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必修1专题2第2单元过氧化钠的性质教学设计语文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案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总结6、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理解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氧化性。
122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钠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
132 实验法进行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过氧化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142 知识讲解介绍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
详细讲解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重点讲解其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143 实验探究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产生气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等现象,并分析原因。
进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观察棉花燃烧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144 知识拓展介绍过氧化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呼吸面具、漂白剂等。
14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过氧化钠性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46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
15 教学总结151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
15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鼓励需要改进的学生。
过氧化钠教学设计

与水反 应可生 氧; 强氧化 性能漂 白, 酚酞先 红后退 场; 二氧化 碳也反 应,
密封保 存记心 上; 防毒面 具里供 氧, 航天潜 水受赞
扬!
在幻灯片上:
1、用“双线桥”法表示 Na2O2
与水和与
课堂
CO2
反应的电子转移
检测 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2、作业:源自4、那他们的化学色固体;力 、
性质呢?我们初 过 氧 化学 生
中的时候学过氧 钠 的 化的 动
化钠,它会与水发学 式 :手 能
生反应,会与酸性Na2O2 力 、
氧化物发生反应,其 中 钠学 生
请同学们写出他 元 素 显的 表
们的化学方程式 +1 价,达 能
探 究 一 : Na2O2氧 元 素力 以
属钠与氧气反应的知识,又为下面铝、铁的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的特点,需要 向学生传授典型知识推导的一般方法,为将来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做好铺垫。可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情景激疑法、分组
、比较法、归
纳小结法
教学准备:
1. 仪器与用品:三角架、石棉网、胶头滴管、脱脂棉、试管、小烧杯、玻璃导管、火柴、酒精灯、木条 2. 试剂:过氧化钠、水、酚酞试液。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堂课,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是继初中氯化钠与氢氧化钠 学习后又一学习。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反应,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 氧化钠的用途。在过氧化钠的教学中很重视实验教学,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
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既可以巩固第三章第一节所学金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及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Na 2O 、Na 2O 2的性质。
4.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5.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1.钠与O 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白色) 2Na +O 2=====点燃Na 2O 2(淡黄色) 2Na +2H 2O===2NaOH +H 2↑ Na 与水反应现象可概括为浮、游、熔、响。
2.Na 2O 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可作漂白剂和供氧剂。
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Na 2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NaHCO 3俗称小苏打。
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碱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碱性更强。
4.Na 2CO 3与NaHCO 3相互转化的反应: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1.钠的存在:在自然界中钠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2.钠的物理性质3.4.钠与水的反应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成小球钠熔点较低,且反应放热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放热并生成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NaOH生成2Na+2H2O===2NaOH+H2↑[特别提醒](1)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反应容易失去,表现还原性且性质活泼。
优质课《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学设计

优质课《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学设计钠的试管中吹气,试管内的火焰熄灭。
概念引入]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研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知识讲解]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大量热量,生成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过氧化氢。
实验操作]1.分别取两个试管,一个加入过氧化钠,一个加入水,观察实验现象。
2.分别取两个试管,一个加入过氧化钠,一个加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听取教师的讲解,掌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讨论]1.根据实验现象,讨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
2.类比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进行讨论,掌握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
根据类比法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教师活动总结]1.总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产物。
2.引导学生思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
学生活动总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产物。
思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引入,让学生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产物,通过类比法引导学生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并引导学生思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受伤。
同时,在讨论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水平。
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表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氮。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案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过氧化钠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生活中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2)过氧化钠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2、教学难点(1)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电子转移情况。
