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答案】“失”改为“逝”;“苍”改为“沧”【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苍”与“沧”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形容光阴,字形应该是“流逝”。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______)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______)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答案】(1). zhóu (2). jǐn【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轴”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能读成四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 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2018年襄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襄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襄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版含答案】襄阳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2018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 )线,机密★启用前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绣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 (120分钟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本试题卷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祝考试顺利★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注意事项: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1.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答题用0.52.神。

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中真善美的华章。

)分(20一、积累与运用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1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 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分(2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

城市A.①③②④⑤.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D”的热潮。

雄,精忠报国B.③①④⑤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5C.③④⑤②①( 项是)(2分D.①③④②⑤活动。

随”“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5月6.“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 zhóu 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 jǐn 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反腐倡廉的理念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

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

____.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6.(★★)“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6题。

(10分)[甲]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玢)(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甲、乙两都采用了的写法,甲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都写得较含蓄。

(2分)16.两篇名,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三)阅读说明《实至名归话“襄阳”》,完成17-21题。

(14分)。

2018年湖北省襄阳中考语文试题

2018年湖北省襄阳中考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心弛神往中国梦,愤发图强学子情。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蜿()蜒千里的秦岭和巴山,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

行至襄阳,驻足不前。

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

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眸()。

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

——李春雷《寻芳习家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东方之星”游轮翻沉后,率先赶到的武警官兵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抢险救人行动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2018最新试题资料-襄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襄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襄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5 c 机密★启用前
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
心弛神往中国梦,愤发图强学子情。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蜿()蜒千里的秦岭和巴,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

行至襄阳,驻足不前。

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

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眸()。

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

——李春雷《寻芳习家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

2018年湖北襄阳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2018年湖北襄阳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 )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 )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

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

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5 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中考语试题
一、名句默写
1、古诗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峰》
(2)□□□□□,关度若飞。

(《木兰诗》)
(3)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抒发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表达了建功立业的理想;杜甫在《春望》中以“□□□□□,□□□□□”表现了感时伤世的情感。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2分)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B做一事,忠于一事,心无旁骛,便是对职业的尊敬。

c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却从不知疲倦。

D张工程师对工作很认真,他设计图纸时经常吹毛求疵。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 )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

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 )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6.“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少年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常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能学习到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更能触摸到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的理想信念——________。(2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口口口口口口口?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口口口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A.安得广厦千万间,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B.口口口口口口口”(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虽“不以物喜”,但有“C.口口口口口口口,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见字如而》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2分) 9.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8分)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2分)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____ (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请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____ (3)【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2分)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____;美在其____,____…… 汉江之美令我陶醉! (4)【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2分)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____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古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秦民大说. 说: 一 ②有一人徙之. 之: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5.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分) 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分)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④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7.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2分) 18.从记叙顺序角度看,上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3分) 19.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20.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丁,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3分) 2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四)议论文阅读(13分)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