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解答题大全

二年级下册解答题大全

二年级下册解答题大全1. 数学1.1. 算术1.1.1. 加法- 问题: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解答: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将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

如果总和超过9,则将十位数的进位加到百位数上。

1.1.2. 减法- 问题: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减法运算?- 解答: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将被减数减去减数。

如果个位数不够减,则需要向十位数借位。

1.2. 空间几何1.2.1. 图形识别- 问题:如何识别不同的图形?- 解答:通过辨认图形的边数、角度和对称性等特点,可以识别不同的图形。

1.2.2. 图形的旋转- 问题:如何进行图形的旋转?- 解答:图形的旋转是将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转动。

可以使用一个点作为轴心,将图形围绕该轴心旋转。

2. 语文2.1. 词语搭配2.1.1. 搭配练- 问题:如何正确搭配词语?- 解答:正确的词语搭配需要根据语境和固定搭配的惯进行选择。

可以通过阅读和积累词汇来提高搭配的准确性。

2.2. 阅读理解2.2.1. 阅读技巧- 问题:如何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解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读多练,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可以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英语3.1. 单词拼写3.1.1. 拼写规则- 问题:如何正确拼写单词?- 解答:拼写单词需要掌握常见的拼写规则,包括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和规范拼写的规则。

可以通过单词拼写练来提高拼写能力。

3.2. 句子翻译3.2.1. 翻译技巧- 问题:如何正确翻译句子?- 解答:正确翻译句子需要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根据上下文进行翻译。

可以通过积累词汇和句型来提高翻译能力。

以上是关于二年级下册解答题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化简:.【答案】x【解析】解:原式=先把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以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约分即可。

2.若方程的两实根为、,求的值.【答案】-1【解析】解:∵方程x2﹣x﹣1=0的两实根为a、b,∴a+b=1,ab=﹣1,∴。

由方程x2﹣x﹣1=0的两实根为a、b,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a+b和ab的值,又由,即可求得答案。

3.已知x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求代数式的值.【答案】【解析】解:∵x2-2x+1=0,∴x1=x2=1,原式=。

∴当x=1时,原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的值,再将分式化简,将x的值代入分式即可求解。

4.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2B2C2,使.【答案】(1),A1(1,-3),B1(4,-2),C1(2,-1)(2)【解析】解:(1)△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如图所示:A1(1,-3),B1(4,-2),C1(2,-1)。

(2)根据A(1,3)、B(4,2)、C(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2B2C2,使,则A2(-2,-6),B2(-8,-4),C2(-4,-2)。

在坐标系中找出各点并连接,如图所示:(1)根据坐标系找出点A、B、C关于x轴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1、B1、C1的坐标即可。

(2)利用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2B2C2,使,原三角形的各顶点坐标都乘以-2得出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出图形。

