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国家大剧院 厅堂音质精编版

国家大剧院厅堂音质调研调研时间:2014.6.19调研地点:国家大剧院调研内容:厅堂音质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和小剧场等几个部分。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
音乐厅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2019个。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
三个厅堂各具特色,为了形成良好的音质效果,分别作了不同的吸声扩散处理。
1、歌剧院设计歌剧院形状为马蹄形,但这仅为装饰金属网围合出的形状,其真正的剧场平面近于矩形。
金属网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对声音进行反射,加强了前次反射声,达到好的厅堂音质效果。
通透的金属网并不会影响声音的反射,但带来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观众厅后墙做了强吸声构造,采用玻璃丝棉吸声材料和穿孔木板共同吸音。
后墙的吸音处理可以避免了回声的产生。
歌剧院顶棚为木质天花,略有倾斜角度,对声音又很好的反射效果。
楼座进深与高度比值较小,不会产生声影。
观众座椅由吸声材料组成,尽量减小满场和空场的差别,对控制混响时间起了重要作用。
在观众厅的入口处采用双道门的声闸,声闸内部墙面和顶部采用穿孔板进行吸声处理,避免了外面噪音的干扰。
座位下空调出风口经过遮挡,减小了出风速度,减小了震动噪音。
歌剧院舞台为品字形,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后舞台等部分组成。
舞台台口为弧形,对声音起扩散作用。
为了使舞台空间的混响时间和观众区保持一致,在舞台侧面和舞台下面均进行了吸声处理。
在椭圆的天花上设有三道面光,投射向舞台口处,宽度基本与台口宽度一致。
耳光则位于台口两侧的弧墙上,分别置于三个不同的高度,耳光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面对声音的反射。
面光和耳光共同使用,满足舞台的灯光需求。
2、音乐厅设计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传统古典派音乐厅风格不同,为改良的鞋盒式,四面都设置有观众座位。
国家大剧院调研

玻璃幕墙
公共大厅北侧巨大的玻璃帷幕,采用弧形 设计,营造出舞台上幕布缓缓拉开的景象。 漫步在大剧院之内时,透过玻璃帷幕可以远 望到长安街的繁荣景象;对于身处剧院外的 行人,同样可以透过它看到剧院中来来往往 的人影,如同观看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一 般。
灯具
剧院内的灯具都具有统一的构成形式, 外形丰富又不失和谐统一。 灯具都有一个由碎玻璃条拼接而成的表皮 作为其造型的基础。形式丰富多变。
花瓣厅
花瓣厅位于歌剧院五层屋顶平台,因独特的 形状、位置和视角,成为大剧院里最具特色 的开放空间。从这里可以俯瞰公共大厅,并 透过渐开的玻璃幕墙放眼远望,剧院内外的 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常年带来的小型表演、 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艺术、喜爱艺 术。
细节
北京的天大多时候是灰蒙蒙的 在白天, 大剧院的钦板和天空很和谐。而且 建筑的形状是不断往上收的并不是太突兀。 从 夜景照明上看建筑外壳上小的灯和天上的星 星相辉映,使壳体和天空触在一起。 只有中间的玻璃是光线明亮的透出浓郁的艺 术气息。
其特色设计之一是水下廊道
人们通过长80米的廊道进入大剧院这是一个 让心情过渡的廊道,它营造了一种让人心员 不断沉静的氛围。进入壳体下平台空间峪然 开朗眼前是一个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殿堂。
红木穹顶。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 顶。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西红木拼 装而成,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 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 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 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 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 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
国家大剧院调研
一、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 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 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 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 米,有10层楼那么高。 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 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 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 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 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 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 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剧院调研报告格式

剧院调研报告格式剧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剧院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为观众提供了艺术享受的机会。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剧院的运营情况、观众满意度以及文化传播效果,以便为剧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93.3%。
调研内容包括剧院的环境设施、演出内容、票价、观众满意度等。
三、调研结果1. 剧院环境设施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剧院的环境设施整体较为良好,其中观众对剧院的灯光和音响设备给予较高评价,达到81%的满意度。
然而,观众对剧院的座位舒适度并不太满意,满意度仅为65%。
2. 演出内容调研显示,观众对剧院的演出内容表达了一定的满意度,有75%的观众对剧院的演出内容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然而,仍有10%的观众对演出内容感到不满意。
3. 票价在票价方面,调研显示,观众普遍认为剧院的票价过高,有62%的观众对票价不满意。
观众普遍表示,剧院应该降低票价,以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4. 观众满意度调研还显示,观众对剧院的总体满意度为70%。
观众普遍认为剧院在演出内容和环境设施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建议剧院在选演出内容时更加注重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同时提升座位舒适度。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总结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提升剧院的环境设施,特别是座位舒适度,可以通过更新座位和保养设施来改善,以提升观众的满意度。
