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YA-32 100T液压机液压系统及其本体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YA-32 100T液压机液压系统及其本体设计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ONTOLOGY DESIGN OF HYDRAULICYA-32 100T、摘要通过对分析液压机的国内外生产及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课题的主要设计内容。
在确定了液压机初步设计方案后,采用了传统设计方法对100T液压机机身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并采用AutoCAD设计软件对上横梁、底座、拉伸滑块、压边滑块、拉伸缸、压边缸、顶出缸、立柱及总装图进行了工程绘图,且用ug模拟液压机整体结构,在参考了某公司生产的三梁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以及查阅了有关关于液压系统设计的书籍后,设计了液压系统的工作说明书,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整个设计切实可行。
关键词:液压机;机身结构AbstractThrough to analysed the type hydraulic pres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I had determined this topic main design content. After I had determined the type hydraulic press preliminary design plan, used the traditional theory method to carry on the design, the computation,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o the body of 100T hydraulic presses fuselages structure, used AutoCAD design software to the main traverse, under the crossbeam, moves Liang, the master cylinder, goes against the cylinder, the column, the final assembly drawing had carried on the project cartography, meanwhile had carried on the mapping to the master cylinder; After referred to three Liang four columns hydraulic Type hydraulic press of wall hydraulic system which some company produces as well as has consulted massively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books, had produced the system of numberal control working instructions, and had carried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to it, finally carried on the system analysis to the entire design, obtained the entire design to be practical and feasible.keywords:Hydraulc press Body structure目录1绪论 (1)2液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3)2.1 YA32─100T四柱万能液压机主要参数 (3)2.2 YA32─100T四柱万能液压机系统工况图 (4)3液压基本回路以及控制阀 (6)3.1 YA32─100T四柱万能液压机液压系统图 (6)3.2 YA32─100T四柱万能液压机工作循环图 (9)4液压缸 (10)4.1 主缸 (10)4.2 主缸活塞杆 (18)4.3 主缸的总效率 (20)4.4 顶出 (20)4.5 顶出缸活塞杆 (25)4.6 顶出缸的总效率 (26)4.7 各油缸工作流量 (27)4.8 液压缸损坏情况及原因分析 (29)5液压工作介质 (31)6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 (32)6.1 管件 (32)6.2 密封件 (33)6.3 油箱 (35)6.4 过滤器 (38)6.5 立柱导杆 (38)6.6泵站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40)7梁的设计 (41)7.1横梁的结构设计 (41)7.2上梁 (46)7.3下梁 (49)8 液压系统的安装 (49)总结 (50)致谢 (51)参考文献 (52)附录 (53)1 绪论1.1液压机的发展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全球经济在经历连续4年5%左右的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急速掉头下滑。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挑战与对策1. 引言液压系统作为液压机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讨论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挑战2.1 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液压系统需要长期稳定运行,任何故障都可能导致设备停机,造成生产损失。
因此,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首要挑战。
2.2 系统效率与节能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成为设计的重要目标。
然而,液压系统中的泄漏、液压油温升等问题都会影响系统的效率。
2.3 系统精度与响应速度现代液压机对系统的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设计出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液压系统是设计师面临的挑战。
2.4 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液压系统复杂,故障原因多样,如何提高维护效率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对策3.1 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选择高质量的液压元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 采用合理的系统设计,减少压力冲击和振动。
- 增加系统的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2 提高系统效率与节能- 优化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减少能量损失。
- 采用高效的液压泵和电机,提高系统效率。
- 加强系统的泄漏管理,减少能量损失。
3.3 提高系统精度与响应速度- 采用高精度的液压元件,提高系统的精度。
- 优化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减少液压系统的压力波动和流量脉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4 提高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的效率- 设计易于维护的液压系统,简化系统结构,减少维护工作量。
