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中数学一模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中数学一模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长宁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终质量调研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1.16考生注意: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已知△ABC 中,︒=∠90C ,则cos A 等于( ) A.ABBCB.ACBCC.ACABD.ABAC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a = ,AD b =,那么a b + 等于( ) A .BDB .ACC .DBD .CA3. 如图,圆O 的弦AB 垂直平分半径OC ,则四边形OACB 一定是( ) A .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 菱形 D .梯形4. 已知抛物线21(5)33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B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C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D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5.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即:FG//BC ),若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 ) A.91 B.92 C.31 D.94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m =+和函数222y mx x =-++(m 是常数,且0m ≠)DCBA第2题图EHF GCBA 第5题图第3题图A .B . C. D .第14题图第17题图第12题图第16题图 EPDCBA的图像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已知实数x 、y 满足23=y x ,则=+y y x 22 . 8. 已知,两个相似的△ABC 与△DEF 的最短边的长度之比是3:1,若△ABC 的周长是27,则△DEF 的周长为 . 9. 已知△ABC 中,G 是△ABC 的重心,则=∆∆ABCABGS S . 10.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 =-x 2+2x +2沿y 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 =-x 2+c 在y 轴 侧图像上升(填“左”或“右”). 12. 正八边形绕其中心至少要旋转 度,就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13. 已知圆⊙O 的直径为10,弦AB 的长度为8,M 是弦AB 上一动点,设线段OM =d ,则d 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某人顺着山坡沿一条直线型的坡道滑雪,当他滑过130米长的路程时,他所在位置的竖直高度下降了50米,则该坡道的坡比是 .15.已知两圆相切,圆心距为2 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6 cm ,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____ cm. 16.已知△ABC 中,AB=6,AC=9,D 、E 分别是直线AC 和AB 上的点,若ABAEAC AD =且AD=3,则BE= .17. 如图,已知Rt △ABC ,︒=∠90ACB ,︒=∠30B ,D 是AB 边上一点,△ACD 沿CD 翻折, A 点恰好落在BC 边上的E 点处,则EDB cot ∠= .18. 已知,二次函数f (x ) = ax 2 + bx + c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f (- 3)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19.计算:︒⋅︒+︒30345245tan -sin tan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已知向量a 和b 的起点、终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请完成下列问题:(1)设:()()b a b a m 41213143---=,()()b a b a n 3252635+-+=.判断向量n m 、是否平行,说明理由; (2)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向量:a b 234-,并写出a b 234- 的模.(不需写出做法,只要写出哪个向量是所求向量).2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CD ,AD =3,BC =7,∠B =45º, P 在BC 边上,E 在CD 边上,∠B =∠APE . (1)求等腰梯形的高; (2)求证:△ABP ∽△PCE.x -2 -1 0 1 2 3 4 5 y5-3-4-3512DE O AC BD C M A B O yx22.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某路段积水,有一辆卡车驶入该积水路段。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1 / 12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 D2.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 .210x +=; B .210x x ++=; C .210x x -+=; D .210x x --=.3.如果将抛物线22y x =+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A .()212y x =-+; B .()212y x =++; C .21y x =+; D .23y x =+.4.数据0,1,1,3,3,4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 .2和2.4; B .2和2; C .1和2; D .3和2.5.如图1,已知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AB 、AC 、BC 上的点,DE ∥BC ,EF ∥AB ,且:3:5AD DB =,那么:CF CB 等于( )A .5:8;B .3:8;C .3:5;D .2:5.6.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的是( ) A .BDC BCD ∠=∠; B .ABC DAB ∠=∠;C .ADB DAC ∠=∠;D .AOB BO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因式分解:21a -= .8.不等式组1023x x x->⎧⎨+>⎩的解集是 .9.计算:23b a a b⋅= . 10.计算:()23a b b -+= .11.已知函数()231f x x =+,那么f = .12.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 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面e 的概率是 .13.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2所示,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 .14.在⊙O 中,已知半径长为3,弦AB 长为4,那么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 .15.如图3,在△ABC 和△DEF 中,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 F =C E ,A C ∥D 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16.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y (升)与行驶里程x (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4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 升.17.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3 / 1218.如图5,在△ABC 中,AB AC =,8BC =,32tanC =,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处,直线l 与边BC 交于点D ,那么BD 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22题10分,23、24题12分,25题14分,满分满分78分)1910112π-⎛⎫-+ ⎪⎝⎭. 20.解方程组:22220x y x xy y -=-⎧⎨--=⎩. 2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6),直线12y x b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 轴交于点B ,点()2,A t 在这条直线上,联结AO ,△AOB 的面积等于1.(1)求b 的值;(2)如果反比例函数k y x=(k 是常量,0k ≠)的图像经过点A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2.