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1章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肾脏的结构和位置,明确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难点)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以及排尿的意义。
(重点)1.生命观念:借助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特点,并理解肾单位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2.科学思维:借助毛线、塑料管、气球等来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用五谷杂粮、筛子等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
【生活小思考】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得知母亲得了尿毒症,不能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就毫不犹豫地将一个肾捐给了自己的母亲。
那么你知道肾有什么功能吗?知识点一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教材P60~P63)1.泌尿系统的组成:2.请写出【生活小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有排泄功能。
【活学巧记】图解泌尿系统中的管道知识点二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材P63~P64)1.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①部位:肾小球→肾小囊腔。
①产物:原尿,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部位:肾小管→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①重吸收的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
①产物:尿液,包括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2.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形成尿液)(输送尿液) (贮存尿液)(排出尿液)【名师在线】(1)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比原尿中的高。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尿素不能被重吸收,全部进入尿液。
液体总量减少但尿素含量不变,导致尿液中的尿素浓度升高。
(2)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的可能原因。
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因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
(3)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的原因。
可能是肾小管发生了病变,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弱,一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活学巧记】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比较知识点三泌尿系统的卫生(教材P64~P65)1.每天饮用适量的水,使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节_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排泄和排遗
• 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 、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 的过程。 • 排遗: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无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有(部分) 有(全部) 有(1%部分)
尿素 水
有 有
有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原尿成分: 血液成分: 水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酸、尿素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经过肾小球,除血细胞 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物质 (水、葡萄糖、无机盐、尿酸、 尿素等)被滤过到肾小囊腔中, 形成原尿的过程
输尿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B
A
肾小球 肾小囊C肾小管Fra bibliotek肾 单 位
2 (肾小囊)
(肾小管) 3
1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4 5 (出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 8
6 (动脉)
(静脉) 7
肾小囊 2
肾小球 1
肾小管 3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 30 1.0 尿素 2.0 尿素 2.0 尿酸 0.05 尿酸 0.05 无机盐 9.0 无机盐 11.0
正常人: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0 0
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 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
七年级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

3.下图中为肾小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2]是_,[4]是_, 里面都流着_血。 (2)图中[3]叫_,由_组成,它的外面包着_,其 腔与[]_相通。
•
A.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B.肾动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C.肾动脉、肾静脉出入肾脏的部位 D.肾静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2.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皮质 B.髓质 C.膀胱 D.肾单位 3.进出肾小球的血管依次是( ) A.小动脉、小动脉 C.小静脉、小静脉 B.小静脉、小动脉 D.动脉、小静脉
复习:
• 1.人体的代谢废物有哪些种类? • 2.请说出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出
第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看图:请说出 人体肾脏的位 置
1.肾脏 位置:位于人体腹腔的 后壁 、脊柱两侧,左右 各一个。
活动:观察肾脏
1.肾脏的形状 2.观察出入肾脏的三根管 道,注意它们与肾脏的 连接部位 3.肾脏的结构分为几个部 分? 4.为什么皮质部的颜色比 髓质部深?
结构:分为皮质、髓质、肾 盂三部分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门:肾 脏中连接 肾静脉、 肾动脉和 输尿管的 部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泌尿系统 有什么了解?
肾脏:形成尿液 1.泌尿系统的 输尿管:输送尿液 组成及功能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的结构: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 分布 在皮 质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目标】1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2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3掌握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不同4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人体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师讲述: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观察与思考】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结论: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二)肾单位的组成教师讲述: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它的哪些结构特点适宜完成尿液的形成呢?展示图片:肾的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总结肾脏宏观和微观上的特点宏观上肾形似蚕豆红褐色微观上肾小球——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
肾单位肾小囊——由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形成。
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弯曲细长,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三)尿的形成教师讲述:尿有这样两个形成过程。
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以及相关动画归纳:(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小结由同学们来总结,看看我们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同时可以利用课件辅助总结。
【板书设计】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二、尿的形成1、肾单位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2、尿的形成(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第2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PPT课件

某人近来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他开了一张 化验单,要他检查尿液。以下是检查结果中的几项指标: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30
1.0
2.0
0.05
9.0
为了让这个病人了解这张化验单各项数据的含义,医生 向他介绍了正常人的指标,如下表: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
0
0
尿素 2.0
尿酸 0.05
知识拓展
1.尿液与血浆的区别: ( 没有蛋白质和红细胞 ) 2.原尿与尿液的区别: ( 含有葡萄糖 ) 3.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C ) A 养料增加 B 二氧化碳减少 C尿素减少 D氧气增加
请观察下列某人的血液、原尿和尿液三种检液中主要物质 的浓度比较表,据此表分析说明有关问题: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肾小球出现的病症,使蛋白质和红细胞经过肾小 球进入了肾小囊中,随尿液排出。
想一想
你能回答
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尿的旁
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
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管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尿素
大分子蛋 白质、血
细胞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水分、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水、无机 盐、尿素、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 蛋白质、血细胞
(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 全部葡萄糖,大部 (形成终尿) 分水和少量无机盐
正常尿液中不含的物质: 蛋白质,血细胞,葡萄糖
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第11章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后习题(带解析)

