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研讨会综述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课的缺陷及建议

政治经济学教课的缺陷及建议

政治经济学教课的缺陷及建议一、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有的问题(一)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及其内容存有的问题1.教材内容陈旧且雷同目前,国内高校所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学系列教材和自主编写教材两类。

如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系列教材中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属于前一类教科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张丰兰主编)则属于后一类教科书。

就教科书的内容安排而言,虽然个别章节顺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依然沿用着传统教科书的内容,特别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精髓的阐述部分,基本上依然沿用着对经典理论逻辑的原始解读,对其理论的最新发展以及理论创新内容还很少见。

即便有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水准的研究,因为缺乏系统性,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作为研究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体现。

故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有着内容陈旧且雷同的问题,这成为制约和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有效展开的客体障碍。

2.教材内容与实践缺乏联系因为教材内容陈旧且雷同,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体系以及内容来展开课程活动,这就出现了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与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和接触到的现实无法有效对接的问题,即出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两层皮”的现象。

为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每隔几年就会再版,而新版的教材除了在个别地方增加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以外,与旧版本的教材在实用性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即出现了教材版本很新,但教材内容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却始终存有。

(二)教师在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教师依然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讲授方式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教学方式单一且运行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高校纷纷倡导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开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力图通过先进的教学工具提升教学质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并没有直接促使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加之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技能掌握的水准不高,使得应用这一新的教学工具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力度并不大,先进教学方式的应用蜕变为变相的“照本宣科”。

“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

“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

“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2009年7月27日“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

该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大学联合主办。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32所大学与学术机构的50多位代表。

会议围绕如何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进行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学术创新,以及如何运用中外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观点编写“中国经济科学百本教材”,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用发展的中外现代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指出,每当世界经济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_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70年代滞胀、90年代金融危机、全球化浪潮乃至时下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等等,那些反马克思、怀疑马克思思想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甚至纷纷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去寻找现实经济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预见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的理论都无法与之同日而语的。

少数论著至今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革命的、破坏旧世界的经济学,而不是建设新世界的经济学。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学界“去马克思化”的倾向越演越烈,西方经济学主流化的声音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被边缘化。

我国应用经济学的一些学科自觉或不自觉地脱离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加甄别地直接照抄照搬现代西方应用经济学的论著,缺乏学术原创,处于学术“被殖民”或“学术搬运工”的状态。

这有悖于中央倡导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精神,因此,有必要加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引领应用经济学的创新,夯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根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怨、忧虑、喊口号和不作为的层面上。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门课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好这门课不仅能够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利器,而且可以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各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将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基本原理,为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增强识别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一)内容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4 £ 五 gc 觑删 S 聊 adT . o E n e i Sho o  ̄nmc aae e ,in120 ) 豳 n  ̄ m l yU irt t e v sy colfEoo i M ngm n J i 3 11 t l
A src:o t a E o o i hoyi ol o cnm cbs u j t hc r i sbs n e o r b t tPli l cnm c T er s r f oo i ai sbe s a ic s e e "c c ,w i po d ai adm t df h ve s h o o e bet.n t e tao , cnm cdm i apasHw i u esl s ,iugnl dm n sU — t r ujc I enw sut n eoo o a p er e secae sl t ret e ad S or h s s h i i i n s e y y t e
fr e ta i o a oi c le o o c e r n e e r h meh d o y tm .I e atce,c mb n ste c re tst o m t rd t n lp l a c n m st o a d rsa c t o fs se h i i t i h y n t ril h o ie u r n i- h
以教 师讲 授 为 主 , 别 是 对 于 大 班 上课 更 是 特 主要 依靠 老 师 “ 堂 灌 ” 这 必 然 影 响 了教 师 和 学 满 , 生之 间的互 动 , 无 法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 也 长 期 以来会 造 成教 师 和学 生 的 “ 审美 疲 劳 ” 注 意 力 ,
传统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基本经济规律的探 讨, 由于马克思处在的特定历史时期 , 使其对市场 经济规律阐述不够充分 , 于是 我们在用 传统政治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会议综述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会议综述
发展的能力 ,包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 力、驾驭 全局 的能 力 、 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 处理 把提高领导发
展 的能 力与 党 的 建设 结 合 起 来 , 以提 高 能 力 促 发 展 , 以推 动
摘 自2 0 . .8 光明 日报》 0 81 2 《 0
第二 国 治经 学年 议 届中 政 济 会会 综述
现马克思 主义 巾国化 ,使 马克思 主义在 当今中国成 为既能 上承中国历史优秀传统 ,又能下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模 式 的文 化 。
二是丰富和发展 了党的思 想路线。科学发展 观强调求
真务实 , 为党 的思想路线 充实了新 内容。坚持求真务实 , 就 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求真务实的过程 , 就是解放思想 、 实 事求是 、 与时俱进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继续推

