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期中复习

合集下载

期中复习05显微镜易错专题-浙教版科学2024-2025第一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05显微镜易错专题-浙教版科学2024-2025第一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05 显微镜易错专题气息666易错1:因对显微镜实际操作不熟练,导致对操作图表示的操作情况不明1.(2023·浙江·一模)在以下有关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是()A.移动玻片B.镜筒下降C.调节反光镜D.镜筒上升【答案】B【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详解】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浙江·一模)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甲图中a、b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C像从a转为b,则小明除移动装片外还需调节乙图中的结构是()A.④①B.②③C.③①D.④②【答案】C【分析】从图a和图b可以看出,图a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且图b中的图像比图a中的图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用高倍镜观察的操作步骤: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图乙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浙江·一模)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a(如图)。

为了进一步观察,他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发现细胞a的物像不见了。

若要找到细胞a,接下来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A.换用低倍镜B.调节反光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答案】A【分析】(1)显微镜操作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一般步骤: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试卷下载---------------------------------------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表格中。

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刚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相信书本上的知识,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C.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D.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2,地球上有2/3以上的淡水储存于()A.河流B.池塘和湖泊C.沼泽地D.冰川和冰山3、质最为1.8 ×104毫克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一头大象B.一位学生C.一只鸡D.一颗铁钉4,水银的密度是13.6 ×103Kg/m3.,表示()A.体积是1 m3水银的质量是13.6 × 103Kg/m3。

B.体积是1m3水银的质量是13.6Kg。

C.体积是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 3Kg.D.质量是13.6Kg的水银体积是1 m3。

5、将一桶纯水倒掉一半,倒掉前后没有变化的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都没变6,小力将一只清洁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杯底粘附着一些黑色的物质,原因是()A.烧杯着火烧着了。

B.酒精灯火焰极高。

C.酒精未能完全燃烧,因而产生炭粒。

D.酒精然烧,因而产生炭粒。

7,图中是四位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情况,操作正确的是()8,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所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200C充足乙向阳处200C不充足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9、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2 科学探究的方法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2 科学探究的方法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2 科学探究的方法一、单选题1. 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A . 探究和实践B . 解剖和分析C . 取样和实验D . 观察和实验2. 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 观察法B . 实验法C . 比较法D . 调查法3. 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似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A . 观察法B . 实验法C . 模拟法D . 调查法4. 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

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

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 . 抽样法B . 调查法C . 比较法D . 作出假设5. 用浮土把蚂蚁洞遮住,再从远处观察蚂蚁群如何把食物搬回洞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 观察法B . 实验法C . 实验法和观察法相结D . 比较法6.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A . 文字、图片B . 数据C . 音像资料D . 以上都是7. 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正确的顺序是()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③发现问题④得出结论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③C . ③①②④D . ①④②③8.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是()A .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 .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 . 选取样本抽样调查D .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9. 当我们需要调查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时,误差最小的调查应选取()A . 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某中学B . 东南沿海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的某中学C . 城市和乡村的某中学D . 以上各处都要有样本,取平均值10. 下列关于调查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 .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C . 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D . 调查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记录11. 在“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的实验材料是()A . 调查表B . 透明有盖的小瓶子C . 放大镜D . 显微镜12. 下列四项研究中,利用观察法即可完成的是()A . 鸡卵的外形及内部结构B . 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氧气C . 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 . 北海公园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13. 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 观察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B .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 . 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D . 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做好记录14. 下列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A . 用卫星定位项圈研究藏羚羊的分布范围B . 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C . 用摄像机拍摄、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D . 用声波干扰水中生活的海豚,研究其对声波的反应15. 在校园植物调查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 要制订周密的方案,按方案有序进行,做好调查记录B . 注意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生活环境C . 为了观察,可以随时采摘植物的茎、叶、花、果实D . 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二、综合题16. 小明的学校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请依据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小明应采用________法.(2)要了解校园内铁树与柳树的异同,小明应采用________法.(3)要借助显微镜了解叶片的结构,小明应采用________法.17. 谈起宠物(如狗、猫)你一定很感兴趣,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不向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诉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你(或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1)调查目的:________.(2)调查方式:________.(3)调查对象:________.(4)调查范围:本小区或村庄内的________.(5)调查方案:①________;②分组,确定组长;③________;④做好调查记录;⑤________.1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沐浴着早上的阳光,在一阵阵的稻花香里,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外婆家的村子。

