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修辞题
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和修饰手段,通过巧妙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高考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考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以下句子中属于排比句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高山流水,不相为谋。
C. 你追我赶,欢乐无边。
D. 红日西斜,白发苍苍。
答案:C2. 下列修辞手法中,属于拟人的是: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 秋风萧瑟,洪荒之力。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星星神力,守护着我们。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的是:A. 明朝果断,决不重新评价伟大的力量。
B. 黑夜围绕,如同吞噬一切的恶魔。
C. 雨后的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D. 天空布满了乌云,预示着风暴的到来。
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并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并列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将同样作用的成分平行列举。
并列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明确、简明扼要,增强语言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并列修辞手法广泛运用于各类文体中,如散文、诗歌、小说等。
通过并列手法的使用,可以使作品的叙述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 请举例说明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拟人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东西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具生动性和情感表达力。
例如,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把"断肠人"与"天涯"进行拟人,使诗句更富有情感,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结合修辞手法,写一篇文章,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流畅,语句通顺:题目:记叙你参加学校文艺汇演活动的经历。
(文章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提示,可自行发挥)答案:我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高考常考的九大修辞手法总结性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常考的九大修辞手法总结性练习与答案解析一、比喻:生动形象,描摹刻画。
1.(模拟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写脱贫的文章,我走进山东管理学院的图书馆。
一排排书橱是一块块田地,书橱里的书是无数朵盛开的鲜花,学子则是一只只蜜蜂,在田地间穿梭。
图书馆里,人人捧读心爱的书籍,那翻动书页的声音似数以万计的蜜蜂在匆忙地采花蜜时发出的吟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收获季节特有的气息。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1.【答案】①句子将一排排书橱比作一块块田地,把书比作鲜花,把学子比作蜜蜂,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书橱和田地的排列方式相似,书和鲜花都是美好而吸引人的事物,学子汲取知识养料与蜜蜂采蜜相似,学子在书橱间走动与蜜蜂在田地间穿梭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审题很关键。
考生需明白,题目不是要求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而是分析比喻的相似性,即分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考生通过阅读文本,准确把握本体和喻体,不要遗漏,并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答题时,考生要先答出画横线句子涉及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具体分析这些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画线句子“一排排书橱是一块块田地,书橱里的书是无数朵盛开的鲜花,学子则是一只只蜜蜂,在田地间穿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橱”比作“田地”,书橱和田地的排列方式相似,都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把“书”比作“鲜花”,书和鲜花的相似点是它们都是美好而吸引人的事物;把“学子”比作“蜜蜂”,学子汲取知识养料与蜜蜂采蜜相似,学子在书橱间走动与蜜蜂在田地间穿梭相似。
【思路】比喻+比喻解读(本体和喻体)+相似性解读二、比拟:使表现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2.(模拟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经是一座城堡。
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提升(附参考答案)

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提升(附参考答案)
1. 概述
本文旨在为高考考生提供一份修辞手法专项训练,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提升自己在高考中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相应的练题及参考答案。
2. 修辞手法练题
2.1 比喻
- 练题: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境:
- 她的微笑如春风拂面。
- 参考答案:她的微笑宛如和煦的春风,温暖而令人愉悦。
2.2 拟人
- 练题:请用拟人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境:
- 雨水亲吻着大地。
- 参考答案:雨水像情人一样亲吻着大地,轻柔而又温暖。
2.3 排比
- 练题:请用排比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境:
- 勤奋、努力、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 参考答案:勤奋、努力、坚持,这三者是成功的关键。
2.4 比较
- 练题:请用比较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境:
- 她美如花儿。
- 参考答案:她的美丽像花儿一样动人。
3. 总结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专项训练,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练题能对考生在高考中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注:本文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可能有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
考生在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进行作答。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月亮像玉盘一样圆润。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答案:A. 比喻 B. 比喻 C. 拟人 D. 比喻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对偶B. 排比C. 夸张D. 反问答案:A. 对偶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反问B. 比喻C. 反语D. 拟人答案:B. 比喻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夸张B. 拟人C. 排比D. 反问答案:A. 夸张5.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锋利。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反问答案:A. 比喻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夸张C. 反问D. 对偶答案:B. 夸张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拟人B. 反问C. 排比D. 比喻答案:A. 拟人8.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反语B. 夸张C. 比喻D. 反问答案:A. 反语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反问B. 拟人C. 比喻D. 夸张答案:B. 拟人10. “他的心像玻璃一样透明。
”这句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反问答案:A. 比喻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在修辞学中,将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
答案:拟人2. 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________。
答案:反问3.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
答案:排比4. 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来表达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高中修辞专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修辞专题练习题及讲解修辞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语言的美化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高中修辞专题的练习题及简要讲解:1. 比喻:请根据以下场景,使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个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景。
- 练习题:小明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就像_________。
- 讲解: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不同事物通过相似点联系起来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比喻小明为“沙漠中的旅者”,渴求知识的甘泉。
2. 拟人:请用拟人手法描述一场春雨。
- 练习题:春雨悄悄地_________。
- 讲解:拟人是将人的情感、行为赋予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描述春雨“轻轻地抚摸着大地”,赋予春雨以温柔的人类特质。
3. 排比:请使用排比句式表达对青春的赞美。
- 练习题:青春是_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_。
- 讲解:排比是通过并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来增强语言节奏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表达青春是“激情的火焰”,“梦想的翅膀”,“未来的希望”。
4. 夸张:请用夸张手法描述一个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 练习题:他对数学的热爱,仿佛_________。
- 讲解:夸张是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夸张地描述他对数学的热爱“仿佛数学是他生命中的氧气”。
5. 反问:请用反问手法表达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练习题:难道我们不应该_________吗?- 讲解: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用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表达“难道我们不应该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吗?”6. 设问:请用设问手法引发读者对时间价值的思考。
