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水银B. 氧气C. 铅D. 酒精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种气体?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发芽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水B. 盐水C. 空气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食物腐败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慢的。
()5.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
3.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4.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的。
5. 生物的分类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2. 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3.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4. 简述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5. 简述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灯突然不亮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
2. 某地发生洪水,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预防措施。
3. 某同学在实验中不慎将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4. 某地区空气质量较差,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改善措施。
5. 某农田发生病虫害,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防治方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多雨的原因。
2.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共六套)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
(共六套)
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温度的单位是()。
A. 摄氏度
B. 华氏度
C. 开尔文
D. 黑氏度
2. 散热器的作用是()。
A. 加热室内空气
B. 调节空调温度
C. 散热
D. 加速空调制冷
3. 常温下,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其()有关。
A. 体积大小
B. 形状
C. 质量
D. 温度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科学方法的基础是()。
2. 运动状态是物体相对于某个()而言的。
3. 化学符号Fe代表()元素。
第三部分: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5分)
1. 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动量守恒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即物体的动量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2. 什么是供给动物的三大营养成分?
答案:供给动物的三大营养成分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C
2. C
3. D
填空题
1. 实验观测
2. 参照物
3. 铁
解答题
1. 见第一部分解答题1
2. 见第一部分解答题2
试卷二
(以下省略……共计六份试卷和答案)
注意:此文档中的试卷和答案仅供参考,不可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
案)
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地心说的观点?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C. 星星围绕地球运动
- D. 月亮绕地球旋转
2. 生活中常用的杂物筛子属于哪一类杠杆?
- A. 一类杠杆
- B. 二类杠杆
- C. 三类杠杆
- D. 四类杠杆
3. 受力越大,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小。
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的
- B. 不正确的
填空题
1. 大气中主要存在的氮气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
3. 化学符号H表示的是________。
解答题
1. 简述静电现象。
2. 用一个实例说明科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答案
选择题:
1. B
2. C
3. B
填空题:
1. 78%
2. 24小时
3. 氢
解答题:
1. 静电现象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由于电荷分布不均衡而引起的现象。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相互摩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物体带电。
带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吸引或排斥的现象,也可以通过静电力实现物体的分离和清洁。
2. 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科学方法我们可以研究自然现象,了解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发现新的技术和解决环境问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获得可靠的数据和结论,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初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扣作要求的是( )A .点烯酒精灯B .液体的倾倒C .量筒读数D .液体的滴加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每秒10m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纸为45℃D .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160厘米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1.34cm 、11.36cm 、11.35cm 、11.45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1.45cmB .11.34cmC .11.35cmD .11.36cm4.当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种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 .提出问题B .获取事实与依据C .提出猜想D .交流5.近年来,已经有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频繁B .动物天敌过多C .珍稀野生动物易患病害D .合适的栖息地减少6.2016年1月21日1时13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市发生6.4级破坏性地震,截到2016年1月22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市委、高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据初频核实,地震造成全市经济损失达17亿元,下列关于地震来临时,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A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B .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 .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保证足够的空气D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到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A .0℃B .一定是40-℃C .4℃D .应该略高于40-℃8.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物镜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A .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载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9.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橡皮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变大C.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质量变小,密度不变10.某同学出于好奇,将求数为37摄氏度的体温计盛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则测得的结果()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摄氏度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摄氏度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11.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12.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模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过一系列培育而成。
七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期末试卷

C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100分米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CD.9立方厘米A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七年级科学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自选 25题(每题2.5分,共100分)1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的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间教室的体积是 20立方米B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3.—只量筒有50毫升的水,当里面放进一木块,木块的三分之二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A . 6立方厘米 B.0.9立方分米 C.12立方厘米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主要目的是()A •保护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B •保持身体柔软C •降温作用 D.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5•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6•某学校校园中,有柑桔、水绵、葫芦藓和雪松等植物。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
其中③是上述植物L无茎叶八无粗---- -------------------- ⑥无种子彳『无根---------------------- ⑤5茎叶j粗…一 ....................... …④厂种子无包被..... ..................... ③柯珂卄代讥囂以書叶眾植物中的()A. 柑桔 B .水绵 C .葫芦藓 D .雪松7•下列生物等级分类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A.门 B.纲 C.种 D.D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科8•下列器官中,可以用于判断荔枝是被子植物的是()A. 叶B.茎C.果实D.种子9 •岩石组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一一岩石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就是指地壳B 、岩石圈是指土壤层以下的岩石部分C 、地球上的岩石圈被划分为七大板块D 、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10 •下列发现中不能成为大陆漂移说这一理论的证据的是()A 、自大洋中脊两侧,沉积物逐渐变薄B 、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C 、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D 、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 发现冰川遗留的痕迹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壳变动有时表现的十分激烈,有时却十分缓慢,难以被人察觉B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C 、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D 、意大利那不乐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可以有力的证明地壳是在运动的 12 .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 .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13 .对于公式p =m/v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成反比。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24.1)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A.芽B.根C.子叶D.真叶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围着太阳公转。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依次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暖和,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10.欣赏植物可依据其主要欣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
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欣赏植物,其欣赏类型分别为(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B.沟通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试验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精品试卷,请参考使用,祝老师、同学们取得好成绩!初中科学七(上)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 2012年9月13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在火星上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形状象埃及金字塔,这颗石头和足球一般大小。
