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内容介绍与评析_仲扣庄

合集下载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近代物理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20世纪初以来的物理学发展与应用。

本文将对几个近代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实验现象之一,指的是将光照射到金属上时,金属表面电子被光子激发后跃迁到导体内并引起电流。

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光子具有粒子性,并提出了光子的概念。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也可以用经典的波动理论进行解释,但是无法解释光电效应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截止电压的存在。

光电效应的发现推动了光的量子论的发展,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和光学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重要物理理论,它涉及到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等概念的变化。

狭义相对论主要讨论的是惯性系中相对运动的物体,它的核心概念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质量增加和长度收缩等效应,并推翻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

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研究了引力的本质,提出了引力场的几何描述和引力波的概念。

相对论在宇宙学、引力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对现代科学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的物理学分支,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

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和波函数、不确定性原理等。

量子力学对于解释电子的行为、原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量子力学的研究,人们发现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概率性规律,电子以波的形式存在于原子中,并且存在着离散的能级结构。

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原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现代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核物理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等现象的物理学分支。

核物理的重要概念包括原子核的质量数、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等。

核物理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和强交互力的本质。

核物理在核能的开发利用、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核武器扩散和核辐射的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近代物理史归纳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史归纳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史归纳总结近代物理是20世纪及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领域,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理论和实验。

高中近代物理通常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等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近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相对论相对论是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物理规律,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考虑了引力的效应。

1.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概念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等效原理指出,任何在惯性系中进行的物理实验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基于狭义相对论的推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时间膨胀、尺缩效应和质能关系。

时间膨胀指的是运动物体的时间流逝速度会变慢,尺缩效应则指的是运动物体的长度会在运动方向上收缩。

2.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推广了狭义相对论的概念,引入了弯曲时空的概念。

根据爱因斯坦场方程,质量和能量会使时空曲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引力场。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一系列重要的现象,如引力透镜效应、时空弯曲导致的时间延迟效应等。

此外,黑洞和宇宙膨胀也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应用领域。

第二部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力学的关键概念包括波函数、量子态和算符等。

1.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指的是微观粒子既有粒子特性也有波动特性。

根据德布罗意关系,物质粒子的动量和波长存在一定关系。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提出,表明在对微观粒子进行测量时,无法同时准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意味着在量子世界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量子力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和固体物理等领域。

著名的应用包括在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量子隧穿效应和放射性衰变,以及在电子学中的量子点、量子井和量子纠缠等。

第三部分: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高考物理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近代史知识点总结近代物理史是研究物理学在近代发展中的历史和演变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自牛顿力学的诞生开始,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奠基,直至现代物理学的形成。

了解近代物理史对于高考物理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脉络。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近代史知识点。

1. 牛顿力学的诞生牛顿力学是近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学分支之一。

1642年,牛顿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农村家庭中。

他在1667年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

牛顿的三大定律成为了力学研究的基础: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迈克尔·法拉第是19世纪初英国的一位物理学家。

他在1831年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即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核心。

它的发现对于电磁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波尔的量子理论尼尔斯·波尔是20世纪初丹麦的一位物理学家。

他在1913年提出了量子理论,揭示了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的奥秘。

波尔的量子理论对于解释电子能级、光谱线和电子跃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一大突破。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的论文,提出了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狭义相对论包括了两个重要的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它解决了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时空结构、光速不变等问题,对于粒子高速运动和重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普朗克的量子假设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

他在1900年提出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揭示了黑体辐射的规律。

根据普朗克的假设,辐射的能量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

这一假设对于量子力学和能量的量子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只是近代物理史中的一部分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近代物理学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微观领域的粒子物理,宏观领域的相对论和引力理论,以及光与电磁场的研究。

本文将针对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粒子物理、电磁场等方面的内容。

相对论相对论是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新的物理学理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经典观念。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狭义相对论主要是关于相对运动的物理规律,广义相对论则是对引力现象的解释。

以下是相对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是相对论的基础,它包括两个部分:运动相对性原理和物理定律相对性原理。

运动相对性原理指出,一切物理规律在任意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物理定律相对性原理指出,在惯性系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与在任何其他相对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观测到的现象相同。

2. 等效原理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它指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等效的,也就是说质量在产生引力和受到引力的情况下是一样的。

3. 时空结构相对论将时空看做一个整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统一在一个四维时空中。

在相对论中,时间也变得相对,即观察者的时间会因为他们的相对运动状态而发生变化。

4. 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恒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光速是一个绝对不变的常数,而不受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的影响。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由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描述微观领域的物理学理论。