某地下车库出口处“两段式栏杆”如图(1)所示,点A 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 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 升起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AB BC ⊥,EF ∥BC ,143EAB ∠=, 1.2AB AE ==米,求当车辆经过时,栏杆EF 段距离地面的高度(即直线EF 上任意一点到直线BC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参考数据:370.60sin ≈,370.80cos ≈,370.75tan ≈.)23.如图8,在△ABC 中,90ACB ∠=,B A ∠>∠,点D 为边AB 的中点,DE ∥BC 交AC 于点E ,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E EF =;(2)联结CD ,过点D 作DC 的垂线交CF 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B A DGC ∠=∠+∠.24.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顶点为M 的抛物线()20y ax bx a =+>经过点A 和x 轴正半轴上的点B ,2AO BO ==,120AOB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联结OM ,求AOM ∠的大小;(3)如果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与△AOM 相似,求点C 的坐标.25.在矩形ABCD 中,点P 是边AD 上的动点,联结BP ,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Q ,垂足为点M ,联结QP (如图10).已知13AD =,5AB =.设AP x =,BQ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当以AP 长为半径的⊙P 和以QC 长为半径的⊙Q 外切时,求x 的值;(3)点E 在边CD 上,过点E 作直线QP 的垂线,垂足为F .如果4EF EC ==,求x 的值.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B ;2、D ;3、C ;4、B ;5、A ;6、C二、 填空题7、(a+1)(a ﹣1); 8、x >1; 9、3b ; 10、2+ ; 11、1; 12、 ; 13、40%;14、;15、AC=DF;16、2;17、30°;18、.三、解答题19.解:原式=2+﹣1﹣1+2=320.解:,由②得:(x+y)(x﹣2y)=0,x+y=0或x﹣2y=0,原方程组可变形为:或,解得:,21.解:(1)过A作AC⊥y轴,连接OA,∵A(2,t),∴AC=2,对于直线y=x+b,令x=0,得到y=b,即OB=b,∵S△AOB =OB•AC=OB=1,∴b=1;(2)由b=1,得到直线解析式为y=x+1,将A(2,t)代入直线解析式得:t=1+1=2,即A(2,2),把A(2,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4,5 / 12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22.解:如图,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G,过点E作EH⊥AG于H,则∠BAG=90°,∠EHA=90°.∵∠EAB=143°,∠BAG=90°,∴∠EAH=∠EAB﹣∠BAG=53°.在△EAH中,∠EHA=90°,∠AEH=90°﹣∠EAH=37°,AE=1.2米,∴EH=AE•cos∠AEH≈1.2×0.80=0.96(米),∵AB=1.2米,∴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B+EH≈1.2+0.96=2.16≈2.2(米).故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米.23.证明:(1)∵DE∥BC,CF∥AB,∴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DF=BC,∵D为边AB的中点,DE∥BC,∴DE=BC,∴EF=DF﹣DE=BC ﹣CB=CB,∴DE=EF;(2)∵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DB∥CF,∴∠ADG=∠G,∵∠ACB=90°,D为边AB的中点,∴CD=DB=AD,∴∠B=∠DCB,∠A=∠DCA,∵DG⊥DC,∴∠DCA+∠1=90°,∵∠DCB+∠DCA=90°,∴∠1=∠DCB=∠B,∵∠A+∠ADG=∠1,∴∠A+∠G=∠B.7 / 1224.解:(1)过点A作AE⊥y轴于点E,∵AO=OB=2,∠AOB=120°,∴∠AOE=30°,∴AE=1,EO=,∴A点坐标为:(﹣1,),B点坐标为:(2,0),将两点代入y=ax2+bx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过点M作MF⊥OB于点F,∵y=x2﹣x=(x2﹣2x)=(x2﹣2x+1﹣1)=(x﹣1)2﹣,∴M点坐标为:(1,﹣),∴tan∠FOM==,∴∠FOM=30°,∴∠AOM=30°+120°=150°;(3)∵AO=OB=2,∠AOB=120°,∴∠ABO=∠OAB=30°,∴AB=2EO=2,当△ABC1∽△AOM,∴=,∵MO==,9 / 12∴=,解得:BC1=2,∴OC1=4,∴C1的坐标为:(4,0);当△C2AB∽△AOM,∴=,∴=,解得:BC2=6,∴OC2=8,∴C2的坐标为:(8,0).综上所述,△ABC与△AOM相似时,点C的坐标为:(4,0)或(8,0).25.解:(1)在Rt△ABP中,由勾股定理得:BP2=AP2+AB2=x2+25.∵MQ是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BQ=PQ,BM=BP,∠BMQ=90°,∴∠MBQ+∠BQM=90°,∵∠ABP+∠MBQ=90°,∴∠ABP=∠BQM,又∵∠A=∠BMQ=90°,∴△ABP∽△MQB,∴,即,化简得:y=BP2=(x2+25).当点Q与C重合时,BQ=PQ=13,在Rt△PQD中,由勾股定理定理得:PQ2=QD2+PD2,即132=52+(13﹣x)2,解得x=1;又AP≤AD=13,∴x的取值范围为:1≤x≤13.∴y=(x2+25)(1≤x≤13).(2)当⊙P与⊙Q相外切时,如答图1所示:设切点为M,则PQ=PM+QM=AP+QC=AP+(BC﹣BQ)=x+(13﹣y)=13+x﹣y;∵PQ=BQ,∴13+x﹣y=y,即2y﹣x﹣13=0将y=(x2+25)代入上式得:(x2+25)﹣x﹣13=0,解此分式方程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3)按照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2所示,连接QE.11 / 12∵EF=EC,EF⊥PQ,EC⊥QC,∴∠1=∠2(角平分线性质).∵PQ=BQ,∴∠3=∠4,而∠1+∠2=∠3+∠4(三角形外角性质),∴∠1=∠3.又∵矩形ABCD,∴AD∥BC,∴∠3=∠5,∴∠1=∠5,又∵∠C=∠A=90°,∴△CEQ∽△ABP,∴,即,化简得:4x+5y=65,将y=(x2+25)代入上式得:4x+(x2+25)=65,解此分式方程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提示】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考点】中位数,加权平均数.5.【答案】A【解析】解:∵35ADDB =::,∴:58BD AB =:,∵DE BC ∥,∴::5:8CE AC BD AB ==, ∵EF AB ∥,∴::5:8CF CB CE AC ==,故选A .【提示】先由:3:5AD DB =,求得:BD AB 的比,再由DE BC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可得::CE AC BD AB =,然后由EF AB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F CB CE AC =, 则可求得答案.【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6.【答案】C【解析】解:A .∵BDC BCD ∠=∠,∴BD BC =,根据已知AD BC ∥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 .根据ABC DAB ∠=∠和AD BC ∥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C .∵ADB DAC AD BC ∠=∠,∥,∴ADB DAC DBC ACB ∠=∠=∠=∠,∴OA OD OB OC ==,, ∴AC BD =,∵AD BC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正确;D .根据AOB BOC ∠=∠,只能推出AC BD ⊥,再根据AD BC ∥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提示】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二、填空题7.【答案】(1)(1)a a +-【解析】解:21(1)(1)a a a -=+-.【提示】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考点】因式分解.8.【答案】1x >【解析】解:1023x x x ->⎧⎨+>⎩①②,由①得,1x >; 由②得,3x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提示】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45x∴栏杆EF 段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1.20.96 2.16 2.2AB EH +≈+=≈(米).∴1DCB B ∠=∠=∠,∵1A ADG ∠+∠=∠,∴A G B ∠+∠=∠.11(2)当Pe与Qe相外切时,如图1所示:(3)按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2所示,连接QE.。