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B.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场所C.输尿管向上连接着膀胱,向下连接着尿道D.尿道能将膀胱储存的尿液排出体外2. 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4]为肾小囊B.液体从[3]到[4]的过程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液体从[5]到[6]的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6]中的液体为尿液3.健康人体内原尿和血浆的最大区别是:原尿中()A.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不含有无机盐C.不含有尿素D.不含有葡萄糖4.人体膀胱的主要功能是()A.暂时贮存尿液B.输送尿液C.排出尿液D.形成尿液5.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A.蛋白质无机盐B.蛋白质葡萄糖C.葡萄糖无机盐D.葡萄糖尿素6.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肺C.肾单位D.心脏7.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单位是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B.肾单位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构成C.①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可将血浆中小分子物质滤出D.③肾小管长而弯曲,可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行重吸收8.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A.大分子的蛋白质B.葡萄糖C.尿素D.无机盐9.下列结构不是肾单位组成部分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静脉10.人体内含尿素最少的血液是在()A.肾动脉B.肾静脉C.主动脉D.下腔静脉11.下表所示某人尿液样本化验数据的一部分,推测其肾单位中出现病变的结构为()注:“-”表小很少或无;“+”表示有A. 肾小球B.肾小囊B.C.肾小管 D.肾盂12.下列有关泌尿系统各个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肾脏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肾脏形成尿液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输尿管被重吸收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人体排出水分和无机盐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肾脏B.肺、皮肤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排出尿素、尿酸等废物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的D.原尿中的葡萄糖如果没有完全被重吸收,则会形成糖尿14.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6.举例说明排尿的意义,了解排尿异常对人体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使其理解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肾单位结构与尿的形成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排尿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可能需要课后进行巩固复习。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章节的内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尿的形成和排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排尿的意义及排尿异常对人体的影响。
举例解释:
-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核心内容,教师应详细讲解这两个过程的作用机制;
-尿的排出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膀胱、输尿管、尿道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肾小体和肾小管的组成及其在尿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肾单位结构与尿的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可通过肾脏模型、图表等方式,展示肾单位各部分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于排尿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师可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明白排尿异常可能导致的问题,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并了解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动脉 与肾静 脉血液 成分相 比:肾 静脉二 氧化碳 多,尿 素含量 少!
总 结
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水 血浆 900~ 930 970 950 蛋白 质 70~80 葡萄 糖 1 尿素 0.3 尿酸 0.04 无机 盐 9.0
原尿
尿液
微量
0
1
0
0.3
1.8
0.04
0.05
9.0
11.0
入球小动脉一 端连肾动脉,另 一端连肾小球。
毛细血管
肾小体
肾 小 球
组成: 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 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血液由 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 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 功能: 滤过
肾 单 位
(很薄,内层紧贴肾小球, 肾小囊 内外两 层间有一囊腔)
组成: 弯曲细长,外面有与出球小 肾小管 动脉相通的毛细血管 功能: 重吸收
2、输尿管: 上端与肾脏的肾盂相连,下端开口于膀胱
功能: 输送尿液
3、膀胱: 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
功能: 储存尿液
4、尿道: 泌尿系统通向体外的管道
功能: 排出尿液
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
某人近来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他开了一张 化验单,要他检查尿液。以下是检查结果的几项指标: (g/L)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
肾 输尿管 膀胱 输尿管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尿道
膀胱
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尿道
1、肾脏
位置: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功能:形成尿液
肾脏的外部形态:
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 新鲜时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肾盂: 肾脏中央的空腔
输尿管与肾脏的肾盂相连接
区分血浆、原尿、尿液时,首先看蛋白质,蛋白质含量 最高的是血浆,再看尿素,尿素含量最高的是尿液,则 剩下的一种就是尿原了。
病名
病症
病变部位
血尿
蛋白尿
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 肾小球 颜色呈鲜红色 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肾小球
糖尿
尿中有葡萄糖
肾小管或者胰岛
现在你能回答P62的问题吧!
参考答案:
1、该病人尿液中检测出红细胞和蛋白质, 属于不正常指标。
肾皮质(颜色深) 肾髓质 肾动脉 肾静脉 肾 盂 输尿管
什么是肾单位?
肾单位是构成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 单
位 肾小管 肾小管连着肾小囊
肾单位结构图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球两端均连接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两端均 连接毛细血管(一端 连肾小球,另一端连 毛细血管)
二、尿的形成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原尿中不含大 分子的蛋白质 和血细胞
肾小球的滤过(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尿液中不 含葡萄糖
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无机盐)
形成尿(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2、推测该病人肾小球通透性增大,血液中 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肾小球的毛细 血管进入肾小囊,成为尿液的成分。
三、尿的排出
肾脏(产生尿液) 输尿管
排尿反射 膀胱(暂时储存) 尿道(排出体外)
四、泌尿系统的卫生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30
1.0
2.0
0.05
9.0
为了让这个病人了解这张化验单各项数据的含义,医生 向他介绍了正常人的指标,如下表:
红细胞 一
讨 论
蛋白质 0
葡萄糖 0
尿素 2.0
尿酸 0.05
无机盐 11.0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