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护理

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 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轮状病毒甚至 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常规治疗
•饮食调理:在进行饮食调理的时候则需要为患者 提供足够的热量。而如果是宝宝的话,则需要进 行母乳喂养,不要辅食,但是宝宝如果出现严重 呕吐症状饿的话,则宝宝需禁食4~6小时,之后 在进行喂养。 •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宝宝秋季腹泻时, 首先采用的补液方法是口服补液盐,把1袋口服补 液盐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口服。但是因为有些 腹泻的宝宝不愿意喝水,精神也很差,有明显的 脱水症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静脉输液。
■护理措施
7、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 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 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 也要做好消毒,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尿布、 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清洗、 消毒,这样可以阻止传染。
■预防措施
1、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
■护理措施
1、严重者需就医 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 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2、不能吃止泻药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 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 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 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 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护理措施
5、保护臀部
每次便后都要为患儿清洗臀部,防止发生 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 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
6、避免传染
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程中的患儿应休息,尽 量少带患儿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保 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 感染的机会,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 所,以免传染。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 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 (1)调整饮食:腹泻患儿调整饮食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 与禁食相比,继续喂养更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增加体重 ,预防营养不良,根据患儿的病情、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渐调 整。
调整饮食具体方法
▪ 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 对于严重呕吐的患儿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待好
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 母乳喂养者可继续母乳喂养,但要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并
在喂奶前先喂适量温开水,暂停辅食; ▪ 人工喂养儿,可继续喂等量的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
乳品,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 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品
或发酵奶,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较大患儿可给予半流 质、易消化的饮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 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两周,以赶上正常生长。
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 f、询问有无长期使用抗生素史等。
2、身体评估
脱水程度的判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失水量 (占体重) 神志精神
皮肤 粘膜 前囟 眼泪 尿量
轻度
<50ml/kg <5%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皮肤略干 弹性稍差
唇粘膜略干
眼窝稍凹
有泪
稍少
中度
50-100ml/kg 5-10% 萎靡 烦躁
皮肤干燥苍白 弹性较差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
• 儿科三病区 刘双
婴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体、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 要表现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可引起死亡。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导致的急 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 传播。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 最为常见。
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护理措施

轮状病毒肠炎幼儿的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7-06-19T15:39:42.6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作者:张欢[导读] 轮状病毒肠炎又名秋季肠炎,是一项十分常见的秋季疾病,发病率较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53【摘要】目的针对轮状病毒肠炎在幼儿患者间的发病情况,列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5月-10月之间收治的104例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幼儿患者,将其平均分组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幼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探究针对性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价值。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了针对性护理之后,其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控制,部分已经痊愈,两组患者相比较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作为秋季常见疾病,因其患者是幼儿,更应该加强其针对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因为并发症延缓住院时间的概率【关键词】轮状病毒;幼儿;针对护理轮状病毒肠炎又名秋季肠炎,是一项十分常见的秋季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腹泻[1]、呕吐,受众群体大多为抵抗力减低的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本身对于患者的危害并不大,但一旦治疗不及时,引发并发症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些急性并发症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护理中要加强其针对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5月-10月就诊于本院的10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5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5:11,年龄在0.5-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0.3)岁;观察组患者5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8:6,年龄在0.7-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0.2)岁;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因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 PPT

