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6 要说普通话学案(无答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

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

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优质内容,为教师
们教授该课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目标
- 提供一份详细、有层次、易于理解的教案,帮助教师有针对
性地进行教学;
- 引导学生有效研究,掌握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和技能。

内容
本文档包含了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多个单元的教案优质内容,每
个单元的教案涵盖以下要素:
-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预期结果;
- 教学重点: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 教学难点:标识本节课的难点,帮助教师针对性解决问题;
- 教学过程: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帮助教师有条
不紊地进行教学;
- 教学材料:列举所需的教材、教具和辅助材料,便于教师备课;
- 教学评价:提供简单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使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教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优质内容,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参考的重要工具。

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并提高语文水平。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6 要说普通话教案 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6 要说普通话教案 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6 要说普通话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什么是普通话,掌握“拧、捞、耽”等3个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说普通话。

3、思想情感教育:体验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学会说普通话。

2、难点:练说绕口令。

[教法]听听说说。

[教具准备]录音机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什么是普通话。

3、了解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讲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进行字词教学。

1、加点字注音:弄拧乜打捞耽误2、解释词语:五方杂处弄拧急不容缓三、听课文录音,学习课文。

1、什么是普通话?明确: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学生说说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教师归结: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增强“民族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教学质量3、学生复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苏州老太买盐四川女同志买男裤四川女同志掉鞋战士传令错误旗手打错旗语四、布置作业:向同学或家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

课文收集一个因不懂普通话而闹笑话的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把自己收集来的事例能用普通话说给同学听。

2、能用普通话练说绕口令。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

1、什么叫普通话?2、学讲普通话有什么重要意义?二、学生分组用普通话讲述故事。

推荐一名学生用普通话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回去收集的小故事。

三、教师小结。

四、练讲绕口令。

1、学生听绕口令《四和十》的录音。

2、学生跟读,注意和的区别。

3、学生练说。

五、布置作业:练说绕口令《收瓜瓜》。

(完整版)普通话教案

(完整版)普通话教案

普通话概述(第1--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汉语2. 掌握七大方言教学重点: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教学难点:七大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教学过程:1.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意感冒,适当饮食。

2.清点人数:【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很荣幸这个学期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即《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语言;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普通话。

要学好普通话我们就从了解普通话开始。

【讲授新课】一、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2、词汇方面(二)现代汉语的地位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二、现代汉语方言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6、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7、闽方言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三、普通话语言标准:以北京语音未标准音词汇标准:以北方词汇未标准词汇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四、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1、语言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普通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普通话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小结·巩固新课】本节课,学习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大家知道了普通话的由来,了解了七大方言。

望同学们课后复习,并完成作业,预习第二节的内容。

【布置作业】预读附录C的文章。

语音(第3--5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语音的三种性质2.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3.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4.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教学重点: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和语音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语音系统的掌握教学过程:1.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大度,退一步海阔天空。

2.清点人数:【导入新课】人与人之间的仙湖交流、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传达的。

什么是语音呢?就是指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汉语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教案

汉语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教案

汉语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教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1古代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三)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掌握生字词。

2、检查预习情况。

3、加强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寓言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相矛盾一、故设矛盾,导入新课1.用“自相矛盾”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我校的语文老师全部大部分来听课了。

(生笑)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矛盾。

师:噢!说错了。

我重新说一句,(看看外面)今天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生笑)师:又出问题了?生:晴天是有太阳的,布满阴云的天气怎么可以说是晴天?师:(板书“矛”和“盾”并进行书写指导)“矛”是什么东西?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师:“盾”是什么呢?生:是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师:(指着“矛”和“盾”)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师刚才说的那种句子。

3.让学生交流课前准备“自相矛盾”的例子。

师:其实,自相矛盾的事例还有很多,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前后矛盾。

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

可一看,心想,我写的这些字该算什么呢?二、初读感知1、要求: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

我的老师
学习目标:
1、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自学质疑
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黑痣()卜问()时辰()褪色()kē()头
纠纷() yú()钱焚香()狡猾()
2、查找作者魏巍的资料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
2、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

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3、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探究质疑
1、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2、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3、请提出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浙教版语文七上“论学”六则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语文七上“论学”六则word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了解孔丘和《论语》;了解“说”“识”等字的特定读音;把握“亦、殆、诲、厌、斋、辅”等字。

二、能力训练:熟读、背诵课文,初步学会熟读背诵的方式。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前人论学的道理,并借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重点、难点]一、重点:正确朗诵课文并明白得文意。

二、难点:明白得前四则文意。

[教具预备]录音机等。

[教学方式]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孔丘和《论语》。

二、了解“说”“识”等字的特定读音。

3、把握“厌、罔、殆、诲、亦”等字。

4、熟读朗诵前四则并背诵。

[教学进程](一)导入:前面学的两课是现代作家叶圣陶等作家论述学习适应、学习方式的文章,今天要学的是前人对学习的论述,(板书课题)“论学”确实是论述学习方面的问题。

(二)简介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开创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二、《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和他的再传门生辑录孔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

(三)学习前四则。

一、听前四则的录音,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说罔殆识诲矣二、学生朗诵前四则,要读得正确,读出语气。

3、分析这四则。

第一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体会,着重讲了求不的方式和乐趣,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必然的时刻去温习它,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欢乐吗?自己的优势他人不了解,却没有抱怨的情绪,不也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吗?”这则中要注意“说”通“悦”,愉快的意思,“时习”是按必然的时刻温习的意思。

