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历史长孙皇后的名字至今都是谜
历史趣谈:长孙皇后的长相 大唐长孙皇后生平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长孙皇后的长相大唐长孙皇后生平介绍
导语:长孙皇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和母亲均是皇族后裔,从遗传基因的角度看,长孙皇后一定具备着贵族气质,这可以给一个人的外貌有很大的增
长孙皇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和母亲均是皇族后裔,从遗传基因的角度看,长孙皇后一定具备着贵族气质,这可以给一个人的外貌有很大的增色。
那么长孙皇后是什么样子呢?
所以关于长孙皇后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虽然历史记载没有直接描述长孙皇后的外貌,可根据其他记载以及图片可以推测出长孙皇后的外貌。
长孙皇后四官端正,一张清秀的脸庞又带着淡淡的贵族气质。
她身材十分纤细,皮肤水嫩,嘴角带着一丝微笑,长孙皇后集所有优质的外貌于一身。
她不仅拥有外在的气质,而且姿色动人。
因为长孙皇后的父亲是一位大将军,英姿飒爽,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帅气大将军。
她的母亲虽然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可长孙皇后母亲是江南的一位美女子,用清水出芙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着这样的遗传基因,长孙皇后外貌必定十分出众。
出众的外貌在加上外在的贵族气质,长孙皇后的样子十分受当时女子的追捧。
长孙皇后不仅遗传了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而且自身发育优良,是一位美女级别的皇后。
长孙皇后有一位哥哥,他的哥哥同样英姿飒爽,风度翩翩。
长孙皇后一家四口人,都是当时的美女子和大帅哥。
所以即便历史没有详细记载长孙皇后的外貌,也可以通过基因学来得出长孙皇后必定是一位美女子。
长孙皇后遗传了家庭中优良的美丽基因。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怎么结合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女则》的作者 女则是有哪位女子撰写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女则》的作者女则是有哪位女子撰写的?
导语: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
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
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
之后拜太子妃。
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
少好读书,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论著驳东汉明德马后,采择“古夫人善事”,撰《女则要录》,丹青与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并称。
长孙皇后,有玄武门之胆识果断,马皇后之自信从容,赏谢道韫之出众风流,善借古喻今之聪慧睿智,在郭先生眼里竟成连首诗都不会写的呆守礼制的木偶人。
宋朝以朱熹为首的儒家思想将社会和君主对女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做了重大变革,将他们所认为的贤人圣人,木偶化,泥塑化,抽离真实的血肉,按自己希望的形象用泥糊起来,放在香烟缭绕的殿堂里供奉。
长孙皇后作为他们所推崇的后世典范,也被塑造成无欲无求,无情无爱的木偶人,《女则》也别误解成与《女诫》一般宣传三从四德的封建毒物了,“贤后”更是成了“苦情女”的代名词。
大唐风气,胡汉交融,民族大融合时代,张扬个性、袒露着酥胸的大唐美女们岂是后世裹了脚的病小姐可比的?这样真挚坦诚的感情,比后世迂腐虚伪的风气要何止健康百倍!
其实恰恰通过这首诗,我们才得以了解到长孙皇后作为一个女人,也有娇艳妩媚的一面的,她同样是有笑有歌有情有欲,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女人。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 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导语: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
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
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
隋朝末年,官逼民反,各地群豪四起,李渊受人举荐在太原起兵反隋,一举攻入关中,此时长孙无忌毛遂自荐,在李渊率兵渡江之时,于长春宫谒见李渊,愿为其效犬马之劳,故而得其重用,辅佐秦王李世民。
自此之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成为秦王心腹大将中的一员。
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绩远远超过太子李健成,朝堂上对太子之位皆议论纷纷,使李健成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遂与齐王李元吉勾结,暗中加害李世民,为斩除李世民的羽翼,其幕僚皆遭到太子与齐王的毒手。
房玄龄因此对长孙无忌坦言道:“如今秦王与太子已势不两立,一旦祸患爆发,不仅亲王府成为牺牲品,连国家存亡都会成为问题。
倒不如进劝秦王行周公之举,顺应民心,安定邦国。
”长孙无忌深思道:“所言与在下不谋而合。
”于是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推波助澜下,震惊历史的玄武门之变顺势待发。
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是亲兄妹,长孙一族与李家交情极为深厚,长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长孙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顾问 盛世牡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长孙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顾问盛世牡丹导语: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先祖原本是北魏时期的皇族拓跋氐,因号为“长孙氏”,所以就以此为姓氏。
