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城市公共用水节水激励措施研究_以上海市节水器具为例

合集下载

上海市将市政节水案例

上海市将市政节水案例

上海市将市政节水案例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上海市在市政节水这方面可真是有一套啊!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以前那个水龙头啊,总是哗哗地流水,感觉水都不要钱似的。

可现在不一样啦!
有一次我去小区花园溜达,就听到两个大爷在那聊天。

一个大爷说:“嘿,你瞧咱小区这水用得可省了不少呢!”另一个大爷点点头:“可不是嘛,那浇水的喷头都换成了更省水的啦!”这就是上海市搞的市政节水措施呀!
再看看那街边的绿化,以前浇花的水总感觉流得到处都是,好多都浪费了。

现在呢,采用了新的灌溉技术,就跟精准打击一样,水都准确地流到植物根部啦!这多厉害呀!
还有啊,学校里也有大变化。

洗手池那里都贴上了节约用水的标语,时刻提醒着同学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这就像是给我们脑袋里上了一道弦,让我们随时都能想到要节水。

想想以前,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看到一些地方水一直流个不停,也没人管。

那得浪费多少水呀!现在可不同了,大家好像都有了这种节水的意识,就像是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前进。

这就好比一艘大船,大家齐心协力,朝着节水的目标前进!
上海市的这些市政节水案例真的太棒啦!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这不单是为了我们现在,更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呀!我们大家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为上海市的节水事业添砖加瓦!。

上海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无删减范文

上海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无删减范文

上海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上海节约用水管理办法1. 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调查和监测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上海市的水资源状况,市政府成立了水资源调查和监测机构。

该机构负责收集、分析和发布相关数据,监测水资源的变化和利用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用水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水资源配额管理上海市根据不同行业和用途,对水资源实行配额管理。

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必须按照配额使用水资源,超过配额部分需支付超额水费。

同时,市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节水措施,采用水资源利用率较高的设备和技术。

4. 城市景观绿化用水管理上海市鼓励城市景观绿化的发展,但也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

市政府制定了对城市景观绿化的用水管理办法,规定了绿化用水的限额和要求。

同时,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景观绿化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5. 工业用水管理上海市加强对工业用水的管理,推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制度,对高耗水行业进行限水措施。

同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循环利用水、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6. 建筑节水管理为了提高建筑的节水性能,上海市制定了建筑节水管理办法。

对于新建建筑和翻修建筑,要求采用节水型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同时,鼓励居民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和太阳能热水器,减少用水量。

7. 居民用水管理上海市实行居民用水分阶梯水价制度,以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按照用水量分层次设定不同的水价,用水量超过一定标准的居民需支付更高的水费。

同时,鼓励居民采取节水措施,积极参与节水宣传教育活动。

8.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上海市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

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水环境治理,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9. 监督与评估上海市建立了用水管理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各行业、单位和个人的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上海缺水措施

上海缺水措施

上海缺水措施引言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上海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缺水措施。

本文将介绍上海市政府实施的缺水措施,并分析其效果和问题。

1. 水资源调配1.1 水资源调配体制上海市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调配体制,包括水资源管理机构、水资源定额分配制度和水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水资源调配政策、实施监管和管理措施。

水资源定额分配制度确保了各行业和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水资源价格调控机制则通过动态调整水资源价格,鼓励节约用水。

1.2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上海市政府与周边地区政府合作,建立了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机制。

通过水资源调配渠道和管网,将周边地区富余的水资源引入上海,以满足上海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2. 节约用水措施2.1 家庭节水上海市政府通过制定家庭节水政策,鼓励家庭居民节约用水。

这些政策包括安装节水器具、限制浪费用水行为、提供节水用水知识教育等。

政府还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动。

2.2 农业节水上海市政府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耕地浪费用水。

政府提供农业节水技术培训和补贴,鼓励农民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3 工业节水上海市政府推动工业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用水量。

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水资源管理和评估,发展循环水利用和水回用技术,并提供节水设备补贴和技术咨询支持。