- 练习题:时间是什么?是_________。
- 讲解: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读者思考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设问“时间是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效果。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答案:A. 拟人;B. 借代;C. 夸张;D. 比喻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城”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借代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仗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排比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啼不住”和“万重山”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夸张7.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中的“去欲尽”和“复西斜”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反复8. “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青”和“悠悠”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叠字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长久”和“千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夸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排比”和“对偶”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
答案:排比是指在句式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连续使用,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
对偶则是在字数、结构、意义上都相对称的两个句子或短语,用以表达相同或相反的意思,使语言更加和谐、对称。
2. 请举例说明“夸张”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夸张是一种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来表达作者情感或强调某种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如,在《水浒传》中,描述武松打虎时,用“武松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夸张武松的勇猛,从而突出其英雄形象。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50分)1. 论述“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和区别。
答案: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使抽象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
语文高中修辞手法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修辞手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A. 拟人;B. 设问;C. 夸张;D. 比喻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二、填空题3. 请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填写相应的句子。
- 拟人:___________- 比喻: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答案:拟人:花儿在风中翩翩起舞。
比喻:他的心像玻璃一样脆弱。
夸张:他的笑声震得整个山谷都在回响。
三、简答题4. 请简述“对偶”修辞手法的特点,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两个句子或短语在结构、字数、意义上呈现出对称或对应的关系,使语言更加和谐、节奏感更强。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论述题5. 论述“反问”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实际上并不期待回答,而是用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反问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鲁迅在《呐喊》中写道:“难道我们中国人就永远这样吗?”这句话通过反问的形式,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还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积累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修辞题
〔2008〕8.对下列各旬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从外面看,一只睡醒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 ②乌云像移动的山,似起伏的海,奔涌聚合.
③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向领导请示请示.④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荣. A.①拟人②明喻③夸张④反复B.①比喻②排比③借代④排比c.①拟人②排比③夸张④排比D.①暗喻②借喻③借代④反复〔2009〕8.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迷迷蒙蒙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比喻夸张借代比喻 B.比喻比喻借代比喻
c.拟人夸张拟人借喻 D.比喻拟人借喻拟人
〔2010〕8.依次分析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
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④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灭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A.比喻引用对偶借喻B.比喻反语夸张借代 C.拟人反语夸张借代D.拟人引用夸张借喻
〔2011〕8.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①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流声.仰头西望,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舞动.
②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③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④任何共产党员都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A.①借喻②暗喻③拟物④借代B.①借代②暗喻③拟物④借喻
c.①借喻②拟物③拟人④借代D.①借代②暗喻③拟人④借喻
〔2012〕8.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他肚里有墨水儿,脑瓜又活,看个文件什么的.都比别人理解快.
②读—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③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拣走了草地上的露珠.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A.借代拟人比喻夸张 B.借代比喻拟人夸张
c.借代比喻比喻比喻 D.借喻拟人拟人夸张
〔2013〕8、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③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拟人设问夸张引用
B、比喻设问借代夸张
C、拟人反问借代夸张
D、比喻反问夸张引用
〔2014〕8、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岸上的柳树倒映在水中,好像在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②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③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④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反复
B、①比喻②排比③借代④排比
C、①拟人②排比③借代④排比
D、①比喻②比喻③夸张④反复
〔2005〕9.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3〕手脚像芦柴棒一样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惨.
〔4〕理想是化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A. 〔1〕排比〔2〕比喻〔3〕比喻、夸张〔4〕夸张、排比
B. 〔1〕对偶〔2〕借代〔3〕比喻、排比〔4〕比喻、排比
C. 〔1〕排比〔2〕借代〔3〕比喻、夸张〔4〕比喻、排比
D. 〔1〕对偶〔2〕比喻〔3〕比喻、排比〔4〕夸张、排比
〔2005〕9.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偶〕
〔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借代〕
〔3〕手脚像芦柴棒一样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惨. 〔比喻排比〕〔4〕理想是化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比喻排比〕
〔2008〕8.对下列各旬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从外面看,一只睡醒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拟人〕
②乌云像移动的山,似起伏的海,奔涌聚合.〔比喻明喻〕
⑨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向领导请示请示.〔夸张〕
④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反复〕
〔2009〕8.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迷迷蒙蒙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比喻明喻〕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③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借代〕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比喻明喻〕
〔2010〕8.依次分析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明喻〕
②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 〔反语〕
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
④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灭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借代〕〔2011〕8.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①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流声.仰头西望,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舞动.〔比喻借喻〕②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比喻暗喻〕
③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拟人拟物〕
④任何共产党员都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借代〕
〔2012〕8.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他肚里有墨水儿,脑瓜又活,看个文件什么的.都比别人理解快.〔借代〕
②读—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比喻暗喻〕
③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拣走了草地上的露珠.〔拟人〕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