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维一枚金币

合集下载

论怪诞风格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论怪诞风格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论怪诞风格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刘思维(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怪诞风格因其对秩序与规则的挑战而流行于多种领域㊂陶瓷艺术也受到了这种风格的冲击,大量带有荒诞㊁怪异风格的陶瓷艺术作品涌入人们的视野㊂笔者通过对怪诞风格的分析,研究其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旨在为陶瓷提供审美方向及艺术价值上的突破㊂关键词怪诞风格陶瓷审美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4)03-0085-03O n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S t r a n g e S t y l e i nC e r a m i cA r tL i uS i w e i(J i n g d e z h e nC e r a m i c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x i,J i n g d e z h e n,333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S i n c e t h e20t hc e n t u r y,w i t h t h e r i s e o f p o s t m o d e r n i s m,t h e b i z a r r e s t y l e h a s b e c o m e p o p u l a r i n v a r i o u s f i e l d s d u e t o i t s c h a l l e n g e t oo r d e r a n dr u l e s.C e r a m i ca r th a sa l s ob e e n i m p a c t e db y t h i ss t y l e,w i t ha l a r g en u m b e ro f c e r a m i ca r t w o r k sw i t ha b s u r da n db i z a r r e s t y l e s f l o o d i n g i n t o p e o p l e's v i s i o n.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g r o t e s q u e s t y l e s i n c e r a m i c a r t,a i m i n g t o p r o v i d e ab r e a k t h r o u g h i na e s t h e t i c d i r e c t i o na n da r t i s t i c v a l u e f o r c e r a m i c s.K e y w o r d s:B i z a r r e s t y l e;C e r a m i c s;A e s t h e t i c s;A r t i s t i c v a l u e怪诞 一词本是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学术术语,其字面词义为怪异荒诞㊁离奇不羁㊂怪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或艺术特征在原始时期就已初露端倪,然而其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内的审美形式却很晚形成,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人对其进行正式而严肃的探索㊂19~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认知和审美的发展,怪诞风格的表达也由最初的 单纯想象 转变为 对现实的异化 ,这种与现实相连的艺术手法也逐渐使得怪诞被认为是一种人类对自身情感的表达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㊂在陶瓷艺术领域,怪诞风格也以其独特的形式为人类审美提供新的视角㊂1怪诞风格的概述 从被否定到被肯定怪诞作为一种艺术现象由来已久㊂在怪诞正式成为风格流派之前,罗马时期的建筑家维特鲁威就曾对这种艺术现象做出过评价: 细小的花茎支撑着人头或兽头,花顶上画着莫名其妙的不和谐的小雕像㊂这些东西过去从未存在过,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㊂ 他认为这些不合理的组合完全背离了世界的秩序,是一种混乱的想象㊂这种 混乱的想象 在15世纪以意大利语词汇洞窟(L a g r o t t e s c a和G r o t t e s c o与洞窟(G r o t t a))为基础,演变为 怪诞 