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云诗钞(二十四)汪涌豪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五一)(写写帮整理)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五一)(写写帮整理)第一篇: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五一)(写写帮整理)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五一)第十章诗病古今论诗多有诗病一说,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是诗病,沈约有个“八病”说,多从声律上来考虑的,我们在谈声律的时候说了一些格律上的毛病,这里不赘述。
有人说是重字,有的说是出律,有的说是失韵,有的说是失对,有的说是纤巧,有的说是粗俗,不一而足。
这些是不是诗病呢?如果以人的身体来看,我认为,以上这些充其量只能是某些人的外观或服饰不到处,根本还谈不上病。
我们知道,只有威胁到人体健康的才算病,一个人穿得差,没有上些脂粉,没穿皮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古人作品中犯上述情况的比比皆是。
纤巧和粗俗是不是病呢?这要看怎么样纤了,如果是既纤且弱是病,既纤且巧就不是病,你不见江南水乡女儿么?粗且庸俗是病,如果粗而犷,只如作田汉叉手叉脚也不是病。
先贤说:“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见《诗人玉屑》)这些都是说诗歌中的度的问题,过了就是病。
诗歌还有很多毛病,数不胜数,我们只好不举。
我们还再略谈几中容易致误的原因,经济学有个源头治理是最经济的原则。
一、无味诗必须有诗味,这是诗的基本特性之一,他之所以能打动人感染人就是因为有味,也是他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地方,古人在这方面有较多阐述,如袁枚的性灵,沈德潜的格调,王士贞的性灵,王国维的意境,都说的是诗味,我们说要有优美的意境,要言近旨远,要言未尽而意有余,说理的诗要有思想,抒情的诗要有真感情,叙事诗要使人如亲临,写人要有鲜活的面孔和个性,议论要有观点,不能人云亦云等等都是说这个意思,我们认为在有味有余味要有长久的吸引力,我们认为诗味要隽永。
一首诗只阐述眼前的一堆景物,像流水账那样,毫无意义毫无情感寄托毫无趣味可言,读之如嚼蜡,不写为好。
《全清词·雍乾卷》补遗

《全清词雍乾卷》补遗陆勇强【摘要】从词话、诗话、地方志、家谱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清词·雍乾卷》未收之作品50首,并对《雍乾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的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等略作考述.【期刊名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全清词;雍乾卷;补遗【作者】陆勇强【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继《全清词·顺康卷》及《补编》之后,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又完成了《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这是断代文学文献整理的又一重要成果,其取得的成绩,必将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但清代文献浩如烟海,“无论是别集、总集、家集、合集,还是小说、戏曲、方志、笔记、报纸等,在清代都是一个庞大的数量,详尽调查,谈何容易。
”*张宏生.全清词雍乾卷后记[M]//全清词:雍乾卷:第16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9073.故遗漏在所难免。
近年来,笔者留心清人词作,浏览了一些地方志,也有诗话、词话、家谱等,随手摘录,得清词若干首,现不惮繁琐,分条录出。
对《雍乾卷》未及收入的作者,均根据总集、史传、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对其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略作考述。