2. 在选择演出内容时,剧院应更加关注观众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表演,以满足观众的期待。
3. 剧院应对票价进行合理调整,根据观众的经济能力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票价水平,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4. 加强与观众的沟通和互动,通过举办观众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观众的满意度。
5. 提高剧院的宣传力度,扩大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吸引更多观众的参与。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剧院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设施、增加观众喜好的演出内容、调整票价水平以及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互动来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并进一步提升剧院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大剧院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大剧院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承载着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和艺术
演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在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进展,在这里,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报告。
首先,我们在过去一年里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准的艺术活动和演出。
这些活
动包括了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
我们的演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观众的关注和赞誉。
其次,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加强了与国际艺术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国外艺
术团体的合作,我们不仅丰富了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内容,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艺术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为国内观众带来了更多世界一流的艺术作品。
另外,我们在过去一年里积极推进了国家大剧院的数字化建设和创新发展。
通
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提高了演出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观赏体验。
数字化建设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国家大剧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是国家大剧院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面对艺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水准和服务质量,为观众呈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第一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成卵型,俯视看似像一个水煮蛋。
2012/11/10日,我和***、***来到了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
它由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的。
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
首先,大厅北侧有一扇巨大的玻璃帷幕,这玻璃幕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帷幕设计为弧形,站在大剧院内可以看到长安街上的繁荣景象,视野很开阔,使得剧院内空间变大,有一种拉伸的效果。
其次,是大厅的顶部,大厅内的顶部和音乐厅内的顶部有很大的区别。
大厅是有红木一块块拼接的穹顶。
每块打得红木形状各异,但又不是韵律,深浅交错,充满变化和层次感。
而且整体呈弧形,就像音符链接呈美妙的乐曲。
说了玻璃帷幕、红木穹顶,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水下走廊。
它是大剧院的设计特色之一,走廊位于地面水的下方。
据我的了解,最开始保罗·安德鲁并没有把水设计在剧院周边,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地下水涌出,所以才创造了水下走廊,可以说是以外的设计。
走廊全长80米,顶部是透明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过玻璃,水波映射在地面上,非常好看,充满浪漫的艺术气息。
之前我层去过一回大剧院,但仅仅是匆匆掠过,并没有好好的观察过,通过学习以后,再去参观,就别有一番体验了。
建筑是有他自身的意义,他是有灵魂的。
不同的建筑灵魂都不一样,都附有生命。
从构思到设计、从调查到施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认真的解决每一个问题,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建筑。
对于我来说,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建筑的灵魂。
从前只是觉得好看,但现在,再评价一个建筑,不在只是丑与美,而是他背后的故事。
在以后的设计创作中不能肆无忌惮的抄袭,要赋予他真正的意义。
第二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班级建122 姓名鲁浩学号 2101011212191 指导教师李英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
外部概貌
1.概述 国家大剧院是国家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观胜地。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 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 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相得益彰的理念。
• •
•
(3)橄榄厅 橄榄厅的墙壁采用产自广 东的白玉翡翠石铺设而成, 在白色的石面上分布着朝 向一致的翠绿色天然条纹。 墙面中间环绕了多道由不 锈钢镜片和内嵌式壁灯交 织而成的兰花草图案,夜 晚墙面间的壁灯点亮,灯 光与镜片的反射光交相辉 映,在白色墙壁的整体烘 托之下,使整个橄榄厅显 得圣洁明亮。 在橄榄厅通往歌剧院的入 口处,两扇大铜门凝重典 雅。铜门上各有180个方 向各异的椭圆形凸起,每 一个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 钉的变形演化,也是在高 空中俯瞰下国家大剧院的 缩影。这一门钉设计巧妙 地实现了中国传统元素与 现代设计理念的嫁接与融 合。
艺术空间