3. 水资源补充与治理3.1 人工补水上海市政府通过水库蓄水、引水工程等方式,人工补充水源,增加可用水量。

政府还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水资源治理上海市政府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水污染,保护水源地水质。

政府对水源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水污染防控,保障水质安全。

4. 缺水问题的挑战和展望上海市政府实施的缺水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夏季高峰期。

上海市未来综合生活用水需求量预测及节水对策_潘应骥

上海市未来综合生活用水需求量预测及节水对策_潘应骥
本研究 中 除 特 别 说 明 之 外,所 有 数 据 均 来 自 2001—2013 年《上海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 2013 年 ) [13] 和《上 海 市 水 资 源 公 报 》( 2001— 2012) 。 [12]
2 上海市综合生活需水量系统动力学模型 的建立
2. 1 构建上海市综合生活需水量系统流程图
与城市水资源需求量预测相关的研究方法主要 有回归分析 法、系 统 动 力 学 法、自 回 归 移 动 平 均 模 型、灰色模型、BP 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和指标分 析法 等[1-3]。 在 诸 多 方 法 中,系 统 动 力 学 ( system
dynamics,SD) 方法能有效分析系统中的复杂组合 之间的相互关系[4],且能对中长期时间跨度的变化 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因而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运用于 水环境治理的政策研究[5]、城市水资源规划[6]以及 对洪水 灾 害 的 管 理 之 中[7]。 我 国 学 者 刘 俊 良 等[8] 率先将此方法应用于国内城市需水量的研究,张雪 花等[9]建立了秦皇岛市的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 李俊玲等[10]利用 此 方 法 研 究 了 南 水 北 调 东 线 工 程 江苏受水区的水资源需求和配制。但迄今为止,此
表 1 模型结果的验证
商业从业人数; Apark 为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 Rhotl 为
上海市宾馆营业收入; Ntoil 为上海市公共厕所数量;
Nint 为国际来沪旅游人次数; Ndom 为国内来沪旅游人
次数; 其余变量均为系数。
2. 3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2. 3. 1 模型基本参数的校正
取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全国人均 GDP、上海市
图 4 上海市人均 GDP 预测
图 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结果

水质型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以上海为例

水质型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以上海为例

水质型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以上海为例杨树清(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电邮:shuqing@.au提要: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污水总量不断加大,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表现在:城市河道黑臭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库供水水质每况愈下。

其中,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州河治理从1988年开始直到于今,水质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而自来水的供水安全也没得到彻底解决,离直饮水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通过运用国际上新近提出的SPP方法,我们发现上海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文分析表明:上海人民完全可能喝上与矿泉水水质相媲美的优质自来水,苏州河水质可以提高一个等级。

而达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低碳、低能耗的绿色环保技术,值得有类似问题的其他城市参考。

1、引言最近应上海市环保局/环科院邀请,笔者于2014年9月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作了《上海水危机及其对策》的学术报告。

该报告主要针对上海目前严峻的水危机形势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由于所涉及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笔者特将所讨论的内容整理出来,以供其他水质型缺水城市解决类似问题时进行参考。

我国大部分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

但在长江以南的丰水地区也出现了缺水问题和水环境恶化问题。

这是我国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环保的必然结果。

众多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被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由此而造成另一种缺水-水质性缺水。

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两项结合,构成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

21世纪初期全国污废水排放量约为 416 亿m 3, 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使3200亿方的江河湖库遭到严重污染。

七大河流流经的 15 个主要城市河段, 有 13个河段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不宜作饮用水源。

全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遭到严重污染,水质为V~劣V 类。

据全国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 54%受到污染, 近80%的湖泊透明度差, 绝大多数处于营养化状态,使周围城市产生水质性缺水危机。

上海缺水应对措施方案最新

上海缺水应对措施方案最新

上海缺水应对措施方案最新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数量庞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

为了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缺水应对措施方案,旨在有效应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1. 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系统,及时了解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调整用水计划。

2. 加强水环境保护,控制水源地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3. 推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对用水大户进行水资源配额管理,鼓励节水措施的实施。

二、加大节水宣传和教育力度1. 加强媒体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向市民普及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2. 在学校开展节水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节水习惯,让他们从小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在居民社区组织节水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节水技巧和方法。

