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训练专题中国传统节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训练专题中国传统节日

诗歌训练专题-------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大量的古典诗词中就写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诗歌训练让我们来了解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3、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4、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10、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11、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12、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一、春节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甲午元旦①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中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A.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C.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二、元宵节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

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11、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2、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3、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4、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5、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6、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叶颙《已酉新正》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8、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苏轼《守岁》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11、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戴复古《除夜》1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征明《拜年》13、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孔尚任《甲午元旦》14、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佚名《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舒和》1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孟浩然《田家元日》16、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范成大《卖痴呆词》17、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白居易《除夜》1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1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20、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2、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苏轼《守岁》2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4、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来鹄《除夜》25、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文天祥《除夜》26、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汇编

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汇编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束发加冠,行笄礼。

从这天起,男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字。

B.寒食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扫墓悼亡风俗的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C.古人在解说汉字的结构时,归纳出的通行理论是:“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传统文字学上,把合体字切分之后产生的部分,左边称为“旁”,右边称为“偏”,这是组成汉字的重要元素。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②飞龙舞凤成夜色伐鼓踏歌皆春声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②重阳③元宵④中秋B.①七夕②元宵③重阳④中秋C.①中秋②重阳③元宵④七夕D.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4.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曾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内容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B.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中秋节C.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节D.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端午节5.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假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C.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6.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①唐代·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和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和习俗

春节别称:新春、岁节、年节、新禧、新年、大年。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地位: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活动:贴年红、守岁、拜年、祭祀、舞狮。

节日饮食: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

常考相关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唐·孟浩然《田家元日》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刘长卿《新年作》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

——宋·陆游《己酉元日》02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节日活动:赏灯、押舟、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

节日饮食:元宵、汤圆。

常考相关诗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生查子·元夕》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03寒食节别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

时间:公历清明节前一二日。

节日活动: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节日饮食:只吃冷食。

节日意义:纪念介子推。

常考相关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

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

传统节日和诗句练习1 / 2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B .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C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D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束发加冠,行笄礼。

从这天起,男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字。

B .寒食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扫墓悼亡风俗的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C .古人在解说汉字的结构时,归纳出的通行理论是:“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 .传统文字学上,把合体字切分之后产生的部分,左边称为“旁”,右边称为“偏”,这是组成汉字的重要元素。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②飞龙舞凤成夜色 伐鼓踏歌皆春声 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中秋 B.①七夕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中秋 C.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D.①中秋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七夕4.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曾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内容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B.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中秋节C.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节D.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端午节 5.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假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 .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 .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 C .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 .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 6.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代·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过关练习卷

古诗过关练习卷

古诗过关练习卷
1、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2、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3、描写“春节”的古诗:
4、带有“雨”的古诗:
5、描写“雪”的古诗:
6、描写“春天”的古诗:
7、描写“春天”的古诗:
8、描写“夏天”的古诗:
9、描写“秋天”的古诗:
10、描写“冬天”的古诗:
11.描写“送别”的古诗:
12、描写“送别”的古诗:
13、《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14、描写“戍边战士思乡”的古诗:
15、描写“马”的古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16、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了!”
17、描写“洞庭风景”的古诗:
18、,其内容饱含了陆游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19、《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20、《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1、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后练习(含答案)2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后练习(含答案)2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后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词曲鉴赏我会读,我会做。

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牛郎织女会鹊桥。

1.选一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来乞巧②赛龙舟2.从文中我知道与端午节相关的一种美食是________,与乞巧节相关的民间传说是“_________”。