量子力学颠覆了经典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等新概念。

以下是量子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中,粒子被描述为具有波动特性的粒子,即波粒二象性。

这意味着微观粒子既可以呈现粒子的特性,也可以呈现波动的特性,具有双重性质。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它由海森堡提出。

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在测量某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无法同时确定它们的精确数值,只能确定它们的概率分布。

(完整版)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微粒质
微粒质是宇宙中最小而又重要的物质。

它由各种微小的粒子构成,这些粒子的直径很小,远远小于一万分之一毫米,因此叫作“微粒质”。

微粒质主要是由原子核、原子核以外的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微粒质的粒子是物理学中
最小的粒子,由它们的碰撞及共振产生的“量子”构成物质,包括光、X射线、γ射线等,而大粒子质子则为物质中的质子,卷积核子则为物质中的中子。

微粒质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物质,它们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质中都有一定的
比例,分子中的原子核质子和中子是由微粒质构成的,因此微粒质的特性决定了物质构成
的基本特性。

微粒质的研究是近代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物质结构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方面,微粒质的研究及理解至关重要。

从原子核物理中可以知道,质子及中子的核素和质量等特性,都有可观的变异。

此外,微粒质在其它空间中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它们可能会变成另
一种物质粒子。

这些研究发现,使得大粒子物理学更加广泛,把原子结构及颗粒物质的结
构给全面的描述出来。

另外,物理学在近代也重新审视了微粒质的性质,即"微粒质学",认为它们是量子力
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物质''运动''以及物质相互作用的功能,从而使物质得以
存在。

此外,微粒质也是宇宙有趣特性的来源,比如宇宙的“黑洞效应”,就是通过物质
和微粒质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
理论。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近代物理知识点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高中近代物理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物理
学理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狭义相对论,其中包括了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洛伦兹变换、质能关系等内容。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建立的一种物理学理论,它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了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等内容。

量子力学的建立对于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高中近代物理还涉及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知识。

原子物理主要包
括了玻尔模型、原子光谱、波尔理论等内容,而核物理主要包括了放射性衰变、核反应、核能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原子和核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涉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和核物理
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也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能级、原子、分子以及相对论等领域的现象和定律。

在高考物理中,近代物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以下将从能级理论、光电效应和相对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能级理论:能级理论是近代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用于解释原子和分子内部的能量分布。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原子和分子具有离散的能量态,即能级。

这些能级之间的跃迁导致了物质的各种性质。

在光谱学研究中,能级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物质受到外部能量激发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产生吸收峰;而当电子回到低能级时,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形成发射光谱。

这种通过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和发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二、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时,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研究为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1. 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临界频率时,才会引起光电效应;2. 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3. 光电效应的观察结果与金属的性质有关,不同金属的临界频率和最大动能不同。

根据这些结论,科学家们提出了光的粒子性质和能量量子化的观念,进一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三、相对论: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爱因斯坦提出。

它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并提出了质能等效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狭义相对论:研究时空的相对性和光的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结论是质能等效原理,即著名的E=mc²公式;2. 相对论动力学:利用洛伦兹变换来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性质。

相对论动力学解决了经典力学在高速运动下的局限性问题;3. 引力的相对论:研究引力场的性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并预言了黑洞、宇宙膨胀等天文现象。

相对论的提出和发展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并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核能的释放、宇航技术的发展等。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近代物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它主要研究了电磁学、光学、相对论等领域。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高中近代物理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电磁学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现象。

学习电磁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库仑定律,它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相互作用。

另外,电场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它是空间中的一种物理场,负责传递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习电场时,我们需要了解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性质。

光学是近代物理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光的传播和变化规律。

在学习光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波动性可以通过干涉和衍射现象来观察,干涉现象可分为两种:等厚干涉和厚度干涉。

衍射现象则主要描述了光在通过孔径或者障碍物时的传播规律。

光粒子性则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实验现象来展示,其中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的过程。

相对论是近代物理的一大突破,它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相对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方面。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了在相对运动中的物理规律,其中著名的洛伦兹变换描述了空间和时间的变换关系。

广义相对论则研究了引力和时空结构,包括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和黑洞理论。

此外,原子物理也是高中近代物理的重要内容。

原子物理研究的是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学习原子物理时,我们需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波函数的模的平方和薛定谔方程等。