一词,成为了一种风格流派㊂随着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推崇理性㊁秩序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数量日趋庞大,直到18世纪,怪诞的 非理性化 性质致使其仍然只能作为普遍意义上的贬义词存在,它是 可笑的 歪曲的 反常的 以及 荒谬物㊁对自然的歪曲 的代名词㊂至19世纪,怪但仍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表现形式,即便是黑格尔也对其感到厌烦: 我们不能在这种骚动混乱中找到真正的美 [1]㊂人们对怪诞的认知,在社会阶级矛盾激化㊁战争频发的19~20世纪发生了极大转变㊂在文学㊁艺术领域,怪诞的 扭曲 异化 不合理的拼接与组合 逐渐成为一种人文主义情感的发泄与表达方式而不再遭到贬低和排斥㊂作家维克多㊃雨果曾在其剧作‘克伦威尔“的序言中,把怪诞从虚妄的幻想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使其与现实关联而非单一的想象㊂沃尔夫冈㊃凯泽尔发扬了雨果的论断,在其著作‘美人和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中,他称其论述的怪诞是一种极具现代性且精辟的经典批评,他突出强调了其中阴森㊁恐惧的指向,是 疏远㊃58㊃(陶瓷艺术)2024年03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刘思维(1995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㊂或异化世界的表达 [3]㊂此外,还有菲利普㊃汤姆森在‘论怪诞“中就怪诞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阐释, 怪诞乃是意图祛除世界上一切邪恶势力的一种尝试 ㊂他指出: 怪诞乃是作品和效应中的对立因素之间不可调节的冲突㊂ [2]所以可以认为,怪诞的一系列定义是 有着矛盾内涵的反常性 ㊂怪诞是以矛盾的方式呈现的,是由滑稽与恐怖㊁过分与夸张构成的不可调和之存在㊂2 怪诞风格在陶瓷艺术中的表达形式对现实世界的异化怪诞艺术的怪诞性往往和真实性对立统一,完全凭借想象所产出的作品不能被视作怪诞,因为它并未与现实产生联结,只作为一个孤立的精神产物而存在㊂只有将作品与现实有意识地结合,才能产生怪诞㊂因此,在陶瓷的艺术创作中,适当对真实事物采取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以达到 怪诞意趣 的目的更能体现出一种艺术的自由张力㊂2.1 异化的人从人类世界的第一尊造像出现以来,人物一直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题材之一㊂从史前世界到现今,人类对自我的塑造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㊂不过我们依然能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塑像中看到怪诞形式的影子:公元两万多年前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女性的身体部位,如丰臀宽胯,硕大的胸部造型,以表达原始人类的母神崇拜与生殖崇拜(见图1)㊂然而,这些造型并非现实的真相,而是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远古人类的生存希冀㊂当代艺术家也依然会采用这种类似方式去表达带有 怪诞 风格的人物,如P a t r i c i aR i e g e r 的陶瓷艺术作品‘T w oV i e w sO n eW i n d o w “中长着四只胳膊的双面人像,他的胳膊伸向不同的方向,仿佛在实现某种摸图1多地区均有女神像出土图2 ‘T w oV i e w sO n eW i n d o w “索与探寻㊂这样的人体全然不属于真实的人类形态,难免让人产生怪异的感受,不同的观者自会由作品引发联想,从而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㊂这也是怪诞艺术作品想要呈现给人们的结果,即并非单纯的以 让人产生怪诞之感 为目的,重点在于 产生怪诞之感 之后的,人们的自我深省以及外化的行动㊂2.2 异化的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㊃泰勒曾提出了关于原始人的哲学基础理论 万物有灵观 ㊂如缅甸的克伦人相信植物也像人和动物一样有自己的灵魂㊂远古先民也会赋予动植物崇高的意义,通过对其本来面目的改造和再创作,最终使其偶像化,或成为人们拜谒的对象,或成为统治者以统治㊁震慑为目的,用以加强 君权神授 这一观念的手段㊂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当一件艺术作品将物的形象通过某种程度的拼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人类前所未见之物,或者为其赋予人性㊁神性或怪奇性,使之与人 产生瓜葛,成为了一种似是而非的 人 ,无疑会引发人们的惊诧㊁恐惧,甚至是崇敬之感㊂一些考古发现也佐证了这样的畸变形式:在古埃及‘亡灵书“中就画着长有豺头的死神阿努比斯的图像,这些怪异的结合无疑对当时的人民产生了一系列的精神操控作用㊂而在当今陶瓷艺术领域中,将物进行畸变改造的创作也是十分常见的,但这样的组合早已与政治和神性脱离,艺术创作更多的关注当下社会问题:人类对世界的观点以及对自我的反思㊂以色列陶艺家R