3.我知道,我会选。

(填序号)农历________是端午节,________是乞巧节。

七月初七②五月初五【答案】1.② ①2.粽子牛郎织女3.②①二、书写4.看拼音写词语。

jié rì huā dēng xiān rén lóng zhōuyuán yuè zhuǎn yǎn quán jiā rè nao【答案】节日花灯先人龙舟圆月转眼全家热闹5.读拼音,写词语。

shén zhōu jìng lǎo niǎo dǎo zhuǎn yǎnyǒu yì hǎi xiá jiēdào rènào【答案】神州敬老鸟岛转眼友谊海峡街道热闹6.看拼音写字词。

jìng jiēài rènao 爱道草【答案】敬街艾热闹三、连线题7.将下面字与音连一连。

统巷舟艾饼赏菊jú tǒng aì zhōu shǎng xiǎng bǐng【答案】8.(培优题)将下列节日与时间连线。

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十五九月初九【答案】9.想一想,连一连。

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看花灯吃月饼祭扫登高赛龙舟【答案】10.连一连。

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清明节元宵节吃月饼吃粽子登高赏菊祭扫先人看花灯放鞭炮【答案】11.将下列传统节日的日期与习俗连起来。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诗词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一些优秀的诗人通过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美好景象。

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些传统节日的优秀诗句和古诗吧。

元宵节1. 残烛照今宵,心思人自知。

——唐代·李商隐《元宵夜短信》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唐代·李白《将进酒》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清明节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白居易《乐游原》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浣溪沙·其二》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代·刘禹锡《赋得古原草送别》端午节1. 粽子香,龙舟赛,荷花婆娑绿水中。

——唐代·白居易《赏荷十绝句》2. 浴罢沐浴兰亭晚,红文鸟外满园愁。

——唐代·杜牧《北固亭·登临赋》3. 苍茫古木连穹碧,上有青冥之长天。

——唐代·杜甫《登高》中秋节1. 嫦娥奔月,桂枝香载酒,欲饮琼浆先醉。

——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秋节》2. 乘兴南游不戒慎,后羿遗矢射伤人。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3. 月到是秋分,曲园瓜已熟。

——唐代·李商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春节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诗经》2. 听雪楼中吟白雪,清江阁上望青山。

——唐代·柳宗元《江雪》3. 家家户户一张灯,欢庆新岁正如庚。

——唐代·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除夕1. 春节到,除旧岁。

万家灯火辉煌,欢乐撒满大地。

——唐代·张祜《除夜》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唐代·纳兰性德《浪淘沙·北青萝》3. 夜半钟声到客船,十年梦觉共忘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宋代·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宋代·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唐代·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A.①重阳 ②元宵 ③春节 ④七夕 ⑤端午
B.①春节 ②重阳 ③元宵 ④冬至 ⑤清明
C.①重阳 ②春节 ③元宵 ④七夕 ⑤冬至
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⑴\⑵⑷\⑶\⑸⑺\⑹\⑻ B.⑴⑹\⑶\⑵⑻\⑷⑺\⑸
C.⑴\⑷\⑶\⑵⑻\⑸⑹\⑺ D.⑴\⑶\⑵⑷⑻\⑸⑺\⑹
8.下列诗句的内容与括号中所列的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B.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七夕)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束发加冠,行笄礼。从这天起,男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字。
B.寒食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扫墓悼亡风俗的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C.古人在解说汉字的结构时,归纳出的通行理论是:“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传统文字学上,把合体字切分之后产生的部分,左边称为“旁”,右边称为“偏”,这是组成汉字的重要元素。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2.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此生长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秋)D.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节习俗的一项是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11.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密切的联系,请指出下列诗句中的传统节日。(4分)
D.①元宵 ②春节 ③端午 ④重阳 ⑤七夕
7.古代诗歌不少诗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下面对这些节日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⑷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⑸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⑹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中秋节
C.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节 D.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端午节
5.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假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
C.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
6.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代·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B.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
C.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D.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C
6.A
7.A
8.C
9.A
10.D
11.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端阳)重阳节(重九)(每空1分)
12.D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②飞龙舞凤成夜色伐鼓踏歌皆春声
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②重阳③元宵④中秋B.①七夕②元宵③重阳④中秋
C.①中秋②重阳 ③元宵④七夕D.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
4.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曾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内容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