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床损伤中棉球加压包扎法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创伤包扎的知识点总结

创伤包扎的知识点总结一、创伤包扎的基本原则1. 快速包扎:在发生事故后,尽快进行包扎,减少出血和感染的机会。
2. 确保安全:在进行包扎时,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受伤。
3. 轻重分明:根据伤情的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包扎方式和材料。
4. 确保通气:包扎时不要过紧,确保受伤部位的通风和血液循环。
5. 稳定止血:在包扎时要稳定受伤部位,尽快止血。
6. 保持温暖:在包扎后,要确保受伤者保持温暖,避免感染和休克的发生。
二、包扎的种类和步骤1. 凝固海绵类包扎:适用于出血较多的伤口。
首先用纱布或者棉球直接压迫伤口,然后用凝固海绵贴服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2. 纱布缠绕包扎:适用于刀割伤或者擦伤。
首先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缠绕包扎。
3. 固定带包扎:适用于骨折或者关节扭伤。
首先用固定带固定受伤部位,然后用绷带包扎。
三、使用的道具和材料1. 绷带:用于固定伤口或者受伤部位。
2. 纱布:用于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3. 恢复海绵:用于止血和减轻疼痛。
4. 烧伤药膏:用于烧伤或者烫伤的现场急救。
5. 剪刀:用于裁剪绷带和纱布。
6. 棉球:用于压迫伤口和清洁伤口。
四、常见的包扎技巧1. 开放性伤口的包扎:首先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固定。
尽量避免直接触摸伤口。
2. 关节扭伤的包扎:首先用适当的力度用冰袋冰敷受伤部位,然后用固定带固定受伤处,最后再用绷带包扎。
3. 鼻出血的包扎:首先要让患者坐下来,然后用纱布轻轻压迫鼻孔,同时让患者垂头。
如果出血不止,要及时就医。
五、特殊情况下的包扎方法1. 头部外伤的包扎: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头颈和脊椎处于固定状态,然后用纱布轻轻包扎头部伤口,避免压迫脑部。
2. 肋骨骨折的包扎:首先要用手扶着受伤处,让患者坐着或者躺下,然后用绷带固定受伤处,避免呼吸困难。
3. 大面积烧伤的包扎:首先要用凉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总之,创伤包扎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预防伤势加重和保护受伤者生命至关重要。
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操作方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操作方法1. 首先了解病人情况以便于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确保病人是否有出血、休克、并发症或基础疾病等状况,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2. 选择适当的包扎材料:一般情况下,优先推荐使用乳胶皮肤粘合剂和非粘附性敷料。
这些材料能够快速并牢固地包扎伤口,有助于止血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 处理伤口:如果伤口较小,可以手术剪切伤口周围的皮肤,使其光滑平整,便于包扎。
而如果露出的伤口较大,则可以使用物理压迫、电灼或手术缝合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4. 控制出血:在伤口上涂抹血液止血剂或将止血棉球垫在伤口上,此时可以用手轻轻地包扎,先使伤口血止住,这是加压包扎止血法的第一步。
5. 选择合适的包扎技术:常见的包扎方法有手指包扎法、穿线包扎法、斜交包扎法、横交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等,医生应根据伤口的大小、位置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包扎技术。
6. 均匀包扎:使用手术刀或剪刀剪开伤口,在伤口两侧固定包扎材料,逐渐向伤口中心包扎,使伤口封闭。
为了保证包扎材料的均匀力度,每圈之间要有重叠。
7. 调整压力:在包扎过程中要确保尽量使压力均匀并逐渐递减,这样可以防止局部压力过大,造成血管局部破裂或组织坏死。