5..某私营服装厂根据2011年市场分析,决定2012年调整服装制作方案,准备每周(按120工时计算)制作西服、休闲服、衬衣共360件,且衬衣至少60件。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把280棵树苗栽在两块长方形地上,一块长15米,宽8米;另一块长12米,宽4米,如按面积大小分配栽种,这两块地分别要栽多少棵?【答案】200棵,80棵【解析】分别计算出两块地的面积,用面积的和作总份数,再根据按比例分配进行列式解答.解:15×8=120(平方米);12×4=48(平方米);120+48=168(平方米);280×=200(棵);280×=80(棵);答:第一块地要栽200棵,另一块地要栽80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求出总份作公分母,各部分作分子,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2.一个长8米的长方形花圃,因修建路将花圃的长减少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15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25平方米【解析】根据长减少的米数和面积减少的平方米数,求出长方形花圃的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列式解答即可.解:宽为:15÷3=5(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5×(8﹣3)=25(平方米),答: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25平方米.点评:关键是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解决问题.3.从长55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余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600平方厘米【解析】从长55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40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宽就是(55﹣40)厘米,长是40厘米.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40×(55﹣40),=40×15,=600(平方厘米).答:余下的面积是600平方厘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下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4.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得出:它的四条边相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说明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角是钝角,两个角是锐角.据此画图即可.解:由题意得:这个图形是一个四条边都相等的,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5.在下面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答案】【解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即可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解:如图所示:,红色线段即为所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的特点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6.口算题435+199= 16×0.2= 12= 4×25%=2﹣2÷5= = = 5.5×1.6+1.6×4.5=【解析】634;3.2;14;1;1.6;;0;16;凑百、凑十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都可使运算简便.解:435+199=634; 16×0.2=3.2; 12=14; 4×25%=1;2﹣2÷5=1.6;=;(﹣0.625)×=0; 5.5×1.6+1.6×4.5=16.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7.按要求画出指定的角一个95°的角一个40°的角一个130°的角一个170°的角.【答案】见解析【解析】画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圆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95°、40°、130°和170°的刻度上点上点,过射线的端点和刚作的点,画射线即可.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量角器画角的能力.8.【答案】【解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9.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两天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答案】【解析】已知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要求两天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用加法:.解:==.答:两天共卖出总数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10.计算.(1)++(2)1﹣﹣(3)﹣﹣(4)++.【答案】;;;【解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1)++,=,=;(2)1﹣﹣,=,=;(3)﹣﹣,=,=;(4)++,=,=.点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1.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的是前两天的和,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答案】【解析】全书的总页数是单位“1”,由第三天看的是前两天的和可知:第一天看的分率加上第二天看的分率就是第三天看的分率.解:=;答: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点评:本题根据已知先分析出数量关系,再由这个数量关系求解.12.直接写得数.0.23= 9.7+0.03= 78×99+7.8= 2﹣0.2%=×0÷0.18= += 1﹣×4+4×= 0.18÷0.2=1.5×8.4+3×0.3+15×10%= 30×(+﹣)=【答案】0.008;9.73;780;1.98;0;;1;0.9;15;9;【解析】在整数、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一般情况在加减混合中,把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在乘除混合中一般把百分数化乘分数计算,本组题重点是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解:直接写得数.0.23=0.008 9.7+0.03=9.73 78×99+7.8=780 2﹣0.2%=1.98×0÷0.18=0 += 1﹣×4+4×=1 0.18÷0.2=0.91.5×8.4+3×0.3+15×10%=15 30×(+﹣)=9点评:本组题考查的目的在于利用运算定律,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13.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9+(a+b)=(+)+5x+2x=(+)×(a+b)×0.5=×+×.【答案】(1)9,a,b;(2)5,2,x;(3)a,0.5,b,0.5;【解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的意义,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结果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据此解答.(2)、(3)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据此解答.解:(1)9+(a+b)=(9+a)+b;(2)5x+2x=(5+2)×x;(3)(a+b)×0.5=a×0.5+b×0.5;故答案为:(1)9,a,b;(2)5,2,x;(3)a,0.5,b,0.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4.计算,能简便尽量简便计算.(1)2000﹣586﹣114(2)67×101﹣67(3)125×48(4)34×126+37×73+37(5)[(180﹣159)×12]÷3.【答案】1300;6700;6000;7022;84;【解析】算式(1)可根据一个数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减法性质进行计算;算式(2)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算式(3)可将48变为8×6后进行计算;算式(4)、(5)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1)2000﹣586﹣114=2000﹣(586+114),=2000﹣700,=1300;(2)67×101﹣67=(101﹣1)×67,=100×67,=6700;(3)125×48=125×8×6,=1000×6,=6000;(4)34×126+37×73+37=4284+2701+37,=7022;(5)[(180﹣159)×12]÷3=[21×12]÷3,=84.点评:完成算式(4)时要注意本题不适用于乘法分配律.15.递等式计算.743﹣450÷18×25 88×125 ×(1÷﹣1)519.2÷(24.3×2﹣4.6) 126×98+126+63×2.【答案】118;11000;;11.8;126.【解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2)先把88分解成11×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5)先计算出63×2的积,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1)743﹣450÷18×25,=743﹣25×25,=743﹣625,=118;(2)88×125,=11×8×125,=11×(8×125),=11×1000,=11000;(3)×(1÷﹣1),=×(﹣1),=×,=;(4)519.2÷(24.3×2﹣4.6),=519.2÷(48.6﹣4.6),=519.2÷44,=11.8;(5)126×98+126+63×2,=126×98+126×1+126×1,=126×(98+1+1),=126×100,=12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16.