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诚信的文言文
厕所文明古文诗句

厕所文明古文诗句厕所文明是一种道德与素养的体现,而古文诗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往往以音韵优美、表达深邃的特点广为传颂。
结合这两者,我们可以从古文诗句中汲取智慧与启发,来弘扬和践行厕所文明的重要性。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古文诗句,它们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醒我们保持良好的厕所文明。
1. 屋中无尘,心中无尘。
这句出自南朝梁代萧统的《文经·养生气篇》,虽然写的是居室清扫,但在厕所文明中同样适用。
保持厕所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不仅要清洁纳污设备,还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习惯。
2. 得体医书,以阐厕所之道。
这句取自唐代司马相如的《何足道·修己篇》,告诫我们要注重卫生知识的学习与传播。
通过合理的教育与指导,让人们了解厕所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修明隐者之室,何其有哉!这是宋代欧阳修在《与友人书》中提到的句子,让我们反思厕所文明与个人品格的关联。
只有注重厕所文明,才能展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美。
4. 弗德生屎,不种不硕。
这句出自明代冯梦龙的《石头记》,语言直白又幽默,警示我们要注重个人卫生,并且良好的厕所文明习惯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卫生。
5. 非洁贫胴,焉穢为性。
这是元代白思诗在《白石山房笔谈》中的表达。
意味着堕落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卫生状况。
只有通过厕所文明,我们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古文诗句在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以文化的方式推动厕所文明的普及。
如何让古文诗句在厕所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将这些古文诗句制作成宣传海报、手册,放置在厕所中,给人们提供娱乐与启发。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将这些古文诗句广泛传播,以引起公众对厕所文明的关注。
此外,诗词创作也是一种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方式。
我们可以借助古文诗句的形式,创作出专门讴歌厕所文明的新诗,用语言和艺术的力量唤起人们对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视。
这样的创作不仅可以增加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也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论诚信文言文

论诚信文言文1、《吴起守信》2、昔(曩)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商鞅立木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5、《范式字巨卿》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有关诚信的文言文

有关诚信的文言文
1、《礼记·大学·修身》战国墨翟: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译文: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2、战国子思《礼记·中庸》: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译文:天下只有最诚信的人和事能感化万物。
3、《酬崔五郎中》唐代李白: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4、《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宋·朱熹: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译文: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5、《论语·为政篇》春秋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人”“言”为信,言而有信, “信”字最初的含义,表明了一个 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实。“信”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资料展示
下面是李同学搜集的两幅图。仔细观察 图片,分别写出与“诚信”有关的一个 成语。
一言九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能再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吗?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
板书设计
解“信”——理解信义
知“信”——加深感知 人无信不立
思“信”——拓展思维
说“信”——演讲实践
新课导入
子贡问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
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说说自己的感悟。
【参考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 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 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 项?”孔子说:“去掉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 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巴尔扎克
思维拓展
阅读漫画,阐述寓意。
讽刺了人与人之间 缺少诚信的社会现象, 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 打造诚信社会。
阅读下面两则新闻,谈谈你的看法。
新闻一:2020年2月3日,苏州工业园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进行检查。现场发现1万余只假冒伪 劣的一次性口罩,随后,执法人员当场对 假口罩予以扣押。
新闻二:2020年3月,深圳如意小学副 校长胡红梅涉嫌抄袭被举报,作为深圳市教 学名师和经典阅读推广人,胡校长大抄特抄, 有些作品甚至和山东女教师王爱玲的文章一 字不差。一时间知名校长抄袭成瘾的新闻火 爆网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关于诚信的资料全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诚信名人名言大全: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8、民无信不立——孔子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1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3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3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3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3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3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3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3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40、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41、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42、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43、信不足,安有信——《管子》4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45、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4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47、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49、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5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文明校园文言文

