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夏天和冬天
最新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教案(精品)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教案把握教案设计的细节,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精心设计学习的反馈与调控。
以下仅供参考!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
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
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①CAI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②引导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同学听。
教育最新K12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2 夏天和冬天教案 鄂教版

22 夏天和冬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字,会认5个字。
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注意紧扣文本,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l、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课件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此处为课件2、课件3】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
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此处为课件4】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板书:夏(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覅1、2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夏天和冬天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夏天和冬天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夏天和冬天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①CAI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②引导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同学听。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词语想象画面的,(理解:“打着卷儿”、“低着头”、“冒着热气”等)④教师小结:作者把柳叶、小花、湖水当成人来写,我们读了以后,感到特别形象生动。
3联系生活,指导仿说:同学们。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很多夏季的景物,它们在大火球似的太阳照耀下.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着再说几句。
(如:大树垂下双肩。
小草耷拉着脑袋。
)4.引导体验,练习朗读。
①天气这么热.如果这时你看到了柳叶、小花,特别是看到小鱼在冒着热气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担心)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学生练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②正在我们担心时,蜻蜒低飞.向我们报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应该怎么来读蜻蜓的话呢?(指名读,学生评读)5.齐读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思考:文小写了雷雨时的哪些景象,2.山示课件(雷雨景象),听雨声录音.想象人们的心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夏天和冬天》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夏天和冬天》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夏天和冬天》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为孩子们描述了大自然夏天和冬天中极富特色的景物,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夏天和冬天》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语文《夏天和冬天》原文夏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云黑了,闪电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电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天边挂起晚霞。
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小青蛙蹦上岸开始赛歌:咕呱!咕呱!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桥上来了一队小朋友。
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过桥的小朋友。
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冬小雪花给云杉穿上雪白的大衣,云杉暖暖的;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暖暖的。
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啦,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
北风去吹雪大衣,却吹响了一串悦耳的铃声。
咦,是小雪花把铃铛挂在云杉上了?哦,不,不,是云杉的雪大衣结了一层冰花,风儿一吹,丁零、丁零……北风去吹雪被子,却滑了一大跤,一滑滑到天边边,北风回头一看:“嗬,好大的雪被子,我可吹不动!”雪被下,小麦苗正在做快乐的梦:梦见春天,他们穿着小绿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梦见夏天,他们结满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中唱丰收歌。
小学三年级语文《夏天和冬天》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五个字,会认2个生字。
读懂相关的生词和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能体会到夏天的炎热和雨后带给大自然的清新,带给人们的欢愉。
3、能联系实际生活,并展开想象,充分的感受夏天的特征。
让孩子们乐于观察大自然,从心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通过学习课文积累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
【配套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2 夏天和冬天教案 鄂教版
![【配套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2 夏天和冬天教案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14a33059eef8c75fbfb3a1.png)
22 夏天和冬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字,会认5个字。
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注意紧扣文本,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l、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课件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此处为课件2、课件3】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
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此处为课件4】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板书:夏(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覅1、2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2019-2020(-1)(1-1)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2 夏天和冬天教案 鄂教版

22 夏天和冬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字,会认5个字。
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注意紧扣文本,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l、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课件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此处为课件2、课件3】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
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此处为课件4】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板书:夏(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覅1、2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夏天和冬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掌握课文生字词,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3. 通过读文,知道夏天和冬天景色有什么不同。