- 采用故障诊断系统,实时监控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 对液压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4. 结论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多样,需要设计师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满足现代液压机对系统精度和响应速度的要求,同时提高系统维护和故障诊断的效率。
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手册

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手册【实用版】目录一、液压机的概述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1.液压元件的选择2.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3.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三、控制系统的设计1.控制系统的组成2.控制策略的选择3.控制系统的实现四、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正文一、液压机的概述液压机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来传递动力的机械设备,其主要由液压元件、液压传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来驱动液压缸,从而实现机械的运动。
液压机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锻造、冲压、拉伸等工艺过程。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1.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元件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
液压元件的选择主要根据液压机的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和液压油的性质来确定。
2.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是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原理图设计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的连接方式和顺序,以及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和压力分布。
3.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效率和稳定性等。
通过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可以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性。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1.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
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入部分,主要用于检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主要用于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
2.控制策略的选择控制策略的选择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控制策略的选择主要根据液压机的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和液压油的性质来确定。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PID 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3.控制系统的实现控制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控制器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器的控制。
控制器程序的设计主要采用 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控制器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生产设备,其液压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和设计要点两个方面做详细的介绍,以期对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液压系统的组成(1)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负责向液压缸提供压力油。
在选择液压泵时,应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需求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
(2)液压缸:液压泵提供的压力油通过液压管路输送到液压缸中,产生推力或拉力。
液压缸通常由活塞、密封装置和活塞杆组成。
(3)液压阀:液压阀用于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常见的液压阀包括直动式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电液比例阀等。
液压阀的选择应根据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和性能参数进行。
(4)油箱: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并起到冷却液压油的作用。
油箱还会安装滤油器和油位检测器等附件。
(5)液压管路:液压管路将液压泵提供的压力油输送到液压缸中,起到传输作用。
液压管路应选择适当的管径和材料,保证系统的流量和压力损失在合理范围内。
2.液压系统设计要点(1)系统工作压力:四柱式液压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在10-25MPa之间。
工作压力的选择应根据液压机的设计要求和工作环境进行,同时应考虑液压泵、液压管路和液压缸等部件的承压能力。
(2)液压泵的选择:液压泵的选择应通过计算液压系统的流量需求,确定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液压泵的转速、功率和效率等因素。
(3)液压阀的选型:根据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和性能参数,选择适合的液压阀。
在选择液压阀时,还需要考虑其密封性能、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4)油箱和冷却系统设计:油箱的设计应满足液压油的储存和冷却要求。
油箱的尺寸应根据液压泵的流量和液压系统的容积进行选择。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液压油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油温过高导致液压系统的故障和损坏。
(5)液压管路的设计:液压管路的设计应根据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损失进行计算。
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四柱液压机由主机及控制机构两大部分组成。
液压机主机部分包括液压缸、横梁、立柱及充液装置等。
动力机构由油箱、高压泵、控制系统、电动机、压力阀、方向阀等组成。