三、推广节水措施和技术1. 完善建筑节水标准,推行低水耗建筑设计和设备安装,减少建筑用水量。

2. 鼓励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渗灌等,降低农业用水量。

3. 使用节水型家电和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马桶等,减少家庭用水量。

四、开展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1. 加快推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提供备用水源,缓解供水压力。

2. 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在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利用雨水进行景观灌溉和冲洗等用途。

3. 投资开发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五、加大科研与技术支持力度1.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提高上海的节水技术水平。

2. 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节水设备和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门的水资源研究机构,进行高水平、前沿性的科学研究。

结论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上海可以有效应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

上海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上海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上海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节水工作,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上海市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和调度机制,实施严格
的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补给力度,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其次,上海市将大力推进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利用。

在工业领域,将
推广先进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在农业领域,将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在生活用水方面,将加强居民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推广节水家电和设施,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减少生活用水浪费。

此外,上海市还将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
理率,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水体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保障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上海市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水资源管
理和节水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上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是上海市政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制
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上海市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我们期待着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城市供水管理的节约用水技术及应用研究

城市供水管理的节约用水技术及应用研究

城市供水管理的节约用水技术及应用研究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城市供水管理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

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供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为了保证城市供水的可持续性,必须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水管理的节约用水技术及应用研究。

一、节约用水技术1. 高效节水管网高效节水管网是一种集自净化、自充水、自抗污染于一体的新型管网。

该管网利用智能管网技术和现代水力学原理,对供水管网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了能源节约、水质安全等多种功能。

同时,高效节水管网还可以自动检测水质变化,预警管网故障和异常,保障供水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

2. 智能水表智能水表是一种集智能计量、实时监测、远程管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水表。

该水表内部集成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水情况,并通过云服务、短信等方式以及用户自行查询等方式向用户提供用水情况。

智能水表通过对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科学的用水建议,激励用户节约用水。

3. 逆渗透技术逆渗透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海水、污水、化工废水等变为可饮用水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高压泵将水从高盐浓度区向低盐浓度区逆向渗透,使水通过半透膜滤净。

逆渗透技术不仅能够梯次利用水资源,而且还有利于消除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逆渗透技术的应用,在城市供水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研究1. 节约用水意识城市供水管理的节约用水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水,但最终还是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在节约用水上,普及节水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公众的节水意识。

同时,城市供水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组织开展合作,共同开展节约用水的活动。

2.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供水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城市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用水监测,提供即时的供水信息和科学的用水建议,推动城市供水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城市公共用水节水激励措施研究 以上海市节水器具为例邓 林 王 峰 杨海真(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要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城市公共用水节水率,以上海市为例,以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市场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上海市洁具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模型,计算了不同水价下,各档次节水器具收回成本所需的激励力度。

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市公共用水自来水价格偏低,若不采取有力激励措施,用户几乎无法收回成本;在当前水价下,基本满足节水性能越好,需激励力度越高的规律,最高达到了3570元/个;当水价达到并超过一定值时,器具节水效果越好,所需激励金额越少,政府应倾向于用较少的补偿金额鼓励用户购买节水效果更好的节水器具。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城市公共用水 激励机制 节水器具 水价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大多集中在增加供应及加强行政管理手段等方面,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节水措施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仅停留在社会效益上,许多项目的巨大投入均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导致开展节水工作的积极性不高[1]。

国外的研究和经验表明,政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增加水资源供应设施不是解决世界水资源短缺的最佳办法,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看,从需求侧入手,采取节水手段是最好的解决水源危机的方案[2],而用水单位主动节水才是节水管理的原动力。

因此,若想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应从需求侧着眼,从经济性问题着手,由用水者的利益激励机制来解决。

1 需求侧管理的基本理论需求侧管理(de m and side m anage m en,t DSM)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po w er de m and-si d e m anage m en,t DS M),它是综合资源规划(i n tegrated resources p lan,I RP)的重要组成部分,I RP的基本思路是将供应侧和需求侧各种形式的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以便以最小成本实现可靠的供电,因而又称为最小成本计划(least cost plan,LCP)[3],I RP不仅考虑供应侧资源,还把需求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看作资源,同时参加规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7B0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6)。