8. 监测患者情况:在包扎完成后,医生应该及时记录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等重要生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9. 保持良好的护理:包扎完成后,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包括更换敷料、消毒伤口、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等。
10. 提醒患者注意:医生应该告知患者关于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方法,如避免碰撞、保持伤口清洁、每天检查伤口等,以使患者安心并有助于伤口的早期恢复。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手段,在处理外伤和心脑血管疾病中使用广泛。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技术和材料,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效果和病人安全。
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法

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法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法是对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
那么敷料加压止血法是怎样的呢?1、敷料加压止血就是用消毒敷料压迫出血的伤口,以促成血液凝固,压迫破损的血管,保护好创伤面,防止病菌侵人伤口。
敷料加压实际上就是加压包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伤口进行消毒,用无菌药棉、纱布或干净毛巾等,再用绷带、二角巾适当加压包扎。
包扎的紧度,以刚好不出血为宜。
若没有上述物品,可将衣物撕成宽3一4cm的长布条,以代替绷带使用。
2、伤口覆盖无菌敷料贴后,再用可溶性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贴上面,然后再用止血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
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
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用敷料加压止血法应注意:1、敷料应用脱脂棉或可溶性纱布制成。
敷料质量根据用途选择,如方纱布、长纱布用一般纱布,纱条用稀纱布;引流条用纱带或稀纱布。
2、敷料的包装不宜过大,以免长期不用而污染。
灭菌后的敷料应放于通风干燥处贮存,并按消毒灭菌先后次序排列,作好标记。
4、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要求包扎物表面平整而且松软,这样才能有效地扎紧受伤部位体内的血管,阻止血管内的血液再在流通,达到止血的目的。
麻绳,一般说来总是比较粗的,是由几股细绳绞合而成的。
其表面不是平整光滑的,也不够柔软。
因此一般不适合用以止血包扎。
有时,可见护士用纱布撕成条,再合并起来用以包扎止血,这是因为纱布比较柔软,合并后较粗一些,包扎效果更好。
包扎技术(绷带)及护理规范

包扎技术(绷带)及护理规范一、操作目的1、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2、固定敷料、药物、骨折位置。
3、压迫止血,减轻疼痛等。
二、评估要点1、患者病情、沟通理解能力,心理需求。
2、受伤原因和场所,创面部位、面积、深度,有无骨折及血管损伤。
三、物品准备:无菌纱布块数块、无菌棉垫数块、手套、绷带、胶布。
四、操作要点l、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评估患者。
2、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环形法:常用于颈、腕、胸、腹等处包扎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但第一圈的环绕应稍作斜状,第 2-3 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胶布将绷带尾部固定,也可将绷带尾部剪成两头并打结。
4、螺旋法:常用于肢体和躯体包扎先将绷带按环形结缠绕数圈,随后上缠的每圈均盖住其前一圈的 1/3—2/3。
5、螺旋反折法:每圈在相同位置将绷带向下反折,后圈覆盖前圈 1/3~1/26、“8”字包扎法:常用于关节部位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来回缠绕,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 1/2。
7、处理用物,脱手套。
8、洗手,取口罩。
9、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5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1、告知包扎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带来的不适。
