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表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三、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四、平抑肝阳--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最新.课件
112
“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 《本经》
最新.课件
113
蔓荆子
最新.课件
114
最新.课件
115
疏散风热、清利头-风热表证头痛,偏头痛 目赤肿痛多泪
最新.课件
116
柴胡
最新.课件
117
最新.课件
118
一、疏散退热--外感发热,少阳证
最新.课件
44
防风
最新.课件
45
最新.课件
46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 最要,故名。”
最新.课件
47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 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最新.课件
48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 三、止痉--破伤风
最新.课件
49
羌活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一、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最新.课件
52
特点: 1、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 2、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
最新.课件
53
藁本
最新.课件
54
最新.课件
55
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28
三、行气安胎--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
最新.课件
29
生姜
最新.课件
30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中药学 课件ppt 解表药

中药学 课件ppt 解表药
– 2)风寒兼有咳嗽痰多者, ~杏仁、桔梗等(杏苏 散)
【临床应用】
紫苏叶 发汗解表
行气宽中
• 2. 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 1)偏寒者, ~砂仁、丁香等 – 2) 偏热者, ~黄连、芦根等
【临床应用】
• 3. 用于胎动不安
紫苏叶 发汗解表
行气宽中
胎气上逆,胸闷呕吐, ~砂仁、陈皮等
【临床应用】
发汗解表
功效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生姜
呕家圣药
【临床应用】
• 1. 用于风寒感冒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风寒感冒轻证,单煎或~红糖、葱白煎服,或~桂 枝、羌活
【临床应用】
• 2. 用于多种呕吐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 1)胃寒呕吐, ~高良姜、白豆蔻等 – 2) 痰饮呕吐, ~半夏(小半夏汤) – 3)胃热呕吐, ~黄连、竹茹、枇杷叶
4.分类及特点
• 1)发散风寒药
• 多辛温,入肺、大肠经 • 发散肌表风寒邪气 •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 2)发散风热药
• 多辛苦,味偏寒凉,入肺、大肠经 • 发散风热 • 主治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5.配伍应用
• 1)根据外感风寒、风热不同,选择发散风 寒或风热的药物
• 2)暑多夹湿,秋多兼燥,配伍祛暑、化湿 和润燥药
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水肿、小便不 利:~甘草(甘草麻黄汤)
【用量用法】
用量:3~10g。 用法:煎服。发汗 解表宜生用,止咳 平喘宜炙用
麻黄
【使用注意】
麻黄
• 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肾不纳气的虚 喘者慎用
桂枝
一、药用来源
四、用量用法

中药学--解表药 ppt课件

中药学--解表药 ppt课件
(2)水肿,小便不利。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
黄”A型
藁本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伞形科植物藁本,辽藁本 药 材 根茎
27
藁本
【功效】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颠顶头痛。 (高本)
(2)风寒湿痹。
苍耳子
类别 原植物 药材
植物 菊科植物苍耳 果实
19
羌活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主 入太阳经,善治太阳经头痛(头痛连及项 背)。 (2)风寒湿痹。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
细辛
21
细辛
【功效】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 较甚者),阳虚外感(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 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唇形科植物荆芥
药 材 地上部分

15
荆芥
【功效】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微温不烈,
药力平和,风寒风热皆可。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非常重要:(荆芥炭)衄血,吐
血,便血,崩漏等证。发表透疹宜生用, 止血宜炒炭用。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1.温肺化饮:细辛、干姜 2.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3.少阴头痛 4.1-3g,细辛不过钱,过钱把命连
白芷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 药 材根
23
白芷
【功效】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X型 【主治病证】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火旺、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中药学课件--1.2解表药

中药学课件--1.2解表药
功效 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外感风热证;风热头痛、目赤证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辟秽气 风热上攻之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 畅之证。 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暑邪内郁之腹痛吐泻证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5
薄荷
之配伍
1. 与荆芥、桑叶、菊花配伍,用于风热表证、头痛目赤;
与紫苏、羌活等同用,用治风寒感冒、身不出汗。
主治
外感风热 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肝阳上亢;目赤肿痛;眩晕 血热吐血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24
桑叶之配伍
1.配菊花、夏枯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用于风火上攻、肝阳上亢。 2.配杏仁:清肺润燥止咳,用于肺燥咳嗽, 右脉数大者。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25
桑叶
【用法用量】 煎服,5~9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 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处方用名】 冬桑叶、霜桑叶(深秋采集者,认为作用较 好,洗净、晒干,切碎用。) 蒸桑叶(将桑叶蒸后用,主要用于明目。)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7
薄荷
《新修本草》
【用法用量】 煎服,3~6g;
不宜久煎,宜后下。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 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8
薄荷
《新修本草》
【处方用名】 薄荷、薄荷叶、苏薄荷(洗净,晒干, 切碎用。)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 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2016/4/13
中药学课件
33
桑叶与菊花
相同点: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 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 往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方面,桑叶优于菊花; 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方面,菊花优于桑叶。 不同点: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 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 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解表药_培训课件

