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布地奈德对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布地奈德对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乡村医药布地奈德对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周佳琦亚急性咳嗽是一种持续性咳嗽3~8周的慢性疾病,主要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

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后直接作用于病灶位置,可有效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通过增强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气管痉挛、缓解咳症状,具有起效快、药效强等优点[1]。

笔者探讨布地奈德对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亚急性咳嗽患者485例,符合亚急性咳嗽诊断标准[2],并经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3个月内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等。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43例与对照组242例。

观察组男120例,女123例;年龄21~52岁,平均(36.2±5.1)岁;体重41~72kg,平均(56.4±5.0)kg。

对照组男120例,女122例;年龄22~51岁,平均(36.2±5.09)岁;体重42~71kg,平均(56.2±5.1)kg。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两组均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10mg/粒]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观察组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阿斯利康有限公司,2mL∶1mg)雾化吸入,每次2mL,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嘉兴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通信作者:周佳琦,每日2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 两组治疗前后FeNO水平,由我院呼吸内科专业技术员采用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测定,并依据电化学法进行监测,严格遵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查。

②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1秒用力呼气量(FEV1)。

强烈咳嗽原因分析报告

强烈咳嗽原因分析报告

强烈咳嗽原因分析报告
根据患者强烈咳嗽的描述及相关症状,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

强烈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潜在因素引起。

以下是对可能的原因进行的分析:
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咳嗽原因之一。

这包括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这些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会导致气道炎症和咳嗽反应。

2. 过敏性咳嗽:某些人对特定的过敏原(如花粉、灰尘螨或宠物皮屑)过敏,触发咳嗽反应。

过敏性咳嗽通常伴有喷嚏、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3. 气管炎:气管炎是气管黏膜发炎的病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往往是剧烈的,伴有喉咙疼痛和咳痰。

4.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喘和咳嗽。

哮喘引起的咳嗽通常伴有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5. 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发炎的病症,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鼻窦炎可以导致咳嗽,并伴有鼻塞、面部疼痛和流脓鼻涕等症状。

6.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肺结核患者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和胸痛等症状,尤其是在病程较长或已晚期时。

7. 肺部恶性肿瘤:在一些情况下,强烈咳嗽可能是肺部恶性肿瘤的症状之一。

这包括肺癌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8.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强烈咳嗽,如胃食管反流病、心脏病、药物反应等。

综上所述,强烈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气管炎、哮喘、鼻窦炎、肺结核、肺部恶性肿瘤等。

鉴于咳嗽的众多原因,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慢性咳嗽与气道炎症

慢性咳嗽与气道炎症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相似的粘膜内炎症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鼻粘膜
嗜酸粒细胞浸润
支气管粘膜
Bousquet J,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108(suppl 5):S148–S149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速发、迟发相反应白三烯数量均显著增加
膜IgE抗体 肥大细胞
180
168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5.5
0 正常
NAEB
组胺(ng/ml)
p<0.01 60.4
9.5
正常
NAEB
ECP (×10 ng/ml)
NAEB患者痰液中ECP以及组胺浓度高于正常人群
Brightling CE,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2: 878– 882
慢性咳嗽与气道炎症
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炎症 几种常见慢性咳嗽的气道炎症 白三烯是重要的炎症介质 白三烯在气道炎症发生中的作用
慢性咳嗽患者气道各种炎症介质水平升高
研究人群: 22例特发性咳嗽 20例嗜酸性支气管炎(EB)/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20例非哮喘性慢性咳嗽 18例正常人群
检测指标:诱导痰上清液中的组胺、半胱氨酰白三烯、 前列腺素D2和E2、IL-8浓度、细胞计数
哮喘患者的慢性咳嗽
ACCP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疗指南
➢ 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应该考虑哮喘是最常见的潜在病因 ➢ 对怀疑CVA的患者,若应用体格检查、肺活量测定等方法无法确定,可应用醋
甲胆碱吸入激发试验。只有经特异的抗哮喘治疗咳嗽能缓解才可确诊;若无法 确诊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是

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是

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是亚急性咳嗽是指持续咳嗽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3周的咳嗽。

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气管炎等,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因。

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这种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常伴有流涕、喉咙痛、打喷嚏等症状。

2.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是因为对某些过敏原物质过敏而引起的咳嗽。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花粉等。

过敏性咳嗽的特点是咳嗽频繁、刺激性强,常伴有鼻塞、喷嚏和眼部红肿等过敏症状。

3.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指的是支气管黏膜的炎症。

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吸入有害物质、化学药物或烟草烟雾等因素引起。

支气管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等,常伴有轻度气喘声。

4. 气管炎:气管炎是指气管黏膜的炎症。

气管炎通常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如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

