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题
作品分析题

1.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得许多汉族文人只能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的初秋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2.简析《掷铁饼者》作者,米隆。
作品反映了竞技运动员健美而又富于力感的形象,在人体运动中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和理想之美。
作者成功的解决了人体在运动中的重心稳定和空间结构的两大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运动的空间节奏感,又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雕像都给人以美感的完整性和动势的真实性。
3.伦布朗的《夜巡》。
(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
(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的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4.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
(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5.王蒙的《靑卞隐居图》(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遁隐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下至山顶全貌,结构严谨,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士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在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6.简述李迪的《枫鹰雉鸡图》(1)是南宋时期难得的一副大画(2)构图新奇巧妙(3)捕捉住形象的瞬间形态,成功的营造出特定情节的气氛和意境。
面试设计作品测试题及答案

面试设计作品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创意B. 色彩C. 布局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时,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A. 用户体验B. 技术可行性C. 个人偏好D. 设计趋势答案:C3. 哪种颜色通常与宁静和放松相关联?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黑色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
答案: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通常包括:- 同理心(Empathize):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
- 定义(Define):明确问题的本质。
- 构思(Ideate):创造性地思考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 原型(Prototype):构建解决方案的实体或数字原型。
- 测试(Test):测试原型并收集用户反馈,以优化设计。
2. 描述一下在设计一个新品牌标识时,你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答案:在设计一个新品牌标识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 品牌定位: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它在市场上的定位。
- 目标受众:标识需要吸引和影响的目标用户群体。
- 色彩心理学:不同颜色对情感和感知的影响。
- 可识别性:标识在不同尺寸和背景下的识别度。
- 可扩展性:标识在不同媒介和应用中的适应性。
三、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设计作品,并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处插入设计作品图片或描述]答案:(根据具体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优点:1. 使用了和谐的色彩搭配,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
2. 布局清晰,重要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用户快速获取。
3. 图标设计简洁且具有辨识度,有助于品牌形象的传播。
需要改进的地方:1. 文字排版可能过于紧凑,影响阅读体验,可以考虑增加行距。
2. 某些设计元素可能与当前设计趋势不太吻合,可以考虑更新以保持现代感。
3. 交互元素的反馈可能不够明显,可以通过增强动画效果来提升用户体验。
四、实操题请为一家虚构的咖啡店设计一个简单的品牌标识,并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思路。
唐诗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考试题及答案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以下是一份唐诗考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唐诗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月下独酌》C. 《望月怀远》D. 《春江花月夜》答案:A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哪首诗中的名句?A. 《登高》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 《春望》D. 《旅夜书怀》答案:A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凉州词》C. 《出塞》D. 《望岳》答案:A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张九龄B. 王昌龄C. 高适D. 岑参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唐代诗人王维被称为“______”,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隐逸之情著称。
答案:诗佛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8.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而著称。
答案:王勃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1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杂诗》。
答案:王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李白的诗歌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静夜思》等。
12. 杜甫被称为“诗圣”,请简述其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
初三语文作家作品试题

初三语文作家作品试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选自《刘禹锡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
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答案】B【解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用反选排除法,A错,《陋室铭》选自《全唐文》;C错,《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D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故选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简答填空(4分)(1)艾丽莎的哥哥们被恶毒的王后诅咒,变成了。
(2)《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
(3)水泊梁山的第一任寨主是。
(4)“一辈子做车夫就是死路一条,穷人活该死,再要强也没用”,这是的感叹。
【答案】(1)野天鹅(2)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3)晁盖(4)老马【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水浒传》《骆驼祥子》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答案】(1)鲁迅藤野先生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解析】试题解析:这题的出题思想,主要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及运用。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如果考生阅读了这些作品,想必是可以把这道题做出来的。
这就提醒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学习方法,不仅要把课内书本的知识记牢,也要注重对名著的阅读和积累,既可以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让自己的修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
A.林语堂B.周作人C.刘半农D.钱玄同2.鲁迅在《两地书》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
A.社会批评B.艺术批评C.恶俗批评D.真话批评3.被郁达夫称赞为“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的作家是()。
A.钟敬文B.高长虹C.废名D.苏雪林4.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专集是()。
A.《他乡》B.《夜哭》C.《世纪的脸》D.《孤灵》5.法国大文豪瓦乃里曾为《我的母亲》作序,《我的母亲》的作者是()。
A.谢冰莹B.沈从文C.盛成D.钱钟书6.被聂绀弩称为现代散文的三绝之一的是曹白的()。
A.《消灭》B.《新的一代》C.《逃出北平》D.《呼吸》7.关于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生过三次争论,第二次争论发生在( )。
A.上海B.北平C.南京D.延安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昆明杂文作家群的是()。
A.闻一多B.谢觉哉C.吴晗D.钱钟书9.战斗杂文名篇《奉答王敬轩》的作者是()。
A.瞿秋白B.高长虹C.刘半农D.郭沫若10.闻一多发表在《新月》上,在复活古人形象方面十分成功的作品是( ) 。
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杜甫》11.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随感录时,常常署名“只眼”的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翟秋白D.钱玄同12.下列属于鲁迅早期的杂文集是()。
A.《二心集》B.《朝花夕拾》C.《坟》D.《呐喊》13.《巴黎的鳞爪》的作者是()。
A.徐志摩B.梁绍文C.冰心D.孙福熙1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泽泻集》的是()。
A.《故乡的野菜》B.《荔枝》C.《谈酒》D.《乌篷船》15.下列鲁迅杂文集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伪自由书》①《三闲集》①《且介亭杂文》()。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6.下列作家中,以细菌学科学小品为大众所熟悉,《细菌的衣食住行》的作者是()。
科幻画题目和创意说明

