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草税对控烟的成效分析调查报告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控烟工作是指针对烟草制品的销售、消费和宣传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护公众健康、减少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为目标。
我单位积极开展控烟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烟草控制工作的落实。
二、工作内容1.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子、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控烟行动。
同时,我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法律法规执行我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烟草控制法律法规,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督。
我们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的巡查和执法力度,对违规销售烟草制品的商家进行罚款和责令整改。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烟草控制的立法工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控烟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烟草销售管理为了减少未成年人接触和购买烟草制品的可能性,我们加强了对烟草销售的管理。
通过加强对烟草销售点的许可和监管,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
我们还推行了实名制购烟制度,要求购买烟草制品的消费者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并进行登记记录,以便追溯和监督。
4.烟草控制调查研究为了了解控烟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烟草控制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为控烟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我们还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一些深入的研究项目,提高了控烟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工作成效1.宣传教育成效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我们提高了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和反对吸烟的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吸烟人数减少了20%,非吸烟人群中对吸烟的抵触情绪增强了30%。
我们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子在全市范围内广泛传播,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宣传信息被转发和点赞的次数也大幅增加。
2.法律法规执行成效严格执行烟草控制法律法规,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于烟草税对控烟的成效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烟草税对控烟的成效分析”——暑期实践社会调研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目的 (3)二、实践意义 (3)三、调查方法 (3)四、调查结果 (3)五、调查总结 (4)七、附:调查问卷 (8i)【摘要】我国烟草业涉及的税种有10多个,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中,烟叶税和消费税是对烟草业影响最直接和最大的两个税种。
2009年5月2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适当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烟产品消费税制度”,对烟草产品的税收结构和税率做出调整。
在结构上的调整是,首次在批发环节增加了5%的从价消费税。
税率的调整即提高税率:甲类卷烟消费税从调拨价的45%提高到56%,乙类卷烟消费税从调拨价的30%提高到36%。
针对这次烟草消费税改革,烟草管理部门明确规定,烟草企业要内部消化增加的税赋,“提税不涨价”,即烟草产品的零售价不变。
显然,这次税收政策调整并没有兼顾控制烟草消费的社会目标。
来自各种收入水平国家的证据表明,提高香烟价格能非常有效地减少需求。
提高税率可促使一些吸烟者戒烟并防止其他的人开始吸烟。
提税也可使戒烟后重新开始吸烟的人数减少并减少继续吸烟者的消费量。
【关键词】烟草税消费税控烟财政一、调查目的理论上,按照价格需求弹性理论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例关系。
提高烟草税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消费税,从而提高香烟价格进而能使烟草需求量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对控烟起着积极作用,减少烟民的吸烟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然而事实上,提高消费税税是否能对控烟产生一定的功效呢?而烟草税作为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按照经济学理论,在香烟消费税价格上浮时,销售量减少,则税收减少,是否一定成立?源自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我班组成了此次暑期实践调查小组,在各个同学的家庭所在地进行了调查。
二、实践意义此次社会调研主要是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预先踏足社会。
控烟工作成效总结报告

控烟工作成效总结报告近年来,针对吸烟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我国加大了控烟工作的力度,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和宣传活动。
本报告将总结控烟工作的成效,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评估控烟工作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吸烟控制工作的开展。
一、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全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控烟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我们向公众普及吸烟的危害,劝阻吸烟者戒烟,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群中戒烟意愿明显增加,未成年人尝试吸烟的比例下降。
二、公共场所禁烟政策得到普遍支持和遵守为了保护吸烟者以及那些遭受二手烟危害的非吸烟者,我国全面实施了公共场所禁烟政策。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广泛宣传禁烟政策,提高公众对禁烟的认知和支持率。