七上科学期中复习(HS初稿)

七上科学期中复习(HS初稿)

第1节:探索其妙的自然界1.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2.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3.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第2节: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家探索自然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2.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建立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⑤分析和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3.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评价,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和结论。

第3节: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一、测量长度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长度单位: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等。

3.长度单位换算:(1)1km= 1000 m= 103 m;(2)1cm= 0.01 m= 10-2 m;(3)1mm= 0.001 m= 10-3 m;(4)1μm= 0.000 001 m= 10-6 m;(5)1nm= 0.000 000 001 m= 10-9 m。

4.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1)“0”刻度线:就是尺子上的标度是“0”的那条线。

测量物体时要看零刻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以把“1”或“2”等刻度线当作零刻线来量取物体,此时刻度尺的量程会比原本的刻度尺小。

(2)量程:度量工具的测量范围。

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最大测量值决定。

一般学生用的刻度尺量程有:0~15cm和0~20cm。

(3)分度值(最小刻度值):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

即相邻的两条刻线(每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值。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一、动物四大组织1.多细胞生物体经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 )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2.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 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 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D.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3.在构成生物体的众多组织类型中,以下属于动物特有的是( )A. 保护组织B. 神经组织C. 营养组织D. 输导组织4.(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 神经组织B. 上皮组织C. 肌肉组织D. 结缔组织5.(2019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这些红外线感应器的功能,类似人体的()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6.(2019七上·南浔月考)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7.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2019七上·余杭期末)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________、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________9.下表是动物各种组织的比较,请将其填写完整。

10.(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大组织切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观察生物(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观察生物(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观察生物一、显微镜的使用1.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①④⑥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②③⑤2.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B. 2个C. 4个D. 8个3.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换成了“45×”。

在不动载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的细胞有( )A. 3个B. 5个C. 6个D. 54个4.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A. B. C. D.5.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A. 转换器B. 细准焦螺旋C. 粗准焦螺旋D. 反光镜6.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③D. ②和④7.(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小明从侧面注视物镜,要将镜筒从高处下降,应调节( )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 物镜转换嶴D. 载玻片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X、5X)与物镜(100X、40X),图乙是放大4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10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C. 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 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9.(2020·路桥模拟)显微镜是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的主要工具,以下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取镜B. 对光C. 降镜筒D. 观察10.(2020·衢州模拟)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 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二、观察动、植物细胞1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制片前,都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C. 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再盖上盖玻片D. 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12.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在视野中呈( )A. 排列紧密,卵圆形B. 排列紧密,长方形C. 排列疏松,卵圆形D. 排列疏松,长方形13.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下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A. 位于液泡的上方顺时针B. 位于液泡的下方逆时针C. 位于液泡的上方逆时针D. 位于液泡的下方顺时针14.(2020·富阳模拟)小沙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随着学期的进行,我们即将迎来七年级上册的期中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我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篇1. 词语积累:复习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可以通过做词语拼接、造句等方式进行复习。

2. 课文默写:复习课本中的重点课文,注意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课本中的阅读理解题型,特别是填空题和选择题。

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细节,掌握解题技巧。

数学篇1. 数的运算: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掌握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特别要注意带括号的运算和整数的运算。

2. 分数和小数:复习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换。

特别要注意分数的约分和小数的四舍五入。

3. 图形与几何:复习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判断。

特别要注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和计算。

英语篇1. 单词记忆:复习课本中出现的单词,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可以通过做单词卡片、背单词等方式进行复习。

2. 语法练习:复习课本中的语法知识,特别是时态、语态和句型转换。

可以通过做语法填空、改错等方式进行复习。

3. 阅读理解:复习课本中的阅读理解题型,特别是选择题和判断题。

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细节,掌握解题技巧。

科学篇1. 科学实验:复习课本中的科学实验,特别是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可以通过回顾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进行复习。

2. 科学知识:复习课本中的科学知识,特别是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做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复习。

3. 科学应用:复习课本中的科学应用,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

可以通过做应用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复习。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准备,取得好成绩。

加油!。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入门一概念汇总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3、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4、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5、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 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6、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8、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9、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升(L)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0、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11、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2、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13、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14、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15、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16、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17、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18、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19、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20、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21、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试月考复习卷姓名一、选择题。