口算.1.8×0.5= 49×0.2= 10÷2.5= 0.83÷0.1= 2.4﹣0.8=0.44÷2.2= 0.6×0.5= 0.4+0.15= 1.25×8= 0.56÷8=12.5×18.5×0.8= 5.38+0.45+1.55= 0.42÷0.7÷0.6= 0.74×0.6+0.74×0.4=【答案】0.9;9.8;4;8.3;1.6;0.2;0.3;0.55;10;0.07;185;7.38;1;0.74;【解析】.8×0.5,49×0.2,0.6×0.5,1.25×8计算时注意积中小数的位数;10÷2.5,0.44÷2.2,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着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12.5×18.5×0.8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5.38+0.45+1.55利用加法的结合律计算;0.42÷0.7÷0.6利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计算简便;0.74×0.6+0.74×0.4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解:1.8×0.5=0.9, 49×0.2=9.8, 10÷2.5=4, 0.83÷0.1=8.3, 2.4﹣0.8=1.6,0.44÷2.2=0.2, 0.6×0.5=0.3, 0.4+0.15=0.55, 1.25×8=10, 0.56÷8=0.07,12.5×18.5×0.8=185,5.38+0.45+1.55=7.38,0.42÷0.7÷0.6=1,0.74×0.6+0.74×0.4=0.74.点评:完成本题要细心分析式中的数据,然后快速准确得出答案.17.(1)64×125×5(2)25×404(3)(125﹣36)×8(4)302+(729+98)+1271(5)18×18+81×18+18.【答案】40000;10100;712;2400;1800;【解析】(1)把64化成8×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2)把404化成(400+4),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3)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4)先去括号,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5)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解:(1)64×125×5,=8×8×125×5,=(8×125)×(5×8),=1000×40,=40000;(2)25×404,=25×(4+400),=25×4+25×400,=100+10000,=10100;(3)(125﹣36)×8,=125×8﹣36×8,=1000﹣288,=712;(4)302+(729+98)+1271,=302+729+98+1271,=(302+98)+(1271+729),=400+2000,=2400;(5)18×18+81×18+18,=18×(18+81+1),=18×100,=1800.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18.一个长方形飞机跑道,长4500米,宽100米,它占地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答案】450000平方米,合45公顷【解析】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飞机跑道的面积,再将平方米换算成公顷作单位.解:(1)4500×100=450000(平方米),450000平方米=45公顷.答:它占地450000平方米,合45公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要细心.19.社区老年活动室的宽是6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43.2平方米【解析】先依据长和宽的关系求出长方形的长,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6×1.2×6,=7.2×6,=43.2(平方米);答:它的面积是43.2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0.计算如图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答案】32平方厘米,25平方厘米【解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8×4=32(平方厘米);5×5=25(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1.一台压路机的作业宽度是5米,每小时可以压路6.4千米.这台压路机10小时可以压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答案】320000平方米,合32公顷【解析】这台压路机的作业面是一个长方形,宽为5米,长为(6.4×10)千米,代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6.4千米=6400米,6400×10×5,=64000×5,=320000(平方米),=32(公顷);答:这台压路机10小时可以压路320000平方米,合32公顷.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作业面的长,再求其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2.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为968米,长与宽的比是3:1.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答案】4.3923公顷【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及周长是968米,求出长和宽的和,再由“长与宽的比是3:1”,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这块地的面积.解:长和宽的和:968÷2=484(米),长是:484×=363(米);宽是:484×=121(米),面积是:363×121=43923(平方米),43923平方米=4.3923公顷;答:这块地的面积是4.3923公顷.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23.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830本书,学校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图书?【答案】4150本【解析】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830本书,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学校图书室一共有图书830×5本.解:830×5=4150(本).答:学校图书室一共有4150本图书.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24.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个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a小时相遇.已知甲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乙汽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1)用式子表示甲、乙两个城市之间公路一共有多少千米?(2)当a=4时,从出发到相遇,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了多少千米?【答案】(1)180a千米;(2)80千米【解析】(1)求两地的距离,就要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距离”列式解答,根据题意,速度和为80+100=180(千米),相遇时间是a小时,代入关系式即可;(2)乙汽车比甲汽车每小时多行100﹣80=20(千米),那么a小时多行20a千米,当a=4时,求出20a的值即可.解:(1)(80+100)×a=180a(千米);答:甲、乙两个城市之间公路一共有180a千米.(2)(100﹣80)×a,=20×4,=80(千米);答: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了8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相遇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25.直接写出得数.0.5+1.2= 4+1.5= 1.2﹣1.1= 22.3﹣2.3=3.8+2.4= 7.6+1.3= 8.5﹣0.5= 35.6+2.4=2.7+1.3= 46﹣29=【答案】见解析【解析】本题根据小数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0.5+1.2=1.7, 4+1.5=5.5, 1.2﹣1.1=0.1, 22.3﹣2.3=20,3.8+2.4=6.2, 7.6+1.3=8.9, 8.5﹣0.5=8, 35.6+2.4=38,2.7+1.3=4, 46﹣29=17.点评:在完成有关于小数加减法题目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26.春芽小学自然兴趣小组12人共采集花籽9.84千克,平均每人采集多少千克?【答案】0.82千克【解析】12人共采集花籽9.84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花籽的千克数除以人数,即得平均每人采集多少千克:9.84÷12.解:9.84÷12=0.82(千克).答:平均每人采集0.82千克.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除法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7.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底12.5分米,高是7.8分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的价钱是0.