气管炎的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等,咳嗽声音较沙哑。

除了上述原因外,亚急性咳嗽还可以由其他因素引起,如以下几点:5. 响应性气道炎症:一些人存在过敏性气道炎症,即使没有明显过敏原,也会导致反复的咳嗽。

这种情况下,咳嗽可能与哮喘有关。

6. 药物引起的咳嗽:一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在部分人中可引起咳嗽。

停药后咳嗽通常会缓解。

7. 外界刺激物:吸入刺激性气体、烟雾、颗粒物等会导致咳嗽。

长期吸烟也是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8. 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食管可能导致咳嗽。

咳嗽与进食、弯腰、躺卧等姿势相关。

总体而言,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和气管炎。

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出现亚急性咳嗽的情况下,建议尽早就医,以便确诊并获得相应的治疗措施。

急性、亚急性咳嗽的诊治

急性、亚急性咳嗽的诊治

普通感冒为何选择第1代抗组胺药
目前认为普通感冒引起咳嗽主要由迷走神经介导 第1代抗组胺药除了竞争性拮抗H1受体位置的组胺之外, 还能够竞争性 拮抗毒蕈碱受体, 即具有抗胆碱能作用
而第2代抗组胺药没有抗胆碱能作用
一项在健康志愿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 第2代 抗组胺药对辣椒素诱导的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咳嗽均无效 一代抗组胺药 拮抗H1受体 抗胆碱 透过血脑屏障 抑制喷嚏反射且拮抗延髓H1和胆碱能受体 拮抗周围性H1受体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对感冒症状无效
分 类 特 点 分 布 作 用
快适应刺激受体 有髓鞘神经纤维 慢适应牵张受体 有髓鞘神经纤维
气道粘膜表面 膜性平滑肌内
对机械及化学刺 激敏感 对平滑肌痉挛做 出反应
C纤维末梢受体
无髓鞘神经纤维 呼吸道和肺上皮内
对化学刺激敏感
咳嗽机理
咳嗽受体对机械和化学刺激的反应。
气道炎症使粘膜上皮屏障破坏,暴露过多的快适应刺 激受体和C纤维末梢受体。 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并释放炎性介质,如组胺、前列腺 素类等在气道内积聚。 内源性激肽(特别是缓激肽)、P物质、组胺、神经 肽的降解受阻使之在气道集聚,使咳嗽感受器致敏, 气道反应性增高使气道平滑肌痉挛,而刺激慢适应牵 张受体。
雾化吸入
咳嗽咳痰剧烈 镇咳药
祛痰药
支气管痉挛 平喘药
止咳 祛痰 平喘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 选用敏感抗生素
内容提要
咳嗽的发病机制 急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亚急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
感染后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感染后咳嗽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疾病,在我国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归属亚急性咳嗽;在中医指患者不慎罹患外感,经治疗后外感表证除而遗留咳嗽久而未愈者。

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西医、中医治疗各有其道,本文对近年来的感染后咳嗽相关文献做简要综述。

标签: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治疗;综述在美国ACCP协会2006年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和中国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均独立将感染后咳嗽归为亚急性咳嗽。

感染后咳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粘痰;胸片所见阴性;咳嗽有自限性,最终通常会自行消退,病程一般3~8周。

感染后咳嗽属亚急性咳嗽,可通过咳嗽持续时间与慢性咳嗽(8周以上)相鉴别。

对成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率尚不清楚。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1],在未经选择的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中,其发生率为11%~25%;而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此类患者大部分未被诊为感染后咳嗽。

对大部分儿童患者,仍不能确定导致感染后咳嗽的特定感染源。

近年来医学期刊中的文献对感染后咳嗽的论述篇幅不多,综观其病因病机及治疗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1.1 外邪未尽,留客于肺六淫或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致卫表不和,发为感冒,在经过抗生素、抗病毒等一系列治疗后,清热解毒之力有余,而疏风解表之功不足,致使表邪未尽,留客于肺,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以风为六淫之首,首先犯肺,或夹寒邪、热邪、燥邪、湿邪,留恋于肺,影响肺之宣肃,而致咳嗽发生。

1.2 正气不足,驱邪无力素体正虚或病久邪伤正气,正气不足,驱邪无力,以肺气虚、肺阴虚为主。

肺气虚则卫表不固,外邪易侵,气虚无力达邪,邪易留伏。

肺阴虚则濡润失职,肃降无权,肺失宣肃,导致咳嗽发生。

1.3 内外合邪,同干于肺体质阴阳失衡,加之外邪引触,脏腑功能失调,内生五邪,内外和邪,干于肺脏,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