2013年长宁区一模数学试卷(文理科附答案)

2013年长宁区一模数学试卷(文理科附答案)

长宁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数学质量调研试卷(理科)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 1、计算:22342lim(21)n n n n →∞+-+=________ .2、记函数()y f x =的反函数为1()y fx -=如果函数()y f x =的图像过点)2,1(,那么函数1()1y fx -=+的图像过点________ .3、已知口袋里装有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16个小球,其中8个白球、8个黑球,则从口袋中任意摸出8个球恰好是4白4黑的概率为________ .(结果精确到001.0)4、8)2(x -展开式中含4x 项的系数为________ .5、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x f x x b =++(b 为常数), 则(1)f -=________ .6、已知z ∈C ,z 为z 的共轭复数,若1110i 0z zz=(i 是虚数单位),则z =________ . 7、从数列)}(21{*N n n∈中可以找出无限项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n b ,使得该新数列的各项和为71,则此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8、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________ .9、已知A B C ∆23AC ABC π=∠=,则A B C ∆的周长等于._______ 10、给出下列命题中① 非零向量 a b 、满足a b a b ==-,则与a a b + 的夹角为030; ② a ⋅b >0,是 a b、的夹角为锐角的充要条件; ③ 将1y x =-的图象按向量()1,0a =-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④ 在ABC ∆中,若)(→-→-+AC AB 0)(=-⋅∙→-→-AC AB ,则ABC∆为等腰三角形;以上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 .(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11、我们知道,在平面中,如果一个凸多边形有内切圆,那么凸多边形的面积S 、周长c 与内切圆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cr S 21=。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數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題,每題4分,滿分24分).B C D5,那麼CF:CB等於()7.分解因式:a2﹣1=_________.8.不等式組の解集是_________.9.計算:=_________.10.計算:2(﹣)+3=_________.11.已知函數,那麼=_________.12.將“定理”の英文單詞theorem中の7個字母分別寫在7張相同の卡片上,字面朝下隨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張,那麼取到字母eの概率為_________.13.某校報名參加甲、乙、丙、丁四個興趣小組の學生人數如圖所示,那麼報名參加甲組和丙組の人數之和占所有報名人數の百分比為_________.14.在⊙O中,已知半徑長為3,弦AB長為4,那麼圓心O到ABの距離為_________.15.如圖,在△ABC和△DEF中,點B、F、C、E在同一直線上,BF=CE,AC∥DF,請添加一個條件,使△ABC≌△DEF,這個添加の條件可以是_________.(只需寫一個,不添加輔助線)16.李老師開車從甲地到相距240千米の乙地,如果油箱剩餘油量y(升)與行駛里程x(千米)之間是一次函數關係,其圖象如圖所示,那麼到達乙地時油箱剩餘油量是_________升.17.當三角形中一個內角α是另一個內角βの兩倍時,我們稱此三角形為“特徵三角形”,其中α稱為“特徵角”.如果一個“特徵三角形”の“特徵角”為100°,那麼這個“特徵三角形”の最小內角の度數為_________.18.如圖,在△ABC中,AB=AC,BC=8,tanC=,如果將△ABC沿直線l翻折後,點B落在邊ACの中點處,直線l與邊BC交於點D,那麼BDの長為_________.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題,滿分78分)19.(10分)計算:.20.(10分)解方程組:.21.(10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如圖),直線經過第一、二、三象限,與y軸交於點B,點A(2,t)在這條直線上,聯結AO,△AOBの面積等於1.(1)求bの值;(2)如果反比例函數(k是常量,k≠0)の圖象經過點A,求這個反比例函數の解析式.22.(10分)某地下車庫出口處“兩段式欄杆”如圖1所示,點A是欄杆轉動の支點,點E是欄杆兩段の連接點.當車輛經過時,欄杆AEF升起後の位置如圖2所示,其示意圖如圖3所示,其中AB⊥BC,EF∥BC,∠EAB=143°,AB=AE=1.2米,求當車輛經過時,欄杆EF段距離地面の高度(即直線EF上任意一點到直線BCの距離).(結果精確到0.1米,欄杆寬度忽略不計參考數據: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23.(12分)如圖,在△ABC中,∠ACB=90°,∠B>∠A,點D為邊ABの中點,DE∥BC交AC於點E,CF∥AB交DEの延長線於點F.(1)求證:DE=EF;(2)連結CD,過點D作DCの垂線交CFの延長線於點G,求證:∠B=∠A+∠DGC.24.(12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頂點為Mの拋物線y=ax2+bx(a>0),經過點A和x軸正半軸上の點B,AO=OB=2,∠AOB=120°.(1)求這條拋物線の運算式;(2)連接OM,求∠AOMの大小;(3)如果點C在x軸上,且△ABC與△AOM相似,求點Cの座標.25.(14分)在矩形ABCD中,點P是邊AD上の動點,連接BP,線段BPの垂直平分線交邊BC於點Q,垂足為點M,聯結QP(如圖).已知AD=13,AB=5,設AP=x,BQ=y.(1)求y關於xの函數解析式,並寫出xの取值範圍;(2)當以AP長為半徑の⊙P和以QC長為半徑の⊙Q外切時,求xの值;(3)點E在邊CD上,過點E作直線QPの垂線,垂足為F,如果EF=EC=4,求xの值.。