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答案】39元【解析】根据题意,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这块三角形玻璃的面积,然后再用玻璃的面积乘每平方分米的价格,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三角形玻璃的面积为:12.5×7.8÷2,=97.5÷2,=48.75(平方分米);48.75×0.8=39(元);答:买这块玻璃要用39元的钱.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计算出玻璃的面积,然后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关系解答即可.28.(1)270里有多少个30?(2)58个31是多少?【答案】9个;1798.【解析】(1)可用270除以30得到的商就是270里面30的个数;(2)要计算58个31是多少,可直接用58乘31即可得到答案.解:(1)270÷30=9,答:270里面有9个30;(2)58×31=1798,答:58个31是179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①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②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29.大圆里每个算式的商是否与小圆里的数相同?相同的在括号内画“√”,不同的画“△”.【答案】见解析【解析】用除数乘上中间的商,得到除数乘上商的积,然后与被除数比较,①如果积大于被除数,那么这个算式的商就不圆圈中的数;②如果积小于被除数,再用被除数减去积,得到余数,然后与除数比较,余数比除数大,那么这个算式的商就不圆圈中的数,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这个算式的商就是圆圈中的数;③如果积与被除数相等,那么这个算式的商就是圆圈中的数.解:(1)①61×7=427;457﹣427=30<61;说明7是457÷61的商.②40×7=280;281﹣280=1<40;说明7是281÷40的商.③25×7=175;361﹣175=186>25;说明7不是361÷25的商.④14×7=98;128﹣98=30>14;说明7不是128÷14的商.(2))①36×9=324;324>320,说明9不是320÷36的商;②17×9=153;153>128,说明9不是128÷17的商;③49×9=441;441>361,说明9不是361÷49的商;④28×9=252;252>206;说明9不是206÷28的商.(3)①43×5=215;344﹣215=129>43;说明5不是344÷43的商.②63×5=315;326﹣315=11<63;说明5是326÷63的商.③21×5=105;109﹣105=4<21;说明5是109÷21的商.④53×5=265;376﹣265=111>53;说明5不是376÷53的商.(4)①19×8=152;152>115,说明8是115÷19的商.②18×8=144;144=144;说明8是144÷18的商.③75×8=600;600>261;说明8不是261÷75的商.④72×8=576;576>572;说明8不是572÷72的商.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30. 1702除以一个数得46,求这个数.【答案】37【解析】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解答即可.解:1702÷46=37;答:这个数是37.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熟练掌握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解决有关的问题.31.口算400÷8= 120×70= 450×50= 172﹣48=20×26= 9×500= 940×20= 560+400=54×30= 800×16=【答案】50,8400,22500,124,520,4500,18800,960,1620,12800.【解析】根据正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当整十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先把把整十和整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解:400÷8=50; 120×70=8400; 450×50=22500; 172﹣48=124;20×26=520; 9×500=4500; 940×20=18800; 560+400=960;54×30=1620; 800×16=12800;故答案为:50,8400,22500,124,520,4500,18800,960,1620,128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灵活计算整十整百的乘法.32. 45比什么数少36?【答案】45比81少36【解析】根据题意,要求45比什么数少36,用45加上36即可.解:45+36=81.答:45比81少36.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用45﹣36.33.小刚、小军和小强三人同时看同一本书.小刚已经看完全书的,小军看完全书的,小强看完全书的.他们谁看得最快?为什么?【答案】小刚,因为>>【解析】同时看同一本书,谁读的页数多,谁看的就快;利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将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即可.解:因为=,=,=,所以>>;所以小刚看的速度快.答:小刚看的速度快,因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这几个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34.直接写出得数.20×450= 300×6= 600×60=17×8= 110×8= 50×40=360÷120= 80×50= 4×15=800÷200= 12×5= 3×3+3=【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写出计算结果即可.解:20×450=9000, 300×6=1800, 600×60=36000,17×8=136, 110×8=880, 50×40=2000,360÷120=3, 80×50=4000, 4×15=60,800÷200=4, 12×5=60, 3×3+3=12.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整数乘除法的计算,计算时细心,注意运算结果末尾0的个数.35. 4×30 2×80 5×50 5×900 9×700 600×7【答案】4×30=120, 2×80=160, 5×50=250, 5×900=4500, 9×700=6300, 600×7=4200【解析】一个数乘整十、整百…的数,只要把前面的数相乘,因数中有几个0就在得到的积后面添几个0.解:4×30=120, 2×80=160, 5×50=250, 5×900=4500, 9×700=6300, 600×7=4200,点评:本题的计算方法较多,如,用口算,列竖式等计算方法,我们运用口算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口算能力.36.(2009•泸西县模拟)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60米,高25米,在这块地的正中修建了两条宽5米的“十”字形道路.(1)选用:的比例尺作图.(2)计算这块地可耕种的实际面积.(把图画在下面)【答案】1:1000;1100平方米【解析】(1)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即可选用合适的比例尺,再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所给数据的图上距离;(2)依据题意可以先画出图,再据“可耕地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条小路的面积+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解:(1)因为60米=6000厘米,25米=2500厘米,5米=500厘米,所以可以选用1:1000的比例尺;则图上的底为6000×=6(厘米),图上的高为:2500×=2.5(厘米),图上小路的宽为:500×=0.5(厘米),画图如下:(2)60×25﹣25×5﹣60×5+5×5,=1500﹣125﹣300+25,=1375﹣300+25,=1075+25,=1100(平方米);答:这块地可耕种的实际面积为1100平方米.故答案为:1:1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计算时要明白:可耕地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条小路的面积+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37.最大的一位数的是多少?最大的两位数的是多少?最大的三位数的是多少?【答案】最大的一位数的是6,最大的两位数的66,最大的三位数的是666.【解析】首先要明确的是,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据此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得解.解:9×=6;99×=66;999×=666;答:最大的一位数的是6,最大的两位数的66,最大的三位数的是66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白,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从而问题得解.38.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92厘米,面积是480平方厘米【解析】长方形的周长C=(a+b)×2,长方形的面积S=ab,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长方形周长:(30+16)×2=92(厘米),面积:30×16=480(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92厘米,面积是48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9.直接写出得数(最后4题为估算):×= 1﹣+= 0.6×= 5.2÷(1+0.3)=87×22≈724÷31≈816+991≈7.18×5.89≈【答案】,,0.2,4,1800,24,1800,42.【解析】×直接约分计算;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0.6×直接用0.6和3约分求解;5.2÷(1+0.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87×22≈90×20,由此计算;724÷31≈720÷30,由此计算;816+991≈800+1000,由此计算;7.18×5.89≈7×6,由此计算.解:×=, 1﹣+=, 0.6×=0.2, 5.2÷(1+0.3)=4,87×22≈1800,724÷31≈24,816+991≈1800,7.18×5.89≈42.