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 (2)控制感染;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措施,做好床边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 (3)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气味 、性状、量,作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 依据。
2.补液的护理
3.发热的护理
▪ 尽量不使用纸尿布
▪ 尿布选用浅色、柔软、 吸水性好的棉质尿布
具体用药
阿糖腺苷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 维生素C针 法莫替丁
思密达灌肠
口服补液盐
护理诊断
1 排便形态紊乱 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 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 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 4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次数增多,频繁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护理措施
▪ 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 (1)调整饮食:腹泻患儿调整饮食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 与禁食相比,继续喂养更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增加体重 ,预防营养不良,根据患儿的病情、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渐调 整。
调整饮食具体方法
▪ 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 对于严重呕吐的患儿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待好
体检:T 38.9℃、P 125次/分、R 26次/分、体重 11kg,神志 清楚、精神稍差,呼吸平稳,全身皮肤弹性可,四肢末梢循环可,手 脚暖,前囟、眼窝稍凹陷,哭时有泪,小便量减少,口唇干燥,咽充 血,扁桃体1°肿大。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体会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护理Nursing experience of rotavirus enteritis in children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virus enteritis in children.Methods: 60 cases of pediatric rotavirus ente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Numbers,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duration of antidiarrheal and antipyreti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iarrhea frequ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it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to tak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ctively and do a good job in basic nursing work.Keywords: rotaviru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nursing轮状病毒肠炎属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腹泻、呕吐所引起的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它也是儿科的危重急症之一[1]。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病毒由内、外两层衣壳及含11片段的双股RNA核心组成。
根据组成内层衣壳的主要蛋白质(VP6即病毒6号蛋白)的抗原性不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补体结合等试验,可将病毒分为A、B、C、D、E 等属,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轮状病毒为A属,成人轮状病毒腹泻为B属;B属及其他属轮状病毒与动物感染相关。
轮状病毒根据其外层衣壳蛋白VP4及VP7的不同抗原性通过中和试验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引起婴幼儿腹泻属1~4血清型;动物轮状病毒仅限于3~7血清型。
本科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从高热、臀部皮肤、饮食、心理、出院指导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0例,女30例,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主要采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可用静脉补液纠正。
8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2护理2.1高热的护理(1)保证休息,防止过劳,给予患儿卧床休息至退热。
(2)体温37.5~38.5℃的患儿,可多饮水及给予温水擦浴,对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应给予物理和和药物降温,防止小儿高热惊厥。
2.2呕吐的护理(1)呕吐时,头偏一侧,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2)哺乳不宜过急,以防吞进空气。
哺乳后可抱正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得以排出。
(3)呕吐较轻者,可以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进食,呕吐较重者,暂时禁食。
2.3严格消毒隔离对入院患儿确诊及怀疑病例应隔离安置病室,病房应每日定时空气消毒2次,每次2h,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0min,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医疗用物按感染性物品处理,采用擦拭消毒,浸泡消毒以及医疗废物为感染性废物处置,并指导家长不要带小孩到人多密集场所,不要带患儿随意出入不同病房以及不同病区,患儿勤洗手,餐具奶嘴可煮沸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传染病,常见于婴幼儿期,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
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本文将进行探讨。
一、整体护理干预方法1. 传染控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
对患儿及其家人要进行传染控制,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一次性纸巾,避免饮食污染等。