2、合作的方法和包扎后的护理要点。
六、注意事项1、包扎伤口时,先简单清创再包扎。
手及脏物不要触及伤口,不要用水冲洗伤口(除化学伤外),突出体腔外的内脏不要回纳,伤口内异物不要随意取出。
2、包扎时要牢靠、松紧要适宜,要使病人舒适。
用胸带要注意呼吸,包扎肢体要注意保持功能位。
皮肤皱褶处、骨隆突处应用棉垫或纱布等作衬垫,需要抬高肢体时,应给适当的扶托物。
3、包扎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要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绷带固定时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
4、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手互相传递松解。
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透干涸时,可用剪刀剪开。
创伤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课件

双人搬运:适用于重伤员,搬运者分别站在伤员两侧,一人托住伤员颈部,一人托住伤员腰部,将伤员轻轻抬起,平稳搬运。
02
担架搬运:适用于无法自行行走的伤员,使用担架将伤员平稳地抬到担架上,然后进行搬运。
03
车辆搬运:适用于需要快速搬运的伤员,使用救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进行搬运。
04
安全搬运注意事项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确保伤员安全:搬运过程中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保持伤员稳定:搬运过程中保持伤员身体稳定,避免晃动
正确使用搬运工具:根据伤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如担架、轮椅等
确保搬运环境安全:搬运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碰撞、滑倒等意外情况
3
急救常识
创伤止血: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止血钳等方法止血
02
止血: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止血垫等方法止血
01
自救与互救技巧
01
保持冷静:保持冷静,判断伤情,采取相应措施
02
止血: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等方法,防止失血过多
03
包扎:使用绷带、三角巾等工具,对伤口进行包扎
04
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工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05
搬运:使用担架、轮椅等工具,安全地将伤者搬运至安全地点
4
案例背景
案例发生时间:2022年5月1日
案例发生原因:高空坠物
案例涉及人员:伤者、目击者、急救人员
02
案例发生地点:某小区
处理过程
评估伤情: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
01
止血: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等方法控制出血
02
包扎:使用绷带、纱布等对伤口进行包扎
包扎流程及方法

1、包扎的方法:患者皮肤表面的伤口主要是消毒后以纱布直接覆盖在伤口表面,并用胶带固定即可。
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的现象,在纱布覆盖的基础上为了保持一定的张力还可以应用绷带对伤口的敷料进行包扎固定。
不同的位置用绷带包扎也有较大的差别,在头部可以用三角巾对头部伤口予以包扎,如果伤口在四肢处可以采用蝶形交叉法;
2、包扎的流程:先要仔细检查患者的伤口,如果伤口过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浅表性的伤口可以先简单包扎。
如果伤口有异物需要把伤口内的异物清理干净,注意不要用未经消毒的物品清理。
接着要用酒精棉球对伤口进行消毒,注意是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消毒。
消毒后用纱布覆盖伤口,注意动作轻柔,尽量减轻疼痛,要确定伤口不再出血后再包扎,最后确定包扎牢固,避免脱落。
加压包扎法对促进深部伤口愈合的护理体会