学习原子物理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如结构、键的形成和化学键等。

总而言之,近代物理涵盖了电磁学、光学、相对论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加强近代物理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之保持温度,或即由此沈蓄原子之能力变化成 (1) 使学生明了物理学中简单原理,并能应用以
热亦未可知。后世物理界最当研究之问题,即世 解决日常问题及说明常见现象;(2) 训练学生运
人能否节制若大能力以供人用。虽此事自今观之 用官能 及 手 技,以 培 养 其 观 察 与 实 验 之 才 能;
似有不能,然近百年间之进步实为从前所万不及 (3) 使略知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之
核式结构模型作了简单说明, 其中写道: “物质 核。而负感电子,则绕此心疾转耳。据此理想原
原子之构造,为一带阳电之微粒居于中,如果实 子殆如一种极小之太阳系。其电子各元与原子之
之核,名曰阳核 (Nucleus),其周围则为若干带 阴电之电 子。”[3] 该 书 还 增 加 了 放 射 性 的 内 容,
83
87
60
近代物理知识点数






相关 知 识 所 占 比 例 (%)
2.75
4.88
· 99 ·
念,预言了其应用前景,书中写道:“可以测知一 年的三次修订,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略有增删,但
克銧质 (镭)完全解散时所放热量约二千亿加路 无大的变动。
里,即燃烧一克煤炭时所放热量之三十万倍。由
《高级中学 物 理 课 程 标 准》 中 规 定 了 物 理 课
此推之,他质原未必无极大能 力 储 蓄 其 中”,“太 程的目标、内 容 和 教 法 等, 在 课 程 目 标 上 提 出:
料。”[7]435-436 中学教科书中涉及物理学研究的实况
关系。[8] 上述教学目标与晚清时期强调实用性 有
及其后研究方向,在科学教育史上极为罕见。
明显差别,提出使学生明了物理学中简单原理,
笔者注意到这一时期的教科书,针对当时物 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理术语翻译不统一、比较混乱的状况,主要术语 系,1948年的 课 程 标 准 还 提 出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科
1922 年 中 小 学 教 育 实 施 了 壬 戌 学 制,1923 子学说,光电 管、 物 质 构 造 大 意 等 则 于 1932 年
年颁布了 《高级中学第二组必修的物理学课程纲 起进入物理课程中,1941 年 又 增 加 了 宇 宙 射 线,
要》,经修改后,于1932年正式颁布 《高级中学 但1948年的课 程 标 准 又 删 去 了 有 关 放 射 性、 宇
二、实施壬子癸丑学制时高中物理教科书中 的近代物理内容
在 20 世 纪 前 期 我 国 正 式 颁 布 过 两 次 学 制,
分 别 是 1912 年 、1913 年 的 壬 子 癸 丑 学 制 和 1922 年的壬戌学制。1912 年 颁 布 的 《中 学 校 令 施 行 规则》 规 定 了 开 设 物 理 课 程 (骆 炳 贤,2001), 高中物理安排在第3学年。在实施壬子癸丑学制 前后正值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百废待兴,因此 对中学教科书只要求 “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乎共 和国宗旨,禁 用 清 学 部 颁 行 的 教 科 书 ”,[1] 此 时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呈多元化状态,有国人自 编的, 如 1918 年 陈 榥 所 编 《实 用 教 科 书 物 理 学》、1918 年 吴 传 绂 所 编 《新 制 物 理 学 教 本 》、 1922年王季烈所编 《共和 国 教 科 书 物 理 学》 等; 有从日、美等 国 教 科 书 翻 译 过 来 的, 如 1915 年 黄际遇所编的 《中华 中 学 物 理 学 教 科 书》 (以 日 本中村清二等的教科书 为 蓝 本),1917 年 日 本 本 多光太郎、田中三四郎著,王季点翻译的 《新式
摘要:20世纪前期正值近代物理蓬勃发展之时, 受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科学 教育的影响,近代物理内容也逐步进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科书。通过对这一时期高 中物理课程文件和教科书的文献研究,探讨这一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内 容的演变情况及其特点,研 究 表 明:20 世 纪 前 期,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 中 近 代 物 理 内 容总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及时反映物理学的最新成果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但 教科书中近代物理的术语翻译较为混乱,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后的多年中,仍 用文言文叙述,落后于时代。 关 键 词 :20 世 纪 前 期 ;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 ; 近 代 物 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86(2014)05-0098-07
均用英文予以标注,如在 《汉译密尔根盖尔物理 学精神。[8]
学》中各级标题则以中英双语呈现,在物理教学
表2列出了这一时期的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