2. 补液疗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可采用口服补液,重度脱水时应及时静脉补液。
3. 膳食调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期间,患儿的食欲可能会下降,对饮食的调理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粥、稀饭、面条等;其次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最后要逐渐增加饮食的量和种类,让患儿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4. 症状处理对于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口服止吐药、止泻药等进行治疗,但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5. 病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腹泻次数和性状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二、疗效评价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症状缓解治疗后,患儿的呕吐、腹泻等症状是否有所缓解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经过上述护理干预方法的综合治疗,患儿的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 营养状态改善治疗期间,患儿的饮食摄入量和情况是否有所改善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膳食调理和补液疗法,促进患儿的营养状态逐渐改善。
3. 病情转归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评价还需考虑病情的转归情况,包括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等。
如果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转归,这也是治疗效果显著的表现。
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护理措施

取 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明显降低 了 R V 性肠 炎的院 腹胀 、心音低钝或心律失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注意有无
内感染发生率。 1临床资料 2 0 1 2年 5月至 2 0 1 4 年 6月 ,我科收治符合 R V 性肠炎诊 断标准住院幼儿 2 0例 ,其中男 1 2 例 ,女 8例 。年龄在 5个月 至 3岁 ,平均 1 . 3 2岁 。通过有效 的护 理措施 ,所有幼 儿均治 口渴 、眼窝及前 囟凹陷程度 ,幼儿排 大、小便及呕吐物的性质 、 次数 、量 、时 间,掌握脱水程度,及 时报告 医师 。备齐急救药 品、物 品,以便幼儿得到及时治疗 。当幼 儿有呕吐时 ,应采取 头侧 卧位 ,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或窒息。除 引起肠 炎外,轮状病毒也可侵犯多个脏器如心脏、脑等 ,引起全 身感 愈 出院 。 染,对 于精 神面色差 、心音低钝 、心律不齐的幼儿,应尽 早进 2主要护理措施 行心 电图及心肌 酶检查 以明确是否合并心肌炎。 ( 5 )饮食护理 R V主要 损害小肠黏膜 的上三分 之二部分 , ( 1 )加 强消 毒隔离 R V 主要经粪 .口传播 ,少数可经呼 吸 道传 播,经粪 .口和密切 接触传播 ,是暴发流 行的主要 原因 。 乳糖酶是一种主要存在于 小肠上皮细胞上 的糖蛋 白,其最大活 腹 泻幼儿入 院后应快 速诊断, 明确病原 。对 于刚入院符合 R V 性表达位置是绒毛的顶部成熟细胞 ,因此绒毛损伤后 易导致继 性肠 炎诊 断标准 的幼儿 ,应合理安排床位,安置在同一病房 或 发性乳糖酶缺乏。幼儿进食含有乳糖 的奶液后 ,因大量乳糖不 单独房间,及 时进行 隔离 ,隔离 区做 明显标志,床单及地面用 能分解 ,经细菌发酵生成 小分子产物在肠 腔 内造成高渗状态 , 含氯消毒剂消毒 ,每 日 2次 ,每天用含氯 消毒 剂擦 拭 门把手 、 引起水样便 ,所 以应暂停普通乳类喂养 ,改用去乳糖奶粉 ,或 热水瓶、 自来水龙头 、 小桌 、 输液架等公共设施。用物 专人专用 , 豆制代乳 品喂养 。 拖把、清洁桶固定专 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避免清洁工具成 3讨论 为传播媒介 。非腹泻幼儿一旦出现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 ,大 R V 性肠 炎又称秋季腹泻 ,是 R V 感染肠道 后所 引起 的一 便检验 R V阳性 , 应立 即调整床位 。应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 种腹泻病 ,该病 多发生在 6~ 2 4个 月 的婴幼 儿,4岁 以上者 要求医护人员接触幼儿前后洗 手,治疗 车和查房车上配备并按 少见 ,呈散发或流行 ,多经粪 . 口传播 ,或经呼吸道传播而致 三 多” ,即大便 次数 要求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认真做好 无菌技术操作 ,降低住 院幼 病,感染性 强。临床上幼儿腹泻 特点为 “ 多 ,量多 ,水份 多,为黄色稀水 样或蛋花汤样便 ,可伴呕吐、 儿 院 内感 染 的风 险 。 ( 2 )加 强健康 宣教 利用 病房 各种 途径 如宣传 栏、 图片、 发热 ,最常见的并发症 是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 。住院幼儿机体抵 网络等 宣传 R V 性肠炎的疾病知识、感 染途径等 ,提 高幼 儿家 抗力差 , 容易发生交 叉感染 。另外 , 儿科一般 以药物治疗为 主, 长对 R V 性肠炎 的认识 ,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掌握 疾病 的特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肠道 菌群 失调 ,黏膜屏 障功能下 降,这 点,做 好疾病 的预 防, 目前 国内已有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减 也是 引起 R V 院内感染危 因素之一 。住 院幼儿 院内感染 R V 性 少严重感染的发生。防止食物污染 ,改变不 良卫生习惯 。提倡 肠炎 ,延长 了幼儿住院时间 ,增加幼儿的痛苦 ,增加家长经济 使用一次性尿裤 ,指 导家长正确处理幼儿排泄物及垃圾,用过 和 心理 负担 ,因此针对 R V 感染的特 点,及早采取有效施 ,预 的尿布不能随地放置, 及时用塑料袋打包后放到专用保洁桶内, 防和控制 院内感染至关重要 ,这是护理工作基础。儿科病房设 清 洗 过 后 的 尿 布 或 衣 服 放 在 阳光 下 曝晒 、消 毒 。 有环 境物 品污 染监测制度 ,至少每季度检测 1次。落实各项消 ( 3 )用药护理 R V性肠 炎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 吐,应及 毒隔离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加强健康宣教,提倡母乳 喂 时补充水分及 电解质 ,纠正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严格执 养,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 ,选择适 当的断奶时机,避免长期滥 好 的卫生 习惯 。同时加强院 内感染的管 行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遵 医嘱及 需要 用广谱抗生素 ,培养 良 量 调整输 液速度 。口服 OR S( 口服 补液盐 )液时详细 介绍配 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 的规 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严格执行有关 V 性 药 方法 、O R S的剂量 和服用时 间,必要 时协助配制 ,指 导幼 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通过这些举措 ,能有效降低 R 儿 按 时 服用 口服 补 液 量 。双 八 面 体 蒙 脱 石 散 ( 思 密 达 )是 胃肠 肠炎 院内感染 的发生率,提高幼 儿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促进 黏膜保护剂 ,能吸附病 原,固定毒素 ,然后随 大便 排 出体外 , 幼 儿 早 日康 复 出院 。 并能加 强 胃肠黏膜 屏障功 能,促进肠黏膜 的修复 ,应 餐前 3 0 参考文献 1 】 崔 焱. 儿科 护 理 学 【 M】 。 第 4版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mi n服 下。同时配合服 用肠微生态制 剂,补充 肠道 有益菌群 , 【 0 0 6:1 5 9 . 恢复微生态平衡 ,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 障保护作用 ,宜用温凉 2 2 】 张哓敏 ,刘 玉玲 ,龙晓玲 ,等 . 轮 状病毒肠 炎 患儿 单纯 心 水冲服 。微生态制剂与蒙脱石散应 隔开 2~ 3小 时服用 ,以免 [ 两者相互作用失去效果 。给发热幼儿少量多次喂水,予冰枕或 肌酶升高的意义及 治疗 探讨 [ J ] . 临床儿科 杂志, 2 0 0 5 , 2 3( 4 ) : 2 8 . 退热贴物理 降温 ,必要时遵医嘱予退热药退热,退热后及 时擦 2 干汗液 ,更换汗湿 的衣被 ,避免受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2期V ol.4, No.22, 2019
