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
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及管理制度

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3、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 并做好记录。
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检修分场进行,每月进行 一次清洁、
润滑、调整和检查。
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三是定期检验报告,四是维修保养记录。原则上每台特种设备档案
应该单独建档,有专人负责保管。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材料清单
档案号: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
特种设备保养维修记录
特种设备定期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签到
注:参加对象必须由参加人员亲自签名。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公司所属各气站的安全领导小组对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本气站的年度培训计划,加气站站长和安全技术负责人兼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8、 加气站站长和技术负责人要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9 、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10、 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一、设备使用记录管理设备的使用记录是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1.使用记录的内容使用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等设备基本信息;(2) 使用日期、时间、地点;(3) 使用人员的姓名、工作岗位以及接受特种设备操作培训的情况;(4) 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5) 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情况和维修保养记录;(6) 相关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的情况;(7) 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效果评估;(8) 其他需要记录的重要信息。
2.使用记录的管理要求为确保设备使用记录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并长期保存,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1) 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使用记录,章法清晰,字迹工整;(2) 使用记录应及时完成,不得拖延或漏填;(3) 使用记录应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4) 使用记录应统一编号,并归档保存;(5) 使用记录的保存时间一般为5年以上,且应妥善保管,防止文件损坏或丢失。
二、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档案是对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完整记录和归档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设备的档案管理,可以做到设备使用全程可追溯、信息完备,为设备维修保养、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1.档案管理的内容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规格等;(2) 设备购置和安装信息:包括设备购置合同、购置凭证、验收报告等;(3) 设备技术参数和使用说明:包括设备的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操作手册等;(4)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包括设备维修保养的记录和报告;(5) 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包括设备故障和事故的记录、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6) 设备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记录:包括设备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的记录和检查报告;(7) 设备报废和更新信息:包括设备报废的记录和更新换代的信息。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附表格)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附件: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记录
特种设备及附件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记录表
特种设备及附件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目录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目录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目录
1 管理组织框架图
2 设备台帐
3 使用登记证
4 注册登记表
5 特种设备出厂资料
5.1 合格证
5.2 监督检验证
5.3 使用说明书(可单独存放) 6 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资料
6.1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复印件
6.2 营业执照复印件
6.3 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7 特种设备安装单位资料
7.1 特种设备安装合同
7.2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复印件
7.3 营业执照复印件
7.4 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7.5 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书 8 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单位资料
8.1 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合同
8.2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复印件
8.3 营业执照复印件
8.4 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
9.1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上岗证
9.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证 10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应急救援预案
10.1 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
10.2 操作人员守则
10.3 节能管理制度
10.4 安全操作规程
10.5 常规检查制度
10.6 维修保养制度
10.7 定期报检制度
10.8 作业人员、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10.9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练制度
10.10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1 特种设备检验报告
11.1 特种设备验收检验报告
11.2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2 安全责任告知书
注: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有水质化验单和水质化验人员上岗证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有电梯层门钥匙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技术档案目录

注:以上表格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常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保及充装单位还应该按照许可要求建立许可档案。
附注一、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期限:1.锅炉每年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一般每三至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3.起重机一般两年进行一次检验(施工升降机、吊运熔融金属用起重机械每年进行一次检验;4.客运索道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验;5.电梯、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检验。
附注二、保养和自行检查记录:按照设备类别分别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并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其中锅炉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月度检查记录、使用管理记录;压力容器建立月度检查记录、年度检查报告;压力管道建立日常运行记录、年度检查报告;电梯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故障记录;起重机械建立月度检查、年度检查记录;场内专用车辆建立每日试运行检查、月度检查、年度检查记录;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每日试运行、定期检查和维保记录。
相关记录按照设备类别分别存档。
附注三、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备条件:(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1.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2.使用特种设备总量50台(含50台)以上的;3.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4.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10台以上(含10台)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的;5.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
(二)专职安全管理员设置条件。
1.使用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20台(含20台)以上50台以下需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使用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2.5MPa锅炉的;3.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4.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的;5.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客运拖牵索道,或者大型游乐设施的。
(完整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总台帐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总台帐
单位全称(盖章):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号:
台帐建立日期:
台帐最后修改日期:
归档号:
目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表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包括检验合格报告、特种设备使用证或注册登记证明等)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附表3: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汇总表
附表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
附表5:特种设备管理台帐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盖章):管理员:电话:日期:
附表6: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总台账
填表人:填表日期:
附表7:
特种设备登记总台账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
特种设备:锅炉台,压力容器个,厂(场)内车辆辆,起重机械台,电梯台,压力管道段、共 m 。
填表人:_______填表时间:__________共页,第页附件8:
附件9:。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记录表式汇总模板

7、建立健全本单位内特种设备和作业人员档案台帐,按期申报办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作业人员考核。
8、按要求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及时报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
法人代表: 安全管理负责人: 日期:
十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例会台帐
运行参数
9
水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10
是否及时填写运行记录,记录是否与实际相符
本体、阀门、管道状况
11
是否发现漏气、漏水现象
12
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含炉墙)
水(介)质
处理
13
是否按规定配备水处理设备或进行锅内水处理
14
是否有水(介)质化验记录
其它
15
是否存在常压锅炉承压使用或者使用土锅炉等情况
地 址
邮 编
注1:告知单按每台安装、改造、维修的设备各填写一张。
注2:告知单编号为:制造单位设备编号+施工单位施工工号+年份(4位)。
注3:按安装、改造、维修分别填写。施工单位应提供特种设备许可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二、特种设备使用台帐表
序号
车间
内部编号
设备名称
使用证号
登记日期
检验日期
下次检验日期
□一寸照片2张;
□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声明:本人对所填写的内容和所提交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签字):日期:
注:用人单位应明确申请人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所申请考核作业项目的需要,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有无违规、违法等不良记录。
十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状
年(单位名称)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与记录管理

设备基本信息
设备型号
设备的具体型号和 规格。
制造厂家
设备的生产厂家。
设备名称
记录设备的全称和 简称。
设备编号
设备的唯一标识号 。
制造日期
设备的制造完成日 期。
设备运行记录
运行时间
设备每次运行的具体时间。
运行人员
负责操作设备的人员姓名。
运行状态
记录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
运行参数
设备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际情况相符。
03 记录的描述和说明应清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或误导。
记录的完整性
01
记录应全面覆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 面,不留死角。
02
记录应详细、具体,能够反映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 和管理过程。
03
记录应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不得随意中断或遗漏 。
记录的及时性
01
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完成,不得拖延或滞后。
06
法律性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可用于 追溯设备的安全状况、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等 ,具有法律效力。
档案的重要性
保障安全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档案的记录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 处理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 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的档案管理有助于企业或单位对特种 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和使用寿命。
便于监管
提供法律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是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 查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规范特种设备的安 全管理。
在发生事故或纠纷时,特种设备安全档案 可以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为相关部门提 供调查和处理的依据。
档案管理的历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