点评:在估算时是把数字看成和它接近的整数,或者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计算;注意除法的估算的原则是没有余数.40.就是求的是多少..【答案】√.【解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知: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知:就是求的是多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41.一个长方形花池长12米,宽9米.给花池筑围墙,围墙长多少米?如果每平方米栽21株花,这个花池一共能栽多少株花?【答案】42米,2268株【解析】首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围墙的长度,再利用面积公式:s=ab,求出这个花池的面积,再乘每平方米栽花的棵数,由此列式解答.解:(12+9)×2,=21×2,=42(米),12×9=108(平方米),108×21=2268(株),答:围墙长42米,如果每平方米栽21株花,这个花池一共能栽2268株花.点评:此题属于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实际应用,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出花池的面积,再用乘法解答即可.42.用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一段长18米、宽3米的人行道路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答案】600块【解析】要求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就要用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地面是长方形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地面的面积,地砖是正方形的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地砖的面积,据此解答.解:30厘米=0.3米,18×3÷(0.3×0.3),=54÷0.09,=600(块);答:至少需要600块这样的地砖.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走出要用地面的面积除以地砖的边长的误区,要除以地砖的面积.43.星星水果店有三种数量相同的水果,星期六的销售情况如图:如果你是水果店的进货员,准备多进哪种水果?为什么?【答案】因为,,=,且,即,所以准备多进苹果,因为苹果的销售情况最好.【解析】依据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出它们售出的多少,售出的多,需要进的就多,据此解答即可.解:因为,,=,且,即,所以准备多进苹果,因为苹果的销售情况最好.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灵活应用.44.已知一小组种的树占总数的,二小组种的树占总数的.一、二小组相比较,哪个小组种的树多?多多少?【答案】一小组种的树多,多.【解析】一小组种的树占总数的,二小组种的树占总数的,将和通分后即能比较出哪个小组种的树多,进而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即能求得多多少.解:由于=,=,,所以,一小组种的树多;﹣=.即多.答:一小组种的树多,多.点评:在比较分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要先将它们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后再比较.45.在﹣2、﹣0.6、﹣0.1和0.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答案】0.1,﹣2.【解析】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标出这些数,再根据“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比较即可.解:数轴如下:根据: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数轴上的这四个数中,最右边的数是0.1,所以最大的数是0.1;最左边的数是﹣2,所以最小的数是﹣2.故答案为:0.1,﹣2.点评:此题可借助数轴比较正负数的大小.46.看图列式计算.【答案】4+3+2=9【解析】根据题意,图中左边有4个☆,中间有3个☆,右边有2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把它们加起来即可.解:4+3+2=9.故答案为:4+3+2=9.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图给的含义,然后再列式解答即可.47.如果小明、小红和学校在同一直线上,他们两家相距多远?【答案】两家相距4500米或1500米【解析】本题可从两种情况进行分析:3千米=3000米,如果学校在小明与小红两家的中间,根据加法的意义,两家相距:3000+1500=4500(米).如果两家在学校的同一侧,根据减法的意义,两家相距3000﹣1500=1500(米).解:如果学校在小明与小红两家的中间:两家相距:3000+1500=4500(米).如果两家在学校的同一侧:两家相距:3000﹣1500=1500(米).答:两家相距4500米或1500米.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从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48.一共有10个,箱子里还剩下几个?○=.【答案】10﹣3=7【解析】要求还剩下几个,用总共的10个减去拿出来的3个即可.解:10﹣3=7(个).答:还剩下7个.故答案为:10﹣3=7.点评:原来共有的个数,减去拿出来的个数,就是剩下的.49.画一画,填一填【答案】见解析【解析】原来是18,减去9,就还剩下9.解:画图如下:所以18﹣9=9.点评:本题考查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图数出即可.50.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60厘米,三边长度的比是3:4:5,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36.96平方厘米【解析】先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三条边的长度,进而判定出这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也就是圆的半径,进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即可得解.解:60×=15(厘米),60×=20(厘米),60﹣15﹣20=25(厘米),则15×20÷25=12(厘米),15×20÷2﹣×3.14×122,=150﹣113.04,=36.96(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6.96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51.蜜蜂会落在哪朵花上?(连线)【答案】见解析【解析】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求出下一行的商,再连线.解:168÷6=28,128÷8=16,747÷9=83,85÷5=17,360÷8=45,140÷4=35.连线如下: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先求出下一行的商,再连线.52.(2012•郑州模拟)已知正方ABCD的面积为1平方米,E是DC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平方米【解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DEF∽△AB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边对应边成比例,求得FH,MF 的长,从而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解:过F点作MH⊥DC,因为DE∥AB,所以△DEF∽△ABF,所以DE:AB=FH:MF=1:2,又因为AD=MH=1,所以FH=,NF=,所以S阴影部分的面积=S正﹣S△DEF﹣S△ABF﹣S△BCD,=1﹣﹣﹣,=(平方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平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3.如图,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答案】50平方厘米【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分成的三角形的底等于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由此解答.解:(5×2)×(5×2)﹣(5×2)×5÷2×2=10×10﹣10×5÷2×2,=100﹣50÷2×2,=100﹣50,=50(平方厘米);答:大、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5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根据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54.从一个圆柱形木块中,挖去一个圆锥体,已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12厘米,圆锥的底面半径也是3厘米,剩下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π取3)【答案】234立方厘米【解析】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挖去的圆锥的高,然后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原来圆柱体积和挖去的圆锥的体积,然后用圆柱的体积减去挖去圆锥的体积即可.解:3×32×12﹣3×32×(12×)×,=324﹣90,=234(立方厘米);答:剩下部分的体积是234立方厘米.点评:明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5.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05×41=28×305=317×55=408×44=【答案】8405;8540;17435;17952;11680;12672;47600;26011.【解析】本题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205×41=8405;。