1.楼锜(第1册),1首。
此词辑自赵之璧《平山堂图志》卷七,笔者所见为广陵书社2004年标点本。
啼莺唤我登临去,刚逢嫩晴时候。
花落平堤,云销绿野,赢得凭阑呼酒。
自怜客久,漫几度清游,几番搔首。
庆历风流,而今空问数枝柳。
韶华何事易换?但烟峦不改,堂槛依旧。
忍负闲情,尽舒倦眼,缭绕平林如绣。
坐销永昼,爱磬响松稍,泉分苔甃。
欲叩栖灵,旧题还在否?2.胡天游(第1册),1首。
辑自翟灏《艮山杂志》卷一,云:“乾隆辛酉,(翟)灏羁留京师,惓惓怀土,属山阴王任湖状郊居风景为图,同里郭准复为写圆光戴笠小像,联装成帙。
二十四书品全文及译文

二十四书品全文及译文【一】疏密大道泛泛,昏晓使然。
势自相向,物不两难。
心有千结,落木无边。
春山在望,凉月初弯。
落落襟怀,萧萧夕岚。
烟水一空,独放钓船。
【今译】大道茫茫于天地之间,朝晖夕阴皆是它的体现。
世间的道理都是相对相反,但都能各行其道各随其便。
纵使心中有万千的心结和惆怅,面对着无边萧萧落叶也使人豁然。
隐隐的远山草木蔓发,一弯新月皎皎照在松间。
此时洒脱不羁的襟怀敞开,水边夕阳中升起淡淡的暮烟。
忽然烟霭被清风吹散,这时花树下钓船撑起划向月边。
【注释】大道泛泛:《道德经》: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心有千结:张先《千秋岁》:心有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落木无边: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山在望: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米南宫尝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一个“走”字,一个“透”字,真乃解释书法之形式结构之妙语也。
其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然老米此八字箴言,又是何等语?为善书者无等咒,为学书者不可言传者也。
老米不打诳语,却是令人不能到其真实处矣。
【二】虚实新篁如碧,清流空响。
好鸟相鸣,幽人独往。
苍苔没没,夕照朗朗。
松荫诗成,与客清赏。
以幽为隐,以真为长。
求之弥远,为之则惘。
【今译】丛丛的新竹茂密生长,隔着竹林听到溪水的清响。
美丽的鸟儿嘤嘤私语,有人策杖其间任意徜徉。
碑上的绿苔淹没了古老的刻字,在明亮的夕阳下留下一片惆怅。
亭亭的松荫里偶得妙句,与客人相互吟哦击节欣赏。
用幽深来理解虚无的真谛,把真实作为艺术创作的方向。
当你所追求的境界离你越远,那你实践的时候就会自我迷茫。
【注释】以幽为隐:《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求之弥远:《道德经》: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柳子厚《小石潭记》曰:隔篁竹,闻水声。
仅此一言,便道破虚实之妙矣。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亦复如是。
近现代旧体诗集书目

近现代旧体诗集书目近现代旧体诗集书目近现代旧体诗集书目(一)《张维屏诗文选》作者:张维屏(1780-185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3.2元另有《听松庐诗钞》《林则徐诗集》作者:林则徐(1785-1850),另有《云左山房诗钞》行世《陈沆集》作者:陈沆(1785-1825)湖北教育出版社32.00元《后湘诗集》作者:姚莹(1785-1853)《柏枧山房诗集》作者:曾梅亮(1786-1856)《龔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1792-1841)上海古籍出版社《仙屏书屋诗录》作者:黄爵滋(1793-1853)《(合+曼)(谷+九)亭集》作者:祁嶲(隽?)藻(1793-1866)《魏源集》作者:魏源(1794-1857),有《古微堂诗集》行世《思伯子堂诗集》作者:张际亮(1799-1843)《东洲草堂诗集》作者:何绍基(1800-1874)上海古籍出版社《海秋诗钞》汤鹏(1801-1844)《怡志堂诗初编》作者:朱绮(1803-1861)《林昌彝诗文集》作者:林昌彝(180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作者:林昌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射鹰楼诗话》作者:林昌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復莊詩問》作者:姚燮(1805-1864) 中華書局《倚晴楼诗集》作者:黄燮清(1805-1864)《通父诗存》作者:鲁一同(1805-1863)《巢經巢詩抄》作者:鄭珍(1806-1864)箋注:白敦仁巴蜀書社《咄咄吟》二卷附录一卷作者:贝青乔(1810-1863)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另有《半行庵诗稿》行世。
