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表注浆加固
隧道洞口施工地表注浆加固技术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
在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材料的配比、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等参数,确保注浆加固效果达到预期。
11
工程监测
在注浆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监测,评估注浆加固的效果。包括观察地层变形情况、测量注浆压力变化等。
12
后续处理
对注浆加固后的地层进行后续处理,如清理注浆管、回填注浆孔等。同时,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维护。
隧道洞口施工地表注浆加固技术流程
步骤编号
技术流程
详细描述
1
地质勘探与分析
对隧道洞口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确定地层结构、岩石强度、地下水位等关键参数,为注浆加固提供依据。
2
注浆方案设计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设计注浆加固的方案,包括注浆方法、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等参数的确定。
3
设备与材料准备
6
埋设注浆管
在钻孔完成后,将注浆管插入孔中,并固定好注浆管,确保注浆管与孔壁之间的密封性。
7
止浆封闭
在注浆管周围铺设钢筋网,并与注浆管连接。然后喷射混凝土,形成止浆封闭层,以防止注浆浆液泄露。
8
压水实验
在止浆封闭层固化后,进行压水实验,检查地层的吸水率和注浆管路是否有跑、漏浆现象。
9
注浆施工
按照注浆方案,将注浆材料与水按预定比例进行搅拌,并通过注浆设备将浆液注入地层中。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确保注浆充分、均匀。
准备注浆施工所需的设备,如注浆机、搅拌器、注浆管等,并准备相应的注浆材料,如水泥、固化剂等。
4
施工准备
对注浆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准确测量注浆位置和注浆孔的深度,并制作注浆孔布置图。
5布置注浆孔,并使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应达到预定的注浆深度。
龙洛隧道洞口浅埋坍方段地表注浆加固

通过浆液与松散围岩土体凝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胶
结 物 , 强松 散 围岩土体 颗料 间胶结 , 加 防止颗 料流失 造 成松 散 围岩 土体 结构进 一 步破坏并 止水 。然后采
注浆 管采 用 8 9无缝 钢 管 , 在 无缝 钢 管上 均 并 匀 打设压 浆孔 ( 口部 3 范 围不打T ) m L。
2 0 年 2月 1日, 口暗 洞施 工 至 离 洞 口 3 m 09 北 1
处 , 子 面 因左 侧拱 腰 出现 涌流水 , 使 围岩土 体软 掌 致
化 , 成掌 子 面坍 方 ; 造 随后 隧 道 上 方 地 表 出 现 坍 陷
左侧 拱腰 出现 涌水 , 使 隧道 围岩 土体 软化 , 成 掌 致 造 子面 坍方 和 隧道上 方地 面塌坍 。为控 制 同岩 土体坍 方和 地表 塌 陷 的发 展 , 高 隧 道 周 边 围岩 的 自承 载 提 力 , 保 隧道施 _ 的安 全 , 确 r = 施T 采用 地 表锚 管 注浆 加 固方 法对 洞 内坍 方 位 置 上 方 土 体 围岩 进 行 加 固 处
由于 洞 口段浅 埋 软 弱 围岩 极 易发 生 变 形 破 坏 , 重 严
隧道北 口 V 级 围岩 浅埋 段设 计 长 度 5 m, 浅 6 最
埋 深 6 3 左 右 , 大 埋 深 3 . m。围岩 为 坡 积 土 .m 最 45
体 和全 风化 软 塑性 粘土 。 2 2 坍 方段 围岩体 特 征 .
者甚 至导 致 隧道 上方 地 表塌 陷灾 害 的发 生 , 发 地 引 表生 态环 境 问题 。因此 , 须 对 洞 口段 浅 埋 软 弱 围 必 岩进 行加 同治 理 , 确保 洞 口段 施 的 安全 。 1 二
龙洛 隧道 北 口施 T至 离 洞 口 3 m 时 , 子 面 因 1 掌
大南山隧道浅埋段地表注浆加固技术

b r u i fo g o n sr a e T e a e y g o t g r m r ud uf c . h p pr n
ito ue h eh o g f ruig fo go n n rd cs te tcn l y o go t rm rud o n
sra e wi t f et e a nd. o hsb s t uf c t i e fc x mi h s e n ti a i j s smmaie cntu t n a a tr a d ecie u r s osrc i p rme es n dsrbs z o
差 、涌 水 量 大,防 止 该 浅埋 段 洞 内涌 水和
坍 塌 是 该 段 施 工 的 关键 。 浅埋 段 采 用 主要 为松散的细角砾土
②注浆钢花管 可起到地表锚杆悬挂岩 土 体 的 作 用 ,防 止塌 方 冒 顶 。 ③封 堵 地 表 水 下 渗 通 道 , 防 止 地 表 可
案。
铁路 隧道 ; 浅埋 ; 表注 浆 ; 固技 术 地 加
( )洞内超前帷幕注浆加固方案 1 由开挖掌子面对前方地层进行注浆加 固, 开挖轮 廓外形成5 m范围的加 固圈 。 每
一
3 地表 注浆方案
针 对DKI 3 6 0 D 3 7 0 跨 度 + 4 Kl + 6 段 7 7
A 柏c 誊 t
i 蓊 ~ 纛 蠢_ ・l
T e h lw eto o D n nh n u n lcosn h sal scin f a a sa t ne rsig o
循环注 浆长度 为 2 m,开挖 2 m,保 留 7 4
大 ,埋深 浅,地下水丰富的特点 ,以确保
中国科技信息 2 1 年 第 2 期 00 3
隧道注浆方案