初一解答题100道

初一解答题100道

初一解答题100道1.青山水泥厂以每年增长10%的速度发展,已知第三年的产量为2662吨,问第一年的产量为多少。

2.甲、乙两厂去年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112%和110%,共生产4000台,比原计划任务(两厂之和)超产400台,求:甲厂超产多少台3.某车间有28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每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问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的产量刚好配套?4.一块金与银的合金(几种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重250g,放在水中称减轻16g,已知金在水中称减轻,银在水中称减轻,求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多少。

5.为改善生态环境,植树节初一年级参加植树活动,学校将一批树苗按下列原则分配到各班,初一(1)班取走了100棵,又取走余下的,初一(2)班取走了200棵,又取走余下的……,如此下去,最后全部树苗被各班取完,而且各班所得的树苗相等,问共有多少棵树苗?初一年级有多少个班。

6.某人骑自行车上学,若速度为15千米/时,则早到15分钟,若速度为9千米/时则迟到15分钟,现打算提前10分钟到达,自行车的速度应为多少?7.甲、乙两人今年年龄之和为63,当甲的年龄是乙现在年龄的一半时,乙恰是甲现在的年龄,甲、乙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8.某电子产品去年按定价的80%出售,却能获的20%的赢利,由于今年的买入价减低,按同样定价的75%出售,却能获利25%,那么今年的买入价是去年的几分之几?9.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10.,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路程1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乙需要12天,丙单独做需要15天,甲,丙先做3天后,甲因事离去,乙参与工作,问还需几天完成12.两个仓库装粮食,第一个仓库是第二个仓库存粮的3倍,如果从第一个仓库中取出20吨放入第二个仓库中,第二个仓库中的粮食是第一个中的问每个仓库各有多少粮食1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1,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63,求原来的两位数14.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走到半路,队长有事要从队头通知到队尾,通讯员以18米/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回,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为14米/分.问: 若已知队长320米,则通讯员几分钟返回若已知通讯员用了25分钟,则队长为多少米15.长方体甲的长,宽,高分别为260mm,150mm,325mm,长方体乙的底面积为130×130mm2,又知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2.5倍,求乙的高??16.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一个足球队需比赛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1场,得17分.问:⑴前8场比赛中,这支足球队共胜了多少场?⑵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最高能得多少分?⑶通过对比赛情况的分析,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得分不低于29分,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在后面的6场比赛中,这支球队至少还要胜几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17.一艘轮船顺流航行每小时行20km,逆流航行每小时行16km,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18.一筐鸡蛋,这只篮子最多能装55只左右的鸡蛋,小宝3只一数,结果剩下1只,但忘记数了多少次,只好重数.他5只一数,剩下2只,可又忘记数了多少次.有多少只鸡蛋?19.刘翔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县城,途中因道路施工步行一段路,1h后到达县城,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25km/h,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km/h,路程全长20km.他骑车与步行各用多少时间?20.某旅行社在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女职工旅游.这个旅游团不到38人,安排住宿时,才知道旅馆只剩若干间房,若安排3人住一间,则剩5人没处住,若安排4人住一间,则有一间房没住满,且还会空一间房.求共有多少人,多少间房21.若方程组{4x+6y=k?? 9x-6y=11的解中X的值比y的值的相反数大1,则k=?22.甲乙两物体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周长为600米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甲的速度较快,当两物体反向运动时,每15秒相遇一次,当两物体同向运动时,每1分钟相遇一次,求两物体的速度。

数学三年级上册试题∶解答应用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数学三年级上册试题∶解答应用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数学三年级上册试题∶解答应用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如果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那么两人就一样多,请问原来姐姐有多少朵小红花?解析:50朵【分析】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后两人一样多,则说明之前姐姐比妹妹多20×2=40朵,且之前姐姐是妹妹的5倍,那么原来妹妹有40÷(5-1)朵,原来姐姐有10×5=50(朵)。

【详解】20×2÷(5-1)=40÷4=10(朵)10×5=50(朵)答:原来姐姐有50朵小红花。

【点睛】此题是一道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一倍的量求解。

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解析:132元【详解】36+12=48(元)48×2+36=132(元)3.妈妈带980元钱去超市购物。

买食品花24元,买衣服花480元。

现在妈妈还剩多少元?方法一:先求(),再求()列式:答:方法二:先求(),再求()列式:答:解析:方法一:先求买食品和衣服一共花多少钱,再求还剩多少元;980-(24+480)=476(元)答:妈妈还剩476元。

方法二:先求买食品后还剩多少元,再求买完衣服还剩多少元。

980-24-480=476(元)答:妈妈还剩476元。

【详解】略4.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

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名称小熊小牛小鹿小马小羊小猪体重(千克)4005001003005080解析: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如:小熊、小马、小羊坐一条船,小牛、小鹿、小猪坐一条船。

(答案不唯一)【分析】首先判断能否一起过河,那么我们需要算出所有小动物的体重和两条船的载重量,然后比较大小;安排过河的时候,尽量平均分配重量比较合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集