(1)衣帽间 按照国际标准,国家大剧院设置了容量可观的衣帽间,大剧院衣帽间分东西两侧, 一侧是蓝色衣柜,一侧是红色衣柜,分别列在检票通道的两侧。每侧衣柜分 别有9组衣柜,可以同时寄存848件包和664件衣服。即便是在大剧院三个剧 场同时散场时,最多14分钟便可以保证包和衣服全部取完。 (2)北水下廊道 经由国家大剧院北门主入口进入大剧院的内部主体建筑,首先需通过位于人工湖 下方的北水下长廊。 这条水下长廊长约80米,宽约24米,顶部采用玻璃天棚搭建而成。 白天,上方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在太阳的照耀下,透过玻璃质地的天花板投 影下来,与两侧青石板墙壁上疏密有致的气泡状小孔相映成趣,游客犹如置 身于艺术海洋一般。 夜晚,在两列玲珑剔透的玻璃灯柱的一路指引下,观众逐渐远离入口处的喧闹, 前方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金色铜门后一场好戏即将开场,一次浪漫惬意的旅程 就要起航。 北水下长廊东西两侧设有艺术展厅,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
剧院调研报告范文

剧院调研报告范文剧院调研报告一、引言剧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所,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为演员和演出团体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为了解剧院在观众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剧院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观众对剧院的认知和需求,以及对剧院的评价和意见。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向观众发放问卷并收集回收,完成了调研工作。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我们对400名观众的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下是调研的主要结果。
1. 观众对剧院的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对剧院有较高的认知度。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去过剧院观看演出,并对剧院的设施和服务进行了评价。
其中,30%的受访者是剧院的忠实观众,每个月至少去一次剧院。
2. 观众对剧院演出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剧院演出的多样性和质量是观众最关注的因素。
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剧院能够举办更多类型的演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此外,观众对演出的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看到更高水平的演员和创意。
3. 观众对剧院票价的看法调研结果显示,观众对剧院票价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30%的受访者认为票价过高,需要减少,而40%的受访者认为票价适中。
另外,30%的受访者愿意支付更高的票价,前提是演出的质量和内容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
4. 观众对剧院服务的评价调研结果显示,观众对剧院的服务总体评价较好。
大多数观众认为剧院的服务周到、专业,且有礼貌。
然而,也有少部分受访者对剧院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表示不满意。
5. 观众对剧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观众对剧院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剧院的设施和环境、提高演出创新性和质量、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合理调整票价和增加观众互动等。
四、总结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观众对剧院的认知和需求,以及对剧院的评价和意见。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剧院应加大演出类型的多样性,满足观众不同群体的需求。
剧院调研报告word

剧院调研报告word剧院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剧院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剧院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探讨人们对剧院的需求和意见,为提高剧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公众对剧院的看法和需求。
2.访谈:采访剧院管理人员、剧院工作人员和观众,了解剧院的经营模式、演出内容和观众满意度。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剧院的地位和影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剧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很高。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剧院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可以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表演和文化体验。
此外,许多人还指出剧院在文化交流、社会教育和心灵启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提升生活品质有积极影响。
2.观众需求和意见在问卷调查中,观众们对剧院的需求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演出内容多样化:观众们希望剧院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演出内容,满足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
(2)票价合理:观众们普遍认为票价过高是影响他们前往剧院观看演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剧院应该制定合理的票价,以吸引更多观众前来。
(3)服务质量提高:观众们希望剧院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包括友好礼貌的工作人员、方便的购票方式和便捷的入场流程等。
3.剧院管理和运营问题通过访谈剧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我们了解到剧院管理和运营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剧院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经费紧张。
其次,剧院在市场推广和宣传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渠道,导致演出观众不足。
四、改进措施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1.多样化演出内容:剧院应该根据观众需求和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演出内容,包括话剧、音乐会、舞蹈等,吸引更多观众。
2.合理定价:剧院应制定合理的票价,根据不同演出类型和座位位置确定票价,以吸引更多观众前来。