o n i tB a r a n g a 以其设计的 B o d y o fW o r k系列作品(见图3)而被广大中国艺术爱好者所熟知㊂在她的作品中,手㊁口等器官被编排安置在精致的餐具上,这似乎很难用常规的美学来定义㊂但是当这些餐具汇聚到一起时,手指唇舌相互交错,给人一㊃68㊃ 陶瓷 Ce r a m i c s (陶瓷艺术)2024年03月种莫名的紧迫感,而这种紧迫感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观者内心的某种渴求㊂另一位陶瓷雕塑艺术家J e s s i c a S a l l a y-C a r-r i n g t o n也擅长将不同形象进行重组和再创(见图4)㊂或将动物的头部与女性人体相结合,或将不同动物的特征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形象,陶瓷的易碎性与脆弱性恰好也符合作者对集体中的个体,自然中的生物以及男权社会下的女性问题的关注㊂图3 R o n i tB a r a n g a 作品图4J e s s i c aS a l l a y-C a r r i n g t o n作品3怪诞风格的艺术价值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说,美是指一种使人感到舒适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㊂而怪诞风格中的扭曲畸变形象往往与传统意义上的美相去甚远㊂随着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人们对美的认知逐渐多元化,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终其一生去追求 恶之花 ,并将这种与传统的美背道而驰的意象表述为一种 英雄气概 ㊂在传统的秩序世界里,人们需要遵循准则:怪奇故事的出现,是为了使群众从中得到教化㊂强调善恶有报,以达到某种理性的统一;幻想中的巨兽被赋予特定的灵性,使人感到恐惧,其目的与前者别无二致㊂而当怪诞成为一种审美形式而被人们接纳之时,时空以及固有的秩序被打破,从而为人类看待世界增加了新的可能:怪诞风格的艺术作品取材自现实,却突破了素材原本的样式,为观众提供了比现实更自由的想象空间㊂刘法民曾对怪诞艺术形象进行概括,即用最熟悉的构成最陌生的,用最美善的构成最丑恶的,用最现实的构成最超现实的,用最非人的构成最人体的[4]㊂总之,怪诞脱离了正常逻辑和思路,是带有解放和颠覆意味的㊂4结语怪诞风格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现实的异化表现出来,可将其总结为对自由愿望的满足,对陌生惊奇的创造㊁至情至理的表现,对自我的深层关注以及对哲理或观念的表达㊂其语义已由艺术审美转变为对人的精神的关注㊂在陶瓷艺术中,怪诞风格还处在相对冷僻的的境地,依然缺乏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㊂但怪诞作为一种艺术风格颠覆了传统的秩序与美学,在其与陶瓷艺术融合时,能够充分利用陶瓷泥土的可塑性,烧成后的易碎性㊁脆弱性等特质去表达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关系的 不适感 ,这种 不适 往往隐藏着人类最本质的理想主义㊂参考文献[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朱光潜,译.合肥:教育出版社,1992.[2](英)菲利普㊃汤姆森.论怪诞[M].孙乃修,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3](德)沃尔夫冈㊃凯泽尔.美人和野兽 文学艺术中的怪诞[M].曾中禄,钟翔荔.译.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4]刘法民.怪诞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陈方瑞.乌托邦式美学追寻 超现实主义艺术中的怪诞美学研究[J].艺术教育,2023(9):61-64.[6]王敬,韩雨蒙,王晶宇.当代首饰艺术中怪诞美学表现特征探析[J].艺术工作,2022(5):86-90.[7]卢春红.从 怪诞 到 时尚 :西方美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分野和过渡[J].哲学动态,2022(8):117-126+128.[8]刘法民.怪诞审美形态学评论方法[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4):75-82.[9]汤雨露.难以交流的孤独困境 从怪诞美学的角度看‘伤心咖啡馆之歌“[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1(9):157-158.[10]王煜.怪诞艺术美学对招贴设计的思维启发[J].大众文艺,2017(1):60.㊃78㊃(陶瓷艺术)2024年03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作者:孙国维来源:《文化交流》2017年第11期国庆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盛大展览,向观众推出上世纪43位我国杰出的文学艺术巨匠。