1 5 8 0 岁 ,平均 年 龄 为 ( 4 7 . 2 ±6 . 9 )岁 ,伤 口深 度 为 : 5 6 c m ,最 短 病 程 为 l 0 d,最 长病 程 为2 5 d,平 均 病 程 为 ( 1 2 . 3 ±2. 1 )d。 其 中四 肢 脓 肿 切 开 引 流 术 后 伤 口1 3 例 、 臀 部 脓 肿 切 开 引 流术 后 伤 口7 N 、背 部 脓 肿 切 开 引 流术 后 伤 口4 例 。对 照 组 :观 察 组 :男 患 者 、 女 患 者 分 别为 1 3 N 、1 1 例 ,患 者 的年 龄 跨度 为 1 3 7 8 岁 ,平均 年 龄
进 伤 口愈 合 。
【 关键 词 】 深部 伤 1 : 2;加 压 包扎 法 ;护 理 体 会
外 科 感 染 属 于 比较 常 见 的 疾 病 , 形 成 脓 肿 的就 要 进 行 开 放 性 手 术 ,无疑 会 给 患 者 带 来 创伤 ,再 加 上 炎 症 的影 响 ,在 手 术 后 患者 日常 容 易 出 现 患部 肿 胀 的 问题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方 法
从 而 对 伤 口的 愈合 带 来 影 响 。而 大量 的 临床 研 究 实 践 证
实 :采用 加 压 包 扎 的方 式 能 够 有 效 减 轻 患者 伤 口损 伤 , 增 强患 者 抗 感 染 能力 ,促 进 患 者 早 日康复 。近 年 来 ,我
待 脓 肿 切 开 引 流 术 后 的 第 二 天 进 行 换 药 。对 照 组 患 者 主 要 采 用 常 规 的换 药 方 法 换 药 ,具有 方法 为 :先 采 用 洗 必 泰 液 棉 球将 伤 口四周 的皮 肤 进 行 消毒 , 并擦 拭 创 面 ,用 生 理 盐 水洗 清 脓 腔 ,并 将 坏 死 的 组织 清 除 ,并 运 用凡 诺 尔 纱 条 填 塞 引 流 ,再 运 用 凡 士林 纱 布将 创 面 覆 盖
包扎操作的注意事项

包扎操作的注意事项
包扎操作的注意事项包括:
1.清洁伤口:在进行包扎前,必须清洁伤口。
使用温开水和肥
皂轻轻清洗伤口。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如酒精或氢过氧化物。
2.止血:如果伤口有出血,需要先止血再进行包扎。
可以直接
用手指或纱布轻压在伤口上,或者使用止血药物。
3.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非常重要。
如果伤口
有排泄物或渗液,可以使用吸附性弹力绷带。
对于较深的伤口,可以使用医用胶水或伤口闭合剂进行闭合。
4.包扎力度:包扎时,要确保适当的包扎力度。
过紧的包扎会
限制血液循环和引起肿胀,而过松的包扎则可能导致包扎松动。
5.换药: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需要定时更换包扎材料。
更换时
要小心轻柔,避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6.包扎固定:包扎后,要用适当的方法固定包扎材料,避免松
动或脱落。
可以使用胶带、绷带或伤口敷料进行固定。
7.观察伤口:在进行包扎后,要定期观察伤口的变化。
如果伤
口有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
8.遵循医嘱:如果伤口较大或需要特殊处理,最好遵循医生或
医护人员的指示进行包扎,以确保正确的包扎和伤口护理。
注意:以上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包扎操作可能因伤口类型和严重程度而有所差异,最好在医生或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包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疲劳 。③ 给予营养丰富 的容 易消化 的饮 食 , 多食蔬 菜 、 水果 、 多饮水 , 以补充 出汗过 多而失去 的水分 , 注意保持 大便 通畅 , 减少 因用 力所致 的疲劳 。严禁 食用与发 病有关 的食物 , 协助 患者 寻找过 敏原 。④危重期 患者 应保持皮 肤清 洁干燥 , 定时 翻身 , 防止褥疮发生 。应 做好 口腔护理 , 防止发生 口腔炎 。 4 2 家庭护 理 ①平时注 意增加 营养 , 据病情 做适 量体 . 根 力活动 , 以提高机 体 免疫 力。感染 发 生时应 及 时就诊 ; 注 ② 意防寒避暑 : 冬季应 适 当提 高居 室温度 , 季 进行 耐寒 锻炼 秋
察 .中 日友 好 医 院学 报 ,0 1 1 ( ):0 -1 . 2 0 ,5 4 2 82 1
3 3 卡介苗多糖核酸 具 有调 节 T辅 助 细胞 作用 , . 可预 防
哮 喘发 作 , 内应 用 认 为 2~3个 疗 程 可 以 明 显 减 少 哮 喘 急 国
[ ] 李锦燕 .支气管哮 喘患儿 的心理 特征分析 及心理 干预 .中华 4
护 理 杂 志 ,04,9( ) 3 3 5 20 3 5 :3 03 . [ ] 孙 丽 .门 诊 哮 喘 患 者 2 6 5 22例 诊 治 现 状 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4,1 7 2 —2 2 0 2 ( ):12 .
性发 作的次数。本品肌注 , 每次 0 5mg 隔 日 1次 ,8次 为 1 . , 1
3 2 钾 通道开放 剂 .