与国际接轨方面可谓先驱。
中 与 近 代 物 理 有 关 的 知 识 点 , 在 内 容 上 1923 年 、
三、实施壬戌学制后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近 代物理内容
1948 年 占 总 体 比 例 较 低 , 其 余 年 份 稳 定 在 5% 左 右,1923年的课 程 纲 要 仅 涉 及 X 射 线、 阴 极 射 线,1929年的 课 程 标 准 增 加 了 放 射 性 现 象 和 电
表1列出了实施壬子癸丑学制时有代表性的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的知识内容,不同教 科书内容的深度、广度差异较大。这期间的教科 书大多延续了晚清时期的做法,主要述及阴极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密立根等为芝 加 哥 大 学 预 科 生 所 编 的 《A First Course in Physics》 在发行不久,1913 年即为我 国学者译为 《汉译 密 尔 根 盖 尔 物 理 学》, 用 于 中
· 98 ·
物理学教科书》,1913年屠 坤 华 编 译 的 《汉 译 密 用对象、主要内容及特点等加以说明,如王季烈 尔根盖尔物理学》 等,教会学校则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用其英 (1922) 在 “编 辑 大 意” 中 写 道: “本 书 所 记 事 文原版教科书——— 《A First Course in Physics》。 项,须用数学说明者,竭力避去。必不得已而涉
这个时期还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故对高中 及数学,亦以简单之代数,浅近之平面几何为 物理的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没有作出规定,通 止”“本书编次,略依普通物理学之次序”。[2] 常各教科书的编译者在 “编辑大意” 中,会对使
表 1 实 施 壬 子 癸 丑 学 制 时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 中 近 代 物 理 的 知 识 内 容[2-8]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 前 期 正 值 物 理 学 革 命 风 起 云 涌、 英 雄辈出之时,受美国、日本等国的影响,近代物 理内容逐步进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这段时 期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近代物理内容是如何 演变的?有何特点?本文在对这一时期高中物理 教科书中 近 代 物 理 内 容 进 行 描 述 和 评 析 的 基 础 上,探讨近代物理的进展与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 选择 之 间 的 关 系, 展 示 20 世 纪 前 期 我 国 高 中 物 理教科书发展、变迁的轨迹。
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仅仅11年,距1914年物理 发现镭的历史,说明放射线的种类和性质、射光
学家测出γ射线的波长、确认它是比 X 射线波 长更短的电磁波仅仅4年,表明当时中学物理教 科书注意了对物理学新发现的及时反映。
质之解散 (放射性衰变) 现象等,在 “物质原子 所蓄之 能 (The Energy Stored up in the Atoms of the Elements)” 一 段 中 介 绍 了 原 子 能 的 概
教科书名
中华中学物 新 式 物 理 学 教 实用教科书物 新 制 物 理 汉译 密 尔 根 盖 尔 共和国教科书物
理学教科书 科书
理学
学教本
物理学
理学
编、译者
黄际遇
(日 ) 本 多 光 太 郎、田中三四郎 著,王季点译
陈榥
吴传绂
(美) 密 尔 根 · 盖 尔著,屠坤华译
王季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
比不过如地球与其轨道直径之比。电子颤动即生 光亮与 热 波。”[7]428 对 原 子 的 核 式 结 构 模 型 的 介
介绍了放射性现象、3种 放 射 线 及 其 性 质、 放 射 绍比较详尽。 该 书 还 用 一 节 的 篇 幅 介 绍 放 射 性,
性元素的衰 变 现 象 等。 此 时 距 卢 瑟 福 1911 年 提 回顾了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和居里夫人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
1915
1917
1918
1918
1921
1922
与近代物理 相关的知识 内容
阴极线 X线
盖司拉管之实验 X线之实验
盖司来氏管 阴极线 X线
阴极线 X线 电子说
阴极 及 耶 根 光 线 (伦 琴 射 线 ) 射光性 (放射性)
阴极线 乐琴线 (X 线) 放射性 物质原子之构造
中指出电子 的 “质 量 约 为 氢 气 原 子 之 1 。 而 2 000
此微 点 速 度 掷 投 管 内 达 60 000 哩 (即 光 速 度 三 分之一)。”在 “物质组织之新理 论” 一 段 中 介 绍 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子 “均系各等金类以及 各种物质构造之成分,谓正感电子,实为原子之
物理课程标 准 》, 历 经 1936 年、1941 年 和 1948 宙射线、物质构造大意的内容。
表2 20世纪前期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纲要) 中近代物理的知识内容[8]
年份 课程标准 (纲要)
1923 课程纲要
1929
1932
1936 课程标准
1941
1948
知识点总数
109
41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