学生依照注解自学第二则,教师略加点拔,点名学生进行翻译,并总结:第二则强调“知新”,温习,不是机械地简单重复,而应是从旧知识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触类旁通,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取得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如此就能够够做老师了。

”教师讲解第三则:罔:迷惑无所得,殆:恍忽而无依据,这则是说学习和试探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译文:孔子说:“只是念书,却不去试探,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试探,却不去念书,就会恍忽而无所依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6课我的老师【自研课导学】预习课(课外20分钟):第6课《我的老师》,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查找资料,魏巍的有关资料。

自主积累:自主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力争做到能认、会写、懂词义。

晨读课(20分钟):目标:1、全体同学朗读《我的老师》一文至少三遍,力争达成:读准生字、朗读流畅、读出情感。

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检效:组长检测各组员的课文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分钟):1.积累字词知识,理解“狡猾、援助、劝慰、纠纷、依恋”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并概括文章回忆了蔡老师的几件事。

3.理解本文在叙事和详略安排上的特点。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感受真挚的师生情感。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内容: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学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中思考:1、用红笔划出重点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2、说说文章回忆了蔡老师的几件事,概括时角度要一致,表述要完整。

(谁+干什么)3、划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预时8分钟)1、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给对方批改;对子间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1分钟2、四人互助组:副组长主持互助组内的互动,重点交流内容①怎样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内容;②文章是怎样合理安排材料的。

预时:5分钟3、八人共同体:展示单元一:班级诵读会建议:1、先为同学们正字、正音,2、选取段落,揣摩情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带动起全班同学诵读的氛围,比一比哪组同学读的最有感情。

展示单元二:感知形象建议:1、学会从具体句子中分析出蔡老师的形象。

(要抓住重点词语来分析)2、请手握教鞭结合板书进行口述,面朝同学,姿态大方,语速适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6要说普通话练习浙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6要说普通话练习浙教版

要说普通话练习【基础训练】(一)按拼音填汉字1.传令的战士普通话说得不够好,把“上午”说得很像“下午”,结果把事情dān误了。

2.她高声嚷嚷说:“我的鞋(hái)子掉在水里了!”游客们听说她的孩子落水,连忙帮他打lāo_______,lāo_____起来的是一只鞋!3.如果你的话音说得不正确,人家就会把你的意思弄nǐng_______了。

(二)关州人把“典型”说成“电影”,湖南人把“图画”说在“头发”,这四个词用普通话说应该是()A.diàn yīng diàn xíng túhuàtóu faB.diàn xíng diǎn yǐng tóu huàtúfaC.diàn yǐng diǎn xíng tóu fa túhuàD.diǎn xíng diàn yǐng túhuàtóu fa(三)“孩子”、“鞋子”、“男裤”、“蓝裤”准确的读音应该是()A.xiézǐhái zǐnān kūlān kūB.hái zǐxie zǐnàn kùlián kùC.hái zi xiézi nán kùlán kùD.xiézi nái zi lán ku nán kù(四)给下面一则绕口令注音,并流利朗读数葫芦葫芦架,挂葫芦,大虎、小虎抬头数。

小虎数有三个大葫芦,大虎数有两个小葫芦,大虎、小虎一起数,小葫芦、大葫芦,一、二、三、四、五,葫芦架上挂着五个圆葫芦。

【精读训练】(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答题学校里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不能用方言讲课,因为现在各大、中城市都是“五方杂处”,不用普通话讲课,学生就听不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说普通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普通话。

2、了解普通话语音方面的特点。

3、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及其规律。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

2、总结生活和学习中造成字音误读的原因。

【课前阅读】
相传洪水过后,天上出现了彩虹,上帝说:“我把彩虹放在云间,就是我与大地立约的记号,我使云彩遮盖大地的时候,必有彩虹出现在天空当中。

以此为约,水不再泛滥,不毁坏一切有血肉的活物。

天下人都讲同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

”之后,诺亚人开始在陆地上定居,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人类越来越多,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迁移,有一部分诺亚的子孙向东迁移,来到了地势平坦的巴比伦定居。

然而受惊的人类害怕洪水的再次到来,准备把所有的诺亚人联合起来建造一座能够通往天堂的高塔。

上帝是不允许人类怀疑的,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之间不能够沟通。

计划因此失败,这些人各奔东西,形成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语言。

这就是《圣经旧约》中的巴别通天塔的故事,它试图解释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语言,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语言的沟通对于人类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课前练习】
一、填空
1、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为基本方言,(
)为语法规范。

2、世界上大约有()种语言,汉语属于()语系。

3、汉语音节中至少有()个元音,至多有()个元音。

4、汉语有()个声母,()个韵母。

二、判断
1、汉语音节的辅音不能出现在元音后面。

()
2、汉语音节中必须是元音与辅音的结合。

()
3、汉语音节有的可以没有音调。

如:fāngzi ()
4、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就是音节的声母。

()
5、汉语音节必须有声母。

()
6、汉语音节的韵母一般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叫主元音。

()
7、汉语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可以随意组合形成音节。

()
8、“小褂儿”的读音应为xiǎo guà er()
9、汉语普通话有四个音调。

()
10、学习普通话即学会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
【课后总结】
1、列举一些我们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现象,并尝试从中找出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