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选择题)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考试大纲说明-政治科

2015年高考课标卷考试大纲说明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
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
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政治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的政治科部分。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戴俊和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1.“现代文阅读”方面,删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2.“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删去“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3.“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部分,删去“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方面本部分内容,去年的表述笼统、模糊,今年表述更具体,更清晰,但没有实质变化。
三.“题型示例”方面1.所有考点全部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题型;2.文学类阅读,小说示例多于散文示例;3.名句名篇示例,增加了“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的示例;4.文言文示例,11篇例文中,有8篇为史传或传记,3篇为其他类古文。
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笔者作以下解读:一.2015年安徽高考试卷结构与2014年相同。
一般论述类文章3道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4道文字题;文言文3题选择题,1题翻译;诗歌鉴赏题2道文字题;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语言文字运用3题选择题,3题文字表述题。
二.全面向新课标过渡:1.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调整较大,出现默写新题型。
2014年是30篇,2015年是64篇,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名句名篇的新题型为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64篇一直是新课标名句名篇的考试范围,安徽高考用星号标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中的部分篇目;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正是2014年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卷考试题型。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一、试卷结构1.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总计20分。
2. 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3. 计算题:共5题,每题4分,总计20分。
4. 应用题:共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
二、命题原则1. 紧扣教材,注重基础。
2. 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3. 难易适度,注重区分度。
4. 鼓励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三、命题内容1. 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和简单运算。
3. 计算题:考查四则运算和基本数学技能。
4. 应用题:考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题型示例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5C. 8D. 72. 填空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 计算题:计算下列各题的和:(1) 23 + 45(2) 56 - 39(3) 48 × 2(5) 87 - 23 + 564. 应用题:小华有36个苹果,他给了小明8个,自己又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苹果?五、答题要求1.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答案。
2. 填空题:在题干中的空白处填写答案。
3. 计算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4. 应用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2. 填空题:每题答案正确得2分,答案错误或不填不得分。
3. 计算题:每题计算过程正确得2分,结果正确得2分,共4分。
4. 应用题:每题解题过程正确得6分,答案正确得4分,共10分。
七、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2. 考生必须使用规定的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超时作答无效。
八、试卷样题1. 选择题:以下哪个分数的分母最小?A. 1/2B. 2/3C. 3/4D. 4/52. 填空题: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
安徽省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数学(文科)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制定《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数学学科(文科)部分的依据,是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以及安徽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
制定《考试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符合安徽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有利于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考试说明》对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学科(文科)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进行了诠释,并选编了题型示例,以帮助教师和考生进一步了解考试的性质、内容和要求。
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物理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3.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的学科知识.二、考试形式:闭卷笔答.三、考试时间及分值:120分钟,满分100分.四、试卷结构1. 内容结构:(1学科专业知识占60%.(2教材教法占30%.(3《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占10%2. 难度比例:7:2:1(学科专业知识以中考难度为准. 难度数:0.75 3. 题型结构:(1试题总量:全卷共六大题27小题.(2题型及分值分布: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5小题计10分;实验探究题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简答题共2题计10分;解答题共4小题计30分;教学案例设计或教学案例分析,共1小题,计10分.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教材基础知识力学部分:1. 认识机械运动,能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2. 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3.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4.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5.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6. 了解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7. 认识物体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8. 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0. 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11. 认识弹力,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
12. 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3. 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4. 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根据平衡条件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1

《考试说明》 题型示例、选择题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 500 000平方千米.将2 500 000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0.25×107B. 2.5×107C. 2.5×106D. 25×1052.如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D=1,BC=3, 则AOCO 的值为 A .12 B .13 C .14 D .193.如图2,Rt △ABC 中,∠ACB =90°,DE 过点C 且平行于AB , 若∠BCE =35°,则∠A 的度数为A .35°B .45°C .55°D .65°【试题4】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 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A .15B .310C .13D .12【试题5】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他们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x 甲,x 乙,身高的方差依次为2S 甲,2S 乙,则下列关系 中完全正确的是A .x x =甲乙,22S S >乙甲 B .x x =甲乙,22S S<乙甲C .x x >甲乙,22S S>乙甲 D.x x <甲乙,22S S<乙甲【试题6】把3222x x y xy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图2A .()()x x y x y +-B .22(2)x x xy y -+C .2()x x y +D .2()x x y -【试题7】如图3,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点D 、E 两点,且∠ACD=45°,D F AB ⊥于点F ,EG AB ⊥于点G .