科幻画题目和创意说明一、星际探索题目:星际迷航:未知的旅程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艘宇宙飞船在广阔的星际空间中航行,目标是探索未知的星球和文明。
通过细节的描绘,如星球表面的纹理和光影效果,以及飞船内部的科技设备,展现了科幻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二、未来城市题目:未来之城:人类与机器的融合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未来城市的景象,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存,高楼大厦与绿色植物交相辉映。
人们使用先进的科技设备进行日常生活,如自动驾驶的车辆和智能家居设备,展示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三、生物改造题目:生物改造:超越自然的力量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人类通过科技手段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场景,如机械手臂、基因改良等。
这些改造不仅使人类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和适应能力,还拓展了人类的生存领域和可能性。
四、超级智能题目:超级智能:超越人类的存在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个超级智能机器人的形象,它拥有超越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伙伴。
通过描绘机器人与人类的互动,展现了科技对人类社会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深刻影响。
五、时空穿越题目:时空穿越:探索历史的旅程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个科学家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过去或未来的场景,目睹了历史或未来的重要事件。
通过时空穿越的概念,展现了人类对历史和未来的探索欲望,以及科技的可能性。
六、外星生命题目:寻找外星生命:未知的领域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艘宇宙飞船在寻找外星生命的旅程中,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星球和文明。
通过描绘外星生物的形象和星球上的奇特景象,展现了科幻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七、星际旅行题目:星际旅行:跨越星际的旅程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艘宇宙飞船在进行星际旅行的场景,穿越了未知的星际空间和黑洞。
通过细节的描绘,如飞船内部的科技设备和星际空间的奇幻景象,展现了科幻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八、未来农业题目:未来农业:可持续的食品生产创意说明: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未来农业的场景,使用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进行可持续的食品生产。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A.鲁迅B.某某某C.胡适D.李大钊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B)。
A.苏雪林B.郭沫若C.郑伯奇D.周作人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D)。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A.周作人B.胡适C.某某某D.鲁迅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A.《冬夜集》B.《女神》C.《尝试集》D.《雪朝》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A.朱自清B.徐玉诺C.郑振铎D.叶绍钧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16.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17.“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D)。
A.《我是一条小河》B.《帷幔》C.《吹箫人的故事》D.《蚕马》18.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C)。
美术色彩命题创作题目和作品

美术色彩命题创作题目和作品
美术色彩命题创作题目和作品指的是在美术创作中,根据给定的主题或题目,使用色彩进行创作表达的一种方式。
这种创作方式要求创作者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色彩的搭配、对比、调和等技巧,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创作出符合主题的作品。
以下是几个美术色彩命题创作题目和作品的示例:
1.题目:《春日暖阳》
创作者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变化,表现出春日暖阳的温馨、舒适和活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2.题目:《深秋的记忆》
创作者运用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对比,表现出深秋时节树叶的丰富色彩和环境氛围,让观众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美感。
3.题目:《城市的夜》
创作者运用暗色调和冷色调,表现出城市夜晚的繁华与冷漠,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对比,表现出城市夜景的独特魅力和氛围。
总结:美术色彩命题创作题目和作品指的是在美术创作中,根据给定的主题或题目,使用色彩进行表现的一种方式。
这种创作方式强调色彩的运用技巧和表现力,通过色彩的搭配、对比、调和等手段,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主题,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会计核算处理过程中,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互相结合的技术组织方式,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或者会计核算形式。
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及其相互关系;记账程序是指从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开始,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顺序和方法。
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汇总表(或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日记账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处理程序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和业务量大小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
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缺点集中体现在: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电算化会计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上述这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
账簿组织不再是账务处理程序的核心,会计核算形式从程序设计角度考虑也只需要采用一种就可以满足数据处理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应用到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开始了实验试点和研究阶段,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不断向会计电算化模式转化。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较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明确其相同于不同之处以及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相同点:1)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会计模式还是会计信息化模式,其目标都是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手工会计模式核算和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同样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制度。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会计核算软件始终是处理会计业务数据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所依据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手工模式会计核算所采用的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2、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区别:(1)会计核算所用的计算工具和数据、信息的载体(媒介)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使用的会计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纸张等,会计信息化模式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特点是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数据。
数据处理过程按程序自动完成,尤其是记账及报表产生的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手工会计模式的核算信息主要以纸张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模式的信息载体除必要的原始凭证外,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光盘等非纸张的存储材质上,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检索方便、快速。
(2)会计核算程序不同。
手工会计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关系。
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流程中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其控制的重点是在输入这个环节,由输入的会计凭证生成账簿和报表,这个程序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
一切中间过程都在机内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信息,都可以通过查询得到满足。
(3)随着核算程序的变换,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作用和关系也随之改变。
(4)账簿形式和错账更正方法;对账、结账和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核算采用平行登记法分别登记总账与明细账,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记账或过账的差错、数量或金额计算上的差错等,都难免发生,但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中不存在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都处于同一数据源,记账和过账都是由软件完成。
(5)账户设置方法和账簿登记方法不同。
(6)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不同。
在手工会计模式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依据会计科目类别或科目设置,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使会计正常运行。
在信息化模式会计中,会计工作的组织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主要依据,一般会计部门划分如下专业组:数据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
(7)内部控制制度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核算主要靠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工作流程,加强不同岗位间的稽核工作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而以会计核算软件运用为主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工作中的内控部分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容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
因此,其内容控制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工控制和软件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
(8)会计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系统一般有会计师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上级主管机构制定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并参考同行业的经验,针对企业工作的需要,拟订撰写而成。
有了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账册、报表都要根据打印机的要求重新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信息化下的一些特定的信息化制度。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会计核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会计核算模式,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
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发展,认证做好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提高会计决策能力,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