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公共场所禁烟政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和遵守,吸烟率有所下降。
但也应该看到,一些违法吸烟行为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
三、价格调控成为控烟利器作为一种有害行为,吸烟的价格调控也是控烟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通过调整烟草税收和销售价格,使得香烟价格不断上涨。
这降低了吸烟的主观成本,增加了戒烟的动力。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相对较高的烟草税收和价格可以有效地抑制吸烟需求,从而降低吸烟率。
四、控烟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和改进方向尽管控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吸烟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青少年和低收入群体。
这些人群中的吸烟率相对较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定向宣传教育和戒烟支持。
其次,控烟执法力度需要加大,特别是在公共场所的禁烟方面。
加强执法监管,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惩罚,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执行效果。
此外,需要持续加大对控烟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总之,控烟工作在宣传教育、公共场所禁烟政策以及价格调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吸烟问题带来的挑战。
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

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医院控烟情况走访了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诊所,在《管理办法》出台前,这些单位在墙上或楼道里甚至厕所里明显位置贴上了禁止吸烟或请勿吸烟的标识,经常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诊所的办公室、厕所和楼道里吸烟,墙角、垃圾桶、花盆等隐蔽处有烟头。
《管理办法》出台后,机关、企事单位、诊所办公室内没有发现吸烟情况,个别吸烟者在厕所内吸烟,厕所里发现丢弃烟头。
二、饭店和宾馆控烟情况走访8家饭店,发现在《管理办法》出台前,大部分餐厅内都张贴了禁烟标识和宣传标语,但个别客人还是不能改变进餐时吸烟的习惯。
同时,饭店摆放烟灰缸,餐厅服务员劝阻较少,垃圾桶、花盆等隐蔽处存在烟头。
《管理办法》出台后,来餐厅用餐的客人吸烟情况较少或听从劝阻不在餐厅吸烟,餐厅没有摆放烟灰缸,大部分包间内有禁烟提醒,但仍有个别人在服务员不在场时吸烟。
走访6家宾馆,发现在《管理办法》出台前,大部分宾馆内部张贴了禁烟标识,但个别宾馆前台仍摆放烟灰缸,有客人吸烟,管理人员未尽到监管责任。
《管理办法》出台后,前台无摆放烟灰缸,有禁烟劝导员,在大多数客人在进入宾馆前劝导将烟掐灭扔掉或在室外吸烟完毕后进入,客房室内有禁烟提醒,但仍有个别人在客房内吸烟。
三、互联网场所和娱乐场所控烟情况走访了5家网吧、8家娱乐场所,发现在《管理办法》出台前,个别网吧门前有大量烟头,网吧内张贴了禁烟标识,但吸烟现象较多,室内摆放烟具,室内烟雾弥漫,墙角、地面、卫生间随处可见烟头。
《管理办法》出台后,大部分网吧室内外环境改善,管理人员对吸烟者及时劝阻到室外吸烟,控烟效果明显。
在《管理办法》出台前,舞厅、歌厅、理发店吸烟者较多,墙角、地面、卫生间随处可见烟头。
虽然都张贴了禁烟标识,但管理不到位,室内吸烟较多,《管理办法》出台后大部分娱乐场所控烟管理显著提高,经营者发现吸烟者能够及时劝阻禁烟或到室外吸烟,大部分烟民能够自觉执行,个别烟民有躲到卫生间吸烟的现象,地面烟头数量大幅减少。
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

控烟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控烟工作的调研结果一、调研背景为了更好地加强针对各种公共场所的吸烟问题的控制,特别是在帮助烟民们戒烟方面,我们团队对控烟工作进行了以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为重点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在城市中心、医院和机场、公共汽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选择进行调研。
我们采用了随机采样法来收集吸烟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并调查了在场人员的反应。
此外,我们还通过网络调查链条来收集人们对吸烟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一)公共场所控烟政策的现状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共场所缺乏烟草控制措施。
在那些设置有控烟区域的场所,我们也发现在区域外吸烟情况普遍存在。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医院,机场等公共场所,吸烟是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之一。
(二)吸烟场所的控制及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在高质量的控烟区域内,吸烟行为大大降低了烟草用量。
然而,我们看到也有不少人无视控烟区域,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
(三)吸烟对健康的影响我们调查了70位吸烟者,其中67位对吸烟的危害并不了解,35位吸烟者认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大。
(四)人们对吸烟的看法我们从近500份在线调查中了解到,在对吸烟看法的调查中,有68%的人表示应该开通更多的“不吸烟区域”。
此外,我们也发现70%的受访者支持法规把吸烟列为违禁行为。
四、调研结论总的来说,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公共场所吸烟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隐患。
这包括政策制定上的不充分,控烟区域的过分局限性,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吸烟的危害,我们建议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对吸烟危害的扫盲。
此外,我们应该增强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监管和吸烟者的监管。
最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对法规的法律实施和惩罚措施的制定,使吸烟者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价值不足。
五、建议我们建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扫黑除恶行动,打击非法管制吸烟的行为。