3.提升服务质量:剧院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建081 孟涛 郑绍钧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 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 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 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 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 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 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 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 长度为212.20米,南北 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 米,建筑物高度为 46.285米,比人民大会 堂略低3.32米,基础最 深部分达到-32.5米,有 10层楼那么高。
送风口
• 国家大剧院观众厅每个座椅下有一个送风口,采用了座椅下送风,属 于“下送上回”的置换送风方式。优点在于,一方面每个风口有针对 性地向人体周围送风,使得送风均匀、风量平衡,另一方面。重点保 障人体周围的舒适温度,避免了能量在巨大空间中的耗散,对节能非 常有利。 为了消除风口噪声对观众听闻的影响和“冷 风吹腿”之感在原风口内加入了一个“小雨 伞”形的阻风装置,一部分中心轴周围的风 被“小雨伞”阻挡,主要散流到风口靠近地 面的区域,周边不受“小雨伞”阻挡的气流 直接撞击到顶板上,散流到风口上部区域, 根据实验调节“小雨伞”的直径和垂直高度, 从而可以控制风口气流的分布。气流流速降 低了,噪声同时变小了。
国家大剧院分为四个剧场,中间为歌 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 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 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另 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 施。
红木穹顶。
• 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 顶。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 西红木条拼装而成,以金属条分割 为若干个区域。木条之间形成缝隙, 声音进去后很难出来,形成很好的 吸声效果,即使是身至空旷大厅中, 说话也听得清清楚楚。在建筑艺术 上,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 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 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 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 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 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 内部的音乐世界。
座椅
• 国家大剧院的软座椅,采用了 人体工程学设计,外形优美, 安坐舒适。而且,软座椅还具 有重要的吸声作用。座椅的聚 氨酯内填料、织物面料、软垫 的面积、软垫的厚度等都经过 了严格的设计,一方面达到了 观众厅吸声的设计要求,另一 方面坐人时和不坐人时具有相 同的吸声系数,保证观众厅的 室内,在空场、满场、部分上 座率等不同观众人数时,具有 基本一致的室内声学效果。
戏剧院
•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 民族特色的剧场, • 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 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 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 地方戏曲等演出。 •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 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 1035个席位(含站席)。 • 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 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 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 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 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 演的特点。
门
门制作的很厚重,而且门与门框和两扇门的链 接出设有凹槽,加强了隔音效果。
感受
• 这次参观国家大剧院给我们的感受还是很深的, 首先从整个设计的角度来看,国家大剧院造型新 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 实的结合。 再从建筑声学的角度来说,它的音质 设计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身在如此巨大的空间 中,我们相互之间说起话来都不很费劲,声音饱 满、清晰,这都是由于其吸声反射效果做的很到 位。无论从建筑外墙、剧院的门、舞台的墙面、 观众席的墙面、还是天花板,座椅靠背等,都有 很好的处理声音的材料,所以,我想,这将是我 们这次厅堂音质设计实习的重点。
MLS声扩散墙面
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了MLS设计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 的竖条,防潮、防变形的作用, 保护墙面,还可以起到扩散、反射声音,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的作用,使声音更美 妙动听。 • 以红色为主,与黄色、紫色等 相间排列的墙面图案。灯光照 在墙面上,烘托出亲切、热烈 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 国特色的剧场氛围的同时,也 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其热 烈夺目的视觉氛围和神秘十足 的声学造型,为戏剧场增添了 令人遐想的艺术效果。
歌剧院
•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 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 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 主要上演歌剧、舞剧、 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 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 观众席2398个(含站 席)。
墙面
•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 装了弧形的金属网, 声音可以透过去,而 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 边形,这样就形成了 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 间的多边形,做到了 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 的完美结合,使得混 响时间达到1.6秒的极 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