针对以上现象你认为科学家对这块石头最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是()A. 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B. 它可能是一块陨石。
C. 它的化学成分可能和地球上的岩石不同。
D. 研究小组正打算使用分光计设备来确定这块岩石的化学组成。
3.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苹果腐烂B. 榨取果汁C. 面包发霉D. 菜刀生锈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 现有甲、乙、丙三只量筒,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表所示。
若要测量体积约为35甲乙丙量程(毫升)500毫升100毫升50毫升最小刻度(毫升)10毫升5毫升1毫升A. 甲三只量筒都可以6. 山上发生泥石流,而此时你恰好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区域,你最好沿哪个方向逃跑?()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C. 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并向高处跑D. 沿原有的小溪的水流方向跑7.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 B. C. D.8.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 将濒临灭绝物种迁出原地B. 将动物领养回家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建立种子库9.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比热的角度考虑的是()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 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C. 用铜丝做导线D.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10.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 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B. 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D. 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11. 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七(上)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 2012年9月13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在火星上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形状象埃及金字塔,这颗石头和足球一般大小。
针对以上现象你认为科学家对这块石头最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是()A. 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B. 它可能是一块陨石。
C. 它的化学成分可能和地球上的岩石不同。
D. 研究小组正打算使用分光计设备来确定这块岩石的化学组成。
3.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苹果腐烂B. 榨取果汁C. 面包发霉D. 菜刀生锈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 现有甲、乙、丙三只量筒,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表所示。
若要测量体积约为35毫升的水的体积。
则最好选用哪只量筒进行测量?()甲乙丙量程(毫升)500毫升100毫升50毫升最小刻度(毫升)10毫升5毫升1毫升A. 甲B. 乙C. 丙D. 三只量筒都可以6. 山上发生泥石流,而此时你恰好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区域,你最好沿哪个方向逃跑?()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C. 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并向高处跑D. 沿原有的小溪的水流方向跑7.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 B. C. D.8.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 将濒临灭绝物种迁出原地B. 将动物领养回家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建立种子库9.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比热的角度考虑的是()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 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C. 用铜丝做导线D.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10. 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 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B. 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D. 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11. 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
此时应该( )A. 调节反光镜B. 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C. 移动载玻片D. 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12. 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13.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
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实验楼间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 1∶10000B. C. 1∶1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 14. 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开过泥土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 ,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C. 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D. 水、水蒸气、冰中水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16.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将下图进行排序,你认为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A. ②→④→①→③→⑤B. ①→②→③→④→⑤C. ⑤→①→③→④→②D. ④→②→①→③→⑤?17. 长百山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称作狭叶瓶尔小草。
这种植物没有种子,具有地下的根和茎,它的叶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宽而长的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称为 营养叶;另一种棒状叶,外表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很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称 为孢子叶。
这种同一植株叶的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现象称为二型叶。
请你判断该草的植物类型( )A. 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C. 苔藓类植物D. 蕨类植物18.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19.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右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 B C D 20. 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 ,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 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为145g ,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 “↓”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砝码盒中有100g 一个,50 g 一个,20g 二P P P P B CD 00 100 100 200 300 400 00 100 200 100 100 10010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00 00 300 200 400 A个,10g一个,5g一个)()二、简答题(每空格2分,共50分)21. 给下列测量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个成年人的质量70 ;一罐加多宝的体积是310 。
22. 嗨,大家好,我是太空番茄“绿钻石”。
可别小瞧我,在种子时期我就和伙伴们去过太空呢!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我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
我长得特别快,果实酸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很特别吧!(1)果实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中。
(2)剥开果皮,可以看到很多种子,说明我是(被子/裸子)植物家族中的一员。
23.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汽化,同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24.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载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
最强烈地震级,共3次。
它们是1668 年山东营县——郯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台湾是我国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的省,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200—300次。
(1)由以上材料可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为我国东部紧邻地震火山带,西南部处于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也是地震火山多发地带;(2)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省是省。
(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25. 显微镜的使用(1)写出(9)的结构名称:(2)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下图左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请填入字母)A. 右上方B. 左上方C. 左下方D. 右下方(3)如上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个。
(4)下图中①和②为物镜,③和④为目镜,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若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2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右图经纬网示意图上,A点表示专家测出的玉树地震震中的位置,B点表示小瑶所在学校的位置。
由图可知,玉树地震震中大致位于小瑶所在学校方向,小瑶所在学校的经纬度是。
27. 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呼吸,用鳍游泳。
(2)从体内有无脊椎骨来看,与其他三种动物都不同。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进行就地保护。
28. 写出以下两种仪器的读数。
(1)图(a)中物体A的长度是;(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9. 回答下面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问题。
(1)右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的三个不同步骤示意图,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2)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是不相同的: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是。
30. (1)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容积的实验如下:A. 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B. 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C. 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D. 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E.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请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2)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60克。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千克/米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31.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左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右图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右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2. 下面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
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是造成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做实验二时,某同学想: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
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可见在干旱地区是造成该地区的主要原因。
(3)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以为主形成的地貌。
(填“外力”或“内力”)(4)下述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是。
A. 东非大裂谷;B. 喜玛拉雅山;C. 马里亚纳海沟;D. 新疆风蚀城堡;E. 金华双龙洞;F. 长江下游三角洲33. 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