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妙童音3第二课时汇编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PPT课件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 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 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 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 唱,我很快乐!”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 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 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 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 唱,我很快乐!”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 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 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 叽喳喳的鸟叫;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 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 虫鸣;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 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 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 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 唱,我很快乐!”
三年级 语文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 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生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

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2.音乐情绪与情感(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4)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二)表现(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3)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3.识读乐谱(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四、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2课美妙童音-反复跳跃记号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2课美妙童音-反复跳跃记号教案

《反复跳跃记号》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正确地将反复跳跃记号运用在歌曲演唱中,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表演音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教学难点: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一、复习旧知识:反复记号师: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

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分享一个音乐小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之前老师与你们分享过反复记号,相信同学们都还记得吧?师总结:反复记号是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记号,表示音乐从头再演唱或演奏一遍。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新记号:反复跳跃记号1、通过动画演示反复跳跃记号的组成部分,初步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师:同学们:在黄色三角形的正下方,有一个两点两竖的符号组合,他们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反复记号。

紫色三角形的正下方里面写着一个1,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一房子。

红色三角形的正下方还有一个半封闭式的小框,我们可以把它称作2房子。

反复跳跃记号就是由反复记号、左边的一房子和右边的2房子同时组成的一个符号组合。

三、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概念(41秒)1、通过画面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反复跳跃记号的基本用法。

师:我们把反复跳跃记号的1房子和2房子分别用B和C来标记表示第一结束句和第二节结束句,在用A来表示乐谱前面的部分。

看到这个记号,我们该先演唱或演奏A部分,再演唱或演奏1房子里的B部分,看到了反复记号,我们要返回去把A部分再演唱或演奏一遍,然后跳跃过1房子直接演唱或演奏C 部分结束。

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概念师:反复跳跃记号是反复记号其中的一种,是段落反复记号的一种补充。

当音乐中两段音乐不同时,就要用反复跳跃记号来标记出不同的段落,并在演唱(奏)第二段时跨过标记有第一段的那部分[1房子] 而直接演唱(奏)第二段的那部分音乐[2房子] 。

3、以歌曲《摇船调》为例,巩固反复跳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

统编版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三年级小学(上)语文导学PPT教案

统编版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三年级小学(上)语文导学PPT教案

4.展开想象,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是___
___。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锅碗瓢盆是厨房里的音乐家。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阅读《西顿动物小说全集》, 书中哪种动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 象?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把这些场景带到文章中,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呢?
联系刚才的生活场景,说一说这样的微风和狂风给你 怎样的感受呢?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轻柔 舒缓
雄壮 有力
想象场景,读中感受
运用联系生活场景体会词语的方法找一找,说一说。
联系上节课的内 容,我仿佛听到小雨 滴滴滴答答,叮叮咚 咚地敲打着树叶、房 子、屋顶发出各种声 音,就像我在音乐会 听到的声音一样,此 起彼伏,十分热闹。
读到“山中小 曲”时,我联想到 曾经在山野里哼唱 歌曲时轻快的样子, 感受到水声的轻盈。 读到“海洋大合唱” 时,我想起在海边 度假时听到海浪哗 哗流淌的声音,感 受到水声的雄壮。
叽叽喳喳 唧哩哩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 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 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拟声词
大自然的音乐家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淙淙 潺潺 哗哗 叽叽喳喳 唧哩哩
描写场景的词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三年级音乐《美妙童音》教案 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美妙童音》教案 教学设计

《美妙童音》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摇船调》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歌曲《摇船调》,感受船歌的律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大家童年的快乐,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提问、学唱、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船歌的律动。

(2)通过对节奏的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3.知识与技能(1)学唱歌曲《摇船调》,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意境。

(2)掌握反复跳越记号的含义和演唱(奏)顺序。

(3)了解《木偶的步态舞》的作者德彪西。

通过分析,感受音乐中小木偶机械、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船调》。

2.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

难点: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分析】《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

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

采用4/4拍子,五声调式,旋律像起伏的波浪一样流畅、优美。

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第二两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

歌曲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的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为他的爱女创作了一套共六首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反映和刻画了孩子的童心世界。