可开放支气管 内钾通道 , 张支气 管 , 扩
同时可抑制感觉 神经 释放 神经 肽。 目前 作 为平 喘药 物进 行
临床评价的钾通道开放剂 为左色满卡林 , 口服 每 次 1m , g 1~
2次, 血浆 d 其
疗 程。 4 护 理
[ ] 张涛 .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轻度支气管哮 喘 .云南 医药 , 6
所致 的支气管 收缩 , 对激素依赖 者 尚可 减少激 素用量 。呋塞
米 的平 喘 机 制 尚未 完 全 阐 明 , 能 与 其 抑 制 气 道 炎 性 细胞 的 可
调节前列腺素代谢有关 。研 究提示 , 呋塞米 可抑 制肥大 细胞
释放组胺 , 有与 S G相似 的肥大细 胞膜重金 属稳定 作用 。 具 C 可用于其他药物疗效不 佳者的治疗 , 入每次 2 吸 0~4 g 0m 。
2 2 色苷酸二钠 能够稳 定肥大细胞 膜 , . 抑制介质 释放 , 对
其 他 炎 症 细 胞 释 放 介 质 亦 有 一 定 的抑 制 作 用 , 预 防 变 应 原 能
引起 的速发和迟发反 应 以及运 动 和过度 通 气引起 的气道 收 缩 。 雾 化 吸 入 5~ 0rg 干 粉 吸入 2 g3~ 2 n 或 0m , 4次 / 。 如 与 d
的作 用
参 考 文 献
[ ] 殷 凯生 .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诊 断与治 疗 .国外 医学呼 吸系统 1
分 册 ,0 4 2 ( )5 . 2 0 ,4 1 :5 [ ] 张 宁 .常 规 疗 法 加 药 物 雾 化 吸 入 治 疗 危 重 型 哮 喘 的 疗 效 观 察 2
.
3 其 他 平 喘 药 物 3 1 呋塞 米 . 吸 入 呋 塞 米 能 预 防 运 动 性 哮 喘 和 吸 入 蒸 馏 水
半 衰期为 2 , 4h 可作 夜 间哮 喘 的 预 防 , 一般 每 次 口服 1~2
m , 次/ 。 g 1 d
广 东 医学 院学 报 ,0 1 1 ( ):4 45 . 2 0 ,9 6 4 9 0
【 ] 苏楠 . 3 长效 B 受体激 动剂 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
p 体 激 动 剂 联 合 应 用 , 仅 提 高 平 喘 效 果 , 可 防止 B 受 受 不 还 体 向 下调 节 而 稳 定 p 体 激 动 药 的疗 效 。 受
2 3 白三烯受 体拮抗 剂 .
适用 于哮 喘 的预防和 长期 治疗 。
临床 将其 与 B 受 体激动剂和 G C联 合应用 治疗 支气 管哮 喘 急性发 作 , 待病情缓解 后试 探性 地慢 慢递 减 B 2受 体激 动剂 和 G C的剂量 。具 体用 法 : 鲁司 特 2 , 扎 0mg2次/ d口服 , 或 孟鲁 司特 1 a, 0 n 4次/ g d口服 , 可使 吸人 性 G C的需 要 量减少
1 /2。
防治感 冒 , 夏季避免大 汗 , 防止痰 液过 稠不宜 咳 出 ; ③尽 量避
免 接 触 过 敏 原 : 者 应 戒 烟 , 量 避 免 到 人 员 众 多 、 气 污 浊 患 尽 空
的公 共场所 。保持 居 室空 气清新 , 内可安装 空 气净 化器 ; 室 ④ 防止 呼吸肌 疲 劳 , 坚持 进行 呼 吸锻炼 ; 稳定 情绪 。一 旦 ⑤ 哮喘发作 , 应控制情绪 , 保持镇静 , 及时 吸入支气 管扩张气雾 剂 ; 家庭氧疗 : ⑥ 义称缓 解 期氧疗 , 于患 者 的病 情控 制 , 对 存 活期 的延 长和生 活质 量 的提高 有着 重要 意义 。家庭 氧疗是 应注 意氧 流量 的调节 , 严禁 烟火 , 防止火 灾 ; 缓解 期处 理 : ⑦ 哮 喘缓 解期患者 , 应坚 持 吸入糖 皮质 激 素 , 可有效 控 制哮 喘 发作 , 吸入色甘 酸钠 和 口服酮替酚亦有 一定 的预 防哮喘发作
维普资讯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0 0 8年 9月第 2卷 第 1 8期
C i dD u p lSp2 0 Vo. , o1 hnJMo rgA p ,e 0 8, 12 N . 8
・
9 ・ 9
人 吸 入 4 0~ 0  ̄ / 。 0 6 0 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