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夏天和冬天特征的不同,背诵课文。
2.难点:能仿照课文,说说春天和秋天。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上一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夏天雨前的闷热、雨中的快活,雨后的迷人。
这节课让我们和小雪花、呼呼的北风一起去感受一下美丽的冬天吧!板书课题:冬用“手机”拍照展示给全班同学。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两种最具有冬天特点的事物?(小雪花、北风)(二)品读课文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把课文中描写小雪花的语句勾画出来,读一读。
小雪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学生说话:我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了小雪花的……)小雪花给云杉穿大衣,给麦苗盖被子,可真是关心体贴人,多么友好、多么乐于助人的小雪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吧!(2)想一想,小雪花除了关心体贴云杉和麦苗,还会关心体贴谁?(高山、河水、房顶、马路)(3)你能像第一自然段这样仿写一两句吗?(4)大家写得可真棒!小雪花给冬天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迷人的色彩,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把对小雪花的感谢与赞美大声读出来吧!2. 学习第2——5自然段。
(1)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抓住关键词句来感受小雪花的特点,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在第2——5自然段中找找北风有什么特点吗?(淘气有趣)(2)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北风的淘气?预设:①吹着口哨来,说明了什么?(北风很淘气、很调皮、很开心)你能把这一句读出来吗?②北风来干什么?(去吹雪大衣、吹雪被子)③北风吹雪大衣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吹响了冰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串悦耳的铃声,北风可真是活泼可爱啊!)④北风去吹雪被子却滑了一大跤,一滑滑到天边边(贴心的小雪花想让云杉、麦苗温暖的过冬,可是呼呼的北风却去吹雪大衣、吹雪被子,多淘气啊!)(3)冬天,北风凛冽、寒风刺骨,但在作者笔下的北风却使人感到特别淘气而有趣,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让我们读了以后感受到的呢?(拟人)(4)找找第2——5自然段中有哪几处拟人的句子?(5)写法指导: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些景物赋予人的特点,像人一样会跑会动会摔跤会说话,使写出来的句子更为形象生动,读了以后,我们头脑中冬天的景色更加鲜明、更加美丽。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夏天和冬天》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的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引导、点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就像是季节妈妈四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其中的两位,去感受夏天和冬天的景色,请大家一起来齐读课题。
2.通过课题,你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吗?课文描写的是夏天和冬天的不同景象,我们来看课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对,课文把描写夏和冬的内容分成了两个独立的部分,而且还加上了小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夏天和冬天》给你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重点指导轻声音节和儿化音节词语的读音。
3.说说《夏天和冬天》给你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4.交流思考“夏”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三、精读细品,深入研讨。
(一)研读课文,走进夏天——雨前1.是啊,夏天天气闷热,雷雨倾盆,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的炎热,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试着用笔勾画出描写夏天炎热的句子。
2.交流:(1)出示:太阳像个大火球。
这句话把太阳比作什么?说明了夏天太阳的炎热。
指名读。
教师评价:你读得真好,让大家感受到了太阳的炎热,感受到了大火球的威力。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太阳的威力,齐读这句话。
(2)看看第二自然段,还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夏天的炎热?①PPT出示: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②这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柳叶、小花、湖水、小鱼这些事物在太阳的炙烤下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师板书:打着卷儿,低着头,冒着热气,不会煮熟了吧③是呀,柳叶、小花、湖水、小鱼都显得无精打采的,谁来读读这种感觉?教师评价:你读的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夏天和冬天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
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
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 煮熟 转圈 口哨 麦穗
2.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
2 / 5
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四)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
飘,北风呼啸。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
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教师课件出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
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1)出示句子,读一读: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2)引导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同学听。
(3)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词语想象画面的,
(理解:“打着卷儿”、“低着头”、“冒着热气”等)
(4)教师小结:作者把柳叶、小花、湖水当成人来写,我们读了以后,感到特别形象生
动。
3.联系生活,指导仿说:同学们。平时你一定观察过很多夏季的景物,它们在大火球似
的太阳照耀下。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着再说几句。
(如:大树垂下双肩。小草耷拉着脑袋。)
4.引导体验,练习朗读。
(1)天气这么热。如果这时你看到了柳叶、小花,特别是看到小鱼在冒着热气的湖水里
游。你有什么想法?(担心)
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朗读)
(2)正在我们担心时,蜻蜓低飞。向我们报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应该怎么来读蜻蜓的
话呢?(指名读,学生评读)
5.齐读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思考:文小写了雷雨时的哪些景象,
2.出示(雷雨景象),听雨声录音。想象人们的心情。
3.比较句子:
3 / 5
大雨哗哗地下。
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学生交流;哪句说明雨更大?你从“快活”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如何读能表现雨大,表现人们此时的心情呢?
4.学生练习朗读3、4自然段。
(三)学习5—9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与雷
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描述,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学生齐读5-7自然段)
2.小组讨沦,完成填写。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叶、小花:
湖水:
小鱼、青蛙:
3.引导想象:结合平时你的观察,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雨后还会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读:一场雷雨冲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阵阵凉爽。此时,天边挂起晚霞,空
气特别清新。
(1)当你雨后出门散步时,看到重新焕发光彩的花草时,我们不禁要说——学生看句子,
齐读第6自然段。
(2)当你散步到湖边,看到欢快的小鱼、青蛙时。我们不禁又要说——学生看句子、齐
读第7自然段。
5.雨过天晴,人们来到湖边乘凉、散步,小朋友也来到桥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员,你
最想干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看着清亮的湖水,让我们像小鸟一样飞起来,飞到雨后的桥边,飞进美
丽的大自然中去吧!我们齐读第9自然段。(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四、朗读回味,表现情感。
(一)有感情地朗读“夏”全文,可以一个人朗读,也可以和小组内同学合作朗读。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