1 1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水资源需求侧管理(w ater source de m and side m anage m en,t W SDSM)是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正确合理地设计和引导用水需求,激励和诱导用户改变不合理的用水行为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用户同心协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满足相同的水资源利用目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消耗和用水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4]。

虽然最先提出 需求侧管理 概念的是美国,但是最先对需水要求进行分析,加强管理的是以色列[5],成功的节水管理使这个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被称为 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6]。

人均水资源量为全世界倒数第二的新加坡,运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不仅使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降至157L/d[7],政府也不用再为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投资,水务企业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2006年,新加坡因在水领域采取的成功策略和所取得的成就获得 年度最佳全球水务管理机构 的奖项[8]。

我国首先对需水进行管理的是山西省[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西省加强了对水资源需求的管理,并在省市级率先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定有关法规,积累了实行需水管理的经验,2003~2006年,山西省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一直为全国最低。

1 2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把需求侧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量消耗和改变用水方式以降低水资源需求视为一种资源同时纳入水资源规划,旨在通过需求侧管理更合理配置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投资和成本,达到社会和供需各方共赢。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经济、诱导和技术等,而经济手段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体现公平性和利益驱动的手段[3]。

经济性问题即使在经济发达、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是制约节水工作推动的限制因素。

因此,对节水措施和节水工程进行必要的激励和补贴,已经成为很多节水水平较高国家中的普遍现象,以色列、日本[9]、美国[10,11]和新加坡[12]等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节水激励机制对节水行为进行支持和鼓励。

2 城市公共用水节水器具推广激励机制分析新加坡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各类非住宅用户卫生间耗水占整个耗水量的1/3~1/2[7],随着城市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城市节水技术开始在世界各国城市得到广泛应用[13],城市公共用水不同行业节水器具替换的节水率是决定公共用水技术节水潜力的重要指标[14]。

为补偿水量减少导致冲刷能力下降,节水器具往往要通过额外的材料、部件产生辅助作用,或对原有部件进行强化处理或改用新型材料以增强其功能。

一般而言,节水效果越好,需要采用的额外辅助作用越大,对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越多。

为了推广节水器具,国外政府以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对购买节水器具的用户或节水器具生产商进行奖励和补贴,提高节水积极性,但针对生产商/供应商的激励措施并非直接补贴生产成本,以避免生产厂家抬高器具的价格,增加用户使用成本。

2 1 上海地区节水型器具市场调查与比较分析研究中通过对上海市较为规范的卫生洁具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用水器具和节水器具的市场现状,选择公共建筑使用较普遍的器具品牌,获得价格数据,以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讨论适用于节水器具的激励政策。

2 1 1 水嘴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市场上采用陶瓷阀芯的水嘴占主导地位,符合节水型水嘴的基本要求。

然而,产品的具体性能数据普遍缺失,也没有任何标识,即使有部分产品的确采用了一定的先进节水设计,如安装特制的内芯和节流阀作为水量控制系统,消费者也无法获知。

同时,采用了节水技术的水嘴成本明显增加,价格比一般的水嘴贵至少1倍,某种程度上需同时具备某些其他功能才能与普通的水嘴竞争,推广难度更大。

另外,水嘴、莲蓬头等产品的销售人员普遍不知道产品是否有节水功能,不具备一定节水意识,不利于节水器具的推广。

2 1 2 便器系统上海大部分坐便器和部分小便器明确标出了冲水量。

由于 是否具有节水功能 并非国内用户选购器具时的重点考虑因素,生产商通常将器具的外观、材质、配件、结构、附加功能等作为定价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办公写字楼中较常见的品牌便器系统进行价格比较,并尽量排除器具的外观、材质、配件、结构、附加功能等因素造成的价格差,尽量体现节水设计对器具价格中的影响。