液压机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泵和油缸及各种液压阀实现能量的转换,调节和输送,完成各种工艺动作的循环。
该系列液压机具有独立的动力机构和电气系统,并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
该液压机结构紧凑,动作灵敏可靠,速度快,能耗小,噪音低,压力和行程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任意调节,操作简单。
在本设计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了液压缸的尺寸,拟订了液压原理图。
按压力和流量的大小选择了液压泵,电动机,控制阀,过滤器等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
关键词:四柱;液压机;PLC联系QQ:598120552有全套资料含CAD图纸目录第1章绪论 (4)1.1概述 (4)1.2发展趋势 (6)第2章液压机本体结构设计 (8)2.1 液压机基本技术参数 (8)2.2 液压缸的基本结构设计 (9)2.2.1 液压缸的类型 (9)2.2.2 钢筒的连接结构 (9)2.2.3 缸口部分结构 (9)2.2.4 缸底结构 (9)2.2.5 油缸放气装置 (10)2.2.6 缓冲装置 (11)2.3 缸体结构的基本参数确定 (11)2.3.1 主缸参数 (11)2.3.2 各缸动作时的流量: (12)2.3.3 上缸的设计计算 (14)2.3.4 下缸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确定快速空程的供液方式、油泵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快速空程时的供油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确定液压泵流量和规格型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绿色解决方案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绿色解决方案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
液压机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液压系统的设计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绿色解决方案,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2. 绿色设计原则2.1 节能高效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应选用高效节能的液压元件,如高压泵、变量泵、高效液压马达等。
此外,采用液压系统集成设计和优化,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流量损失和能量损失,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2.2 环保材料选用环保型液压油,降低液压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如限制重金属、卤素等物质的含量。
2.3 系统可靠性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率和维修频率,降低液压系统的运行成本。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元件选型,降低系统故障率,确保设备连续稳定运行。
2.4 易于维护和回收液压系统设计应考虑易于维护和回收,降低设备生命周期结束后的环境负担。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同时,考虑液压系统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
3. 绿色设计实践3.1 液压泵选型选用高效、低噪音的液压泵,降低能源消耗。
根据系统负载的变化,可选用变量泵,实现流量和压力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3.2 液压油选用选用生物降解性好、环保型的液压油,降低液压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3.3 液压系统集成设计采用集成设计,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流量损失和能量损失。
通过合理布局管道和阀门,减少液压系统的泄漏点,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3.4 液压元件选型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液压元件,如高压变量泵、节能型液压马达等。
同时,采用电磁阀、比例阀等控制元件,实现系统的精确控制。
3.5 废气处理对液压系统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如采用催化氧化、生物滤池等技术,降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满足排放标准。
4. 总结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的绿色解决方案,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解析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解析1. 引言液压系统是小型液压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确设计和优化液压系统可以提高小型液压机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对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进行解析。
2. 液压系统组成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液压泵:负责将液体压力转换为机械能,提供液压系统的动力。
- 液压缸:将液体能量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小型液压机的工作。
- 液压阀:控制和调节液体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 油箱:储存液体,并通过冷却系统降低液压系统的温度。
3. 液压系统设计原则在设计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功率匹配: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功率应匹配,以确保液压系统的高效运行。
- 压力控制:利用液压阀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流量控制:通过液压阀控制液体的流量,以适应不同工作条件和需求。
- 密封性能:液压系统的密封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泄漏和能量损失。
- 可靠性:液压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各种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液压系统设计步骤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工作要求:根据小型液压机的工作需求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如压力、流量和速度等。
2. 选择液压元件: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等液压元件。
3. 确定系统布局:根据小型液压机的结构和空间限制确定液压元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4. 进行系统计算:根据液压元件的参数和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进行系统计算,包括功率、压力和流量等。