长孙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父长孙兕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先祖原本是北魏时期的皇族拓跋氐,因号为“长孙氏”,所以就以此为姓氏。
长孙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父长孙兕曾经是北周时期的将军,父亲长孙晟也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名将。
长孙皇后的生母高氐,是隋朝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刺史高励的女儿,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因病去世,高氐和子女就遭到长孙晟年长的儿子的欺凌,高士廉便将妹妹高氏和外甥、外甥女接到了自己的家中,这个男孩就是唐朝初期有名的将领长孙无忌,女孩就是我国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
长孙氏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知书达理。
隋朝大业九年,高士廉认识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高士廉见李世民才识过人,就把自己十三岁的外甥女长孙氏许配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从此长孙氏就开始了她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最终成为了我国唐朝的第一位皇后。
(李渊的窦皇后是死后追封的。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治政开创了“贞观之治”。
有人说,这其中长孙皇后功不可没,她对李世民治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政治顾问”。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武德元年(618),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长安登基,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也被封为了秦王妃。
由于在消灭隋朝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军功赫赫,威望极高,这也就让他逐渐萌生了想当皇太子的欲望,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太子李建成非常担心李世民会夺去他的储君地位,所以就暗中勾结齐王李元吉不断加害李生活常识分享。
长孙皇后简介

• 诗中的后宫佳人在桃花芳菲烂漫之际,翩然穿梭 于漫天锦绣之中,观蝶聆莺。桃花因偷得她的面 色而娇艳,嫩柳因习得她的腰身而身轻。她自负 地认为自己的出众风流之名早已远播于世间,又 勿须借问!这首诗正是一位幸福的女子张扬而自 信的画像! • 而这位女子正是被丈夫李世民称作“嘉偶”“良 佐”,被史书称为“矜尚礼法”“母仪何炜”的 一代贤后长孙氏。 •
• 女则 • 长孙皇后私下采择“古夫 人善事”,撰成《女则》 一书。 • 史论 • 此文全文已失传,从史书 中提到的一段内容来看, 此文批判的是东汉明德马 后不能抑制外戚“贵盛” 而开启祸端一事。
• 煌煌彤管,千载遗芳 • 评价 • 《旧唐书· 后妃传下赞 曰》:坤德既轨,彤 管有炜。韦、武丧邦, 毒侔蛇虺。阴教斯僻, 嫔风浸毁。贤哉长孙, 母仪何伟。
• 贤哉长孙,母仪何炜 • 一代贤后 • 刘德裕逆谋,太宗将 杀之,后叩头流涕为 请命曰:“安业之罪, 万死无赦。然不慈于 妾,天下知之,今置 以极刑,人必谓妾恃 宠以复其兄,无乃为 圣朝累乎!”遂得减 死。
• 史海遗珍,贤媛翰墨 • 书法
• 《玉台名翰跋》徐范自跋云》: 古来名姬传于史册,及稗官、 野史所载,或以淑质丽藻,或 以节烈文才,不可胜计。
长孙氏是一位有趣的贤后自称不涉朝政但时常以古事设喻劝谏皇帝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大臣的美名?诗中的后宫佳人在桃花芳菲烂漫之际翩然穿梭于漫天锦绣之中观蝶聆莺
平生简介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 日),河南洛阳人。仁寿元年出生,大 业九年(13岁)嫁唐公李渊次子李世民。 长孙氏是一位有趣的贤后,自称不涉朝 政,但时常以古事设喻劝谏皇帝,更留 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大臣的 美名
历史趣谈:史上最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竟然也写“艳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最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竟然也写“艳诗”?导语:“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这是唐朝朱子奢为纪念已故的长孙“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这是唐朝朱子奢为纪念已故的长孙皇后所做。
长孙皇后一生与李世民情谊甚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妻良佐。
长孙皇后喜欢读书,成为皇后之后,也经常与李世民一同探讨书中典故,更是善于运用书中故事来劝谏太宗应直言纳谏,庇佑忠臣。
曾有一次,皇宫中负责养马的下人把马养死了,李世民大怒,“因杀之”,就要杀了这个下人。
自古人就以出身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一个养马的下人的死活,在重重高墙围起的深宫中,是没有人在意的。
长孙皇后听说了这件事,当时也没有立即做出反对或是赞同的反应,反而是跟太宗讲起书上的故事。
说过去的齐景公因为养马的人把马驹儿养死了就要杀了这个人,当时的一个大思想家晏子请求列举养马人的过错,他说养马人其错有三,第一是把皇帝的马养死了;第二条是让国君因为你把马养死了就杀掉你,会让普天下的百姓说我们的国君残暴;第三条是若是这个消息让诸侯听到了,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
齐景公听到这里,就放了养马人。
太宗一听,也不禁为自己妻子的才智莞尔,当下便放过了养马人。
长孙皇后虽然出身高贵,后来身居皇后高位,但也没有视人命如草芥,一直宽待下人,德行名声传播得很远。
在帝王专制的年代,后宫正所谓天灾有尽人祸无穷,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惹人扰,长孙皇后作为后宫之首,却将后宫管理的有条不紊。
且不说长孙皇后对其他稍微得宠的嫔妃到底有没有别的心思,长孙皇后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隋唐英雄传中的长孙无忧其原型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隋唐英雄传中的长孙无忧其原型是谁?
