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汇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汇总(细分到每一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汇总(细分到每一课)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文学常识作者档案 作者 毛泽东生卒年1893—1976字润之籍贯湖南湘潭评价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作品 风格 毛泽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散文以政论散文为主,具有极强的思辨性、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代表 作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
同学们,加线的都是中考常考的易错字音、字形,必须要记住哟!重点字词生难字 荻.(dí)港 溃.(kuì)退 歼.(ji ān)灭 xiè(泄)气要塞.(sài) 督.(dū)战 锐不可当.(dāng) cuī(摧)枯拉朽同学们,加的字词都是中考常考的易错字词,必须要记住哟!多音字横⎩⎨⎧héng (横渡)hèng (蛮横) 当⎩⎨⎧dāng (锐不可当)dàng (当真)形近字⎩⎨⎧陵(líng )丘陵凌(líng )凌云棱(léng )棱角⎩⎨⎧抵(dǐ)抵抗砥(dǐ)中流砥柱低(dī)低声下气⎩⎨⎧溃(kuì)击溃遗(yí)遗失馈(kuì)馈赠 ⎩⎨⎧歼(jiān )歼灭纤(xiān )纤细阡(qiān )阡陌 重点词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欣赏有关战争的古诗词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重点字词生难字bān(颁)发 遗嘱.(zhǔ) 仲.(zhòng)裁 shì(逝)世卓.(zhuó)有成就 形近字⎩⎨⎧裁(cái )量体裁衣载(zài )载歌载舞栽(zāi )栽树⎩⎨⎧渗(shèn )渗透惨(cǎn )惨不忍睹掺(chān )掺和⎩⎨⎧研(yán )研究砚(yàn )砚台重点词颁发:①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②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初二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二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过零丁洋》文天祥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6、“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出焦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一语双关;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突出反映了诗人极其巧妙的艺术构思。
8、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
9、解词: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战争汗青:特指史书10、本诗以死言志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颈联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
1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3、请你在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李清照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考点详解与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考点详解与总结考点一: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通过阅读古文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古文时,首先要注意语法,包括句子结构、词语用法等方面。
古文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学生熟悉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注意古文中的词语含义,有些词语在古代的用法和现代有所差异。
针对不同的古文,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或字典来了解词语的含义。
除了语法和词语用法外,还要注重理解古文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目的。
有时候,古文中会存在一些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学生需要从上下文中推测出句子的意思。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古文的文化背景,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对古文的影响。
考点二: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清晰: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清晰和逻辑性,避免出现句子断章取义、逻辑混乱等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段落的组织,每一段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题,段落之间要有连接词或过渡词。
2. 词汇运用:写作时要避免使用重复的词汇,要学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进行替换,以丰富文章的表达。
同时,还要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句法结构: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的长短和结构的多样化,避免使用过长或过短的句子,以及句式单一的问题。
可适当运用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等句法结构,丰富文章的表达和节奏。
4. 修辞手法: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理解。
考点三: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赏析古代诗歌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表达意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
1. 词语积累: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2. 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流派、风格等。
3. 文言文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句式和语法。
二、阅读理解
1. 课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阅读方法:学会运用略读、扫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和文学魅力。
三、写作
1. 作文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
2. 作文类型:了解并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语言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四、口语交际
1. 口语表达:学会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注意语言规范和礼貌用语。
2. 听力理解: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听取信息、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3. 交际技巧: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如倾听、回应、引导话题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复习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八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关键而又重要的环节,掌握好这个学期的内容对于中考语文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下面,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进行介绍。
一、基础知识篇1.字词语法:包括词语的构成、词义、词性、词的变化和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
2.句法:包括句子的成分、结构和作用等内容,以及句子的类型、语态和语气等方面的知识。
3.修辞运用:包括语言、形象、联想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修辞手法对文章的作用等知识。
4.阅读理解:包括阅读技巧、阅读方法、阅读题型等知识,以及阅读文章后的推理和判断等能力。
二、课文篇1.散文经典:《鲁迅散文精选》《七里香》《狂人日记》等经典的散文作品,重点学生要着重阅读和理解。
2.文言文经典:《史记》、《论语》、《左传》等文言文作品,要求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用法,以及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现代文经典:《红楼梦》、《围城》、《茶馆》等现代文作品,要求学生理解现代文的语言技巧和文化内涵,并学会运用阅读技巧进行深入理解。
三、阅读篇1.新闻报道: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新闻的条理和结构,理解新闻的背景、事件和人物,以及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科技报告:要求学生理解科技报告的技术术语和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前沿,以及懂得科技报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文学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写作篇1.感受作文:教育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增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论点的选取和论据的列举,理解论证和反驳的技巧,以及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3.叙事作文: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情和情节来构建故事情节,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本文主要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1. 语文常识
- 介绍了语文学科的概念和作用。
- 解释了语文的基本要素,如字、词、句、段等。
-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2. 语言文字
- 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
- 解释了拼音字母和音节的概念,帮助学生正确拼读和发音。
- 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培养词语的准确使用。
3. 修辞手法
- 解释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 引导学生分辨形象、比喻和拟人的差异,提升对诗歌和文学
作品的感受力。
4. 阅读理解
- 介绍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技巧。
- 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文章、诗歌、小说等,帮
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
-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归纳。
5. 作文写作
- 介绍了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 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注意段落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
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巩固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提高
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 (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名)作家西蒙诺夫,是由茅盾(人名)翻译的。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1)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
(2) 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荒谬.miù憧.chōng憬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人已满山满谷。
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台湾女作家聂华苓。
第二单元关爱生命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书斋.zhāi 震悚.sǒng 诘.jié问(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è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 差.ch..ā.i.使簌.sù蹒跚..pán shān颓.tuí唐箸.zhù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 藉晶(yíng) 莹妥(tiē) 帖琐(xiè) 屑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 赋闲:失业在家。
(4) 勾留:短时间停留。
(5)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8) 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
第8课台阶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揩.kāi 黏.nián 尴尬..gān gà凹凼.dàng2.解释下列词语。
(1)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 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第9课老王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取缔.dì伛.yǔ翳.yì愧怍.kū骷髅.lóu2.解释下列词语。
(1) 凑合:将就。
(2) 滞笨:呆滞笨拙。
(3) 愧怍:惭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称谓),是著名小说《围城》的作者。
第10课信客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脾.pí气噩.è耗文绉.zhōu绉伎俩..jì liǎng 吊唁.yàn2.解释下列词语。
(1)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2)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3)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4)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
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信客》的作者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文章选自《秋雨散文》。
第三单元建筑古迹第11课中国石拱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2.解释下列词语。
(1)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桥之美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颐.yí和园浮萍.píng2.解释下列词语。
(1)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2) 驻足:停止脚步。
(3)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用恰当词语填空。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桥之美》的作者是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
第13课苏州园林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lín xún 镂.lòu空..xuān xiè嶙峋蔷薇..qiáng wēi2.解释下列词语。