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 x =,DE y =,下列图象中,能大致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试题8】已知O 为圆锥的顶点,M 为圆锥底面圆上一点,点P 在OM 上.一只蜗牛从P 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 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4所示.若沿OM 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所得侧面展开图是 [中]A BC D 二、填空题【试题12(1)n +=0,则m +n 的值为 . 【试题2】若分式24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试题3】如图5,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点E ,连结OC , 若5OC =,8CD =,则AE = .ABCD图3图4图5【试题4】若把代数式223x x --化为2()x m k -+的形式,其中m 、k 为常数,则m +k = .【试题5】如图6,在△ABC 中,AB =AC ,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D 、E 为BC 上的点,连接DN 、EM .若AB =13cm ,BC =10cm ,DE =5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中] 【试题6】图7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 ,B ,C ,D.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A→B→C→D→C→B→A→B→C→ … 的方式)从A 开始数连续的正整数1,2,3,4,…,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 ;当字母C 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 ;当字母C 第21n +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恰好数到的数是(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中]【试题7】如图8,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MN 上,落点记为A ',折痕交AD 于点E .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的中点,则A N '= ;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距DC 最近的n 等分点(n ≥2,且n 为整数),则A N '= (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试题8】在ΔABC 中,∠B =25º,AD 是BC 边上的高,并且AD ²=BD ·DC ,则∠BCA 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1.计算:1012010tan 603-⎛⎫-+--︒ ⎪⎝⎭.【试题2】已知:如图9,C 为BE 上一点, 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 AB ∥ED ,AB =CE ,BC =ED .求证:AC =CD . [易]图6图8图7 图9【试题5】以下是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2008年北京市私人轿车拥有量是多少万辆(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补全条形统计图;(3)汽车数量增多除造成交通拥堵外,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为了解汽车碳排放量的情况,小明同学通过网络了解到汽车的碳排放量与汽车排量有关.如:一辆排量为1.6L 的 轿车,如果一年行驶1万千米,这一年,它的碳排放量约为2.7吨.于是他调查了他 所居住小区的150辆私人轿车,不同排量的轿车数量如下表所示.如果按照小明的统 计数据,请你通过计算估计,2010年北京市...仅排量为1.6L 的这类私人轿车(假设每辆 车平均一年行驶1万千米)的碳排放总量约为多少万吨?小明居住小区不同排量的私人轿车的数量统计表3.解不等式512x -≤2(43)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已知2514x x -=,求2(1)(21)(1)1x x x ---++的值.【试题6】如图10,直线2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交于点P ,且使2OP OA =,求△ABP 的面积.【试题7】如图11,A 、B 两点在函数my x=(x >0)的图象上. (1)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 的个数.【试题8】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京通公交快速通道开通后,为响应市政府“绿色出行”的号召,家住通州新城的小王上班由自驾车改为乘坐公交车.已知小王家距上班地点18千米,他用乘公交车的方式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他用自驾车的方式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的2倍还多9千米,他从家出发到达上班地点,乘公交车方式所用时间是自驾车方式所用时间的37.小王用自驾车方式上班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图11 图10【试题9】如图12,在△ABC中,90ACB∠=︒,D是BC 的中点,DE BC⊥,CE∥AD.若AC=2,CE=4,求四边形ACEB的周长.【试题10】如图13,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12CBF CAB∠=∠.(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2)若AB=5,sin CBF∠=BC和BF的长.【试题11】阅读下列材料:小明遇到一个问题: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4所示,将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他的做法是:按图15所示的方法分割后,将三角形纸片①绕AB的中点O旋转至三角形纸片②处,依此方法继续操作,即可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DEFG.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1)现有5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6所示.请将其分割后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在图16中画出并指明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可);(2)如图17,在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分别连结AF、BG、CH、DE得到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MNPQ.请在图17中探究平行四边形MNPQ面积的大小(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图14 图15图16 图17图13【试题12】(2008年第22题,难度0.31)已知等边三角形纸片ABC 的边长为8,D 为AB 边上的点,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DE ⊥BC 于点E ,过点G 作GF ⊥BC 于点F ,把三角形纸片ABC 分别沿DG 、DE 、GF 按图18所示方式折叠,点A 、B 、C 分别落在点A '、B '、C '处.若点A '、B '、C '在矩形DEFG 内或其边上,且互不重合,此时我们称△A 'B 'C '(即图中阴影部分)为“重叠三角形”.(1)若把三角形纸片ABC 放在等边三角形网格图中(图中每个小三角形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A 、B 、C 、D 恰好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如图17所示,直接写出此 时重叠三角形A 'B 'C '的面积;(2)实验探究:设AD 的长为m ,若重叠三角形A 'B 'C '存在,试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重叠三角形A 'B 'C '的面积,并写出m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备用图供实验探究使用).222.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20,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梯形ABCD 的面积为1,试求以AC BD AD BC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图18 图19备用图 备用图图20图21小伟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造一个三角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平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得到的△BDE 即是以AC BD AD BC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21).请你回答:图21中△BDE 的面积等于 .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22,△ABC 的三条中线分别为AD 、BE 、CF .(1)在图22中利用图形变换画出并指明以AD 、BE 、CF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保留画图痕迹);(2)若△ABC 的面积为1,则以AD 、BE 、CF 的长度为三边 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23.如图23,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4,在△ABC 中,∠ACB 是直角,∠B =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5,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23图24图25图22【试题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10x x k ++-=有实数根,k 为正整数. (1)求k 的值;(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41y x x k =++-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 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 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 象回答:当直线1(2y x b b k =+<)与此图象有两个 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图26【试题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 2(3)3y mx m x =+-- (0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点A 的坐标;(2)当∠ABC=45°时,求m 的值;(3)已知一次函数 y kx b =+,点(,0)P n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在(2)的条件下,过点P 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M ,交二次函数2(3)3y mx m x =+--(0m >)的图象于点N .