从市场调查结果上看,便器系统的价格还是能够部分反映其节水性能的好坏,基本遵循节水量越大,价格越高的规律。

某品牌洁具便器节水性能和价格情况见表1。

表1 某品牌便器节水性能和价格比较类型冲水量/L 价格/元小便器3 8650313503(自感)3912<1(节水自感)4500无水(节水自感)4300坐便器611905 313003/617803/4 521903/620502 2 节水器具激励分析研究研究中以调查的典型便器系统作为分析对象,以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计算和讨论可以采用的激励标准。

2 2 1 计算激励标准的理论原则及假设确定器具激励标准的理论原则:(1)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 164 2002)规定,产品每次冲洗周期内大便冲洗用水量不大于6L,由于市场上已无单次冲水量6L 以上的坐便器产品销售,因此将6L坐便器确定为坐便器的基本节水类型,对满足基本节水类型的产品不需要进行激励。

(2)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规定,小便冲洗用产品一次冲水量2~4L,由于市场上小便器的相关标识不够清晰,将3 8L小便器确定为小便器的基本节水类型,对满足基本节水类型的产品不进行激励。

(3)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使供水部门和用户共同分享节水带来的效益[3],因此,节水激励的力度应能够保证用户在节水型器具的额定使用周期内,通过自来水量节省的价值,收回价格成本差,这样才能激发用水户主动参与节水和水资源需求管理。

(4)上海市中水回用范围仅限于绿地浇灌、道路冲洗、景观用水等,因此,城市公共场所的坐便器、水嘴等器具均使用自来水。

确定器具激励标准的理论假设:(1)水价按照上海市调整水价之前,城市公共用水的适行水价2元/m3进行计算。

(2)由于坐便器大小流量使用频率不同,而一般人一天小便5~6次,因此,假设双冲水坐便器的大、小流量的使用频率比为1 5。

(3)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规定,一般的节水器具至少要保证5万次的使用,带有自动感应装置的需要保证10万次的使用,假设节水器具的质量能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

2 2 2 激励标准计算根据以上原则和假设,若要收回节水量不同的两种节水器具之间的差价,最少冲水次数为:N m in=CP V(1)式中N min 最少冲水次数;C 不同节水性能的节水器具的差价,元;P 水价,元/m3;V 每次冲洗的节水量,m3。

表2为式(1)的计算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的坐便器和小便器都无法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收回成本。

这一结果还是建立在本次调研的器具价格和差价偏低、器具质量过硬、未考虑贴现率的前提下。

因此,节水器具的推广,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激励,才能实现真正、全面地推广。

由于小便器自动感应冲洗每冲便一次一般分成两段冲洗:便前冲洗和便后冲洗,因此,每冲洗一次小便器要开关2次。

这样,自动感应装置的10万次开关次数折合成冲便次数应为5万次,寿命周期内节省的水量应按5万次冲便计算。

则各种替换方式的激励资金计算公式为:WH min=WA m in=WAT m in= C-50000 V P(2)式中WH m in 一般的手动节水器具收回成本所需的最少激励资金,元/个;WA m in 用自动感应节水器具替代手动节水器具收回成本所需的最少激励资金,元/个;WAT m in 用节水效果更好的自动感应节水器具替代原有的自动感应节水器具时,收回成本所需的最少激励资金,元/个。

结论如下:(1)在上海市当前的公共用水水价下,需对节水器具做的补偿金额最高达3570元/个。

(2)补偿金额基本满足节水性能越好,需补偿金额越高的规律。

表2 不同节水效果的节水器具收回成本所需使用次数及补偿金额类型用水变化/L每次冲洗节水量/m3差价/元弥补差价所需节水量/m3最少冲水次数/万次最少激励/元/个坐便器6~5 30.0007 110 55 7 86 40 6~3/60 0025 86043017 20610 6~3/4 50 00275100050018 18725小便器3 8~30 0008 70035043 756203 8~3(自感)0 0008 32621631203 883182 3 8~1(节水自感)0 0028 3850192568 753570 3 8~无水(节水自感)0 0038 3650182548 033270(3)目前上海市自来水价格偏低,难以通过自身的节水行为收回购买和使用节水器具增加的成本,若不采取有力补偿措施,很难对节水行为进行有效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