2013上海各区县初三数学一模证明题集(附部分点评和解题思路)

2013上海各区县初三数学一模证明题集(附部分点评和解题思路)

第23题21.(2013奉贤一模)(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满分各5分)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AC ⊥,CD BD ⊥,AC 与BD 相交于点E ,9=∆AED S ,25=∆BEC S .(1) 求证:∠DAC =∠CBD ; (2) 求AEB ∠cos 的值.23.(2013奉贤一模)(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 如图,已知在ABC Rt ∆中,︒=∠90ACB ,AB CD ⊥于D ,E 是AC 的中点,DE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FDC ∽△FBD ; (2)求证:BCAC BF DF =.21.(2013普陀一模)(本题满分10分)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C =90°,AB=AD =25,BC =32.连接BD ,AE ⊥BD ,垂足为点E . (1)求证:△ABE ∽△DBC ;(2)求线段AE 的长.第21题ED CBA(第21题)23.(2013普陀一模)(本题满分12分,其中第(1)小题3分,第(2)小题4分, 第(3)小题5分)如图,点E 是矩形ABCD 的边BC 上一点,EF ⊥AE , EF 分别交AC 、CD 于点M 、F ,BG ⊥AC ,垂足为点G , BG 交AE 于点H .(1)求证:△ABE ∽△ECF ;(2)找出与△ABH 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3)若E 是BC 中点,BC =2AB ,AB =2,求EM 的长.22.(2013闵行一模)(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联结AE 并延长,交对角线BD 于点F 、DC 的延长线于点G ,如果23=EC BE 。

求EGFE 的值。

23.(2013闵行一模)(6分+6分=12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点M 在边BC 上,且∠MDB=∠ADB ,BC AD BD ⋅=2。

2013上海中考一模数学(上海各区共11套)

2013上海中考一模数学(上海各区共11套)