解表药_培训课件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八页。
麻黄与桂枝成效应用异同点
发汗力强,善“遍彻皮毛〞,开腠 发汗以散寒邪,为表实证要药;
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
兼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 实证;
桂枝 辛甘温 心肺膀胱
外感风寒表证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兼有表证。
发汗力缓,善“透达营卫〞,解肌 发汗以散风邪,为表虚证要药;
第四页,共六十八页。
概述
▪ 现代药理: ▪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
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 利尿等作用。局部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五页,共六十八页。
〔一〕发散风寒药
【药性特点】性味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作用及适应证】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寒 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 脉浮紧等症。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防 风 ?本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八页。
防 风 ?本经?
【药性】辛、甘,微 温。归膀胱、肝、 脾经。
【成效】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祛风止痉。
第三十页,共六十八页。
防 风 ?本经?
1.祛风解表:前人称之为“风药中之润剂〞。 ⑴外感表证。风寒表证,常配荆芥、羌活、
前胡等,如荆防败毒散。 ⑵风疹瘙痒,多配伍荆芥、白蒺藜等。 本品微温不燥,甘缓不峻,药性平和。故外 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概述
▪ 作用及适应证: ▪ (1)发散表邪,用于表证〔恶寒发热、头身
疼 ▪ 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 (2)止咳平喘,用于咳喘。 ▪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 (4)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 (5)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
第三页,共六十八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参
[ 杀虫利尿
白鲜皮
[ 祛风解毒
14
三.清热解毒药
★ 金银花 ★连翘
[(痈肿疔疮要药),凉血止痢,(双花,二宝花,忍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冬花)
[(疮家圣药),消痈散结,(瘰疬痰核),(清心火)
15
★ 蒲公英
紫花地丁 ▲ 野菊花 清热解毒 ▲ 穿心莲
▲贯众
[(乳痈要药),利湿通淋,(黄花地丁),(可致
9
★ 柴胡
★ 葛根
▲ 升麻 淡豆豉
解表 升阳 [ 除烦
[(疏散),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中气下
退热
陷,内脏下垂等;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解肌),止泻,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清阳不升之泄泻等)
[ 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
第二篇:清热药
11
一.清热泻火药
★ 石膏 ★ 知母
[ 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要药),清肺胃热,收敛生肌,(煅后外用) 清热泻火
20
四.清热凉血药
★ 生地黄
★ 玄参 ★ 牡丹皮 ★ 赤芍 ▲ 紫草 ▲ 水牛角
[ 生津
养阴
[ 泻火解毒
清热凉血
[ 散瘀,清虚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肠痈)
活血 [(散瘀),止痛
[ 解毒透疹,(轻泻)
[ 解毒
21
五.清虚热药
★ 青蒿 ★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 除骨蒸,解暑,截疟,(不宜久煎),(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一.发散风寒药
★ 麻黄 ★ 桂枝 ★ 紫苏
▲ 生姜 ▲ 香薷
发汗解表
[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表实无汗) [(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表实无汗,表虚有汗)
[ 行气宽中,(行气安胎) 解鱼蟹毒
[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 [ 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夏月之麻黄)
5
★ 荆芥
[ 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消痈散结
缓泻)
[(疔疮要药)
[(善清肺火),燥湿消肿,(一见喜,榄核莲),(味苦,注 意用量)
[(痄腮),杀虫,凉血止血,(血热崩漏)
16
▲ 大青叶 ★ 板蓝根 ▲青黛
[ 消斑 清热解毒,凉血 [ 利咽
[ 消斑,(痄腮),清泻肝火,定惊,(冲服或入丸散)
17
★ 鱼腥草 红 藤 清热解毒
败酱草
[ 消痈排脓,(肺痈,肺热咳嗽),利尿通淋 [ (肠痈) 活血止痛 [ 消痈排脓,(肠痈,肺痈),(祛瘀)
★ 防风 发表散风 [ 渗湿止痛,止痉,止泻
★ 白芷
[ 止痛,通鼻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阳明头痛——前额头痛)
6
★ 羌活
▲ 藁本 ▲ 细辛
渗湿止痛 (太阳头痛——巅顶头痛) 散寒祛风
[ 通鼻窍,止痛,温肺化饮,(阳虚外感;煎服2-5g,入丸散0.5-1g)
7
▲ 苍耳子 ▲ 辛夷
通鼻窍
[ 散风除湿,止痛 [ 发散风寒(木笔花,春花;包煎)
13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上焦肺热),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黄连
[(清中焦胃热,长于清心火,兼清肝火,为治痢、
泻火解毒 止呕要药),(味苦,2-10g)
★黄柏
[(清下焦湿热),退热除疹,(既清实热,又清虚
清热燥湿
热)
▲ 龙胆草
[(除肝胆及下焦湿热),泻肝胆火,(味苦,3-6g)
秦皮
[ 解毒止痢止带
中药
第一篇:解表药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8
★ 射干
[ 祛痰
清热解毒,利咽
▲ 山豆根
[ 消肿,(咽喉肿痛要药),(过量易致呕吐)
▲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要药)
19
蚤休 ▲ 熊胆 ▲ 白花蛇舌草 ★ 白头翁
[ 消肿止痛,(疮痈,毒蛇咬伤),凉肝定惊,(七叶一支花) 清热解毒 [ 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不入汤剂)
[ 利湿通淋 [ 凉血止痢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清虚热
[(专清虚热)
除疳热
[ 清湿热,(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22
8
.发散风热药
★ 薄荷 ★ 牛蒡子 ▲ 蝉蜕 ★ 桑叶 ★ 菊花 ▲ 蔓荆子
疏散风热
[ 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后下;3-6g) 利咽,透疹 [ 解毒消肿,(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开音,治音哑),明目退翳,止痉 [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 清热解毒(黄菊花—疏散风热,白菊花—平肝明目) [ 清利头目,(太阳头痛)
[ 清肺润肺,滋阴润燥,(既清实热,又清虚热),(滑肠)
▲ 芦根
[ 除烦,清肺胃热,(肺痈),止呕
清热生津
▲ 天花粉
[ 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块根)
12
★ 栀子 ▲ 淡竹叶
清热除烦
[(泻火除烦,泻三焦之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心火),利尿
★ 夏枯草 ▲ 决明子
清肝火
[(目珠疼痛),散郁结,降血压 [ 明目,润肠通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