克思 主义与包括儒学在 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 当前 中 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 , 一方 面使得马克思主义有 了民族文化的“ 土壤 ”另一 , 方面也使得中国传 统文 化有 了新 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 的生命力在于与各 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并为人 民群众所 掌握 。 在新 的形势下 , 马克思 主义应积极汲取包括儒学在 内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以促进 自身的发展 , 特别是要促进 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 , 使之更好地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有效 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 从研究方法来看 ,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既
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理事会主办 ,西北大学经济管
发展促进提高能力 , 既明确 了党 的建设 的目标 , 又保证 了经 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 向, 为党的建设增添 了新内容。
摘 自 2 0 .1 8 光 明 日报 》 0 81 . 《 2

安财《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

安财《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

《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导论部分政治经济学述要一、问答题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3.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二、案例分析1.案例内容: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几位在沙漠上旅行的学者经过长途跋涉,饥渴交困。

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坐下来围着随身所携带的一堆罐头时,却因为没有开罐工具而一筹莫展。

于是,一场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开启罐头的学术讨论会开始了。

物理学家首先发言:“给我一个聚光镜,我可以用阳光把罐头打开。

”化学家接着说:“我可以利用几种化学药剂的综合反应来开启罐头。

”而经济学家则说:“我的办法最简单。

假设我有一把开罐刀……”案例问题:根据上述故事,请你谈谈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是否需要假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是什么?2.案例内容: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范围很广。

在对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行质的分析的前提下,对反映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进行量的分析,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有助于理论的应用。

从这一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提示的原理和规律,不少都有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用数学模型来表示。