5. 进行系统优化:根据计算结果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6. 进行系统测试: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对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结论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是提高机器性能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遵循液压系统设计原则和进行系统优化,可以实现小型液压机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
毕业设计(论文)-200T四柱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评定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分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200T四柱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评阅教师
职称
评阅日期
评阅参考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设计)内容、方法及结果,难度及工作量,质量和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学生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完成规定任务,是否达到了学士学位水平的要求,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等。
液压机的类型很多,其中四柱式液压机最为典型,应用也最广泛。这种液压机在它的四个立柱之间安置着上、下两个液压缸,上液压缸驱动上滑块,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延时→快速返回→原位停止”的动作循环;下液压缸驱动下滑块,实现“向上顶出→向下退回→原位停止”的动作循环。在这种液压机上,可以进行冲剪、弯曲、翻边、拉深、装配、冷挤、成型等多种加工工艺。
该系统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溶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目前,该机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只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厂家采用微电子处理器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还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扩大了控制器的功能。可编程控制器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但还是介于继电器控制和工业控制机控制之间的一种控制方式,与工业控制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4]李美容.《工程机械专业英语》[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6
[5]张奕.《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及故障诊断》[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大学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机械12-7 姓名:麦麦提阿卜杜拉学号:20122001702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液压动力滑台控制设计说明书页数:19页发题日期:2016 年 2 月26 日完成日期2016年4月15日指导教师:穆合塔尔老师目录1.1.1设计任务- 2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 2 -2.11负载分析- 2 -2.12速度分析- 2 -3.1.1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3 -4.1.1拟定液压系统图- 6 -4.11选择基本回路- 6 -4.12液压回路选择设计- 7 -4.13工作原理:- 8 -5.1.1液压元件的选择- 9 -5.11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9 -5.12选择电机- 10 -6.1.1辅件元件的选择- 11 -6.11辅助元件的规格- 11 -6.12过滤器的选择- 11 -7.1.1油管的选择- 12 -8.1.1油箱的设计- 13 -8.11油箱长宽高的确定- 13 -8.12各种油管的尺寸- 14 -9.1.1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4 -9.11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4 -9.12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6 -1.1.1设计任务设计一台校正压装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要求工作循环是快速下行→慢速加压→快速返回→停止。
压装工作速度不超过5mm/s,快速下行速度应为工作速度的8~10倍,工件压力不小于10KN。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2.11负载分析已知工作负载Fw =10000N。
惯性负载Fa=900N,摩擦阻力Ff=900N.取液压缸机械效率mη=0.9,则液压缸工作阶段的负载值如表2-1:(表2-1)2.12速度分析已知工作速度即工进速度为最大5mm/s,快进快退速度为工进速度的8-10倍。
即40-50mm/s.按上述分析可绘制出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负载循环图)(速度循环图)3.1.1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由最大负载值查表9-3,取液压缸工作压力为2Mpa计算液压缸结构参数为使液压缸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选用单出杆活塞缸差动连接的方式实现快进,设液压缸两有效面积为A1和A2,且A1=2A2即d=0.707D. 为防止钻通时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回油腔背压选择p2取0.6MPa,而液压缸快退时背压取0.5 Mpa由工进工况下液压缸的平衡力平衡方程P 1A 1=P 2A 2+F,由此可得A 1=F/( P 1-0.5 P 2)=71.89cm 2( A 1取72 cm 2)液压缸内径D 就为D=π14A =9.57cm 圆整为10cm由d=0.707D ,圆整d=8cm工进时采用调速阀调速,其最小稳定流量q min =0.05L/min 液压缸实际所需流量计算: 工进时所需流量: Q 1=mV A η21=72/100x0.05x60/0.9=2.4L/min快速空程时所需流量:Q 2=mV A η11=72/100x0.05x60x10/0.9=24 L/min(表3-1)液压缸在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值4.1.1拟定液压系统图5.1.15.11选择基本回路(1)调速回路因为液压系统功率较小,且只有正值负载,所以选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为有好的低速平稳性和速度负载特性,可选用调速阀调速,并在液压缸回路上设置背压。
(2)泵供油回路由于工进速度和快速运动速度相差悬殊,所以采用双泵供油。