(2)过氧化钠漂白性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过氧化钠、水、酚酞试液、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木条、坩埚钳、棉花、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展示消防员戴着防毒面具在火灾现场灭火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消防员为什么要戴防毒面具吗?其实,在一些火灾现场,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比如一氧化碳等。
但是,有一种物质,它不仅可以吸收这些有毒气体,还能帮助灭火,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神奇的物质——过氧化钠。
2、讲授新课(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展示实物】展示一瓶过氧化钠固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讲解】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①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演示】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小勺过氧化钠粉末,观察现象。
【现象】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红。
【提问】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溶液为什么变红?【讲解】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₂O₂+ 2H₂O= 4NaOH + O₂↑【分析电子转移情况】通过双线桥法分析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过氧化钠化学性质的 教案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钠的化学性质,那么它的过氧化物过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一下,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师:我们知道,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过氧化钠能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呢?我们今天来探究一下。
(板书:Na2O2+H2O?)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往试管里面加入一钥匙过氧化钠,接着我们往试管里面加入水,同学们观察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气体产生师:同学们猜测一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生:氧气师:那是不是呢?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我们用一支点燃的火柴放在试管口,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尝试解释原因?生:火柴变亮,说明有氧气生成。
师:对,火柴变亮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师:我们向产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看看有什么变化?生:溶液变成红色。
师:说明反应后溶液呈什么性呢?生:碱性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了过氧化钠和水是能够发生反应(擦去前面板书中的?)并且生成氧气和碱性物质,下面请一个同学来黑板写一下这个反应方程式。
其他同学下面写。
(老师下去巡视)生:2Na2O2+2H2O═4NaOH+O2↑师:大家看一下黑板上这个同学写的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师:刚才这个实验,我们说明了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那过氧化钠还有什么性质呢?古有钻木取火,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吹气取火。
师:现在,我们取一薄片棉花,将研磨过的过氧化钠平铺于棉花上(过氧化钠本来要密封保存,由于咱们实验室的过氧化钠买的时间久了,所以有点结块,所以老师事先将过氧化钠研磨了一下。
)现在我们用镊子将用镊子将棉花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
然后我们将棉花放在蒸发皿中。
师: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给我们吹一口仙气,有哪位同学来试一下?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仙气很厉害,这位同学的这口仙气让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吹气点火。
《过氧化钠》教学设计

《过氧化钠》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增进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激励学生进步、提高课堂效益为宗旨,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想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所以本节课以实验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最终升华为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不但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养成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同时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注重在课堂教学的培养学生分析总结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了解Na2O2的性质;能正确书写Na2O2与H2O、CO2反应的方程式,并准确的描述反应的现象,根据现象推导出反应的本质;能总结出Na2O2的用途;并将其用途联系到具体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氧化钠的性质与实验探究的方法过氧化钠的性质过程中,体验对比、分类、推理等分析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应用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上台表演魔术实验引入主题、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增强研究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探究化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原因的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堂课,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是继初中氯化钠与氢氧化钠学习后又一学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反应,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
在过氧化钠的教学中很重视实验教学,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
过氧化钠说课稿

过氧化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碱金属化合物是高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钠是碱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而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钠的化合物.学过过氧化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以后其他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本章知识的系统掌握.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过氧化钠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酸等的反应. 并了解过氧化钠的漂白性, 掌握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区别与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探索精神使学生会主动地学习化学.三,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1,新课的导入: 过氧化钠为什么可以作为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过氧化钠可以作为羽毛等的漂白剂而氧化钠却不可以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联系到生活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老师就可以轻易地把好奇的学生带到新课的教学内容之中.2,新课的讲解:(1) 通过现场演示可让学生了解过氧化钠的一些物理性质(2)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分别跟水反应的方程式,通过两个方程式的对比,让学生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特点以及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钠与水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钠与水反应无氧气生成,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这就是过氧化钠可以作为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面氧气的来源的原因.