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筋 锚 固 长 度 计 算

合集下载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近年来,植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和不规范的行为。

植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当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特别是某些植筋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发生直接联系,如果植筋过程处理不当,可能为工程留下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

本文意在通过整理植筋技术相关规范规定,来纠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某商住楼工程根据政府规划部门的意见,将原设计面向小区外侧的入口门厅拆除,将该工程的入口门厅重新调整到面向小区中庭一侧。

根据工程实际现状,需要植筋新增11根框架柱,并对原有框架柱中的4根相关剪力墙进行植筋加固。

在采光井处新增一块长跨6.9m、短跨4.5m的屋面板,屋面板采用与该工程现浇楼板配筋一样的冷轧扭钢筋,分别有一条短边和两条长边需要植筋。

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钢筋也需植筋。

该植筋工程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内容如下:1、植筋工程的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为标准。

2、植筋规格、数量、钻孔深度如下:植筋规格(mm)| φ8 | φ18 | φ22 | φ25 |植筋数量(根) | 36 | 61 | 164 | 106 |钻孔深度(mm) | 120 | 270 | 330 | 375 |3、挑梁上部钢筋胶粘剂采用喜利得结构胶,其他部位钢筋胶粘剂采用国产A级胶。

钢筋植入后7日内严禁受到触动和干扰,并按结构胶说明书要求加强保养和围护。

4、钢筋植入固化10日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见证下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抗拔抽检,每种规格钢筋现场抗拔数量不得少于一组,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连接和安装绑扎等后序工作。

5、现场检测抗拔力,当钢筋为Ⅲ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60MPa;当钢筋为Ⅱ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00MPa;当钢筋为Ⅰ级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210MPa。

该工程方案的编制、植筋施工和检测验收都遵循《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标准。

植筋规范

植筋规范

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对植筋基本锚固长度的规定:l b=af y l b—植筋锚固长度;f 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系数a按下表C15C20C25≥c30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80.440.380.340.33100.640.550.490.46120.860.740.660.6114 1.10.950.850.7716 1.3 1.12 1.010.9318 1.57 1.36 1.22 1.1120 1.8 1.56 1.39 1.322 2.1 1.82 1.63 1.5025 2.63 2.28 2.04 1.8432 3.85 3.34 2.98 2.7注: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时,对抗剪强度最小值不低于21N/㎜2的粘结剂,其植筋的系数a值乘以修正系数0.9。

2、当构件中的一个截面中有30%以上的受拉钢筋需与所植的钢筋搭接时,其植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 b(或l b,d)应乘以放大系数1.4~2.0植筋最小锚固长度:受拉区锚固l b,min=max{0.6l b;10d;150mm},受压区锚固l b,min=max{0.3l b;7d;100mm},植筋的施工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扎。

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 8mm左右,钢筋直径为Φ25,钻头选用φ32的合金钻头。

钻孔深度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锚固长度。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混凝土灰渣垃圾,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孔洞应清理干净。

可用空压机吹出浮沉,保证孔内干燥无积水。

清孔完成后方可注胶,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洞中空气排出。

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水,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大量外流,以少许粘结剂外溢为宜,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1/3。

植筋锚固计算

植筋锚固计算

植筋锚固计算一、基本资料:工程名称: 工程一加固项目工程项目: 项目一加固项目植筋编号: 植筋1植筋直径d(mm): 20植筋间距s1(mm): 150植筋边距s2(mm): 75植筋级别: HRB400植筋受力状态: 受拉植筋胶为快固型胶粘剂: 否混凝土等级: C4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mm): 20箍筋直径d1(mm): 8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ψw: 1.1使用环境温度影响系数ψT: 1.0植筋新增构件类别: 一般构件场地类别: Ⅱ类设防烈度: 8度二、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三、计算结果:(1)单根植筋承载力设计值: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2-1:植筋钢材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N t b = (f y ×A s)/1000 = (360 × 314.2)/1000 = 113.1 kN(2)基本锚固深度计算:查《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表15.2.4: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 f bd = 5.125 N/mm2查《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表15.2.3:混凝土劈裂影响系数: αspt = 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3: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 l s = 0.2 ×αspt ×d ×f y / f bd = 0.2 × 1 × 20 × 360 / 5.125 = 281 mm(3)修正系数: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第15.2.5条: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为一般构件时取: ψbr = 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5: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ψN = ψbr ×ψw ×ψT = 1 × 1.1 × 1 = 1.1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第15.2.2条:当混凝土等级高于C30时取: ψae = 1(4)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2.2-2: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 l d = ψN ×ψae ×l s = 1.1 × 1 × 281 = 309 mm(5)植筋构造验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式15.3.1条:一般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min = max{0.3×l s, 10×d, 100}= max{0.3×281, 10×20, 100}= 200 mml d≥ l min,植筋锚固深度计算设计值满足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