应该认真考虑增加控烟区域数量,提供更多的氧吧等辅助设施,为戒烟者形成一个绿色、健康、保护环境的安全空间。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一、引言控烟工作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文将详细汇报我所在地区的控烟工作情况。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有关控烟工作的详尽信息,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控烟工作。
二、背景介绍我所在地区位于XXXXX地区,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控烟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所在地区积极推进控烟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三、控烟政策和法规1. 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我所在地区制定了《无烟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禁烟区域,并加强了对各类场所的监督和检查。
2. 加强烟草产品监管为了遏制烟草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我所在地区加强了对烟草产品的监管力度。
制定了《烟草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了烟草产品的销售许可和标识要求,并加大了对违法销售行为的处罚力度。
3.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我所在地区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组织了控烟知识讲座、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的宣传,有效提高了公众的意识和参预度。
四、控烟工作成效1. 无烟环境建设通过对各类场所的检查和监督,我所在地区已经建立了一批无烟环境示范区域,包括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
截至目前,已有90%以上的场所实现了无烟环境。
2. 烟草产品销售管控通过对烟草产品销售的监管,我所在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违法销售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销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整治。
同时,我所在地区还加强了对未成年人购买烟草产品的管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宣传教育成果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我所在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参预控烟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调查显示,吸烟率下降了10%,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率提高了20%。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执法力度不足尽管我所在地区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但在实际执法中,仍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
实地调研控烟工作情况汇报

实地调研控烟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随着世界各国对控烟工作的重视和加强,我国也逐渐提升了控烟工作的力度。
然而,控烟工作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和难题,比如吸烟率依然较高、二手烟暴露率居高不下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认识控烟工作的情况和需求,本次调研对控烟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我国控烟工作的情况,包括政策法规、社会宣传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2. 掌握各地区控烟实施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 提出有针对性的控烟建议,为未来改善控烟工作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控烟工作的看法和心得体会;其次,我们对一定数量的受调查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他们对控烟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四、调研结果分析1. 政策法规方面根据调研情况显示,我国在控烟方面的政策法规逐渐完善,包括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加大烟草税收等举措。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地方对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导致一些公共场所依然存在吸烟现象,亟待加强督促和检查。
2. 社会宣传方面在社会宣传方面,目前我国的控烟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基层地区和一些特定行业依然存在烟草营销渠道和人员散发烟草广告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3. 烟草控制方面烟草控制是控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烟草控制体系,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烟草销售渠道和途径也屡禁不止,需要对烟草控制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管理。
4. 二手烟暴露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二手烟暴露率依然较高,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存在大量的二手烟暴露现象。
应当对此类场所加强管理,建立更加健全的二手烟防控措施。
五、调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我国控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我国的控烟工作在执行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控烟工作的改善和进步。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

控烟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控烟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政策,对公共场所和特定场所进行烟草控制,以减少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本次汇报旨在详细介绍控烟工作的情况,包括控烟政策的实施情况、控烟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控烟执法的执行情况以及控烟效果的评估等。