数学解答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四点在同一圆上,与的延长线交于点,点在的延长线上.(1)若,,求的值;(2)若,证明:.【答案】(1)(2)见解析【解析】⑴四点共圆,,又为公共角,∴∽∴∴.∴ 6分⑵,,又,∽,,又四点共圆,,,10分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以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射线与圆的交点为,与直线的交点为,求线段的长.【答案】(1)(2)2【解析】(1)圆的普通方程是,又;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5分(2)设为点的极坐标,则有,解得.设为点的极坐标,则有解得由于,所以,所以线段的长为2. 10分3.(本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求的最小值;(2)证明:.【答案】(1)3(2)见解析【解析】(Ⅰ)因为,,所以,即,当且仅当时,取最小值3. 5分(Ⅱ).又,所以. 10分4.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不同2点,设随机变量ξ是这两点间的距离.(1)求概率;(2)求ξ的分布列,并求其数学期望E(ξ).【答案】(1)(2)P()【解析】(1)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不同2点,共有种.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其面对角线长为,正方体每个面上均有两条对角线,所以共有条.因此. 3分(2)随机变量的取值共有1,,三种情况.正方体的棱长为1,而正方体共有12条棱,于是. 5分从而. 7分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P()8分因此. 10分5.(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m-|x-2|,m∈R,且f(x+2)≥0的解集为[-2,2].(Ⅰ)求m的值;(Ⅱ) 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Ⅱ)或【解析】(Ⅰ)因为,所以等价于,由有解,得,且其解集为.又的解集为,故. 5分(Ⅱ) 等价于不等式,记,则, 8分故,则有,即,解得或 10分【考点】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分段函数等基础知识,意在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运算求解能力.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Ⅰ),使得函数在的切线斜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Ⅱ)求的最小值.【答案】(Ⅰ)(Ⅱ)【解析】(Ⅰ),由题意知,不等式在上有解,2分不等式等价变形为,,记,则.………………4分设,则,则有,易知单调递增,故,所以,故,即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是.……6分(Ⅱ)令,即,∵,∴方程的两个根为(舍去),,……8分因为,则,且当时,;时,,故函数可能在或处取得最小值,∵,,故当,即时,函数最小值为;当,函数最小值为.…………11分综上所述:当时,函数最小值为;当时,函数最小值为.…………12分【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意在考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7.(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短轴长为2.(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与两坐标轴都不垂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且,,求直线的方程.【答案】(Ⅰ)(Ⅱ)【解析】解:(Ⅰ)短轴长, 1分又,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4分(Ⅱ)设直线的方程为,,消去得,, 6分即即 8分即 10分,解得,所以 12分【考点】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解析几何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及运算求解能力.8.如图,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DA面ABEF,且AB//EF,,P、Q、M分别为AE、BD、EF的中点.(1)求证:PQ//平面BCE;(2)求证:AM平面ADF;【答案】见解析【解析】(1) 证明:连接AC,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Q是BD的中点,所以,Q为AC的中点,又在中,P是AE的中点,所以PQ//EC,因为.(2)因为M是EF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又所以,S是直角三角形且. .又,所以,,由,所以,.【考点】本题考查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的转化、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以及平面几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转化化归能力.9.(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的周期(Ⅰ)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在是两个公共点,其横坐标分别为求的值;(Ⅱ)已知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向量共线,求的值.【答案】(Ⅰ)(Ⅱ)【解析】(Ⅰ)且周期为.的图像关于对称,所以当时,与函数图像的交点关于对称,.(Ⅱ)由(Ⅰ)知,.又.,.10.(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若以直角坐标系xOy的O点为极点,Ox方向为极轴,选择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Ⅰ)求直线的倾斜角;(Ⅱ)若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AB|.【答案】(Ⅰ)600(Ⅱ)【解析】(Ⅰ)直线参数方程可以化为,根据直线参数方程的意义,这是经过点(0,),倾斜角为600的直线.因此直线的倾斜角为600. 5分(Ⅱ)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因为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所以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因此.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直线的参数方程数、圆的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转化和化归思想的应用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1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Δ是内接于圆,,直线切于点,弦,与相交于点.(1)求证:≌;(2)若求.【答案】(1)见解析(2)【解析】(1)在ΔABE和ΔACD中,∵,∠ABE=∠ACD.又∠BAE=∠EDC,∵BD∥MN,∴∠EDC=∠DCN,∵直线是圆的切线,∴∠DCN=∠CAD,∴∠BAE=∠CAD,∴Δ≌Δ(角、边、角). 5分(2)∵∠EBC=∠BCM,∠BCM=∠BDC,∴∠EBC=∠BDC=∠BAC,BC=CD=4,又∠BEC=∠BAC+∠ABE=∠EBC+∠ABE=∠ABC=∠ACB,∴BC=BE=4.设AE=,易证ΔABE∽ΔDEC,∴,从而.又,,∴,解得.因此. 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察弦切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基础知识,意在考察学生推理证明和逻辑思维能力.1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并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写出圆心的极坐标,并求当为何值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3.【答案】见解析【解析】由已知得,圆心的直角坐标为,故,,因为点在第三象限,故,则圆心的极坐标为. 4分由,展开得,故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解得. 10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极坐标、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与化归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1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答题专项训练

解答题专项训练

■ HE ;;『数 5数U船 矗 专 学 -U 档 题 一X0K£ 1 鳅 学 》司 乏
l 如 图3 Q 所示 .在 正方形AB D C 中. 是 上 一 点 是 D延 长线上 一
点 . D = E 且 FB . l.已知 , 同 一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 3 在
x -1 l
6 某 工 程 队 在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无 建 设 过 程 中 承 包 了 一 项 拆 迁 工 程 .原 计 划 每 天 拆 迁 1 5 平 方 米 , 因 为 准 0 2 但
的任 意 一点 , 点P / C上 过  ̄P 轴于 点C, -
P) 轴 于 点 n 求 四 边 形ABC ,上 D面 积 的 最 小 值 , 并 说 明 此 时 四边 形 AB D C
卖 出3 0 , 准 备 降价 处理 , 经 市 0件 现 且
场 调 查 , 降 价 1 . 星 期 可多 卖 每 元 每 2 件.在确 保赢 利 的前 提下 ,解答 下 0
列 问题.
(- ) 0i 有 一 个整 数 解 , a a2 = Z少  ̄ 且 是整 数 , 的值 . 求a
5 .如 图 1 示 .张 琪 家 居 住 在 甲 所
图2