而且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为氧化剂,又作为还原剂.3)两者都有氢氧化钠生成.(3)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的反应与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类似,可用相同方法分析.(4)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过氧化钠的漂白性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用实验方法验证过氧化钠的漂白性.1)将过氧化钠粉末假如到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而向过氧化钠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现象解释:开始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使酚酞变红, 继续加入过氧化钠则煺色. 通过以上实验演示,说明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使其煺色.2)将一有色羽毛放入试管,加水,再加过氧化钠粉末,也可见有色羽毛煺色.(5)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主动思考的精神,让学生讨论: 过氧化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6)用列表法比较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生成条件常温下生成,不稳定加热或点燃钠生成,稳定所喊键型离子键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跟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跟二氧花碳反应只生成碳酸钠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用途制氢氧化钠,用途少做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7)归纳总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的能力.(8)反馈学习: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对有疑问的地方提问,最后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加以强化,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能更好的掌握.《铝三角》及其应用说课稿一. 说理念本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标题部份
(1)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2)课题内容:过氧化钠的性质
二、解读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对象
理念: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过氧化钠的应用。
对象:对于入高中第一学期的学生来说,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去分析物质的重要性质,从而理解它的作用一种常规的实用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三、解读教材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原理
(2)能通过实验事实解释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特点。
(3)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逐步建立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解读方法
1.教学资源课本及初高中衔接教材,本科组教师,实验仪器及药品多媒体
2.教学重点
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3.教学难点
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分步进行
4.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指导阅读法
5.教学手段 PPT 黑板自主探究实验
6.学习方法交流与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总结法
7.教学准备
(1)实验药品:过氧化钠固体、酚酞溶液、蒸馏水、二氧化锰、香(木条)、火柴
(2)实验仪器:大试管、脱脂棉、小烧杯、胶头滴管、钥匙、
五、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钠可以与氧气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生成Na2O 和Na2O2。
我们还知道氧化钠与水反应是生成氢氧化钠的,那么元素组成与Na2O 相同的Na2O2又是否能与水反应呢?它与水反应又会有怎样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行科学的探讨。
我知道,同学们坐得比较远,观察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以防待会我描述现象你们说我忽悠人,现在我给你们找个“放大镜”。
来,有请两位放大镜 【实验】
1. 实验步骤: Na 2O 2 +水(反应后混合物)
【师】我们请甲同学来帮点着两支香,这是我上课前装好的Na2O2请我们乙同学认真观察了,现在你就是同学们的放大镜了,一定要把你看到的生动形象具体的描述给他们听。
我现在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水。
你看到了什么呢?同时请同学摸摸试管外壁 【乙同学】有大量气泡,试管壁是热的 【师】我们现在分别将两支香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
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生】带火星的香着火了
【分析】从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除了氧气,这个反应还会生成什
么新物质呢?现在两支试管都没有气泡了。
我们向1号加入酚酞,振荡。
把你们看到的告诉
我
【答】先变红,后褪色。
【分析】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酚酞变红,我们知道是有碱性物质生成了。
从反应物我们知道这是NaOH 。
但是,又是什么原因使之又褪色了呢?我们用2号来探究。
【师】向2号试管加入MnO2 在这里MnO2 是催化剂,我们发现它又产生了气体,将带火星的香再次伸入试管中。
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气体是氧气。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刚才Na 2O 2
已经反应完了,那么这 O 2是怎么来的呢? 【分析】你们还记得初中有什么物质可以制备氧气呢?是的有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
我们这个实验从反应物看有Na O H 三种元素,他们相互所组成的物质能发生反应放出O2
的只有H 2O 2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H 2O 2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Na 2O 2 与 2H 2O 是分步进行
的
2.化学反应方程式
振荡后 现象:(溶液无明显变化) 振荡后 现象:(红色褪去)
加入MnO2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加入酚酞 现象:(溶液变红 )
1号试管
2号试管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 现象:(木条复燃)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 现象:(溶液无明显变化 )
分步反应:
(1) 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2) H2O2 == 2H2O + O2
总反应: 2 Na2O2 + 2 H2O == 4NaOH + O2
【实验分析】综合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得出:
实验现象结论
试管壁热反应放热,
带火星木条复燃有助燃性气体生成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掌握其反应的现象及对应的原理。
掌握反应的分步进行,掌握化学方程式。
我们下节课将会对Na2O2与水反应的做一些改进,同学们可以回去查找关于滴水生火的知识。
4.作业:填写学案上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实验现象结论
滴水生火反应放热,
带火星木条复燃有助燃性气体生成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反应方程:
(1)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2) 2H2O2== 2H2O + O2
总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七、教学预测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技巧,并且通过实验的现象来推测反应的方程式,从而让学生有效的记忆化学方程式。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去理解物质的一些性质与用途八、学案设计:
(一)知识回顾:
1.过氧化钠的制备(方程式):
2.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
(二)掌握新知
步骤现象原理
1.适量Na2O2于大试管中+少量蒸馏水
2.取步骤1上清液分别加入两支小试管中
(1)号试管滴入酚酞溶液,振荡
(2)号试管中加入MnO2——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中
——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酚酞——振荡
(三)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分步反应:
(2)总反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