1.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的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间教室的体积是20立方米 B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 C.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100分米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3.一只量筒有50毫升的水,当里面放进一木块,木块的三分之二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A.6立方厘米 B.0.9立方分米 C.12立方厘米 D.9立方厘米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B.保持身体柔软C.降温作用 D.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5.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6.某学校校园中,有柑桔、水绵、葫芦藓和雪松等植物。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

其中③是上述植物中的()A.柑桔 B.水绵 C.葫芦藓 D.雪松7.下列生物等级分类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A.门B.纲C.种D.科8.下列器官中,可以用于判断荔枝是被子植物的是()A. 叶B.茎C.果实D.种子9.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快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10.下列单位转换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9300毫米=9300米×1/1000=9.3米B.10000毫升=10000厘米3=10000×1/106米3=0.01米3C.0.75小时=0.75×100分钟=75分钟D.0.85千克=0.85×1000毫克=850毫克11.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A.2.103cm B。

2.16cm C。

2.11cm D。

2.10cm 12.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你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C.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D.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实验台上,致使酒精溢出燃烧,可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15. 土壤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树叶上去的()16.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17 .我们所吃的西红柿、番薯分别属于()A生殖器官营养组织B营养器官营养器官C营养组织营养器官D生殖器官营养器官18.下列有关节肢动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多数有翅,能飞行B.体表有外骨骼C.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D. 足和触角分节19.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体的器官都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一个生物体C.植物体主要由五大组织构成D.动物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以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20.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

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A.螳螂B.蝗虫C.苍蝇D.蜘蛛21.下列能作为生物与非生物分类依据的是()①能否生长②能否呼吸③是否需要营养④对外界的刺激能否作出一定的反应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对细胞的保护作用C.细胞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23.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4.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用该温度计测得某物体温度为41℃时,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A、61℃B、53℃C、35℃D、41℃25.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26、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快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27、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A.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B.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C.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D.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28.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 A.18℃ B.20℃ C.17℃ D.25℃29、某同学用同一把卷尺三次测得教室门的宽度为80.19厘米,80.20厘米,80.21厘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0.21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正确的B.此卷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C.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80.2厘米D.80.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30、我国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有时能达到-39℃,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冰的下表面与水交界处的温度是()A.4℃B.0℃C.-39℃D.略高于-39℃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

31、用如图1-1所示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最小刻度是____ ,木块的长度是____ 毫米。

32、生物体内有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这是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生命现象主要是由细胞结构中的决定的,切西瓜时会有红色的西瓜汁流出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被破坏。

33、(1)70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米(2)5×109纳米= 米= 毫米 (3)200毫克= 吨34、刚的父亲是水果经销商。

一次小刚用三轮车帮父亲送水果,前轮驶过地上一个小水洼后在路上留下一块块水迹,测得第一块与第四块水迹中心的距离是14.13米。

由这些可知,该三轮车前轮的直径是 米。

35、人在跑步时,运动系统功能加强,同时呼吸变急、心跳加快,整个一系列的变化是在 和 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协同,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36、如右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乙温度计温度示数读作__________。

37、 有些水生植物的名称带有藻字,如金鱼藻,黒藻,狸藻等。

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

金鱼藻,黒藻,狸藻属于 植物。

38、某同学在湿地看到了许多植物,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 有叶…………………………………………2 1b 无叶…………………………………………P 2a 有根…………………………………………3 2b 无根…………………………………………R 3a 有种子………………………………………S 3b 无种子………………………………………T这些植物中有一株蕨类植物,它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9、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将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有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3)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30 40C 3020 C 甲 乙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④看到物象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为止A.①→②→③_→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4)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A 、1、3、5 B、 2、4、6 C 、2、3、5 D、 2、4、5(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移动装片,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6)甲、乙两位同学由于操作不规范,分别在视野中观察到物像如图4。

请你分析说明产生甲这种现象的原因是(7)甲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多面体的形状,乙同学分析这是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结构,乙同学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还有结构是口腔上皮细胞所没有的40、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某些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

下列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填序号,可以多选)(1)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2)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的太紧;(3)用量筒量取50毫升液体时俯视读数;(4)在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时,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质量41、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等功效。

有时候买来的柿子还没熟透,还是青色的。

这时候,妈妈就会把青柿子放到米缸里。

过一段时间柿子就会从未成熟的青色变成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硬果实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1)该兴趣小组是研究什么外界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2)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是:(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中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2、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