192
浅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
李萍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儿科一病区,贵州黔东 5571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予以护理的有效方法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择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
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模式护理,对实验组则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将两组患儿各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儿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组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当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2.192.01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于婴幼儿。
该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与发育,因此需要对患儿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1]。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他们的表达能力较差,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必须同时辅以全面、高质的护理。
文中将对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
实验组年龄段在1岁到4岁之间,平均(2.37±0.36)岁;病程在1天到5天之间,平均(2.15±1.43)天。
参照组年龄段在1岁到5岁之间,平均(2.28±0.41)岁;病程在1天到4天之间,平均(2.11±1.39)天。
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具有高度一致性,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模式护理,包括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等。
对实验组则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
第一,要对患儿进行隔离,轮状病毒性肠炎肠炎具有传染性,因此要做好消毒以及隔离处理,将患儿分隔开,在接触患儿前后医护人员均需按照要求洗手消毒。
第二,要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家长对疾病的重视以及了解程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第三,要开展心理护理,由于表达能力不足,患儿可能会哭闹,此时家长也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儿以及家长进行安抚,用温和的态度对待患儿与家属,并耐心询问患儿的需要,帮助患儿减轻痛苦。
第四,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体征,如果患儿呼吸过快,则应当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如果患儿体温过高,则应当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让患儿多饮水。
第五,是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遵照医嘱对患儿予以补液治疗,纠正其水电解质失衡的问题,补液要注意坚持先盐后糖、见尿补钾以及先快后慢的原则。
第六,要做好臀部护理,避免患儿出现溃损破烂等问题,要提高尿布的换洗频率,并用温水清洗患儿的臀部,用毛巾吸干水分,保证患儿臀部干燥。
1.3 临床观察指标[2]
将两组患儿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儿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组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x±s,d)组别例数呕吐腹泻发热住院时间实验组45 1.48±0.34 2.43±0.39 1.47±0.49 3.97±1.03参照组45 2.53±0.44 3.53±0.33 2.27±0.45 5.39±1.24
3 讨 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于秋冬季,发病时患儿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临床治疗会将抗感染、退热以及抗病毒作为重点[3]。
由于其发病率较高,且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患儿的生命安全以及成长发育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此时患儿以及家长都有可能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这会严重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以提升治疗的有效性[4]。
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从疾病的角度入手,针对肠炎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护理,却忽略了患儿的特殊性,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差。
此次研究,对实验组患儿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
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全面优质的护理模式以患儿的需求为护理的根本,将人文化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首先,护理人员会根据患儿的病情,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保证治疗的顺利展开;其次,护理人员会根据患儿以及家长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安抚,提高患儿以及家长在医护工作中的依从度;最后,护理人员会对患儿的病情变化等进行监测,避免患儿出现不良情况,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全面的护理可以综合改善患儿的身心状态,让患儿可以主动配合治疗工作,因此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从患儿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患儿予以全面的隔离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征监测、用药指导以及臀部护理,继而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付晓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127-128.
[2] 姜英.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中护理干预的运用研究[J].哈尔滨
医药,2014,34(06):410-411.
[3] 邵晓莉.护理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
业,2014,11(35):84-85.
[4] 余景建,马兰,叶锦媚.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
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1):4383-4384.
本文编辑:付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