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土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土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识记:(1)土木工程的内涵土木工程在英语里称为Civil Engineering,译为“民用工程”。

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 Military Engineering)相对应的。

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有民用性。

后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都已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的专用名词。

(2)土木工程建设的含义(★重点掌握)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的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学研究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3)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木结构占主导地位2.领会:(1)土木工程基本属性(★重点掌握)1)综合性2)社会性3)实践性4)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2)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1)土木工程功能化2)城市建设立体化3)交通运输高速化3.简单应用:无4.综合应用:无第二章土木工程主要类型1.识记:(1)土木工程的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道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城、海洋工程、给水及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等。

(2)钢筋混凝土楼盖按施工方法的分类分为现浇整体式楼盖和装配式楼盖。

(3)常见网架节点的种类网架的节点构件有焊接球节点和螺栓球节点两种。

焊接球节点有焊接钢板节点和焊接空心球节点。

(4)路面的排水坡度要求(★重点掌握)为了排水,路面及路肩应做一定的坡度,i1及i2。

它随路面的平整度而异,如混凝土路面i1为1%~1.5%;沥青路面i1为1.5%~2.5%;i2一般较i1大1%~2%。

2.领会:(1)房屋工程的分类(★重点掌握)房屋工程按其层数分,有单层、多层、高层、超高层。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 •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的生存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口爆炸性的增长,资源日益匮乏,
森林锐减,河流湖泊干枯,土地沙化,地球臭氧层遭破坏等等。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 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认了“可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 而土木工程材料行业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产值、能耗、 环保等方面都是国民经济中的大户,为了保证源源不断地为工程建设提供质量可靠的材料, 避免新型材料的生产和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绿色建材”应运而生。

当代以及未来
• 与以往相比,当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已获得明显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 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与使用功能已经大大拓宽。此外,随 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应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代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现比以往好为现代土木工程的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21世纪我国土木材料的发展趋向
• •
1、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优异装饰性 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 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 2、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量减少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 垃圾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土木工程材料的资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维 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 3、节约能源。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优先开发、生 产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节能型材料; • 4、材料生产中不得使用有损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和颜料,如甲醛、铅、 镉、铬及其化合物等,同时要开发对人体有益的材料,如抗菌、灭菌、 除臭、除霉、防火、调温、消磁、防辐射、抗静电等; • 5、产品可循环在再生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

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作者:杨跃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08期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日益进步,土木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通过对土木工程发展的审视,我们发现,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

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世界所有国家的关注。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美好家园,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国家对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建设,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基础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它同时产生对破坏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在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并处理好同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advanced,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inevitable to bring huge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we find that now it is a good time that the civil engineering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from the globe.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nd environment and build beautiful home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ate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mine construction,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has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e l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建筑;优良;发展环境;科学技术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environment;construction;excellent;development environ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058-021 土木工程概述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

土木工程数字信息化 教材

土木工程数字信息化 教材

土木工程数字信息化教材
土木工程数字信息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优化
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过程。

这一领域的教材应该涵盖以下
几个方面:
1. 数字化技术,教材应该介绍各种数字化工具和软件,如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以及这些工具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势。

2. 信息化手段,教材应该涵盖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包括项目管理软件、成本控制软件、进度管理软件等,以及这
些工具如何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

3. 数字化施工,教材应该介绍数字化施工技术,包括机器控制
技术、无人机在工地的应用、传感器监测技术等,以及这些技术如
何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4. 数据管理与分析,教材应该包括土木工程中大数据管理和分
析的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以及
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

5. 应用案例,教材应该结合实际的土木工程案例,介绍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训。

总之,一本优秀的土木工程数字信息化教材应该全面系统地介绍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手段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和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 专业建设与改革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 专业建设与改革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探讨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将对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高校和专业部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培养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2. 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以“新工科”为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实力和工程实践水平。

3.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土木工程与城乡建设、环境治理、交通运输等领域紧密相关,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应当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1.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应当重新审视其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

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外,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强化工程伦理与责任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在专业建设中,应当加强对工程伦理与责任的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安全、环保、公正等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科视野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开展深度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跨界共融的态势,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问题。

专业建设中应当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拓宽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土木工程的定义土木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建造和维护各类工程结构的学科领域。

其范围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建筑物、港口和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工程。

土木工程主要涉及土木结构、土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学、材料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

土木工程的定义可以从实际应用层面和理论研究层面来理解。

在实际应用层面,土木工程是指通过设计、施工和维护各类工程结构,以满足人们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需求。

在理论研究层面,土木工程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探讨各种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交叉的工程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专业领域。

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用于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木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几乎所有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都需要土木工程的支撑和保障,例如道路、桥梁、房屋、水利工程等。

没有土木工程,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无法进行。

土木工程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优质的道路和桥梁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城市内涝,稳固的建筑结构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土木工程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木工程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种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土木工程需要不断探索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承担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和推广有必要加大投入和支持,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土木工程的现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现状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互联网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与研究

互联网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与研究

146I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与研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而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各行业在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以新科技、新产业和新服务为特征的新型经济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人们面临和处理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对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新型科技人才的综合素养以适应高新技术所产生的重大变化。

当前新型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各种挑战。

2017年我国陆续开展了三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达成新工科建设共识[1]。

新工科建设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行动指南和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8年教育厅、财政部和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2],提出“双一流”高校应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因此,高校必须响应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新工科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深化教育体系改革。

