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4 鲁教版

§5.1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从H+、OH-角度认识溶液酸碱性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品仪器:小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等。
药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等。
教学过程:【导入】在前面已经学过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那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所要学到的两种物质——酸和碱,对你来说一点也不陌生,生活中有哪些酸和碱呢?为什么他们它们显酸性或碱性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课程。
【板书】§5.1生活中的酸和碱【讲述】生活中哪些物质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你用过肥皂、洗衣粉吗?它们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有酸味的物质:水果、醋、一些饮料等;使用肥皂和洗衣粉都会有滑腻感。
“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
但生产和实验中不能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酸或碱。
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呢?我们曾经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你记得溶液变成什么颜色了吗?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了颜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即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我们熟识的食醋、柠檬汁等含有酸的物质是否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活动一】(1)将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分别加入试管中。
初三化学 生活中的酸和碱 鲁教版

加入石蕊 试液后的 颜色 加入酚酞 试液后的 颜色
石灰水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柠檬汁 食盐水 柠檬汁
酸性溶液
︸
碱性溶液
︸
中性溶液
︸
注意:是酸碱指示剂变色Fra bibliotek盐酸 HCl
酸溶液
+ H
酸性
氢氧化钠NaOH
碱溶液
OH
碱性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波 义 耳 ( 英 )
紫包菜能做指示剂吗?
取一片紫包菜叶,弄碎后放入研钵中研磨, 再向其中倒入少量酒精溶液。 用胶头滴管吸取浸出液滴于四支试管中。
认真观察现象并记录。
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沭阳银河学校 冯霜
酸碱指示剂---使用说明
遇到酸或碱时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向六位同学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3~4滴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 酞试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初三化学生活中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性质 知识精讲 鲁教版