另查百度图书也有另一作者曹晟的《咄咄吟》刊世,(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出版的,然不此曹晟是何人?此书是否为旧体诗集,待查。
《曾國藩詩文集》作者:曾国藩(1811-187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郘亭诗钞笺注》一册作者:莫友芝(1811-1871)笺注:龙先绪、符均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程待郎遗集》三册作者:程恩泽(1812-1876)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逊学斋诗钞》作者:孙衣言(1814-1890)《龙壁山房诗集》作者:王拯(1815-1876)《伏敔堂诗录》作者:江湜(1818-1866)《迟鸿轩诗弃》作者:杨岘(1819-1896)《白香堂诗集》作者:邓辅纶(1823-1893)《黄鹄山人诗集》作者:林寿园(1821-1897)《意苕山馆诗》十六卷,作者:陆嵩(1791-1860)《敦艮吉斋诗文存》作者:徐子苓(生平不详)《柈湖诗集》作者:吴敏树(1805-1873)《秋蟪吟馆诗钞》作者:金和(1818-1885)《春在堂全书》作者:俞樾(1821-1907)《濂亭遗诗》作者:张裕钊(1823-1894)《蘅花馆诗录》作者:王韬(1828-1897)《白华绎树阁诗初集》作者:李慈铭(1830-1894),后门人从日记中辑出未见世诗,集成《杏花香雪斋诗》《瓶庐诗稿》作者:翁同龢(1830-1904)《复堂诗》作者:谭献(1832-101)《湘綺樓詩文集》作者:王闓運(1833-1916)岳麓書社《張之洞全集》作者:張之洞(1837-1909)中華書局《桐城吴先生诗集》作者:吴汝纶(1840-1903)《写经斋诗文稿》作者:叶大庄(1844-1898)《缶庐诗》作者:吴俊卿(1844-1827)《于湖小集》作者:袁昶(1846-1900)商務印書館叢書1937年第一版《春闱杂咏》作者:袁昶商務印書館叢書1937六年第一版《樊樊山诗集》三册作者:樊增祥(1846-1931)上海古籍出版社158.0元《沧趣楼诗》二册作者:陈宝琛(1848-193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85.00元《人境庐诗草笺注》一册作者:黄遵宪(1848-1905)上海古籍出版社64.8元《涧于集》作者:张佩纶(1848-1903)《蓼园诗钞》五卷,作者:柯绍忞(1850-1933)《醉芸馆诗集》作者:李经世(1851-1891)《海日樓詩集》作者:沈曾植(1851-1922)校笺:钱仲联中華書局《八指頭陀詩文集》一册作者:释敬安(1851-1912)岳麓書社`《畏庐诗存》作者:林纾(1852-1924)《桂之花轩诗集》朱铭盘(1852-1893)《张季子诗录》作者:张謇(1851-1926)《散原精舍詩文集》二册作者:陈三立(1852-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100.0元《瘉壄堂诗集》作者:严复(1853-1921)《文希道先生遗诗》作者:文廷式(1854-1904)《范伯子詩文集》一册作者:范當世(1854-1904)点校:马亚中/陈国安上海古籍出版社65.00元《滮湖遗老集》作者:金蓉镜(1856-1930)《石遺室詩文集》作者:陳衍(1856-1937)福建人民出版社《陈石遗集》三册作者:陈衍福建人民出版社《说剑堂集》一册作者:潘飞声(1857-1934)《铁云诗存》作者:刘鹗(1857-1909)《鸣坚白斋诗集》作者:沈汝瑾(1858-1917)《涛园诗集》作者:沈瑜庆(1858-1918)《琴志楼诗集》一册作者:易顺鼎(1858-1920)上海古籍出版社120.0元《万木草堂詩集》一册作者:康有为(1858-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30.0元《劉光第全集》作者:劉光第(1859-1898)中華書局《梦痕仙馆诗钞》张其淦(1859-