,.
C 一
() 1求这 个不 等式 组 的整数 解. ( ) 上述 不 等式 组 的整 数 解 满 2若 足 方程a + = 一 a求 a x 6x 2 。 的值.
解 答 一 个 问 题 后 , 结 论 作 为 将
(计 代 式 一 ) 3 算数 ( ・ )
的值
楼AB, 现计划 在他 家居住 的楼 前修 建

座 乙楼 C 乙 楼高 约 为 1米 , 楼 D, 8 两

小学数学解答题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答题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答题练习题
【第一部分】计算题
1. 小玲有10元钱,她用3元买了一本绘本,用2元买了一袋糖果,她还剩多少钱?
2. 一盒饮料有4瓶,小明买了5盒饮料,他一共买了多少瓶饮料?
3. 爸爸买了一箱苹果,一箱有6袋苹果,每袋有7个苹果,那么一
箱苹果有多少个?
4. 小红参加了一个游戏,得到了3枚金牌,2枚银牌和5枚铜牌,
她一共得到了多少枚奖牌?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一年有__个月。

2. 一天有__个小时。

3. 1分钟有__秒。

4. 一个半小时共有__分钟。

【第三部分】应用题
1. 小杰家距离学校有6千米,他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骑10分钟
可以骑1千米,那么他需要骑多久才能到学校?
2. 一篮子里有8个苹果和5个橙子,小明从篮子里随机摸出一个水果,摸到苹果的概率是多少?
3. 小华做了一次测验,他得到了50分里的80%,他得了多少分?
4. 小明有12枚硬币,其中3枚是一元硬币,其他是五角硬币,他
一共有多少元?
【第四部分】解答题
1. 请你用算式表示:“50%减去30%等于多少?”
2. 小红的爸爸有48岁,妈妈有42岁,他们的年龄相差多少岁?
3. 小明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朋友家,来回一共骑了15千米,去的
时候用了30分钟,回家用了40分钟,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4. 今天的温度是15℃,明天的温度会上升10℃,那么明天的温度
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题
作者:武文静
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6期
摘要:解答题的题型,就是通常所说的主观性试题,数学解答题具有传统数学试题的自然形态,是人们最为熟悉的题型,其考查功能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要优于选择题和填空题,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占有最大的比重,约占50%。

关键词:题型概述;解答题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40-01
Abstract: the topic of solution, known as the subjectivity of exam and mathematical solution with the natural forms of the traditional maths questions, is that people are the most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the examination function both in breadth and in depth, are superior to choice and fills up the topic, occupie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hematics test questions, about 50%.
Key words:item type overview;Solution function
1 前言
完成解答題,要把握好的环节:审题:这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审题思考中,要把握“三性”,即明确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解题实践表明:条件暗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示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手段合理得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

(1)寻求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破除模式化。

力求创新是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显著特点,解答题体现尤为突出,因此,切忌套用机械的模式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而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识别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特征的关系,谨慎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2)设计有效地解题过程和步骤:解题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做到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演算准确,表述得当。

(3)画好图形:做到定形状,定性质,定数量,定位置,注意图形中的可变因素,注意图形的运动和变换。

确定解题方法时,必须遵循下列四条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即在分析题目特点的基础上,联想并利用与其有关的定理、公式和命题,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情形来处理。

(2)、具体化原则,即把题目中的各种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明确,以便把一般原则、一般规律运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去。

(3)、简单化原则,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把复杂的形式转化为较简单的形式。

(4)、和谐化原则,即强调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使其表现形式符合数或形内部固有的和谐统一的特点,或者突出所涉及的各种数学对象之间的知识联系。

完成解答题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设计有效的解题过程和步骤:初步确定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就要设计好解题的过程和步骤,切忌盲目落笔,顾此失彼。

解题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做到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演算准确,表述得当,及时核对数据,进行必要检查,注意不要跳步,防止无根据的判断,防止只凭直观,已不存在的图形特征作为条件进行推理,有些单纯的数式计算步骤可以适当省略,但要注意不要因此出现计算错误。

(2)力求表述得当:所答所问不要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不要以某些习题中的结论为依据,只写结论,不写推导过程。

(3)画好图形。

2 解答题的功能
2.1、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主要包括函数中的运算求解能力、立体几何中的运算求解能力、解析几何中的运算求解能力、算法中的运算求解能力、三角函数中的运算求解能力、数列中的运算求解能力、不等式中的运算求解能力。

2.2、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能够处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解决所给问题。

主要包括抽样方法中的收集数据能力、总体分布估计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对数据的独立性检验。

2.3、考查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的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的揭示问题的本质。

主要包括对几何体中各几何要素的分析、利用三视图想象出直观图、三视图与直观图相结合分析几何体、各几何要素位置关系的判定。

2.4、考查抽象概括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

能从具体、生动的实例中,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运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主要包括立体几何中的推理论证能力、归纳推理、数列中的推理与证明、函数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能力、解析几何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能力。

结语: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是抽象为数学问题。

主要包括集合中的创新与应用意识、函数中的创新与应用意识、概率中的创新与应用意识、数列中的创新与应用意识、不等式中的创新与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例谈辩证法在数学解题中的渗透[J]. 陆兴元. 数学教学通讯 2004年02期
[2]更换论题思想与数学解题[J]. 陈森林. 中等职业教育 2004年04期
[3]用特殊情况检验数学解答[J]. 胡勇. 数学通讯 2002年08期
[4]数学解题中的想象力[J]. 刘洪璐. 中学生数学 2004年1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