二楼4号展厅前面,陈列着巨幅齐白石《松鹤旭日图》和张大千《华山云海图》以及鲁迅的《自题小像》手稿,还有关山月的梅花图《俏也不争春》。

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徜徉在大师们遗留下的文化艺术精品之前,共享这百年难遇的文艺大餐。

在这之前,北京举行了《百年巨匠》研讨会,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悉数到会。

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百年巨匠》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的拍摄、宣传、巡展来激励后人,砥砺奋进。

这次国博展示的43位文学艺术大师的作品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其背后凝聚了摄制团队多少辛酸和心血。

他们奔波于全国和世界各地,采访了大师们的亲朋好友及相关人物,有的则完全依靠民间力量的推动和投入。

这些巨匠大都谢世,有的线索还不在国内,寻找起来十分困难。

总策划和总制片人杨京岛说:“我和《百年巨匠》的7位总导演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这代人从困难时期过来,一路打拼,到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就想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他足足花了20年的光阴,通过各种锻炼和学养,与书画巨匠结缘,来积累和沉淀。

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关山月、吴作人、吴冠中、黄胄、赵朴初、启功等大师的友谊。

为筹措资金,他下海经商,办起了广告公司。

他帮助国内知名书画家举办了几十场笔会和画展,并为他们出版了上百种画册和图书。

进而积累了可贵的人脉资源和商业渠道。

他还不远万里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寻探张大千的儿子张保罗,从这位老者嘴里掏出了珍贵的“活档案”。

张大千虽然子女众多,但常在身边的只有张保罗,张保罗在日常的随侍中耳濡目染,对父亲的创作生活和艺术作品十分熟悉。

杨京岛以三顾茅庐的真诚和苦口婆心,终于打动了隐居在美国加州卡梅尔小镇别墅“可以居”的主人。

《一枚金币》

《一枚金币》
诚实守信
诚实是为人之本,守信是立身之道。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追求真实与诚实
01
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真实,不虚伪、不 做作,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 真诚与信任。
03
02
丽丽的情感线
04
与约翰的交锋
阿里在试图使用金币的过程中,与富商约翰 发生冲突,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金钱与 价值的较量。
丽丽对阿里的感情逐渐升温,她希望阿里能 够明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金币,而是在 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阿里的觉醒
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阿里终于明白,真正 的财富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人生的体 验、情感的真挚和精神的富足。他最终放下 了对金钱的执着,与丽丽共同创造属于他们 的美好未来。
欲望的无尽
金币代表了一种无尽的欲望,人们往往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却忽视了内心 的真正需要。这种无尽的欲望最终可能导致人们的堕落和毁灭。
价值观与道德观
价值观的体现
金币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在故事中,不同角色对金币的追求和态度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价 值观,如贪婪、善良、无私等。
道德观的考验
金币作为一种诱惑,可能引发道德上的冲突和考验。角色在面对金币时的选择和行为,体现了他们的 道德观和良知。因此,金币也成为了一种检验人们道德品质的符号。
主要人物介绍
阿里
01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贫穷的青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
运。
丽丽
02
阿里的青梅竹马,善良美丽,对阿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感动中国人物之奉献作文素材7篇

感动中国人物之奉献作文素材7篇

感动中国人物之奉献作文素材7篇感动中国人物之奉献作文篇1相传古时在欧洲某城要铸一个大钟,不只外观要很美丽,声音也要清脆,好叫民众一闻钟声就被吸引前来礼拜堂敬拜神。

所需款项由市民自由奉献。

居民之中有一极贫小姑娘名叫安纳提,父已去世。

母作佣人,生活相当窘迫。

但是安提纳诚心爱主,巴不得在铸钟的事上有份。

有一天,因为帮忙他人搬运杂物,人家送给她一个铜元。

她起初推辞说:“请你收回,我并不是因为要钱才来帮忙你。

”之后因为推辞不掉,她就征得母亲同意,持往献金处,献上作铸钟之用。

她见别人都在献上大笔款项。

当收款人看见她光着脚,穿的又破,并且仅持一个铜元,羞羞答答的在那里递上之时,收款人说:“什么,一个铜元,我们那里不要铜元,快拿回家去吧!”她回去一见母亲,就哭着说:“母亲,他们不肯收我的铜元。

”母亲安慰她说:“不要紧,天父明白你的心,你不必忧伤。

”安纳提只得又把铜元收藏起来。

钟铸好后,经过多次的修整,所发声音总是不和谐。

铸钟的技工,虽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

有的人说,铸匠的手艺不佳,有的人说,是因天气不合,最后有一人问说:“请问铸钟的款全用上了吗?”收款人说:“所有奉献的款都已用在这事上了;但是有个贫穷的女孩子拿来一个铜元,我没有收她的。

”那人说:“啊,我们若是不收那个奉献,我敢相信,这钟声永远不能和谐。

”那收款人说:“这真是不近情理。

”但是群众都说:“我们该把那女孩子找来。

”于是有人立刻找到安纳提,对她说:“你快快拿着你的铜元去献上吧。

”安纳提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她按照所说的献上了她的铜元。

当人再敲那钟时,钟声真的和谐了,极其好听。

民众十分欢喜,同声说道:“安纳提的奉献最多。

感动中国人物之奉献作文篇2他出生于广东东莞的名门望族,曾祖父是民国时期担任过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总理的伍廷芳。