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初三数学试卷 2013.1.17(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 答题一律无效;2.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3.本次测试可使用科学计算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如果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12BC AB =,那么:AC AB 等于( ) A .2:1; B .2:3; C .3:1; D .3:2.2.已知Rt ABC ∆中,90C ∠=,A α∠=,2AB =,那么BC 长( )A .2sin α;B .2cos α;C .2sin α; D .2cos α.3.如果将抛物线2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所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 )A .22y x =+;B . 22y x =-;C .2(2)y x =+;D .2(2)y x =-.4.如果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0)-和(3,0),那么对称轴是直线( )A .=0x ;B .=1x ;C .=2x ;D .=3x .5.如果乙船在甲船的北偏东40方向上,丙船在甲船的南偏西40方向上,那么丙船在乙船的方向是( )A .北偏东40;B .北偏西40;C .南偏东40;D .南偏西40.6.如图,已知在ABC ∆中,边6BC =,高3AD =,正方形EFGH 的顶点F G、在边BC 上,顶点E H 、分别在边AB 和AC 上,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A .3;B .2.5;C .2;D .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已知线段b 是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且a =1、=2b 那么=c .8.计算:11()(2)22a b a b --+= .9.如果抛物线2(2)y a x =-的开口方向向下,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10.二次函数23y x =-的图像的最低点坐标是 .11.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中间挖去一个边长为(06)x x <<的小正方形,如果设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12.已知α是锐角,230tan cos α=,那么α= 度.13.已知从地面进入地下车库的斜坡的坡度为1:2.4,地下车库的地坪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等于5米,那么此 斜坡的长度等于 米.14.小明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 测量树AB 的高度.测量时,使直角边DF 保持水平状态,其延长 线交AB 于点G ;使斜边DE 与点A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边DF 离地面的高度为1.4m ,点D 到AB 的距 离等于6m (如图所示)。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 D.2.(4分)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A.x2+1=0 B.x2+x+1=0 C.x2﹣x+1=0 D.x2﹣x﹣1=03.(4分)如果将抛物线y=x2+2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1)2+2 B.y=(x+1)2+2 C.y=x2+1 D.y=x2+34.(4分)数据0,1,1,3,3,4 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2和2.4 B.2和2 C.1和2 D.3和25.(4分)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5,那么CF:CB等于()A.5:8 B.3:8 C.3:5 D.2:56.(4分)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A.∠BDC=∠BCD B.∠ABC=∠DAB C.∠ADB=∠DAC D.∠AOB=∠BO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4分)分解因式:a2﹣1=.8.(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9.(4分)计算:=.10.(4分)计算:2(﹣)+3=.11.(4分)已知函数,那么=.12.(4分)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的概率为.13.(4分)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14.(4分)在⊙O中,已知半径长为3,弦AB长为4,那么圆心O到AB的距离为.15.(4分)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16.(4分)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里程x(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升.17.(4分)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18.(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8,tanC=,如果将△ABC沿直线l 翻折后,点B落在边AC的中点处,直线l与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本大题共7题,19~22题10分,23、24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9.(10分)计算:+|﹣1|﹣π0+()﹣1.20.(10分)解方程组:.21.(10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轴交于点B,点A(2,t)在这条直线上,联结AO,△AOB的面积等于1.(1)求b的值;(2)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量,k≠0)的图象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2.(10分)某地下车库出口处“两段式栏杆”如图1所示,点A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升起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AB⊥BC,EF∥BC,∠EAB=143°,AB=AE=1.2米,求当车辆经过时,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即直线EF上任意一点到直线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23.(12分)如图,在△ABC中,∠ACB=90°,∠B>∠A,点D为边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EF;(2)连结CD,过点D作DC的垂线交CF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B=∠A+∠DGC.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 >0),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OB=2,∠AOB=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OM,求∠AOM的大小;(3)如果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25.(14分)在矩形ABCD中,点P是边AD上的动点,连接BP,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Q,垂足为点M,联结QP(如图).已知AD=13,AB=5,设AP=x,BQ=y.(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以AP长为半径的⊙P和以QC长为半径的⊙Q外切时,求x的值;(3)点E在边CD上,过点E作直线QP的垂线,垂足为F,如果EF=EC=4,求x 的值.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 D.【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解答】解:A、=3,故A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故B正确;C、=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C错误;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在判断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4分)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A.x2+1=0 B.x2+x+1=0 C.x2﹣x+1=0 D.x2﹣x﹣1=0【分析】计算出各项中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找出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等于0的方程即可.【解答】解:A、这里a=1,b=0,c=1,∵△=b2﹣4ac=﹣4<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B、这里a=1,b=1,c=1,∵△=b2﹣4ac=1﹣4=﹣3<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C、这里a=1,b=﹣1,c=1,∵△=b2﹣4ac=1﹣4=﹣3<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D、这里a=1,b=﹣1,c=﹣1,∵△=b2﹣4ac=1+4=5>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4分)如果将抛物线y=x2+2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1)2+2 B.y=(x+1)2+2 C.y=x2+1 D.y=x2+3【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2向下平移1个单位,∴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1,即y=x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纵坐标要减|a|.4.(4分)数据0,1,1,3,3,4 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2和2.4 B.2和2 C.1和2 D.3和2【分析】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3)÷2=2,平均数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掌握基本定义是关键.5.(4分)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5,那么CF:CB等于()A.5:8 B.3:8 C.3:5 D.2:5【分析】先由AD:DB=3:5,求得BD:AB的比,再由DE∥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E:AC=BD:AB,然后由EF∥A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F:CB=CE:AC,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D:DB=3:5,∴BD:AB=5:8,∵DE∥BC,∴CE:AC=BD:AB=5:8,∵EF∥AB,∴CF:CB=CE:AC=5: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比例线段的对应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6.