1946)《节庵先生遗诗补辑》一册,作者:梁鼎芬(1859-1920),编辑:汪宗衍《抱碧斋集》作者:陈锐(1860-1922)《觚庵诗存》作者:俞明震(1860-1918)《海藏樓詩》一册作者:郑孝胥(1860-1938)上海古籍出版社50.0元《夏曾佑诗集》作者:夏曾佑(1861-1924)《思阁诗集》线装两册,作者:华世奎(1863-1941)民国影印本《观古堂诗录》线装两册叶德辉(1864-1927)清末刻本《雁影斋诗》不分卷李希圣(1864-1905)《岭云海日楼诗钞》一册作者:丘逢甲(1864-19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楚望阁诗集》十卷,《石巢诗集》十二卷程颂万(1865-1932)《睫X 室诗钞》线装四册裴景福(1865-1937)民国七年石印本按收藏者没有说明中间X是表示什么,疑为闇字?《正道居集》作者:段祺瑞(1865-1936)《居东集》二卷作者:蒋智由(1865-1929)女弟子吕美荪为刊《蒋观云先生遗诗》《譚嗣同詩集》作者:譚嗣同(1865(1866?)-1898)北京出版社《莽苍苍斋诗》二卷谭嗣同《雪堂自述》作者:羅振玉(1866-1940)江蘇人民出版社《黃人集》一册作者:黃人(1866-1913)《环天室诗集》五卷,另有《后集》一卷,《外集》一卷,《支集》一卷,载《学衡》杂志作者:曾广钧(1866-1929)《姑留稿》未详卷数作者:何振岱(1867-1852)《蛮巢诗词稿》三卷作者:张鸿(1867-1941),又有《游仙诗》一卷,合杨无恙,钱仲联作品另别行。
《二十四賦品》清·魏謙升

《二十四賦品》清·魏謙升艳体庾徐,碎金雪玉,横空盘硬,气郁不舒。
未若短制,形容拟诸。
俭意周匝,肤词扫除。
小可喻大,百无一疏。
囊篇风月,就范何如?源流岷山導江,積石碓河。
跨瀛涉漢,接軌沿波。
上追統系,原始詩歌。
摛文鋪采,于意云何。
昆侖万派,飛鳥不過。
乘槎天漢,乃見星河。
結构大杗細桷,必构眾材。
茅檐廣廈,效伎呈菜。
匪徒目巧,亦恃心裁。
前門万戶,照爛崔嵬。
如五鳳樓,如銅雀台。
風雨不動,實實枚枚。
气体气以舉辭,辭達理見。
水大物浮,其喻最善。
万竅調刁,噫風斯扇。
時會遞遷,江流日轉。
崇尚不偏,骨采自炫。
漢魏六朝,格乃屢遷。
聲律昆侖解谷,筩竹鳳鳴。
如珠好語,一一穿成。
規重矩迭,繩直衡平。
范圍不過,音響自清。
吭圓引鶴,簧脆調鶯。
摩空擲地,皆作金聲。
符采紛紅駭綠,如春在花。
石梁之瀑,赤城之霞。
樓台金碧,韋杜人家。
五云七寶,天上繁華。
奇芬一吐,鮮侔晨葩。
暉麗灼爍,是耶非耶?情韻纏綿結緒,繾綣縈絲。
花光宜笑,水態含漪。
青衫掩泣,紅豆相思。
貽椒贈芍,送子河湄。
《閑情》十愿,麗句妍辭。
文心絕世,橫笛孤吹。
造端興酣落筆,超妙無論。
百思不到,得句如神。
飛行絕跡,神馬尻輪。
日明五色,歲首三春。
奇情异采,窮力追新。
曰有秘鑰,先聲奪人。
事類吳淑百篇,博采旁搜。
各分門戶,派別源流。
此疆而界,瓜區竽籌。
狐集千腋,鯖合五侯。
晉卿巨制,類對春秋。
揆厥所元,昭明選樓。
應舉日華雙闕,岧帝京。
典前給札,筆輟不停。
金門拜獻,鳴聲和聲。
簪毫禁苑,待詔承明。
文章官樣,歌詠太平。
天顏有喜,云陛載賡。
程試筆垂若露,思涌如潮。
鏘洋鴻麗,上掩詩騷。
局分八韻,燭限三條。
銀袍鵠立,茧紙龍雕。
南宮漏盡,風月難描。
承平雅頌,如听蕭韶。
駢儷新情古色,才美齊梁。
物必有耦,妙合成章。
一歌絳樹,韻迭聲雙。
蘭苕翡翠,菡萏鴛鴦。
花花自對,翼翼相當。
屬辭比事,摘艷熏香。
散行羅羅清疏,莽莽古道。
時止時行,不拘繩尺。
長短皆宜,備此規格。
豈必止齊,妃青儷白。
《好色》一篇,原本《國策》。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21《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结合写作背景,把握本诗主旨,感悟诗意。
2.通过朗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心忧天下的感情,树立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
【课前预习】1.词语释义浩荡:落红:3.背景链接。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己亥年,时年48岁的作者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课中探究】任务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听范读,划分诗歌节奏。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自由朗读,注意语调、语速。