导语:长孙无忧是近年来上映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无忧的原型是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
长孙无忧是近年来上映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无忧的原型是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一位皇后,长孙无忧终生都得到自己的夫婿李世民的宠爱,甚至是很多朝政上的事情,李世民也会听长孙皇后的意见。
通过长孙无忧简介可以看到一个女中龙凤。
长孙无忧简介:长孙无忧生于公元601年,出身名门,其父亲是隋右骁卫将军,在长孙无忧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之后长孙无忧跟着自己的舅舅高士廉长大成人,在长孙无忧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这个时候李世民十六岁,可以说长孙无忧与李世民是少年夫妻。
公元618年,长孙无忧被封为秦王妃,之后追随着李世民的脚步,一直向前走,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长孙无忧亲自上阵激励安慰参加兵变的将士,可以说为李世民的夺权成功立下了功劳。
公元626年玄武门兵变之后,长孙无忧被立为太子妃,这个时候长孙无忧仅仅25岁,也是在这一年,李世民登上了皇帝位,长孙无忧被立为皇后,从此开始了母仪天下。
成为皇后之后的长孙无忧生活非常的节俭,竭尽全力辅佐自己的丈夫李世民,长孙无忧说自己不干政,但是生活在政治的中心,想要与政治脱离任何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历史上留下了长孙无忧“朝服劝谏”的小故事,诉说着作为一个女人,长孙无忧是如何劝谏自己的夫君李世民的。
长孙无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胸襟成为了历史上的著名贤后。
生活常识分享。
盛世牡丹 贞观之魂长孙皇后

盛世牡丹贞观之魂长孙皇后导语: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
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分,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时有发生。
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慧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
在中国历史上,女人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汉文帝皇后窦漪房,汉成帝贤妃班婕妤,汉光帝皇后阴丽华,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唐宪宗后妃杜秋娘,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女性,今天我想要为大家讲述的是传奇女子长孙皇后。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释题:与牡丹的经历相同,长孙氏能够最后登上人间巅峰并流芳百世,是历经磨难苦砺之后的结果。
而贞观之世的开创者李世民,也绝非寻常帝王男子,他所拥有的盛世群芳,也皆非凡品。
然而长孙氏却象她的丈夫成为诸国诸帝王的首领“天可汗”那样,在她的映照下其它的女人都变得黯淡无光,她毫无疑义地成为群芳中的王者。
这一切,不但使她成为世人景仰的绝顶人物,更使得贞观后妃早已远去的身影格外引人遐思。
穿越盛唐,今天我将分四个方面玄武之变慰勉战士,一代名将为女提亲,政治谏言润物无声,合葬昭陵千古留情来讲述领略盛世牡丹,贞观之昏长孙皇后的风采。
玄武之变慰勉战士公元626年,六月初四。
李世民站到了他的秦王府前,数百甲士迅速集结,肃杀之气弥漫于长安上空。
他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皇位之争,要在这个血色黎明,做出最后了断。
这些死士的目标是:玄武门。
此时,一个婀娜的身影,披戎装、携战刀,自李世民身后走出:“诸位将士——”虎背熊腰的甲士们,起先一愕,继而热血沸腾:秦王妃!这个出人意料的女性的声音,在冷酷的政治决战中,迅速温暖了冰冷的铠甲。
她亲自慰勉每一位即将和丈夫并肩血战的将士,然后翻身上马,到玄武门去勇敢地去面对丈夫的选择。
在玄武门,他们赢得了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长孙皇后的名字至今都是谜
导语:
长孙皇后为大唐第一贤后,李世民与他的夫妻情深,长孙皇后
逝世后,唐太宗时常思念他。可是贵为皇后的她,名字一直都不可考
证,至今已在无人
长孙皇后为大唐第一贤后,李世民与他的夫妻情深,长孙皇后逝世
后,唐太宗时常思念他。可是贵为皇后的她,名字一直都不可考证,
至今已在无人知晓。
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贵为皇后,但根据史料记载,她的名字
至今都是谜,只知道她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
无忌同母妹,她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8岁就丧父,从小就喜欢读史书,以善恶得失为鉴。当他
听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很有才能的时候,就主动向父亲提出,她愿意
嫁给李世民为妻子。
13岁时,她进入了秦王府,李世民当太子后,她被立为太子妃,后
来李世民即位,成了皇后。
长孙皇后从来不干涉朝政,并且她还会帮助丈夫处理好君臣关系,
并建议李世民善用正直之臣,远离妄臣。
有一次,李世民退朝回宫后,怒气冲冲的说一定要杀了魏徵,长孙
皇后见状,悄悄的退回去换衣服。出来后唐太宗不解,问道“皇后为何
如此?”,长孙皇后则说,“妾曾经听说,如果皇上英明,那么大臣就会
十分忠心。如今陛下圣明,所以魏徵才敢于如此直言。妾忝为帝后,
见到帝明臣忠,这么好的事情,怎么敢不朝服庆贺?”
唐太宗有所感悟,火气慢慢消掉了。魏徵如此作为,却能君臣相安
无事,不仅如此,还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将魏徵比之为可以明得失的
人镜,不能不说:这其中有著长孙皇后在君臣之间竭力调和的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