若只有当-2<n <2时,点M 位于点N 的上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27【试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153244m m y x x m m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2,)B n 在这条抛物线上.(1)求B 点的坐标;(2) 点P 在线段 OA 上,从O 点出发向A 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 OB交于点E ,延长PE 到点D ,使得ED 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① 当等腰直角三角形 PCD 的顶点 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② 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上另一个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过Q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F ,延长QF 到点M ,使得FM QF =,以QM 为斜边,在QM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当Q 点运动时,M 点、N 点也随之运动).若P 点运动到 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此刻t 的值.图28【试题18】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29,在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中,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DF 的中点,连结PG 、PC .若∠ABC =∠BEF =60°,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 PC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 交DC 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 PC的值; (2)将图29中的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 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0),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若图29中∠ABC =∠BEF =2α(0°<α<90°),将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G PC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
新闻类文本阅读

新闻文体和结构类题目
会泽小城惊现巨款捐资人
财富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
尹老师捐千万资产建设家乡
本报讯 我县原茚旺高中教师XXX在投身教育工作20年后突然神 秘辞职,消失在学校教师们眼前两年后突现校园类,外形气质发生翻天 覆地的变化,原来一身朴素身材臃肿眉头紧锁满脸斑点皱纹的她突然摇 身一变成为干练有型、英姿飒爽的企业家,亮瞎众师生尤其是13级37 班、40班学生的大眼!
(1)点明了新闻的核心人物。 (2)“视力过人”易于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3)“视力过人”与文中小男孩的盲人身份形 成强烈反差,有助于突出主题。
分析新闻标题艺术性“5分析” 第一,分析新闻标题特点及其作用 第二,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第三,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第四,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第五,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和对吸 引读者的作用
考纲分析:
一、C级(分析综合)
二、D级(鉴赏评价)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三、F级(探究)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今,身份发生720度大转变的尹老师不忘爱家爱国的初心,将 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捐献出来用于建设家乡。。。。。。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 评价的简短文字,是新闻中常考的一个考点。新闻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具有划分与组 织新闻内容、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等作用。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揭示 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具有交待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体中 的观点、解释主题等作用。
辽宁省2015年下半年《综合素质》考试大纲: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题

辽宁省2015年下半年《综合素质》考试大纲: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这是()A:形成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4、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5、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6、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__。
A.有责任心B.有幽默感C.主观偏心D.耐心周到7、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所开展的评价,被称为()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8、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____A:3.2万公里B:2.28万公里C:1.8万公里D:4.2万公里9、气质的类型。
A:有好坏之分B:没有好坏之分C:有强弱之分D:没有强弱之分E:重视个别差异10、少年期指__。
A.3岁~6、7岁B.11、12岁~14、15岁C.6、7岁~11、12岁D.14、15岁~25岁1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并系统科学地总结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经》12、老师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3、The boy was seen____ in the examination and was punished by the teacher.A:having cheatedB:cheatedC:cheatingD:cheat14、男女性别差异主要源于()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教育、种族和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例4】.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 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 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例15】.如题5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和b,内有带电量为q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
A. B.
B.C. D.
【例9】.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例2】.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
【例3】.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 B. C. D.
【例14】.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例7】.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1. B. C. D.
【例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选择题)
【例1】.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A. B. C. D.
【例11】.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 b、d三个点,a和b、b和c、 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A.k B.k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例10】.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的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负 B. ,正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负D. ,正
【例16】.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
A.0.5mB.1.5mC.2.5mD.3.5m
【例17】.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sini/sin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率取负值).若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途径的示意图是( )
C.k D.k
【例12】.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 ,水平边 长为 ,竖直边 长为 。质量均为 、带电量分别为 和 的两粒子,由 两点先后沿 和 方向以速率 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力。若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 等于( )
A. B.
C. D.
【例13】.“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 )
A. 不变, 变大 B. 不变, 变小
C. 变大, 变大 D. 变小, 变小
【例5】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28.8m1.12×10-2m3B.28.8m0.672m3
C.38.4m1.29×10-2m3D.38.4m0.776m3
【例6】.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 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 、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