他15岁时师承黄君璧、张大千、赵少昂等国画大师,学习中国画,还成为赵少昂的入室弟子。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已经在书画界功成名就,在香港及国外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并编辑出版了《中国历代名画选集》《郑板桥兰花选集》等众多图书,饮誉海内外。

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价格记录选录

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价格记录选录

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价格记录选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当中包括了许多具
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中国文物
不幸流失海外。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文物的拍卖价格时高时低,但通常都
是高价成交。

以下是一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记录选录。

1.「东方之珠」瓷器
2.佛像
中国佛教影响广泛,许多佛像也成为了中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海外的佛像通常是从中国的寺庙中私自运出的。

在拍卖市场上,一尊历
史悠久、工艺精湛的佛像的拍卖价格通常也是数百万美元。

3.玉器
中国的玉器制作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流失海外
的中国玉器通常是出土文物,带有历史痕迹和独特的工艺。

在拍卖市场上,一件精美的中国玉器可以以数十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4.字画
5.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在古代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流失海外的青铜器通常
是从古代贵族家族中流失的。

在拍卖市场上,一件精美的中国青铜器可以
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CCTV大型纪录片《货币》十集全介绍

CCTV大型纪录片《货币》十集全介绍

CCTV大型纪录片《货币》十集内容简介她是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的泥板,她是黄河远古文明用于交易的贝壳,她是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的黄金,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老银行家族的徽章。

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陌生的——她,就是货币。

从46亿年前地球的诞生,到250万年前人类的起源,从5500年前隐藏的最早的货币历史,到250年前工业文明的到来,从67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到今日国际货币体系的再重建……货币从最初的起源、到局部的通行,从站在国际贸易的制高点,到今天成为世界经济浪潮中最棘手和根源性的课题。

人们对货币从哪里来,和她又将如何影响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期待——货币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债券?是黄金,是钻石?是财富,是国家意志?是梦想,还是其他?——让我们共同穿越历史,带着对货币的渴望和疑问,一起进入货币的世界……《货币》的主创团队将由完成了《大国崛起》、《水问》、《华尔街》等央视重大选题的核心骨干成员组成,金融团队汇聚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在华尔街等世界金融中心工作生活多年的业内人士。

《货币》十集分集内容简介如下:第一集:有价星球对于普通民众,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等生僻词汇开始搅动日常生活。

自货币诞生后,地球上每一物件都可以货币化,货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和丰富,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失去温暖变得冰冷。

那么,货币究竟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整个地球的转动?第二集:从哪里来最初的货币是贸易的工具,中世纪的犹太人发掘货币的资本价值,意大利的城邦帮助货币完成了从货币到资本的跨越。

那么,为什么是犹太人?为什么是意大利城邦?货币成为资本需要怎样的土壤?第三集:黄金命运黄金本身是一种商品,也是人类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

本集在人类几千年的货币史中,试图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黄金是如何成为国际货币,又是如何被美元取代的?回归金本位的争论是基于怎样的世界货币环境?我们对黄金的探讨也是对人性的探讨。

三十年后的一场拍卖会

三十年后的一场拍卖会

三十年后的一场拍卖会
三十年后的一场拍卖会
三十年后的一天,我被邀请去参加地球上最后一场拍卖会。

我坐上飞机,却不见昔日湛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满眼只有灰暗,脚下是无边无际的沙漠,黄沙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终于到了目的地。

走出机场,往四周一瞧,啊呀!怎么还是沙漠?这时,我发现许多人都聚集在一片沙地里,场面非常热闹。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

哦!原来拍卖会就在这儿。

只见三个小姐端着托盘,在场内叫喊着:“拍卖地球上最后一棵小树苗,起价一千一百元!”“拍卖地球上最后一株小草,起价九百九十元!”“拍卖地球上最后一瓶矿泉水,起价六百零一元!”
“天哪!”我大喊起来,“我不是在做梦吧?”难道我们的地球上再也看不见一片绿洲了吗?难道从前那鸟语花香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时间又回到了今天。

现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再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保护地球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让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否则,在不远的将来,地球上真的会出现最后一场拍卖会。

