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全国卷1)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全国卷1)

2015年理综试卷全国卷1化学及其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 .2 L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 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3+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 -1Fe 2(SO 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 mol·L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1CuSO 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

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化学试题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高考化学全国1卷理综化学含解析答案解析

2015高考化学全国1卷理综化学含解析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9.已知分解1 mol H 2O 2 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的分解机理为:H 2O 2+ I - →H 2O +IO - 慢 H 2O 2+ IO -→H 2O +O 2+ I - 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 -的浓度有关B .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1D .v(H 2O 2)=v(H 2O)=v(O 2)10.W 、X 、Y 、Z 均是短周期元素,X 、Y 处于同一周期,X 、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 2-和Z - ,Y +和Z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ZB .单质沸点:X >Y >ZC .离子半径:X 2->Y +>Z -D .原子序数:X >Y >Z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推荐文档

2015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 .硝酸C.醋D.卤水&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 . 2 L 0.5 mol 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 1 : 1 B. 2: 3 C. 3: 2 D. 2: 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 将铜粉加入1.0 mol L: 1 Fe2 (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11.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极反应中有C0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 + 602 = 6CO2 +6H2O12.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的沸点:W>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 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 浓度均为0.10 mol/L、体积均为V的MOH恒容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I化学部分 及答案

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I化学部分 及答案

2015年高考(新课标1)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 硝酸C.醋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3:2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A>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恒容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的c(OH-)相等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

精品2015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7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 .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 2O 和 18gH 2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3:2D.2:11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 Fe 氧化A.为 Fe3+应后滴加 KSCN 溶液将铜粉加-1 溶液1.0mol ·L Fe2(SO 4 )3B.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中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C.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将 0.1mol-1·L MgSO 4溶液滴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Cu(OH) 2的溶度积D.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比 Mg(OH) 2的小-1浅蓝色沉淀滴加 0.1mol ·L CuSO 4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极反应中有 CO 2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 C 6 H 12 O 6 +6O 2 =6CO 2+6H 2O12 . W 、 X 、Y 、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 5 、8 、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

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10.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 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 分反应后滴加 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 呈血红色
将 铜 粉 加 1.0 mol·L- 1 溶液变蓝、有黑色
B. Fe2(SO4) 3 溶液中
固体出现
稀硝酸将 Fe 氧化 为 Fe3+
( 2)问考查实验原理和物质性质综合应用能力。由装置 A、B 出来的气体含 有 CO2、CO,容易想到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 CO,进而检验其产物 CO2。但要注 意到原产物中有 CO2,故要设计除去 CO2和验证 CO2 除尽的环节。最终确认连 接顺序 F(除 CO2)、D(验证 CO2 被除尽)、 G(干燥,这是气体进入加热装置 的常规要求)、H(氧化 CO)、D(验证 H 中生成的 CO2 来证明 CO的存在)、I (尾气处理);H中要装 CuO(氧化铜);
A.18gD2O和 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 B.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两种数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密闭容器中 2molNO与 1molO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 【答案】 C 【解析】 A 、核素 D 和 H 的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则 18gD2O 和 18gH2O 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 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 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 2NA,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 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 -1 价的 O元素,所以生成 0.1mol 氧气时转 移电子 0.2NA,正确; D、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 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 2NA,错误,答案选 C。 【考点定位】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涉及到核素、弱 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知识点。试题难度为较易等级 9.乌洛托品在合成、 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O和18 g H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B. 2 L0.5 molJ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1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 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A. 1: 1B. 2: 3C. 3: 2D. 2: 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为 Fg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TFe(S0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 mol L _ 1MgS 4溶液滴入NaO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 L1CuSO 溶 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 的溶度积比 Mg(OH 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 A. 正极反应中有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H 2C 6+ 6C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CO+6H 2O 12 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1化学试题2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3“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4是指()5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68.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8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9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0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11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12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13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A.1:1 B.2:3 C.3:2 D.2:115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6选项实验现象结论1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17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18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19()20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21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22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23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24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25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2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27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28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29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30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1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32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33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34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35大36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37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38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39403(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41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

装置42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3(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44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4546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47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48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49(3)①设计实验证明:50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51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52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53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5445556回答下列问题:57(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为提高浸出速58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条)。

59(2)利用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 60(化学式)。

61(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62的是_________。

63(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

64(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65式为_______。

66(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

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67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

68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

回答下列问题:69(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70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7156(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 -、Cl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 372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_____________,已知K sp (AgCl )73 =1.8×10-10,K sp (AgI )=8.5×10-17。

74(3)已知反应2HI (g )=H 2(g) + I 2(g)的△H=+11kJ·mol -1,1molH 2(g )、1molI 275 (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 、151KJ 的能量,则1molHI (g )分子76 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

77(4)Bodensteins 研究了下列反应:2HI (g )H 2(g )+I 2(g )在716K 时,78 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79t/mi n0 20 40 60 80 120X(HI )1 0.91 0.850.8150.7950.784X(HI )0 0.60 0.730.7730.780.784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80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 正=k 正x 2(HI),逆反应速率为v 逆=k 逆x(H 2)x(I 2),81 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k 逆为________(以K 和k 正表示)。

若k 正=0.0027min -1,82 在t=40,min 时,v 正=__________min -183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 正~x(HI)和v 逆~x(H 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84 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8586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87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88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8990回答下列问题:91(1)A的名称是,B含有的官能团是。

92(2)①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93是。

947(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95为、。

96(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97顺式据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98(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99体(写结构简式)。

100(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天有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101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10210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化学试题答案1047【答案】B1051068【答案】C107【解析】108试题分析:A、D和H的质量数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109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110小于2NA ,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111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A ,正确;D、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112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错误,答案选C。

1138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1149【答案】C115【解析】116试题分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117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118答案选C。

119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12010【答案】D121【解析】122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123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124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125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26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127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128案选D。

129考点: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13011【答案】A131【解析】132试题分析:A、根据C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二氧化碳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4价,133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错误;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1349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反应速率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的发生,135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136应,正确,答案选A。

137考点:考查对原电池反应的判断13812【答案】B13914013【答案】D14114226【答案】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分解产物中的水和甲酸。

14310⑵ ①F、D、G、H、D; CuO(氧化铜);144②H前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145⑶ ① 向1mol/Ld的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的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146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