二、控烟政策的实施情况1. 烟草广告限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已经取缔了所有公共场所和媒体上的烟草广告,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互联网上的烟草广告的监管,确保广告不会误导公众。
2. 烟草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烟草消费,我们已经多次提高了烟草税收,并将税收收入用于健康教育和禁烟宣传等方面,以引导公众减少吸烟行为。
3. 公共场所禁烟: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包括餐厅、酒吧、娱乐场所等,在室内彻底禁止吸烟。
同时,我们也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吸烟室,为吸烟者提供合法的吸烟场所。
4. 未成年人禁烟: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我们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吸烟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宣传等手段,我们呼吁未成年人不要吸烟,同时对销售烟草产品给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三、控烟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1. 健康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和戒烟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戒烟辅导班等。
2. 媒体宣传:我们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控烟宣传活动。
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刊登宣传文章、发布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控烟的重要信息和知识。
3. 社区活动:我们鼓励社区居民参预控烟活动,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如控烟知识竞赛、控烟宣传展览等,提高公众对控烟工作的认识和参预度。
四、控烟执法的执行情况1. 执法力度加大:我们通过加大对公共场所和特定场所的巡查力度,加强对吸烟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吸烟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烟草税对控烟的成效分析”——暑期实践社会调研调查报告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1205班2014年8月〃目录〃一、调查目的 (3)二、实践意义 (3)三、调查方法 (3)四、调查结果 (3)五、调查总结 (4)七、附:调查问卷 (8i)【摘要】我国烟草业涉及的税种有10多个,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中,烟叶税和消费税是对烟草业影响最直接和最大的两个税种。
2009年5月2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适当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烟产品消费税制度”,对烟草产品的税收结构和税率做出调整。
在结构上的调整是,首次在批发环节增加了5%的从价消费税。
税率的调整即提高税率:甲类卷烟消费税从调拨价的45%提高到56%,乙类卷烟消费税从调拨价的30%提高到36%。
针对这次烟草消费税改革,烟草管理部门明确规定,烟草企业要内部消化增加的税赋,“提税不涨价”,即烟草产品的零售价不变。
显然,这次税收政策调整并没有兼顾控制烟草消费的社会目标。
来自各种收入水平国家的证据表明,提高香烟价格能非常有效地减少需求。
提高税率可促使一些吸烟者戒烟并防止其他的人开始吸烟。
提税也可使戒烟后重新开始吸烟的人数减少并减少继续吸烟者的消费量。
【关键词】烟草税消费税控烟财政一、调查目的理论上,按照价格需求弹性理论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例关系。
提高烟草税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消费税,从而提高香烟价格进而能使烟草需求量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对控烟起着积极作用,减少烟民的吸烟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然而事实上,提高消费税税是否能对控烟产生一定的功效呢?而烟草税作为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按照经济学理论,在香烟消费税价格上浮时,销售量减少,则税收减少,是否一定成立?源自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我班组成了此次暑期实践调查小组,在各个同学的家庭所在地进行了调查。
二、实践意义此次社会调研主要是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预先踏足社会。
更加重要的是要借此活动培养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同学们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为以后的工作垫下基石。
三、调查方法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于此次的调查主题主要是围绕吸烟人群展开,因此在调查的过程中会有选择的更倾向于吸烟者及其家人,当然也包含不接触香烟的人群,以使得调查结果更客观四、调查结果1、统计调查表2、调查选项分析(1)调查中的年龄结构分布为:20岁以下占20.42%,20——30岁占30.75%,30——40岁占23.06%,40——50岁占18.23%,50岁以上占7.47%。
可见在吸烟人群中青壮年所占比重更大,由于医学条件的发达,以及国家退休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注重养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烟民进入老年期后身体情况不好,且肺病居多,因此他们在医生和家人的建议下终于戒烟。
(2)调查中的文化程度分布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为大学本科学历52.71%,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在面临烟价调高及结合自身身体状况时做出的最终反应。
(3)在烟民每日吸烟量的调查中,结合调查问卷第一页的第4题和第二页的第2题发现占50.81%的人烟瘾一般,每天的烟量为3——10支。
这样,就有很大希望能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
(4)在烟种的选择上,有46.95%的烟民选择10——20元中低档次的烟,总体来说,每月的家庭收入中有2%——5%用于香烟购买。
近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逐渐低于40%,因此,在家庭支出中,香烟的消费也是占有较为稳定的地位的。
(5)对于烟民对烟草税了解程度的调查上,我们发现,即使多数被调查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但他们对国家烟草税的项目并不了解。
在被调查的683人中,仅有5人非常了解烟草税即知道大致税率和税种,有257人表示从未听说过。
在大致了解烟草税的人中,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烟草税对烟草价格是很有影响力的。