(3)速度换接回路和快速回路由于工进速度和快速运动速度相差悬殊,为了换接平稳,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接回路。
快速运动通过差动回路来实现。
(4)换向回路为了换向平稳,选用电液换向阀。
为实现液压缸中位停止和差动连接,采用三位五通阀。
(5)压力控制回路采用换向阀式低压卸荷回路,减少了能耗,结构也比较简单。
5.12液压回路选择设计对选定的基本回路合成时,有必要进行整理,修改和归并。
(1)防止工作进给时进油路和回油路相通,并须接入单向阀。
(2)要实现差动快进,必须在回油路上设置液控顺序阀,以防止油液流回油箱。
合并后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4-1:(图4-1)5.13工作原理:1、快速下行按下起动按钮,电磁铁1Y通电,这时的油路为:双联叶片泵1—单向阀2—三位五通电磁阀3左位—二位二通电磁阀4右位—压力继电器6—液压缸上腔液压缸下腔的回油路液压缸下腔—三位五通电磁阀3左位—单向阀7—二位二通电磁阀4右位—压力继电器6—液压缸上腔2、慢速加压油路分析:当上腔快速下降到一定的时候,压力继电器6发出信号,使二位二通电磁阀4的电磁铁3Y得电,换右位。
液压油由调速阀5流入液压缸上腔,流速受调速阀限制,进入工进阶段工作。
3、快速返回 液压缸下腔的供油的油路:双联叶片泵1——单向阀2——三位五通电磁阀3右位——液压缸下腔 液压缸上腔的回油油路:液压缸上腔——二位二通电磁阀4右位——三位五通电磁阀3右位——单向阀13——副油箱6.1.1 液压元件的选择 6.11液压泵的参数计算由前面可知,液压缸在整个工作循环中的最大工作压力1.98MPa ,本系统采用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选取进油管道压力损失为0.6MPa 。
由于采用压力继电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一般应比系统最高压力大0.5MPa ,故泵的最高压力为Pp 1=(1.98+0.6+0.5)MPa=3.08MPa这是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稳态),即溢流阀的调整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公称工作压力Pr 为Pr=1.25 Pp 1 =1.25×3.08MPa =3.85MPa大流量泵只在快速时向液压缸输油,由压力图可知,液压缸快退时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这时压力油不通过调速阀,进油路比较简单,但流经管道和阀的油流量较大。
取进油路压力损失为0.5MPa ,故快退时泵的工作压力为Pp 2=(1.28+0.5)MPa=1.78MPa这是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由表3-1可知,工进时所需流量最小是 2.16L/min ,设溢流阀最小溢流量为2.5L/min ,则小泵的流量按式(8-16)应为p1q x +.min=5.94min ≥(1.1 2.1625)L/L/,快进快退时液压缸所需的最大流量是10.8L/min ,则泵的总流量为p q .x10.8min=11.88min ≥(11)L/L/。
即大流量泵的流量p2p p q q -q =.-.min=5.94min ≥1(1188594)L/L/。
根据上面计算的压力和流量,查产品样本,选用YB-6/9型的双联叶片泵,该泵额定压力7MPa ,额定转速1000r/min 。
6.12 选择电机系统为双泵供油系统,其中小泵1的流量--33p1q =x m /s=0.1x10m /s 33(610/60),大泵流量--33p1q =x m /s=0.15x10m /s 33(910/60)。
差动快进,快退时两个泵同时向系统供油,工进时,小泵向系统供油,大泵卸载。
下面分别计算三个阶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P 。
1、 差动快进差动快进时,大泵2的出口压力油经单向阀10后与小泵1汇合,然后经单向阀2,三位五通阀3,二位二通阀4进入液压缸大腔,大腔的压力51j p =p =8.1x10a P ,查样本可知,小泵的出口压力损失51p =4.5x10a P V ,大泵出口到小泵出口的压力损失52p =1.5x10a P V 。
于是计算可得小泵的出口压力511Pp =12.6x10a =.P η(总效率05),大口出口压力52Pp =14.1x10a =.P η2(总效率05)。
电动机功率-3-31122112p q p q x x0.1x10x x0.15x10=+=+=675W .0.5P P P ηη5512.61014.110()W 052、 工进考虑到调速阀所需最小压力差51p =5x10a P V 。
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压力差52p =5x10a P V 。
因此工进时小泵的出口压力51112Pp =p +p +p =29.8x10a P V V 。
而大泵的卸载压力取52Pp =2x10a P 。
(小泵的总效率12=.=.3ηη0565,大泵的总效率0)。
电动机功率-3-31122212p q p q 29.8x x0.1x102x x0.15x10=+=+=628W .0.3P P P ηη551010()W 05653、 快退类似差动快进分析知:小泵的出口压力51p =17.3x10a P 1=η(总效率0.5);大泵出口压力52Pp =18.8x10a =P η2(总效率0.51)。
电动机功率-3-31122312p q p q 17.3x x0.1x1018.8x x0.15x10=+=+=899W .0.51P P P ηη551010()W 05综合比较,快退时所需功率最大。
据此查样本选用Y90L-6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功率1.1KW 。
额定转速910r/min 。
7.1.1 辅件元件的选择 7.11辅助元件的规格根据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实际流量,选择各种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的规格。
7.12 过滤器的选择按照过滤器的流量至少是液压泵总流量的两倍的原则,取过滤器的流量为泵流量的2.5倍。
由于所设计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为普通的液压传动系统,对油液的过滤精度要求不高,故有q q L L=⨯=⨯=2.5(14.4 2.5)/min36/min泵入过滤器因此系统选取通用型XU系列线隙式吸油过滤器,参数如表6-2所示。
8.1.1油管的选择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可根据元件接口处尺寸来决定,液压缸进、出油管的规格可按照输入、排出油液的最大流量进行计算。
由于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已与原定数值不同,所以应对液压缸进油和出油连接管路重新进行计算,如表7-1所示。
有杆腔相连的油管内径分别为:216.74mmd==⨯=,取标准值20mm;214.27d mm==⨯=,取标准值15mm。
因此与液压缸相连的两根油管可以按照标准选用公称通径为20φ和15φ的无缝钢管或高压软管。
如果液压缸采用缸筒固定式,则两根连接管采用无缝钢管连接在液压缸缸筒上即可。
如果液压缸采用活塞杆固定式,则与液压缸相连的两根油管可以采用无缝钢管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上或采用高压软管连接在缸筒上。
9.1.1油箱的设计9.11油箱长宽高的确定油箱的主要用途是贮存油液,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参考相关文献及设计资料,油箱的设计可先根据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按照经验计算方法计算油箱的体积,然后再根据散热要求对油箱的容积进行校核。
油箱中能够容纳的油液容积按JB/T7938—1999标准估算,取7ξ=时,求得其容积为714.4L100.8LV qpξ=⨯=⨯=按JB/T7938—1999规定,取标准值V=15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