(4分)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A.∠BDC=∠BCD B.∠ABC=∠DAB C.∠ADB=∠DAC D.∠AOB=∠BOC 【分析】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解答】解:A、∵∠BDC=∠BCD,∴BD=BC,根据已知AD∥BC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BC=∠DAB和AD∥BC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C、∵∠ADB=∠DAC,AD∥BC,∴∠ADB=∠DAC=∠DBC=∠ACB,∴OA=OD,OB=OC,∴AC=BD,∵AD∥BC,∴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正确;D、根据∠AOB=∠BOC,只能推出AC⊥BD,再根据AD∥BC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注意: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4分)分解因式:a2﹣1=(a+1)(a﹣1).【分析】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答】解:a2﹣1=(a+1)(a﹣1).故答案为:(a+1)(a﹣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1.【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3,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4分)计算:=3b.【分析】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再约分.【解答】解:原式==3b,故答案为3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般是统一为乘法运算,如果有乘方,还应根据分式乘方法则先乘方,即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然后再进行乘除运算.10.(4分)计算:2(﹣)+3=.【分析】先去括号,然后进行向量的加减即可.【解答】解:2(﹣)+3=2﹣2+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向量的加减运算是关键.11.(4分)已知函数,那么=1.【分析】把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f()==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值求解,把自变量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比较简单.12.(4分)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的概率为.【分析】让英文单词theorem中字母e的个数除以字母的总个数即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英文单词theorem中,一共有7个字母,其中字母e有2个,∴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3.(4分)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40%.【分析】各个项目的人数的和就是总人数,然后利用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即可求解.【解答】解:总人数是:50+80+30+40=200(人),则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100%=40%.故答案是:40%.【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正确读图,理解图形中说明的意义是关键.14.(4分)在⊙O中,已知半径长为3,弦AB长为4,那么圆心O到AB的距离为.【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点O作OD⊥AB于点D,由垂径定理可得出BD 的长,在Rt△OBD中,利用勾股定理及可求出OD的长.【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AB=4,∴BD=AB=×4=2,在Rt△OBD中,∵OB=3cm,BD=2cm,∴O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4分)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C=DF.(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分析】求出BC=EF,∠ACB=∠DFE,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AC=DF,理由是:∵BF=CE,∴BF+FC=CE+FC,∴BC=EF,∵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故答案为:AC=D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答案不唯一.16.(4分)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里程x(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2升.【分析】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把x=240时代入解析式就可以求出y的值,从而得出剩余的油量.【解答】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函数图象,得,解得:,则y=﹣x+35.当x=240时,y=﹣×240+3.5=2(升).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运用,根据自变量求函数值的运用,解答时理解函数图象的含义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17.(4分)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30°.【分析】根据已知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得出β的度数,进而求出最小内角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α=2β,α=100°,则β=50°,180°﹣100°﹣50°=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据已知得出β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8.(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8,tanC=,如果将△ABC沿直线l翻折后,点B落在边AC的中点处,直线l与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分析】首先根据已知得出△ABC的高以及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解答】解:过点A作AQ⊥BC于点Q,∵AB=AC,BC=8,tanC=,∴=,QC=BQ=4,∴AQ=6,∵将△ABC沿直线l翻折后,点B落在边AC的中点处,过B′点作B′E⊥BC于点E,∴B′E=AQ=3,∴=,∴EC=2,设BD=x,则B′D=x,∴DE=8﹣x﹣2=6﹣x,∴x2=(6﹣x)2+32,解得:x=,直线l与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根据已知表示出DE的长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本大题共7题,19~22题10分,23、24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9.(10分)计算:+|﹣1|﹣π0+()﹣1.【分析】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然后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1﹣1+2=3.【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等知识,属于基础题.20.(10分)解方程组:.【分析】先由②得x+y=0或x﹣2y=0,再把原方程组可变形为:或,然后解这两个方程组即可.【解答】解:,由②得:(x+y)(x﹣2y)=0,x+y=0或x﹣2y=0,原方程组可变形为:或,解得:,.【点评】此题考查了高次方程,关键是通过把原方程分解,由高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用到的知识点是消元法解方程组.21.(10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轴交于点B,点A(2,t)在这条直线上,联结AO,△AOB的面积等于1.(1)求b的值;(2)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量,k≠0)的图象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1)连接OA,过A作AC垂直于y轴,由A的横坐标为2得到AC=2,对于直线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表示出OB的长,三角形AOB面积以OB 为底,AC为高表示出,根据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出OB的长,确定出B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b的值;(2)将A坐标代入一次函数求出t的值,确定出A坐标,将A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解答】解:(1)过A作AC⊥y轴,连接OA,∵A(2,t),∴AC=2,对于直线y=x+b,令x=0,得到y=b,即OB=b,=OB•AC=OB=1,∵S△AOB∴b=1;(2)由b=1,得到直线解析式为y=x+1,将A(2,t)代入直线解析式得:t=1+1=2,即A(2,2),把A(2,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4,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10分)某地下车库出口处“两段式栏杆”如图1所示,点A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升起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AB⊥BC,EF∥BC,∠EAB=143°,AB=AE=1.2米,求当车辆经过时,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即直线EF上任意一点到直线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分析】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G,过点E作EH⊥AG于H,则∠BAG=90°,∠EHA=90°.先求出∠EAH=53°,则∠EAH=53°,然后在△EAH中,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得出EH=AE•cos∠AEH≈0.96米,则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B+EH,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G,过点E作EH⊥AG于H,则∠BAG=90°,∠EHA=90°.∵∠EAB=143°,∠BAG=90°,∴∠EAH=∠EAB﹣∠BAG=53°.在△EAH中,∠EHA=90°,∠AEH=90°﹣∠EAH=37°,AE=1.2米,∴EH=AE•cos∠AEH≈1.2×0.80=0.96(米),∵AB=1.2米,∴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B+EH≈1.2+0.96=2.16≈2.2(米).