马克思自己就曾经想运用数学方法来说明经济危机的规律性。

马克思提出了运用数学方法的前提条件:首先,材料必须是足够的;其次,材料必须是经过检验的。

自从19世纪以后,数学的发展为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方便。

数理分析的方法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更精确,有时也更能说服人。

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

当前西方经济学也越来越追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

微观经济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甚至比物理学家使用的还多。

浅谈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思路

浅谈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思路

市场经济的深化 和发展 ,出现了严重 忽视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地位的倾 向。 ( 二) 在研究方法层面 , 没有继承马克 思 主义政治 经济学 高度重视 数学方 法 的应 用的优 良传统 , 严重忽视 定量分析 。即使有 数量分析的也是对西方经济理论照抄照搬 , 机械地来解释 和指导我 国的经济现实 , 在缺 乏创新精神的同时, 严重压缩了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空间, 也大大降低了马克 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 的地位 。 且很大程度上抛弃 了 马克 思主义政 治经济 学科学 的研究方 法及 其方法论体系。 ( 三) 在经济政策和制度研究层面 ,相 当 多的政治 经济学 教师和 学者热衷 于 “ 唯 上”而不 “ 唯实 ” ,盲 目 “ 跟风”而无特色 , 从不想 或不敢 坚持 自己 的经 济学论 点去对 经 济政策进 行解读 或者为 经济政 策的制定 给予指导 , 懒得 或者不敢有所反思。 ( 四) 在视野范围层 面,由于我们各种 条件所限 , 包括我们 的教育工作者的外 文水 平, 使我们的理论视野和案例视野仅仅 局限 在 国内范围 , 很少能把我们 的视野放在国际 层面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 。 结果是严重束缚 了我们教师的国际化 、注重 实践的思维方式 , 也必然使我们教育的学生 缺乏国际化 、全球化 、实践化的宽阔视野。
高校论坛 2 0 1 3年 7期 ( 中)
浅谈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思路
刘朔涛 何 花 苗艳平
( 郑州经 贸职业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0)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 。不仅 承担 着对当代 大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任 ,而且还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不 断深入发展 ,要求财经类专业的毕业 生具备曼扎实的经济 学基础 和更高的专业素养 。这对高校政 治经济学课 程的教 学也提 出了紧迫的更 高要求 . 要 求政 治经济 学的 教学要 与时俱进 ,改变原有的教 学思路和教法 ,从而更好地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 求,为 国家培养更加优 秀的人才服务。 关键词:政 治经济学;教学思路 ;教 法:改革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Capitalist)学 分: 2 总学时: 36实验(上机)学时: 无开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的基本问题,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从而科学地认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章 节 内 容 学时 第一章 导论 2课时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的特点。

经济规律的类型和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阶级性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6课时第一节商品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三节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4课时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和区分及其意义。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事情 。如何 能够 尽 量多 地吸 收 马克 思 主义 的基 本
二 、 于《 关 现代 政治经济学》 教材 的思路 与写 作大纲
柳欣 教授 发 言认 为 , 同意 本 书大纲 结构 , 书 他 本
原理, 创新其分析体 系, 更好地用于讨论我们现在 争
论 的这些 问题 , 需要进 一步探讨 的。 是
以来 的一些 新 的成就 。
引申到中国的实际问题 , 当然我们可以叫它是社会主
义 的问题 。资本主义部 分像马克 思 的 , 到社会 主义 部 分就全变成 西方经济学 的东西 了 , 教学起 来都 有 一定 困难 。许 多政 治经 济 学 教 材 , 一看 全都 是 西 方经 济 学, 从微观 到宏 观都是用 西方经济学 的原 理解 释 中国
维普资讯
西北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20 0 8年 5川 , 3 第 8卷第 3期 , y2 0 , o.8 N . Ma ,0 8 V 13 , o3 Junl f o h et nvri ( hl oh n oil c ne dt n o ra o N  ̄ w s U i s y P i sp ya dSca S i csE io ) e t o e i
治 经 济学 教科 书 中 , 本 主义 部 分 还 有 马 克思 的 观 资 点, 社会 主义部 分就 没 有 了 , 全是 西方经 济学 的分 完 析, 但解 释 的逻 辑 比西 方 经 济 学 的差 很 多 。如何 把
两 个部 分 连在 一起 , 如果 马 克思 是对 的 , 应该按 照 就
是政 策性 的中 央文件 的 汇编 。
曾 国安 教 授 在 讨论 中谈 到 , 治 经 济学 有 它 自 政
观 经 济 学和 宏 观经济 学这 样 的框 架下存 在 的 。他 个 人觉 得 政 治 经济 学是 现行 的 西方 经济学 所 没有 办法 可 以替 代 的 。政 治经 济学 所涵 盖 的 内容 与 西方经 济 学有很
志社蒋少龙 先生 , 高等教育 出版 社权利霞女 士等。
西北 大学相 关领 导 , 北 大 学 经 济管 理 学 院党 政 领 西 导和博 、 士生 5 人参加 了会议 。现 对会 议 内容 硕 0余
简要 总结如 下 :