乐曲描绘了红脸黑发、表情奇特的黑人小木偶滑稽的音乐形象。

作品通过切分节奏、倚音,细腻刻画出小木偶机械、滑稽的动态特征,通过旋律、速度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小木偶的情绪、情感的发展,让人产生故事的联想。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第二课《美妙童音》教学设计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第二课《美妙童音》教学设计
师:学会演唱上半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后半段旋律。 a、看看歌谱,区别最后一句。 c、学唱歌曲后半段旋律d、边唱边加上划船的动作。
(3)完整的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前半段和后半段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4)学生完整的演唱对歌
(5)分组演唱对歌。加上动作练习。可以分男女组,也可以两组对,还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同学对。
生:表演对歌
(师)对歌的同学要走到小组前面,其他同学你们就当船夫,划好你们的船。
四、总结评价
总结:(师)同学们唱起对歌声情并茂非常生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对歌《摇船调》,这首歌曲出自台湾,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与福建泉州仅隔海相望,两岸人民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我们期盼着有一天也能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对歌。
最后,让我们在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摇船调》,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2、衬词的认识及下滑音的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故事形式导入 1、节奏训练
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鸟儿,他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着。瞧!树枝上停着很多鸟(鸟图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四五六七。它们叫得可真欢快
2、复听歌曲 生:回答问题
师:是啊,海呀罗的嗨哟就好象有很多人在划船时发出的加油声。是一句衬词,没有明确的意思,但是如果少了它,歌曲就缺少了民歌应有的民族特点。
谁来做一下划船的动作? 生:做划船的动作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划船的动作
师:想不想真正感受在船上边摇船边对歌的感觉? 生:想
师:那好,我们赶紧先把歌曲学会吧,你们看看这首歌曲有一个(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引导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一只鸟仔》。感受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诙谐风格的台湾民歌。

第二课美妙童音二课时

第二课美妙童音二课时

课题:美妙童音主备教师:张越新授一、聆听表演《木偶的步态舞》1.课件放一段木偶戏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

3.说说木偶的形象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5.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6.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7.教师评价。

8.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9.说说两部分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发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二、节奏创编1.师:同学们刚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师想问问大家木偶/ 怎样的/,请你回答的节奏与老师问的节奏一样长。

2.学生答。

3.继续问:你是怎么/ 表演的/课题:美妙童音主备教师:张越圆圆在河边?什么圆圆在眼前?3.学生猜。

4.出示课件第二段歌词,并且老师弹琴范唱。

回答刚才的谜语。

5.这首《摇船调》跟我们上节课欣赏的哪首曲子一样的形式?是怎么样的?6.学生说。

(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7.课件播放,再次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摇船动作。

8.学生随琴学唱,即时纠正错误。

9.男女生相互对唱。

二、创编歌词1.我们唱完了外婆给我们出的谜语,一起来猜猜我们自己的谜语吧!2.交流收集的谜语。

3.小组合作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教师巡回指导。

5.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6.评议。

三、结束部分唱着新编的《摇船调》出教室。

湘教版音乐七上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3精品课件

湘教版音乐七上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3精品课件

清脆、明亮
听录音,说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①、祖国,慈祥的母亲 ②、当兵的人 ③、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④、游击队歌
听录音,说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①、祖国,慈祥的母亲 ②、当兵的人 ③、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④、游击队歌
听录音,说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①、祖国,慈祥的母亲 ②、当兵的人 ③、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④、游击队歌
学 教
重 点
• 引导学生欣赏《回声》、《闲聊波尔卡》、《春 雨》、《跳蚤之歌》等声乐曲,感受不同体裁与形 式的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意境,品味人声之 美妙,进而激发学生探索人声的分类和常见声乐演
唱形式的兴趣。
一段优美的旋律能打动亿万听众的心,也会 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遐想、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你听完这段音乐你能告诉我什么?
特点
清脆、明亮、甜美
清脆、柔美、高亢 丰满、宽厚、深情 深沉、宽广、稳重 柔美、高亢、明亮 厚实、洪亮、豪放 浑厚、深沉、粗放
(1)独唱(领唱): 一人独立演唱,歌词只一个声部 。
(2)重
唱: 如二重唱,两个声部,两人同时演唱不同旋律。
(3)合 (4)对
唱: 唱:
多人,多声部,各声部数人或数十人,各声部要 求音色 统一,声部间音量均衡,音响丰富,表 现力强。
•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与上一首歌曲有什么 不同?
• 作品风格反映了什么?
• 你能用动作形象的表现一下这歌中所反映 的情景吗?
作品简介
• 《跳蚤之歌》原为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句《浮 士得》第一 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托和一群快活 的朋友在小酒店里饮酒时唱的歌,其意是借皇帝 蓄养跳蚤来讽刺当时德国诸侯豢养的宠臣。
听录音,说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妙童音课题:美妙童音第二课时:聆听《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

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
教学难点:创编表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弹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表现不同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表演《木偶的步态舞》
1、课件放一段木偶戏
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

3、说说木偶的形象
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
5、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
6、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师评价。

8、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
9、说说两部分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发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
三、节奏创编
1、师:同学们刚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师想问问大家木偶/ 怎样的/,请你回答的节奏与老师问的节奏一样长。

2、学生答。

3、继续问:你是怎么/ 表演的/
4、学生继续答。

5、学生问老师答。

6、同学之间相互问答。

四、聆听《猜调》
1、老师问: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上卖?哪样长长在你跟前?想知道谜底就请仔细听。

2、欣赏《猜调》并出示歌词。

3、学生间说说刚才的谜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变化。

5、布置课外收集谜语。

五、结束部分。

随《猜调》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