文明校园文言文文言文:校园为美,余校园为生气,余辈校园为文明者。
晨,直周同友著马甲,至校园门,相直立,师弟子来,乃敬之,自毁鼓呼曰:“弟子早,夫子早矣。
”天气已为恶,彼亦不为怨,但坚执之,文明向校之士,固持之以招之。
不第此也,校师生亦文明,礼敬甚礼,彼亦能为友之弟子相笑,呼曰:“会生早矣!”及教官,诸生皆安静坐看座上,喧然无他语。
日中,食当役,中队生先至堂喜,饭最速,静以待弟子。
下课铃声作,诸班桌骤整书册,到食既堂,为同学之盛热气腾腾之饭。
同列而战堂,食人堂之门者甚众,而享堂之口,不相语,亦不相乱。
餐饭局即端盘飧③,碗④至金橙头,乱盘飧餐饭中,撒得则谨洁。
还教室之路,生亦得灰而掇之,投灰而桶。
放学了,役中徒已待校门。
诸生著小黄帽,排齐师从教室中出,直周同学录之不成小冠弟子之众,悉众告之。
直周同生于校门直立,无问劳,第亦不怨,但坚之耳。
诸生皆归,直周同徒负书包,归家息。
我辈文明同生,须造一文明校园。
白话文:我们的校园是美丽的,我们的校园是生机的,我们的校园更是文明的。
一大早,值周同学就穿上了马甲,来到校园门口,笔直地站着,老师同学们来了,他们便会敬个礼,整齐响亮的打招呼:“同学们早,老师早!”就算天气是那么恶劣,他们也从不抱怨,只是坚强的站着,文明地向进校的师生热情地打着招呼。
不仅如此,进校的师生也十分文明,十分有礼貌,他们也会向服务中队的同学们笑一笑,打个招呼:“值周同学早!”来到教室,同学们从来都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从不吵吵闹闹的,从不打扰别人。
到了中午,该吃饭的时候,服务中队的同学们总是提前来到食堂,以最快的速度吃好饭,静静地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
下课铃声响了,各班的桌长快速整好书本,来到食堂,为同学们盛好热气腾腾的米饭。
同学们排着队去食堂,在食堂门口发现人十分多,在各个窗口前拿餐盘,不说话,不打闹,也不插队。
吃好了饭餐盘管理员便端起盘子和碗来到几个橙色的塑料箱子前,井井有条地把餐盘和饭碗放进了里面,放得是那么小心,那么整洁。
关于热爱生活绿色文明的文言文

关于热爱生活绿色文明的文言文1. 有没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文言文~适用于中学生滴~礼记曲礼上第一《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知其恶,恨知其善。
积可以散,和可以动。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随礼节,风俗随习惯。
业主们立志要亲密,要多疑,要与众不同,要明辨是非。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就是行善。
礼的质量也是修行的质量。
闻别人,不闻别人。
闻着学,不闻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上课治军,以官自居,举止不雅,有尊严,都是不行的。
庙里祈祷祭祀,供给鬼神,不雅。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於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对等的礼貌。
不来则不雅;没来,也不雅。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有礼貌的人,不如别人,尊重别人。
虽然一个负面的经销商必须要有尊重,但是财富呢?虽然财富知道礼貌,但你并不傲慢或不道德;如果你很穷,知道好礼物,你就不会害怕。
十年的人生,年轻而学习。
二十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一百年了,h..博士七十,致事。
如果你不能感谢他,就给你几根棍子去伺候一个女人。
四面八方都舒服,搭个顺风车。
自称老人,在他的国家里有名字;国家问的越多,就越告诉他们要控制。
对于老人,一定要拿几根棍子跟着走。
问长辈,不辞而别,失礼。
每赠一子:冬暖夏凉,晨昏而存,丑夷无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文明礼仪古诗文

文明礼仪常识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猪示信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
立木建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
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
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济阳之贾:
原文:
济阳之贾人,渡河南亡其舟,栖于浮直之上,号焉.有淦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人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淦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淦者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日:“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日:“盍救诸?”渔者日:“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来.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他们站在旁边袖手旁观,商人淹死了.
————————————
季札挂剑
原文: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
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译文:
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1.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急不相弃
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