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

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植筋锚固长度规范

植筋锚固长度规范
更换标准:当植筋锚固结构出现严重损伤、老化或其它原因导致承载能力下降时,应及时进 行更换。
维护保养:为确保植筋锚固结构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并按照规 范要求进行保养。
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对植筋锚固结构造成过载、撞击等损害,以免影响其使用 寿命和安全性。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植筋胶选择与使用
选择植筋胶的原则:根据锚固长度、钢筋直径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筋胶 植筋胶的储存和使用:植筋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使用前应搅拌均匀,按照规定的配比混合 植筋胶的施工方法:将混合好的植筋胶注入孔内,插入钢筋并固定,等待植筋胶固化 植筋胶的质量检测:在植筋锚固完成后,应进行抗拔试验,确保植筋锚固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
植筋锚固长度不得 小于10倍钢筋直 径
植筋锚固长度不得 大于20倍钢筋直 径
植筋锚固长度应满 足结构承载力要求
植筋锚固长度应符 合国家相关规范要 求
行业标准规定
植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10倍钢 筋直径
植筋锚固长度应考虑混凝土强 度等级和钢筋直径等因素
植筋锚固长度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
植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植筋锚固长度越短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植筋锚固长度越长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植筋锚固长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混凝土强度对植筋锚固长度的影响主要考虑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和承载能力
植筋胶的影响
植筋胶的粘结力:直接影响锚固效果,需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筋胶 植筋胶的耐久性:关乎锚固长度的持久性,需选用质量稳定、耐久性好的植筋胶 植筋胶的固化时间:影响施工进度和锚固长度,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化时间 植筋胶的成本:综合考虑工程预算和植筋胶的性能、价格等因素

植筋锚固深度计算(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

植筋锚固深度计算(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

1.09
1.09
1.04
1.04 1.10
1.02 1.05
32 1.25 1.15 1.15 1.10 注:当植筋直径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aspt 表12.2.4 胶粘剂等级 构造条件 C20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注: A级或B级 s1≥125,s2≥62.5 2.30 2.7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2.30 2.70 3.60 3.80 4.00 4.13 4.25 4.38 粘结强度设计值fbd A级
1.10 360
考虑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30时,对6 区一、二类场地,取ψ ae=1.1;对7度区三、四类场地及8度区,取ψ ae= 混凝土强度高于C30时,取ψ ae=1.0。 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525 730(29.2d) 植筋基本锚固深度。 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
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按表 定。 ψ N = ψ br * ψ w * ψ T 。
ψ br =
1.15
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影响的系数:当为悬臂结构构件时,ψ br 为非悬挑的重要构件接长时,ψ br=1.15;当为其他构件时,ψ br=1.0。
ψ ae = fy =
植筋计算结果: Ls = 0.2*aspt*d*fy/fbd = Ld ≥ ψ N*ψ ae*Ls = 植筋构造规定:
当按构造要求植筋时,其最小锚固长度lmin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2. 受拉钢筋锚固:max(0.3Ls;10d;100mm) = 受压钢筋锚固:max(0.6Ls;10d;100mm) = 250 3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悬挑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悬挑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12
15
18
19
20
21
26
28
14
18
18
19
20
21
26
28
16
20
18
19
20
21
26
28
18
植筋锚固长度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计算获得,植筋材料为A级胶或B级胶
钢筋规格
(Ф)
植筋孔径
(mm)
其他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其他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非悬挑重要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815
852
32
40
621
649
714
747
932
974
注意:以上数据均应满足:植筋间距:S1〉5d;植筋边距:S2〉2.5d;混凝土孔壁干燥不潮湿,使用环境的温度小于60度
植筋锚固长度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计算获得,植筋材料为A级胶或B级胶
钢筋规格
(Ф)
植筋孔径
22
18
19
20
21
26
28
20
25
18
19
20
21
26
28
22
28
18
19
20
21
26
28
25
32
18
19
20
21
26
28
28
35
19
18
22
23
29
30
32
40
19
18
22
23
29
30
注意:以上数据均应满足:植筋间距:S1〉5d;植筋边距:S2〉2.5d;混凝土孔壁干燥不潮湿,使用环境的温度小于60度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非悬挑重要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悬挑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悬挑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mm)
12
15
212
222
244
256
318
334
14
18
247
259
284
298
371
389
16
20
282
296
325
341
424
445
18
22
318
334
365
384
476
500
20
25
353
371
406
426
529
556
22
28
388
401
25
32
441
463
507
533
662
695
28
35
544
568
625
653
(mm)
其他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其他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非悬挑重要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30mm,7度抗震
植筋深度设计值(N倍钢筋直径)
非悬挑重要构件,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厚度25mm,7度抗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