隧道注浆方案隧道注浆方案是隧道建设中重要的施工工序之一,它在确保隧道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浆技术是一种将注浆剂注入地层中,以改善地基土体力学性质、增强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工程技术。
下面将介绍隧道注浆方案的一般步骤、常用技术与实施注意事项。
一、注浆方案的一般步骤1. 隧道设计与勘察:在进行注浆前,必须进行隧道的设计与勘察工作。
这包括确定隧道的施工位置、长度、直径,以及地质环境、地表条件等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设计与勘察可以提供宝贵的数据和信息用于制定注浆施工方案。
2. 注浆剂的选择与调配: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注浆剂。
常见的注浆剂有水玻璃、硅酸盐水泥、泡沫浆等。
注浆剂的调配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工艺要求进行,以保证注浆效果。
3. 注浆施工技术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施工技术。
常用的注浆技术包括压实注浆、固结注浆、改良注浆等。
不同的注浆技术可以解决不同地层条件下的问题。
4. 注浆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注浆剂的注入量和注浆压力。
同时,要对注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注浆方案,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
二、常用的注浆技术1. 压实注浆:压实注浆是通过向地层中注入注浆剂,使其与地层土体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地层的承载能力。
这种注浆技术适用于砂土、粉质土等地层,可以有效增加地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2. 固结注浆:固结注浆主要通过注浆剂的化学反应,形成胶状物质填充地层中的空隙,加固地层。
这种注浆技术适用于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等地层,可以提高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改良注浆:改良注浆是通过调整注浆剂的配合比例和工艺参数,改变地层土体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这种注浆技术适用于软土、膨胀土等地层,可以增加地层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三、注浆方案的实施注意事项1. 注浆前的地质勘察工作要充分,确保对地质条件有全面的了解。
中宅岭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表注浆加固技术

隧道进 出 口为 V 级 围岩 , 出 口各 3 m 区 段 采 用 进 0
18 6超 前 管 棚 支 护 , 级 围 岩 其 余 区 段 采 用 O— V 0 2 5超 前小 导 管 支 护 。隧 道 断 面形 式 为单 心 圆 4— 曲墙 , 挖 最 大 跨 度 为 1. 8 开 挖 最 大 高 度 为 开 2 6m,
() 3 方案 比选
根据现场实 际情况 进行参 数选 择 、 试验 验证 和综 合 比较 , 将两种施工方案的经济 f进行 比较 , 生 列于表 1 。
表 1 两种施工 方案 的经 济性 比较
项 目 q4  ̄5  ̄2 mm小导管/ m 施工 方案 1 施 工方 案 2 4 1 45 11 :水泥浆液/n r3 1 9 . 152 2 4 6 6.9 加 固土体体积/ m3 36.5 9 3 7 7 6 50 钻孔长度 / m 7 1 2 8 08 1 4 10 2 2 8 2 2 15 0 费用/ 元 工期 / d
1 . 8 左 洞 出 洞 口浅 埋 段 里 程 为 Z + 3 0 0 2 m, K9 1 ~ Z +3 0 长 4 m, 大埋 深 1 . m。 K9 5 , 0 最 25
堆积 层地 表 进行 预 注浆 固结 , 而有 效 控 制 高 压 风 从 泄漏 , 对 围岩进 行 固结 。 并
公路 隧 道
21 年第 3 ( 01 期 总第 7 ) 5期
中 宅 岭 隧 道 洞 口浅 埋 段 地 表 注 浆 加 固 技 术
郭 亚 宇
( 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
74 0 ; 1 0 0 2兰州交通大 学土木工程学院
地表注浆加固首件总结

地表注浆加固首件总结地表注浆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从原理、施工工艺和效果等方面对地表注浆加固进行总结。
地表注浆加固是指通过注入注浆材料到地基中,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原理是通过注浆材料在地基中形成固体胶状体,填充地基中的孔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注浆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浆、土工聚合物或聚氨酯等。
地表注浆加固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地基进行勘察和测试,确定注浆的位置和深度。
然后,清理地基表面的杂物和泥土,确保注浆材料能够充分渗透和填充地基。
接下来,钻孔或挖槽,将注浆材料注入地基中。
最后,对注浆体进行固化和硬化处理,使其形成坚固的胶结体。
地表注浆加固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其次,能够填充地基中的孔隙和裂缝,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改善地基的水分状况,提高土层的抗渗性能。
最后,地表注浆加固还可以增加地基的抗震和抗液化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表注浆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处理各种地基问题,如软弱地基、沉降地基、不均匀地基和裂缝地基等。
同时,地表注浆加固还可以用于加固地下管线、桥梁、隧道等地下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地表注浆加固还可以用于土石坝和堤坝的加固,提高其防洪和抗冲刷能力。
地表注浆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注浆材料的选择,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地基的加固和改良。
在实际工程中,地表注浆加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地表注浆加固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地表注浆加固技术交底