【叙事】一场精彩的拍卖会

【叙事】一场精彩的拍卖会

【叙事】一场精彩的拍卖会这是一个繁华都市中的拍卖会,屋内灯火辉煌,人群熙熙攘攘。

各种绝世珍宝在展台上闪闪发光,让人目不暇接。

人们激动地聚在展台旁,等待着一场精彩的拍卖会。

在场的人们都是富豪和收藏家,他们手握重金,眼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大厅中央有一个高大的讲台,上面放着一块红色的绒布,这是今天的拍卖品。

拍卖师站在讲台上,手持一支银色的拍卖槌,神色庄重,英俊潇洒。

他清了清嗓子,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布:“各位贵宾,今天我们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拍卖品,这是一件来自古埃及的法老王的陵墓里出土的宝物,价值连城,珍稀无比。

”拍卖师的话一出口,台下的人们都不禁激动起来,纷纷竖起了耳朵,只等着听下文。

这时,工作人员将拍卖品放在了展台上,众人纷纷侧目而视,瞪大眼睛,似乎在努力分辨着拍卖品的真伪。

这件拍卖品是一只雕有神秘图案的金色饰盒,盒子里面还有一片闪闪发光的宝石。

据说这宝石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够保佑拥有者平安财富。

随着拍卖师的介绍,众人的兴致更加高涨,仿佛已经忘记了这宝盒的价格以及它的历史背景。

接着,拍卖会很快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当第一声槌响起的时候,一片嘈杂的喧嚣声成了拍卖厅主旋律。

各路豪客纷纷投出了高价的竞拍价格,场面一波三折,热闹非凡。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场拍卖逐渐吞噬。

终于,在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一位身份不明的神秘男子以一个天价买下了这只宝盒,并将它收入怀中。

随后,众人纷纷掌声雷动,经验万端的拍卖师更是显得得意洋洋,终于有了一套珍贵的工艺品,让整个拍卖会达到了一个高潮。

拍卖会的大厅内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

众人可谓是欢天喜地的样子,享受着这场难得的盛宴。

这场精彩的拍卖会成为了城市的一大事件,人们纷纷谈论起这场拍卖会,赞叹着那神秘男子的胆识和眼光。

这一天,整个都市都被这场繁荣昌盛的拍卖会所点缀,而一段传奇的故事也随着这场拍卖会深深地镌刻在了人们的心里。

这是一场充满着激情与欢乐的盛宴,也是一段用金钱和智慧交织而成的传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格鲁吉亚的童话故事——《一枚金币》。

板书:一枚金币
二、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新朋友(生字新词)。

1、小检测。

(分组比赛)
(1)我会读:枚炉晓疯差(chāi chā chà cī)事
(2)我会写:币懒惰俭挣筋
2、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刻画了几个人物?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引导通过反义词感受人物的形象。

)板书:父亲辛勤省吃俭用
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
三、品读父亲“受不了”。

1、师过渡:天下的哪对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可是文中这位父亲面对这样的儿子感受又如何呢?(用文中的词:受不了)
2、文中几次出现“受不了”?(两次)分别是说谁的?(老人儿子)
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老人的“受不了”?想象一下老人的心情怎样?(痛心、愤怒……)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4、夫妻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可见妻子是个怎样的人?
四、分组学习三次挣金币,分析儿子为什么“受不了”?
1、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哪些自然段写第一次得金币?哪些自然段写第二次得金币?哪些自然段写第三次得金币?
2、根据表格提示分组学习三次得金币。

3、母亲两次给金币体现了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母亲娇纵溺爱
4、想象前两次父亲的心情?有感情朗读父亲当时说的话。

看到儿子的改变,父亲的心情会发生哪些变化?有感情朗读父亲当时说的话。

5、分析同样三枚金币,价值相同,遭受同样的待遇,为什么第三次儿子的反应与前两次截然不同?想想儿子在挣金币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创造
板书:劳动——财富
珍惜
6、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吗?当你真切感受到父亲三次扔金币的良苦用心时,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7、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
五、联系实际,谈话延伸。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父母,现在他们有的在田间劳动,有的在工地上干活,有的在街上叫卖……他们靠辛勤的劳动供大家吃饱穿
暖、上学、娱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快快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吧?
六、在歌曲《劳动最光荣》中结束。

板书:
父亲辛勤省吃俭用
创造
一枚金币儿子懒惰花钱如流劳动——财富
母亲娇纵溺爱
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