故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2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难度适中.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23.(12分)如图,在△ABC中,∠ACB=90°,∠B>∠A,点D为边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EF;(2)连结CD,过点D作DC的垂线交CF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B=∠A+∠DGC.【分析】(1)首先证明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可得DF=BC,再证明DE=BC,进而得到EF=CB,即可证出DE=EF;(2)首先画出图形,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G=∠G,再证明∠B=∠DCB,∠A=∠DCA,然后再推出∠1=∠DCB=∠B,再由∠A+∠ADG=∠1可得∠A+∠G=∠B.【解答】证明:(1)∵DE∥BC,CF∥AB,∴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DF=BC,∵D为边AB的中点,DE∥BC,∴DE=BC,∴EF=DF﹣DE=BC﹣CB=CB,∴DE=EF;(2)∵DB∥CF,∴∠ADG=∠G,∵∠ACB=90°,D为边AB的中点,∴CD=DB=AD,∴∠B=∠DCB,∠A=∠DCA,∵DG⊥DC,∴∠DCA+∠1=90°,∵∠DCB+∠DCA=90°,∴∠1=∠DCB=∠B,∵∠A+∠ADG=∠1,∴∠A+∠G=∠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找出∠ADG=∠G,∠1=∠B.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 >0),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OB=2,∠AOB=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OM,求∠AOM的大小;(3)如果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分析】(1)根据AO=OB=2,∠AOB=120°,求出A点坐标,以及B点坐标,进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1)中解析式求出M点坐标,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FOM=30°,进而得出答案;(3)分别根据当△ABC1∽△AOM以及当△C2BA∽△AOM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过点A作AE⊥y轴于点E,∵AO=OB=2,∠AOB=120°,∴∠AOE=30°,∴OE=,AE=1,∴A点坐标为:(﹣1,),B点坐标为:(2,0),将两点代入y=ax2+bx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过点M作MF⊥OB于点F,∵y=x2﹣x=(x2﹣2x)=(x2﹣2x+1﹣1)=(x﹣1)2﹣,∴M点坐标为:(1,﹣),∴tan∠FOM==,∴∠FOM=30°,∴∠AOM=30°+120°=150°;(3)当点C在点左侧时,则∠BAC=150°,而∠ABC=30°,此时∠C=0°,故此种情况不存在;当点C在B点右侧时,∵AO=OB=2,∠AOB=120°,∴∠ABO=∠OAB=30°,∴AB=2EO=2,当△ABC1∽△AOM,∴=,∵MO==,∴=,解得:BC1=2,∴OC1=4,∴C1的坐标为:(4,0);当△C2BA∽△AOM,∴=,∴=,解得:BC2=6,∴OC2=8,∴C2的坐标为:(8,0).综上所述,△ABC与△AOM相似时,点C的坐标为:(4,0)或(8,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25.(14分)在矩形ABCD中,点P是边AD上的动点,连接BP,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Q,垂足为点M,联结QP(如图).已知AD=13,AB=5,设AP=x,BQ=y.(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以AP长为半径的⊙P和以QC长为半径的⊙Q外切时,求x的值;(3)点E在边CD上,过点E作直线QP的垂线,垂足为F,如果EF=EC=4,求x 的值.【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ABP∽△MQB,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注意求x的取值范围时,需考虑计算x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情形;(2)如答图1所示,利用相外切两圆的性质,求出PQ的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PQ=BQ,列方程求出x的值;(3)如答图2所示,关键是证明△CEQ∽△ABP,据此列方程求出x的值.【解答】解:(1)在Rt△ABP中,由勾股定理得:BP2=AP2+AB2=x2+25.∵MQ是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BQ=PQ,BM=BP,∠BMQ=90°,∴∠MBQ+∠BQM=90°,∵∠ABP+∠MBQ=90°,∴∠ABP=∠BQM,又∵∠A=∠BMQ=90°,∴△ABP∽△MQB,∴,即,化简得:y=BP2=(x2+25).当点Q与C重合时,BQ=PQ=13,在Rt△PQD中,由勾股定理定理得:PQ2=QD2+PD2,即132=52+(13﹣x)2,解得x=1;又AP≤AD=13,∴x的取值范围为:1≤x≤13.∴y=(x2+25)(1≤x≤13).(2)当⊙P与⊙Q相外切时,如答图1所示:设切点为M,则PQ=PM+QM=AP+QC=AP+(BC﹣BQ)=x+(13﹣y)=13+x﹣y;∵PQ=BQ,∴13+x﹣y=y,即2y﹣x﹣13=0将y=(x2+25)代入上式得:(x2+25)﹣x﹣13=0,解此分式方程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3)按照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2所示,连接QE.∵EF=EC,EF⊥PQ,EC⊥QC,∴∠1=∠2(角平分线性质).∵PQ=BQ,∴∠3=∠4,而∠1+∠2=∠3+∠4(三角形外角性质),∴∠1=∠3.又∵矩形ABCD,∴AD∥BC,∴∠3=∠5,∴∠1=∠5,又∵∠C=∠A=90°,∴△CEQ∽△ABP,∴,即,化简得:4x+5y=65,将y=(x2+25)代入上式得:4x+(x2+25)=65,解此分式方程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点评】本题是中考压轴题,难度较大.试题的难点在于:其一,所考查的知识点众多,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的位置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分式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等,对数学能力要求很高;其二,试题计算量较大,需要仔细认真计算,避免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1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已知△ABC 中,︒=∠90C ,则cos A 等于( ) A.ABBCB.ACBCC.ACABD.ABAC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a = ,AD b =,那么a b + 等于( ) A .BDB .ACC .DBD .CA3. 如图,圆O 的弦AB 垂直平分半径OC ,则四边形OACB 一定是( ) A .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 菱形 D .梯形4. 已知抛物线21(5)33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B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C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53)-,D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53)-,5.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即:FG//BC ),若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 ) A.91 B.92 C.31 D.94DCBA第2题图EHF GCBA 第5题图第3题图A .B .C .D .第14题图第17题图第12题图第16题图 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m =+和函数222y mx x =-++(m 是常数,且0m ≠) 的图像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已知实数x 、y 满足23=y x ,则=+y y x 22 . 8. 已知,两个相似的△ABC 与△DEF 的最短边的长度之比是3:1,若△ABC 的周长是27,则△DEF 的周长为 .9. 已知△ABC 中,G 是△ABC 的重心,则=∆∆ABCABGS S . 10.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 =-x 2+2x +2沿y 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 =-x 2+c 在y 轴 侧图像上升(填“左”或“右”). 12. 正八边形绕其中心至少要旋转 度,就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13. 已知圆⊙O 的直径为10,弦AB 的长度为8,M 是弦AB 上一动点,设线段OM =d ,则d 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某人顺着山坡沿一条直线型的坡道滑雪,当他滑过130米长的路程时,他所在位置的竖直高度下降了50米,则该坡道的坡比是 .15.已知两圆相切,圆心距为2 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6 cm ,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____ cm.EPD CB A 16.已知△ABC 中,AB=6,AC=9,D 、E 分别是直线AC 和AB 上的点,若ABAEAC AD =且AD=3,则BE= .17. 如图,已知Rt △ABC ,︒=∠90ACB ,︒=∠30B ,D 是AB 边上一点,△ACD 沿CD 翻折, A 点恰好落在BC 边上的E 点处,则EDB cot ∠= .18. 已知,二次函数f (x ) = ax 2+ bx + c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f (- 3)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19.计算:︒⋅︒+︒30345245tan -sin tan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已知向量a 和b 的起点、终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请完成下列问题:(1)设:()()b a b a m 41213143---=,()()b a b a n 3252635+-+=.判断向量n m 、是否平行,说明理由; (2)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向量:a b 234-,并写出a b 234- 的模.(不需写出做法,只要写出哪个向量是所求向量).x -2 -1 0 1 2 3 4 5 y5-3-4-3512DEO AC B2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CD ,AD =3,BC =7,∠B =45º, P 在BC 边上,E 在CD 边上,∠B =∠APE . (1)求等腰梯形的高; (2)求证:△ABP ∽△PCE.22.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某路段积水,有一辆卡车驶入该积水路段。