土木类专业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工科专业,应顺应新工艺、新科技、新材料和新思想的变革,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体系。

一、土木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土木类专业现状土木类专业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工科专业,许多高校在面对土木类专业的发展问题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木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群。

此外拥有地质、材料、信息、人工智能等摘要:在互联网新时代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木类高校应顺应新时代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工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立足于新工科建设发展要求,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土木类高校的教学现状和人才发展需求,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教学改革,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土木类高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推动土木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土木类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一、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校纷纷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旨在对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新工科理念出发,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新工科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知识。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将对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具体阐述。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学生管理方面,应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对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可以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应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教育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土木工程的兴建,而土木工程信息化正是现代建筑行业首要掌握的内容,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

本文先是简要论述了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后分析其发展情况,旨在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建筑智能化;网络技术;数据库
Abstract: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 city promoting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to master the contents of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n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network technology; database
土木工程信息化就是在综合应用现代电子工程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专业软件对土木工程收集的数据、信息、资料等详细分析,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管理的目的,加深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以前控制管理方面的不足。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信息化建设措施,应该先要设置信息化的结构框架,对工程各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关注土木工程有关的商务贸易信息,发挥网络系统的巨大功能,从而推动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1.土木工程信息化设计的具体内容
1.1 专项信息网络
系统化的信息网络是建立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先决条件,它不但能够为工程施工建设施工提供信息数据检索、查询、浏览等服务,还可以加快有价值信息的输送速度。

1.2 信息接发装置
装设有手持式终端或者台式终端,对土木工程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接发工作,在凭借信息专项网络的基础上,交换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对于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1.3 相关信息输送标准的设置
规定土木工程信息数据输送标准,不但能够让信息输送系统所用的网络与国内普遍应用的输送网络(网通、电信)保持使用方面的兼容,而且还可以促使土木工程项目之间或者不同信号接发装置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更加稳定地进行。

1.4 数字信息集成系统
这些系统含有一些大型开发程序的应用,在根据以前所规定的土木工程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并且经过合理的调节和改进,建设一个系统化的建筑行业数据汇集与处理的集成平台,这样就有利于房地开发商进行数据资料调研,实现土工工程信息的集成和交互功能。

2.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
2.1 现代建筑智能化
就当前形势来讲,电子信息工程与土木工程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城市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给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带来很多优势。

所谓先进的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就是应用具有较高智能化的IT系统,在有机整合安防系统、多媒体技术、通讯设置、红外线监控体系、微波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基础上,应用于土木工程的规划建设。

其主要目标就是达到建筑设备、各项资源、服务力度等内容与土木工程的设计进行有机整合,为人们建设安全、舒适、实用、优美的建筑,从而提高了土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运行过程自动化
采用先进的控制装置,如声控仪、热感仪、光感应器等设备,对土木工程信息的各项性能加以控制处理。

所完成的土木工程项目应该有一定的“感觉”,对外在环境的改变做出对应的动作。

对系统中的反映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还要做出开展后续工作的方向;具有检测、故障诊断的自我处理能力,对一定范围内的改变能够通过自身调节来恢复到初始状态,即体现出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为达到这一点,就应该对土工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统一监控,以强大的监控网络覆盖整个工程项目,进而为建设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3 设计和施工的择优化
2.3.1 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物
在当前形势下,土木工程信息化包括互联网、通信工程、管理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建筑结构学等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采用土木工程信息化系统和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为建筑结构工程师提供更为具体更为直观的智能化建筑理论和系统化的设计思想,使其在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展现自身设计灵感,发挥设计经验和技能,在保障建筑物安全使用性能的基础上,为人们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土木工程项目,最终完善项目优化方案。

2.3.2 使施工更为简单、快捷地进行
在充分利用土木工程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选择更为简便的施工发难,对于一些施工建设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可以通过数据检索、查询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参考收录的资料信息,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经过科学地调节,来处理相关的技术难题,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实例分析
就一些土木工程项目的三维协同项目设计而言,可选用最新的模型设计手段,把原先的平面设计形式改变为现在模型设计形式,在凭借土工工程网络数据库和传输技术的基础上,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在资源信息共享的情况下进行,通过相关人员协同互助,摒弃一些非必要环节,从而完善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一方面,保持土木工程信息数据的共享状态,抽取相关的价值信息用于土木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如计划方案的设计、材料设备的选购、现场施工的开展、工程项目的验收、建筑物的使用等全体内容。

采用先进的IT系统处理技术,可将数据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图表,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施工技术人员处理预案算有关土木工程数据信息的时间,进而让他们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开展土工工程的优化设计工作,切实地体现出设计施工过程,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

另一方面,充分应用最新的可视化技术,保持土木工程基础的外在条件不变,选取三维模型设计手段,结合相关网络技术研发软件的推广应用,在专家学者大力研发以及网络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制定完善土木工程信息收集、处理、应用、管理标准,创造一个便于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信息化系统运行环境。

当前不少土木工程项目都采用信息化可视技术,并获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4.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论述,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从细节还是从整体来看,其能够改进项目的施工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方案、强化管理制度,进而提高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程度,在保持土木工程信息共享的状态下,体现工程建筑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崔清树,苑太海.论信息化建设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发展[J].建筑学研究前沿:英文版,2012(3)
[2]牛红凯黄守刚.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内容与发展评述[J].交通标准化2008(2)
[3]张轶.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J].神州,2011(11)
[4]刘瑜.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