初三化学生活中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知识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二节酸和碱的性质【学习提示】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主要内容]1.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从和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H OH+-联系的思维方式。
3.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4.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知识要点]物质的分类物质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HOH(一)如何识别酸和碱1. 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间接观察)。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值 0~14 pH<7,酸性; pH>7,碱性;pH=7,中性。
2. pH值测量方法(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 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2. 乳酸3. 土壤的酸碱性。
第二节酸和碱的性质[主要内容]1. 认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H+和OH-的性质。
2. 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认识几种重要的酸和碱,掌握使用酸和碱的方法。
4. 通过对酸和碱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培养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要点](一)酸和碱有哪些化学性质:1. 酸和碱的通性酸碱指示剂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HMg HCl MgCl HFe O HCl FeCl H OCuCO HCl CuCl H O CO262322223323222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OH Ca OH CO CaCO H O CaCl NaOH Ca OH NaCl -+=↓++=↓+⎧⎨⎪⎪⎪⎩⎪⎪⎪()()223222222. 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H2O。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教学教案《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教学教案《生活中的酸和碱》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学会酸和碱的分类及性质;能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酸和碱的性质;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和碱的定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2.2 酸和碱的分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强酸和弱酸;碱的分类。
1.2.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酸和碱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实验观察设计实验观察酸和碱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2.3 知识讲解讲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介绍酸和碱的分类及性质;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用途。
2.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3.1 教学评价学生对酸和碱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酸和碱的分类及性质的掌握程度;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运用能力。
3.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酸和碱的应用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酸和碱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5.1 教学资源教材《生活中的酸和碱》;实验仪器和试剂;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
5.2 辅助工具酸碱指示剂;实验操作视频;在线学习平台。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教学教案《生活中的酸和碱》精品教案第六章:实例分析与应用6.1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实例,如食品、清洁剂等;引导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释这些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初三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酸和碱1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 课题 生活中的酸和碱(1) 备课人 张卫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2)学会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3)记住常见酸和碱的化学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常见的酸和碱,学会用观点来联系现实,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酸和碱的探索过程,形成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难点:从微观粒子H +和OH -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课时1 时间 45分钟【导入新知】我们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或涩味的物质,你最多能说出几种?它们分别含有什么物质?通常情况下:含有______的物质有酸味,含有_____的物质有涩味和滑腻感。
【教学过程】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
那么在化学上我们能否用品尝的方法来识别酸或碱呢? 1、酸碱指示剂〔探究实验〕P 116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反应实验表明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______,遇碱变______;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______,遇碱变______。
像石蕊、酚酞这样的物质叫___________,在化学上常用它们来识别酸和碱。
2、石蕊试纸为了方便实验,化学上分别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制成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练习: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 、一定显红色 B 、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 、可能显蓝色 D 、一定显无色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加入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加入酚酞试液后的颜色(1)指示剂与酸或碱反应,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溶液。
(2)酸或碱能使指示剂变色,但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也可能是显酸性或碱性的溶液。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5. 生活中的酸和碱学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学案鲁教版教师寄语: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
学习目标: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2.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3.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4.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识别溶液酸碱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预习导学观察下列图片:食醋酸牛奶山楂肥皂图片中展示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在味道和感觉上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什么样的物质使它们具有相似或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呢?课堂展示:知识点一、酸和碱的识别如何来识别酸和碱呢?你有什么办法呢?展开讨论,交流猜测的方法:可以用尝、触摸等方法。
阅读课本116页内容,完成实验探究,然后填写117页表格,并归纳:(1)为什么要使用点滴板呢?。
(2)根据实验结果,上述溶液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3)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识别酸和碱溶液?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要到野外考察,携带试剂方便吗?所以,通常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红、蓝石蕊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你认为怎样使用试纸呢?遇到酸碱溶液会怎样变色呢?阅读课本117页并完成实验2,总结结论: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变色;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变色。
【归纳总结】1、酸碱指示剂(1)概念能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物质。
常见的有紫色的溶液和无色的溶液。
(2)变色规律注意:在酸、碱的识别中,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非酸、碱。
为什么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略加思考后回答),然后给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粒。
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些离子是指示剂变色呢?【总结】不同的酸都能使指示剂变色是因为都含有;不同的碱都能是指示剂变色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2021年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全)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全)鲁教版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单元备课(下)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创设问题:浓的盐酸比稀盐酸的酸性强,原因是什么呢?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讨论、交流、猜测问题: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越多酸性越强,______________越多,______________越强。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常用____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之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相关内容用数轴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在线测试:P120独立完成个别展示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将其分类。
你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把理论应用于实际。
交流识别P120图判断酸碱性的强弱三、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意义(指导阅读相关资料)问题:1、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当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与喝水量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图像表示的是()。
认真阅读、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丰富自己的头脑问题:从课本提供的两组pH范围的数据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思考、交流、发表见解挑战自我下列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3NO2+H2O==2HNO3+NOB、CH4+2O2==CO2+2H2OC、CaCO3+2HCl==CaCl2+H2O+CO2↑D、2KMnO4==K2MnO4+MnO2+O2↑讨论,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挑战自我: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泸州十五中冯祖芳学习目标:1、掌握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酸碱指示剂概念:2、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的定义和碱的定义3、了解常见原子团:如OH , CO3 , SO4, NH4,NO3等教材分析:本节从同学们生活中的经历入手引出问题,如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
知道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并不陌生,但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又是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所以兴趣高,这是学习的基础。
重点:识别酸和碱的几种方法难点:溶液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教学用品:仪器:试管(或者点滴板),胶头滴管等,多媒体演示台。
药品:白醋、稀盐酸(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实验要探究的物质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准备,不必拘泥与教材中给定的几种)等。
教学流程设计一.酸碱指示剂1.定义: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的物质。
(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非酸、碱)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等二.酸和碱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ˉ)的化合物教学反思:生活中的酸和碱既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中的酸碱入手,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也帮助我们鉴别酸和碱。
并且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能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5-1生活中的酸和碱
内容标 准
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加强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讲 Nhomakorabea与实验相结合
课前准备
预习与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板书设计
§5-1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酸使紫色石蕊显红色
碱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2、酸碱的定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课后反思
导入新课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
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用排除法总结出:不同的酸都能是指示剂变色是因为都含有:氢离子;不同的碱都能是指示剂变色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一种共同的离子:氢氧根离子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一个学生说不全,可让多个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汇总。
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对自己满意的是什么,不满意的是什么?
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蓝) 碱性
食盐水(不变色) 中性
酸碱指示剂很多,酚酞也是一种常见的指示剂,它遇到酸和碱怎样变色呢?还是让我们亲自来体验吧!
实验的结果由学生总结,让学生自己评判。
师: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要到野外考察,携带试剂方便吗?所以,通常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红、蓝石蕊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继续问:你认为怎样使用试纸呢?
学生亲自操作然后回答结论。
师:现在你会识别酸和碱了吗?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啊?
如果答不全,可多找几个学生来总结。
刚才有的同学的回答非常确切,紫色石蕊遇到稀盐酸和白醋都变红,但深浅不一样,这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能观察到这一点说明同学们非常的细心。大家考虑过没有:为什么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设计附后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略加思考后回答)然后给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粒。(见课件)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些离子是指示剂变色呢?
让学生知道它们在溶液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酸碱的实质。
学生实验过程中会有一些错误和疑问,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练
习
作
业
同步练习
课
后
记
vma39127 98D7飗24392 5F48彈:23137 5A61婡32345 7E59繙Rg
2、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过程与方法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
重点:识别酸和碱的几种方法
难点:溶液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看完后找学生回答,通过看书,他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大家如果有兴趣,自己也可以制作你的酸碱指示剂。现在,你想不想亲自用波义耳的方法试试啊?那我们就动手吧。
(实验的步骤和设计附在教案后。)
在介绍仪器时可问:问什么要使用点滴板呢?
实验完毕后让学生回答现象,各组说自己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白醋、稀盐酸(红) 酸性
进行分组实验
学习石蕊试纸
从学生回答实验现象时提出的都变红,但便红的颜色深浅不一样入手引入对:酸碱实质的讲解。
小结
反思
练习题:(附后面见课件)
师:在你的生活中,那些物质给你留下了酸的印象?(学生举例子)
师总结:像这些有酸味的物质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
继续问:谁在家洗过衣服啊,那谁来说说你洗衣服时的感觉啊?(可让多个学生起来说)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学习兴趣高涨
提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明白要用化学方法研究物质,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让学生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
介绍仪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和学生一块讨论。
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
让学生认识试纸
(学生会说出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比较得出最方便最科学的方法)
通过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引出: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酸和碱。
如何来识别酸和碱呢?你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猜测的方法:学生会说可以用尝、触摸等方法)
接着问:但是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的酸碱性,他们怎样来识别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那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波义耳。(打出:波义耳的画像)这位伟大的人物跟花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赶紧看课本114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