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税收制度中税费不会在售价中另外标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烟民们也从未主动了解过我国的烟草税收制度。
而多数国家则是将税费和售价分开标注,让国民了解他所购买商品时所交的相应税额。
事实上,烟草税中的消费税为56%,占香烟价格比重超过半数还多。
(6)当面临烟价上涨超过承受范围的情况下,53.72%的烟民表示会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37.4%的烟民表示会选择低价位的烟,而只有8.75%的人表示没有变化。
因此,总体上看,提高烟价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减少吸烟量的。
五、调查总结1、以烟草税控烟的成效行分析(1)对于青少年而言中国目前烟民的数量大致在3.5亿,中国控烟协会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烟民达1400万,我国青少年吸烟率为11.5%,约1400万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达4000万。
导致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多种多样,心理猎奇因素、周围环境因素等等,但导致青少年买烟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国家对未成年人能否购买香烟的重视程度不大,二是他们的零花钱足够支付香烟价格。
前者依靠法规政策,而后者主要在于商品价格。
增收烟草税而提高香烟价格,能有减少免青少年吸烟的可能性,提高烟民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
通过征收烟草税,增加吸烟成本,为青少年尝试吸烟制造壁垒,降低吸烟的开始年龄。
对于还没有收入来源的青少年来说,能有效抑制他们染上烟瘾,从长期角度来看,保护了下一代,有利于控烟的实施。
(2)对于大众烟民而言提高烟草税的同时提高烟价,让香烟的购买者来承担烟草税的上涨部分,能够直接有效得控烟。
世界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遏制烟草流行——政府与烟草控制经济学》(注:世界银行在报告的前言,特声明世界银行保证本书数据正确无误,并对任何人引用其中的观点和数据引起的后果不担任何责任。
)认为,增加10%的烟草制品税收,对高收入的国家可减少因烟草制品所致损害的4%,而对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国家则可降低烟草带来危害的8%。
估计全球范围内使香烟实际价格增长10%,则会导致4200万烟民戒烟并从而最少能挽救1000万人因烟草导致的死亡。
在这方面,也有诸多国家有过例子。
例如,加拿大在1982——1992年间提高了税率,这造成了香烟零售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消费量则明显下降。
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的香烟消费一般分为中低档和高档。
大众消费更倾向于中低档的烟草,因为香烟上瘾性的存在,使得老烟民不会因为价格提高就放弃购买放弃吸烟,他们可能退而求其次去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烟消费,反而更加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吸烟情况的监控,尽可能缩短烟民的烟龄,进而使烟民即时有烟瘾也不至于太重,使戒烟更加容易。
那些高档烟的礼品意味很重,抽的不买,买的不抽。
这种消费价格弹性极小,可能越涨价购买量越多。
(3)烟草税的提高能够使一部分烟民减少吸烟量,然而,历史资料也表明,过高的税率又使走私活动能获得暴利,进而就导致卷烟走私活动愈演愈烈,从而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控烟的效果。
2、提高烟草税对财政的影响(1)为了尝试评估尼古丁成瘾对烟价上涨效果的影响人们建立了一些模型,它们对吸烟者是否关注其行为的后果提出了不同的假设。
但所有的模型都认为,对像尼古丁这类成瘾的物质来说,个人目前的消费水平将由他以往的消费水平和这种商品目前的价格所决定。
在建立价格上涨对烟草需求的影响的模型时,以往的消费与当前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吸烟者已经成瘾,他们对烟价上涨的反应就比较缓慢,但他们的反应在长期内将比较剧烈。
经济学文献认为,价格的实际和永久性上涨在长期内对需求的影响要比在短期内对需求的影响大约大一倍。
(Models that attempt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nicotine on the effects of price increases make varying assumptions about whether smokers look ahead a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 or not.However,all models agree that,for an addictive substance such as nicotine,an individual’s current consumption levels will be determined by his or her past consumption levels as well as by current price of good.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t consumption and current consump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the impact of price rises on demand for tobacco.If smokers are addicted,they will respond relatively slowly to price increases,but their response will be greater in the long term.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 real and permanent price increase will have approximately twice as great an impact on demand in the long run as in the short run.)因此,根据这些模型认为,即时烟价上升,短时间内对财政收入还有增加的作用,但是时间一长,吸烟人数逐步下降,则相应的财政收入将会明显减少。
(2)由于各国各地区烟草税率的不同,卷烟成为世界上走私最严重的消费品。
世界烟草行业已陷入了一种令人十分尴尬的境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限制卷烟消费而不断提高卷烟税率,过高的税率又使走私活动能获得暴利,进而就导致卷烟走私活动愈演愈烈。
其后果则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烟草企业的利益,影响了当地烟草业的发展,对当地卷烟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从国际情况来看,对烟草制品课以重税和不断提高卷烟税收的国家,其卷烟走私现象一般就较为严重,而且,其税率越高,一次性提高税收的幅度越大,其卷烟走私活动就愈加猖獗。
这已被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实例所证明。
欧盟、巴西、印度等地区都因增加烟草税而造成地区间卷烟走私猖獗,给国家间接税造成损失,部分国家还因此被迫降税以应对,如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