任务二:品读诗句,体悟情感1.小组合作,赏析一二句诗。
2.说说诗人为何而愁。
3.如何理解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诗歌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任务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课后延学】1.背诵《己亥杂诗(其五)》。
2.读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其他诗。
附:《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共315首。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民国汪渊《瑶天笙鹤词》

民国汪渊《瑶天笙鹤词》汪渊,1851-1920,字时甫,一字诗圃,别号词痴,安徽绩溪县郎家溪村人,寄籍休宁县商山村。
有《藕丝词》一卷、《麝尘莲寸集》、《瑶天笙鹤词》二卷、未刊稿《虀盐词》二卷。
其继室程淑(1858-1899),字秀乔,号绣桥,安徽休宁人。
著有《绣桥诗存》,计词21阕,集句词3阕。
瑶天笙鹤词序一在昔诗篇类均入乐,汉初制氏,尚记铿锵。
唐山著房中之歌,戚姬善望归之曲。
白麟赤雁,协律集乎五弦;西曲南弄,清商延于六代。
有唐而后,因事立题。
黄河白云,赌旗亭之一唱;渭城朝雨,听阳关之四声。
三叠八拍,始有衬字。
是以竹枝柳枝,异名而变腔;法曲大曲,应节以转步。
倚声制词,所由仿也。
绩溪汪君诗圃,以清夐之才,工侧艳之语。
琼想梦月,清思浣云。
刻羽引商,遂多篇什。
拗成莲寸,有踰蕃锦之观(君集古词句为一集,名麝尘莲寸。
);拈出蕅丝,大似梅溪之制(蕅丝词四卷,君少作也,已刻盛传。
)。
近邻芳躅,寄示新编。
命以题辞,为述甘苦。
观其因物抽绮,穷力追新,委婉如诉,缠绵若结。
情深而不冶,辞缛而不繁,意密而不流,韵芳而不匮。
笙孔万悦,似步虚之有声;鹤鸣九霄,或写怨而堕泪。
洵可谓惊采绝艳,独秀前哲者已。
新安古郡,大好江山;谪仙寓居,导我先路。
求诸近代,尤多词彦。
箧中一选,记谭子之化书(复堂选续箧中词,曾录君作。
又为麝尘莲寸集作序。
);小筑双桥(江蓉舫都转近刻词集名。
),燦江郎之彩笔。
辱窥兹集,喜应同声。
按律审音,各臻微诣。
君真雕手,盛传梅子之名;仆亦狐禅,解唱桂枝之曲。
漫为喤引,证此襟期。
四海之内,避世之徒,岂无慕严陵之钓,买棹而泝渐源;访浮邱之迹,啸侣而跻云海者乎。
光绪己亥四月天台王咏霓譔。
序二慨自荆棘塞途,枉堕铜驼之泪;芙蓉隔巘,难传玉燕之书。
世局沧桑,惟管城未怀;生涯潦草,幸纸界犹宽。
减字偷声,且修箫谱;长吟短咏,敢辍弦歌。
巢父巢居,巢外无地;壶公壶隐,壶中有天。
挈廉吏之琴龟,控故人之笙鹤。
神交千里,情寄一缄。
诗伯甫来,词仙又至。
吴昌硕题画诗(25)

何时习舟冒雪去,便向华前倾一■。己未孟冬月,雨窗泼墨成之。吴昌硕时年七十有六。
2646.吴昌硕1914年作富贵神仙立轴
岁朝清供。召侠先生雅属。为拟张孟皋设色。丙寅霜降。吴昌硕年八十三。
2647.吴昌硕1886年作青藤遗意立轴
签书:
吴昌硕墨荷。宝沈斋主人珍藏。丙戌春。黄敦良题。
26.吴昌硕庚戌(1910年)作墨梅图立轴
题识:
铁虬百丈跨黄河,水自天来夜不波。身已御风驰广漠,心如寒雨对滹沱。山长莽带胭脂色,野旷悽闻敕勒歌。毕竟成仙无我分,邯郸先已梦中过。省安仁兄属写梅近作,祈两正。庚戌秋,俊卿。
2627.吴昌硕己酉(1909年)作节临虢季子白盘文立轴题识:
节录xxxxxx。己酉涂月xx。
2609.吴昌硕1926年作兰花书法成扇
(1).叶萧萧歌楚骚鼓素琴霜月高老缶又画于禅甓轩时丙寅首夏.
(2).又新xx丙寅xxxx年八十三.
2610.xx1914年作xx立轴
款识:
篱畔黄花摘未稀,一筐盛露胜琼玬。及时煮得霜螯熟,对酒无烦读汉书。略拟张十三峰笔意。甲寅秋仲,安吉吴昌硕。
2611.吴昌硕甲寅(1914年)作兰石图立轴
款识:
诗从青箬笠前得,秋在白荷花上来。道坚大哥属画。丙戌雨水节。苦铁吴俊。
题识:
仓石向不作画,偶一为之,而争欲得之者,以为深得古人之逸致。观乎此帧,洵不虚也。仲羲贤兄爱而索之,爰志数语,即以转赠。道坚。
2648.xx1916年作蔬果立轴
题识:
杭人唐云读过,审定真迹。戊辰长夏。时客香海。
款识:
旧藏李复堂蔬果一帧,用笔古穆,兹拟其意,未能到活泼泼地。惭愧。惭愧。丙辰冬。苦铁。
2649.xx1915年作菜根xx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