大的差距 , 就是因为知识体系的差距 , 西方经济学现 行 模 式无 论怎 样发 展都 没有 办法 取 代政 治经 济学 。

国内政治经济学教学与教材 建设 的现状 与未 来趋势
柳欣教授 认为 , 经济理 论的变革 不是一 朝一 夕 的 事 , 治经济学 教 学 与教材 人 们 大都 不 满 意 , 以 对政 可 说 没有 一个理 论 问题 是没 有争 论 的 。政 治 经济 学 一 定要 以实际为基 础 , 至少 从基 本 的 逻辑 上 是对 的 , 或
【 经济研究】
《 现代政治经济学 》 教材编写研讨会综述
范 王榜
( 西北 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06 10 9)
20 07年 l 2月 6 日, 现 代政 治 经 济 学 》 材 编 《 教 撰 研 讨会在 西北 大学 举行 。出席 此次会 议 的专 家学 者有北 京 大学 经济 学 院 黄 桂 田教 授 , 旦 大学 经 济 复 学院石 磊教 授 , 武汉 大学 经济 学 院 曾国安教 授 , 开 南 大学政 治经 济学 研究 中心柳 欣 教 授 ,经 济 学 家 》 《 杂
将 资 本主 义部 分 和社 会 主义 部 分 串起 来 分析 , 这样
的好 处在 于很 好地 体 现 了本 书 大 纲 的 宗 旨, 以 马 即 克 思 主义 经 济学 为 基 础 。他 认 为 , 现 在 的很 多政 在
黄 桂 田教授 谈 到 , 去 的政 治 经 济 学教 材 包 括 过 政 治经 济学 的 资本 主 义部 分 和 社 会 主 义 部 分 , 普 但 遍 具有 明显 的两 张皮 特点 , 资本 主义 部 分 就 是 马 克 思 的资 本论 的浓 缩 版 , 会 主 义部 分 就 没 有 马 克 思 社 的那些 东西 , 尤其 是 改革 开放 以来 , 比一条 大麻 袋 好 里装 的各种 各样 的货 色 , 缺乏 逻辑 的一致 性 , 更多 的
其 思路 往下 推 , 当然重 要 的 问题 是 解 释 中国 的现 实
1 11
维普资讯
问题 。他 说 , 治经 济学 很有 必要 细化 研究 。当然 , 政
学 政治经 济学 一定 要 以实 际 为基 础 , 克思 主义 经 马
济学 的理 论来 分析 , 么可读 性就 差 了 , 那 如果 都按 照 这个来 写 , 就是 政 治 经 济 学最 大 的失 误 。过 去 编 了 几次 政治 经济 学教 材 , 看全 都是 西方 经济 学 , 微 一 从 观 到宏观 都 是 用 西 方经 济 学 的 原 理 解 释 中 国 的 事 情 。如果 能够 尽量 吸 收 马 克 思 主 义 的基 础 , 分 析 把 体 系改一 下 。而改 的 目的就 是 为了能够 更好 地用 于 讨论 我们 现在 争论 的这 些 问题 。 复旦 大学 石磊 教授认 为 在本 教材 写作过 程 中要
者是说完全可以证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 , 先讲
资本 主义部 分 , 这是 马克思 的 , 后从 这儿 引 申出来 , 然
写一本新的政治经济学教材 , 以便将 马克思 的经济 理论 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 , 同时也反映政治经济学
的 一些新 的发展 方 向 , 重 要 的 是 要 总结 改 革 开 放 更
白永 秀教 授 认 为 , 当代 政 治 经 济学 教 学 与 教材 存 在 着几 个 问题 , 一个 是重 复劳 动 , 另一个 是 内容 陈 旧 , 能及 时 反映 改革 开 放 以来 的一 些 新 理论 与实 不 践 动态 , 更难 以 全面 地 解 释 生 动 活 泼 的现 实 。还 有 就 是教 材 编写 得越 来 越 庞 杂 , 其 是 把 部 门经 济 学 尤 都 吸纳 到 其 中。 第 四个 问题 就 是 政 治 经 济 学 单 一 化, 好像 政治 经 济 学 仅 指 马克思 的政 治 经 济 学 。另 外 就是 政治 经 济 学政 治 化 。在这 种 情 况 下 , 要 编 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