《景岳全书》曰:“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欧美国家近20年对咳嗽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确了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咳嗽相关的诊治指南。

我国近年也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期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

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摘要近年来,咳嗽的诊断、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反流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对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重新进行了修订。

对原有的证据等级、推荐强度进行了审核与更新,新增、删除了部分推荐意见。

指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主要内容包括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咳嗽的诊断、评估与检查,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咳嗽的经验性治疗与对症治疗等。

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占三分之一以上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诊断不易明确,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

新版指南主要增加和修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了流行病学方面的内容,包括危险因素与经济负担。

(2)对病史与实验室检查部分进行了精简。

(3)咳嗽的评估部分删除了缺乏循证医学依据的咳嗽症状积分,增加了新的简化咳嗽程度评分。

(4)增加了慢性咳嗽的少见病因,在原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咳嗽高敏综合征的基础上,引入了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概念。

关于心理性咳嗽,引入一个新的诊断名词:躯体性咳嗽综合征(somatic cough s yndrome).(5)适当扩充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治疗部分。

(6)推荐强度由原来的3个级别改为2个级别:强推荐与弱推荐,取消了中间级别。

(7)总体推荐意见进行了精简,一些已为临床实践广为接受的诊断治疗原则改为描述性内容,不再以推荐意见形式出现。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少数推荐意见强度及证据级别进行了调整。

少数内容类似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整合。

(8)有关咳嗽诊断流程、诱导疲细胞学检查、食管反流监测、咳嗽激发试验、咳嗽程度评估等内容统一放在附件1,2, 3, 4, 5, 6,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2T14:37:53.7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9期作者:邓维海李小明庞玲玲(通讯作者)
[导读] 亚急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时间持续3~8周,X 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邓维海李小明庞玲玲(通讯作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变化状况。

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
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

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严重程度。

【关键词】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白细胞介素-17;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88-02
亚急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时间持续3~8周,X 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目前认为与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咳嗽反射敏感度升高等因素有关,为探讨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变化状况,本研究对亚急性咳嗽患者的症状表现、血清白细胞介
素-17(IL-17)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水平变化进行研究。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亚急性咳嗽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6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9.1±14.3岁,病程3~7周,平均5.2±2.0周。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8.7±13.9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病例纳入标准
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9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亚急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年龄18~65岁,排除呼吸系统感染及慢性疾病患者,合并心、脑、肝、肾、免疫等系统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过敏体质的患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予以排除。

3.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症状评分与血清IL-17及FENO测定,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各检测一次,对照组入组时检测一次。

观察组患者予复方福尔可定溶液口服治疗,每次10mL,每日3次,疗程10天。

3.1 症状评分标准
将咳嗽、咳痰、咽痒、气急等症状按无、轻、中、重分级标准评分为0,2,4,6分,治疗前后各观察记录一次积分。

3.2 血清IL-17水平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由专业检验师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3.3 FeNO的检测方式
采取一口气持续气流技术,采用NO测定仪记录FeNO浓度。

需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最终测定值。

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 两组IL-17与FeNO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与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与FeNO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5.2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

6讨论
亚急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因病情反复迁延影响生活质量而日渐得到重视,但对发病机制知之甚少,目前认为与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咳嗽反射敏感度升高等因素有关,其中神经源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黏膜免疫系统受损是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

IL-17与FeNO是重要的气道炎症标志物,研究表明IL-17在气道炎症疾病中参加机体的炎症反应,其可促进气道上皮细胞合成分泌TNF-α、IL-6、IL-8等趋化因子并有协同作用,促使中性粒细胞在气道中聚集以及激活,从而增加其致炎效应 [3]。

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与气道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气道炎症加重时FeNO浓度升高,气道炎症改善后FeNO浓度很快降低[4]。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IL-17与FeNO的检测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抗组胺治疗后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升高,抗组胺治疗能有效改善气道炎症状况。

IL-17与FeNO、症状积分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IL-17表达水平升高时症状表现更明显,说明IL-17参与亚急性咳嗽的炎症过程并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能体现气道炎症严重程度,对IL-17、FeNO进行测定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
并可用于病情预后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2]罗炜,张煦,林玲等.感染后咳嗽的气道炎症动态变化[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5):494-498.
[3]刘帅,余南岚,向和东等.IL-17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4):772-774、794.
[4]吕福云,杜闻博,佟淑平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2):1-4 基金项目:2015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课题(编号:GZZC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