;水准尺读数 /m 测站 点号高差/m 备注后视读数前视读数(3) 在 A 、B 两点上各竖立一根水准尺,先瞄准 A 点上的水准尺,精确整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表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2. A3. D4. A5. D 6 .D三、简答题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并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等信息测绘成图的科学。

2、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或定界的依据。

3、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将地面的地貌和地物用规定的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成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4、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一致的水准面。

5、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用H表示。

6、水准点:在水准测量中,用以标志和保存水准测量成果的地面固定点。

7、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8、直线定线:在直线的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作为分段量距的依据。

9、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10、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二、填空1、测量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要“由高级到低级”。

2、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角度、量距离、测高差。

3、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4、使用微倾式水准仪,其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5、水准路线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位路线、支水准路线。

6、水准测量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

7、钢尺精密量距的改正数有: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数、倾斜改正数。

8、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60°,当其指向以下各个象限时,其坐标方位角分别是多少度。

第一象限60°,第二象限120°,第三象限240°,第四象限300°。

9、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10、DJ6级光学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11、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筑物的放线
(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
(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
桩)。
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 12 3 4 5 6
FQ
P 中心桩
E
D
C
B
A
M
N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
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
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 算为测量坐标:
xP xo xP cos yP sin
yP
yo
xP
sin
yP
cos
已知P的测量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 为施工坐标:
xP ( xP xo )cos ( yP yo )sin
yP
( xP
xo )sin
(
yP
yo )cos
§3.1.4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2 3 4
5
6
FQ
P
E
D
C B
AM
N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
3)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定位 根据控制点坐标及建筑物定位点的设计坐标,反算
出标定角度与距离,然后采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将建 筑物测设到地面上。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1.4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2)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
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
点的坐标,用极1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
2
D1
D2
3
β2
β3
D3
B
β1
A
§3.1.4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3.建筑方格网
由正方形或矩形 E
C
F
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
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或称矩形网。
>非装配式,细部放样>整体放样 ③施工测量工序与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关。 ④受施工干扰——工程多、交叉频、地面变动大,测量标志易 破坏。
§3.1 .1施工测量概述
三、施工测量的原则 为了保证各个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符合设计要
求,施工测量也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即在施工现场先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根 据控制点的点位,测设各个建(构)筑物的位置。
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实测角值和距离——计算归化值——距
离修正。 D tan( ) D ( )
206265
例:已知OP’=100.00米,设计值=40°, 设测得’=39°59′20″,计算修正值PP’ 后视A
解:=-’=40″ PP’=100tan0°0′40″
=0.0194m ≈19mm
主要内容:
(1)施工前建立与工程相适应的施工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及构件与设备安装的测量工作。 (3)检查和验收工作。 (4)变形观测工作。
§3.1 .1施工测量概述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目的不同——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放样到实地。 ②精度要求不同——高层>低层,钢结构>钢混结构,装配式
前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定出。
C
C1
∆D
A
D
D′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2)在C1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水平距离D′,求出
D′与应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差△D=D-D′。
(3)根据△D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设方向将C1
改正至C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
(4)将反光棱镜安置于C点,再实测AC距离,其不 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 为止。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检定过的钢尺, 用经纬仪定线,根据已知水平距离D,经过尺长改 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并计算出实地测设长 度L。
L D ld lt lh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用钢尺进行测设。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1)在A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民用建筑是指住宅、办公楼、食堂、俱乐部、医院和学校等 建筑物。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
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2)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二、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并根据一个已知边方向, 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
(一)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后视A
测站O
待定点
P
P(盘左)
P P
P(盘左盘右平均)
P(盘右)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二)归化法
此外,施工测量的检核工作也很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外业 和内业的检核工作。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工作的概念
1.定义: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筑物、构筑 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
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2、测设基本工作: 测设三个基本量:
9000
34 3000 6000 Q
A
a
b
c
d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③ 基础平面图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④ 基础详图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二、定位和放线 1.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
角桩)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
可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根据建筑方格网定 位、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定位
得: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 测站O
’ D
待定点
P’ P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三.水平距离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
光 棱
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

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
B
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
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

(一)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用
距 仪
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
① 建筑总平面图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9 28 27 26
14.00 教学楼
18.00
已建 未建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② 建筑平面图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轴线控制桩
12
3
N
45
6
P
E
l
2500 3700 2600 6200
宿舍楼
教学楼
7
D
6
C
5
B
M
1
2
14240 3700 4100
建筑场地较大时,一般将高程控制网分两级布设,可分为: 首级网和加密网。
其相应水准点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首级网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1、基本水准点。 一般建筑场地埋设2~3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将其布 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
2、施工水准点。 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在建筑 方格网桩点上。
1)设置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
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
小钉
混凝土 木桩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设置龙门板
龙门桩
龙门板
细线
轴线钉
N
P
M
细线
Q
±0.000
§3.2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A
O
B
建筑方格网适用
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
群或大型建筑场地。 G
D
H
§3.1.4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拨角90º,加密形成方格网。
§3.1.4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三.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应
根据施工场地附近的国家或城市已知水准点,测定施工场地水 准点的高程,以便纳入统一的高程系统。在施工场地上,水准 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
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B
点。
A
(二)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 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 地改正。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1.钢尺测设 (1)一般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 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 一端点。
A
B1 B B2
DAB
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 1/3000~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
二.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 (3)导线或三角网——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 一条或几条轴线。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高差 h 通过测设D、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 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3.1.2测设的基本工作
3、测设方法分类: 一般方法(直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