地表注浆加固现对塌方地表采取深层注浆加固,控制地表下降,保护上水管,加强塌方土体强度,确保洞内处理能安全顺利进行。
一、施工前期准备为了注浆顺利完成,准备好钻孔、注浆机械设备及相关材料,并做好暴雨应急排水措施。
二、注浆施工工艺1.孔位布置及孔深本区重点为保护上水管,固在上水管两侧30-40cm 各布1排桩,深20-22m (1、2排),按三角形排列,其它塌陷区域按1・5x1.5m 梅花型布置,孔深在隧道中线即拱顶处为17-18m (4、5排),边墙处为18-20m (3、6排),7排孔深22m 。
孔深可在钻进中依实际情况可有适量改变。
辅道7袖阀管 j-一一一-双浆孔 6X \ 2.成孔 成孔采用钻机成孔,开孔径为屮130mm ,在孔深2-3m 时换径屮90mm ,直到终孔。
采用膨润性粘土泥浆护壁。
成孔前确认点位及检查孔位布置图袖阀管双浆孔 「1 d in5孔底注 °\单浆孔 rr ■c■;■—,1 人行道7」/m 小绿化带_£ in -o':- Xn □GC ■■I -二钻机水平和钻杆垂直度。
以免影响注浆效果及钻到水管及地下管线。
对于上水管侧两排及绿化带一排注浆采用二次加密注浆,成孔分三序完成,如图a;其他部位孔采用一次加密注浆,成孔分二序完成,如图b。
因此成孔加页序按注浆次序成孔。
二次加密注浆一次加密注浆IIIIIIIIIIIIII单排孔成孔顺序图在成孔中应随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遇护壁液漏渗漏过快,应停止泥浆护壁,采用干钻;如遇其它异常应联系现场技术人员解决。
在孔深达到设计深度或钻进困难且已快达到设计深度时可终孔,并准确记录孔深,停止钻进。
在成孔中及成孔后应随时注意孔口及孔壁的保护。
对于要求按袖阀管工艺注浆的工序按下列程序严格执行。
3.浇注套壳料成孔后应立即进行套壳料的配制及浇注。
套壳料采用水泥和粘土粉配制,配制比例为水灰比1:1,水泥和粘土粉比例为1:1--1:2。
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注浆加固施工方案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对盾构机上方土体进行加固,以确保盾构开舱过程中拱顶稳定和地面房屋建筑安全。
加固区域内土层分布及土质条件已经分析,需要采用注浆加固方案。
在施工环境方面,场地狭窄,需要选用小型设备和斜孔注浆,同时需要控制注浆压力,以防对既有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利用场地,还需要进行场地平面布置和设计。
本工程隧道底部位于粉质粘土及重粉质粘土层,穿越圆砾及中粗砂层,拱顶上部覆盖层从下至上分别为中粗砂、粉细砂层、粉质粘土及粘质粉土、粉细砂层、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层及粉质粘土素填土层。
由于自稳性极差,拱顶部位容易脱离,在拱顶形成空穴,危及上部管线及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
因此,需要对该地层进行地质改良,使松散土体得到充分填充及密实,形成具有一定支撑保护能力的复合地基,达到加固之目的,确保拱顶上部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从而保证盾构机开仓检修施工顺利进行。
在注浆材料的选择方面,A液为硅酸钠100L,水100L,B液包括Gs剂、P剂、H剂、C剂和200L水,C液包括水泥42%、H剂、C剂和200L水。
注浆时,将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浆液类型及根据注浆部位不同的强度要求,选择不同的配合比,并适当加入特种材料以满足盾构施工的技术要求。
同时,为防止浆液渗入盾构隧道施工范围内造成堵塞刀盘的现象,浆液强度不宜过高,初步拟定浆液强度小于1Mpa。
注浆范围的设计方面,根据北京市地质勘察报告和雷达扫描揭示(3—5m处有异常区域)情况,结合隧道已开挖暴露的地质及水文情况,为防止浆液渗入隧道施工范围,初步确定注浆范围为注浆深度5m(标高—),宽度6m,长度(隧道轴线方向)3m。
注浆孔的布置及注入顺序原则方面,根据注浆扩散半径计算,孔距一般为1~2米,本工程拟采用2米,平面布孔采用交联等边三角形布置原则,实施时以现场管线及建筑物分布情况,遵循布孔原则合理布置注浆孔位。
注入顺序为隧道加固区域将从外围到中心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