如图所示,已知这辆卡车的车轮外直径(包含轮胎厚度)为120 cm ,车轮入水部分的弧长约为其周长的31,试计算该路段积水深度(假设路面水平).23. 如图,已知Rt △ABC 中,︒=∠90CB A ,⊙O 是Rt △ABC 的内切圆,其半径为1,E 、D 是切点,︒=∠105BOC . 求AE 的长.D C M ABO yx24. 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已知点A (10,0)和点D (8,0)。

点C 、B 在以OA 为直径的⊙M 上,且四边形OCBD 为平行四边形. (1)求C 点坐标;(2)求过O 、C 、B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并用配方法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3)判断:(2)中抛物线的顶点与⊙M 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QCPB A25.如图,已知Rt △ABC ,︒=∠90B ,AB =8 cm ,BC =6 cm ,点P 从A 点出发,以1cm /秒的速度沿AB 向B 点匀速运动,点Q 从A 点出发,以x cm /秒的速度沿AC 向C 点匀速运动,且P 、Q 两点同时从A 点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80≤≤t ),联结PQ 。

解答下列问题: (1)当P 点运动到AB 的中点时,若恰好PQ//BC ,求此时x 的值; (2)求当x 为何值时,△ABC ∽△APQ ;(3)当△ABC ∽△APQ 时,将△APQ 沿PQ 翻折,A 点落在A ’, 设△A’PQ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写出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2)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2 ; 8、9 ; 9、31 ; 10、122-+-=x x y ; 11、左 ; 12、45 ;13、3 ≤ d ≤ 5; 14、5:12 ;15、4或8 ; 16、 4或8 ; 17、3 ;18、12 . 4. 解答题: 19(10分)解:原式=32221-+(6分) 1 2 3 4 5 6 D B C A C D=12222-+ (2分) =12- (2分) 20(10分)解:(1)(6分)a m =(2分) a n 13-= (2分)m -n 13= m n // (2分). (2) (4分)图正确 (2分) 5423=a -b (2分). 21(10分)(1)(5分)解:作AF ⊥BC 于F ,作DG ⊥BC 于G . (1分) ︒=∠=∠∴90DGC AFB 且 AF//DG在△ABF 和△DCG 中 ⎪⎩⎪⎨⎧=∠=∠∠=∠DC AB C B DGC AFB∴△ABF ≅△DCG∴BF=CGAD//BC 且 AF//DG ∴ AFGD 是平行四边形 ∴AD=FGAD =3,BC =7 ∴BF=2 (2分)在Rt △ABF 中,∠B =45º ∴ ∠BAF = 45º ∴ AF=BF =2∴等腰梯形的高为2. (2分) (2)(5分)ABCD 是等腰梯形,∴C ∠=∠B (1分) BAP B EPC APE APC ∠+∠=∠+∠=∠ 又 APE B ∠=∠EPC BAP ∠=∠∴ (2分) 在△ABP 和△PCE 中,⎩⎨⎧∠=∠∠=∠EPC BAP CB∴△ABP ∽△PCE . (2分)22. (10分)解:设车轮与地面相切于点E ,联结OE 与CD 交于点F,联结OC. 设︒=∠n COD (2分)弧CD 等于⊙O 周长的31 即d d 31360π=πn∴n=︒120 (2分)据题意得 OE ⊥CD 且OE=OC=OD =21AB =60 cm ∴ OF 是COD ∠的平分线 ∴ ︒==∠=∠602121n COD FOD (2分)︒=∠+∠90ODF FOD ︒=∠∴30ODF 在Rt △OFD 中,30OD OF 21==cm (2分) FE= OE-OF =30 cm∴积水深度30 cm (2分)23. (12分)解: 联结OD 、OE. (1分)∴OD=OE=1O 是△ABC 的内切圆圆心∴OB 、OC 分别是∠ABC 、∠ACB 的角平分线即ABC OBE OBD 21∠=∠=∠ 且ACB OCD ∠=∠21 又 ︒=∠90CB A ︒=∠=∠∴45ACB OCD 21 (3分) OD 、OE 是过切点的半径 ∴OD ⊥BC 且OE ⊥AB ∴ ︒=∠+∠90COD OCD︒=∠=∠∴45OCD COD ∴OD=CD=1︒=∠105COB ︒=∠∠=∠∴60COD -COB DOB 在Rt △OBD 中 31===∠DB ODDB BOD tan ∴ 3=DB (4分)︒=∠+∠90BOD OBD ︒=∠∴30OBD︒=∠=∠=∠30ABC OBE DOB 21 ∴︒=∠60ABC ∴ BC=BD+CD=1+3 在Rt △ABC 中 AB=2+23在Rt △OBE 中 OE=1 ︒=∠30OBE ∴ BE =3 (3分) ∴AE= 2+3 (1分)24.(12分)解: (1)(5分)联结CM ,作ME ⊥CB 于E 。

(1分)M 是圆心 CB 是⊙M 的弦 CB EB CE 21==∴ OA 是⊙M 的直径 且A(10,0) ∴OA=10 ∴CM=OM=21OA=5 且M(5,0) D(8,0) ∴OD=8OCBD 为平行四边形 ∴CB=OD=8 ∴4CB CE 21== 在Rt △CME 中34-5CE -MC ME 2222=== (3分) ∴C (1,3) (1分) (2)(5分)OCBD 为平行四边形 ∴ CB//OA 又 CB=8 ∴B(9,3)据题意,设抛物线解析式为:)(0≠+=a bx ax y 2 ∴C 、B代入得⎩⎨⎧=+=+3819b a 3b a 解得⎪⎩⎪⎨⎧=-=31031b a∴x x -y 231031+= (2分) 32523123123131031)5()252510()10+--=-+--=-=+=x x x x x - x x -y 2((1分) 顶点坐标(5,325) 对称轴直线 x =5 (2分) (3)(2分)设抛物线顶点为N NM=325> 5 (1分) ∴顶点N 在⊙M 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